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7 11:53:47瀏覽820|回應2|推薦7 | |
你只是會更寂寞吧! 李常生 人們老是說,年紀大了要靠朋友,朋友多了就不會寂寞。 我曾仔細閱讀過許多古人,包括文人、將軍甚至帝王的傳記,發現不管你多有名氣,或者多有權利,年紀大了多半陷於”恐慌”當中,你會懼怕日漸衰老的身軀、日漸消失的權利、日漸枯萎的創作力,環顧四周,知己或者是了解自己的人愈來愈少,你繼續掌握金錢和權利,圍在你身邊的盡是一些想從你身上得到一點好處的人,這些還是指的那些依舊站在高崗上的人;再看看失勢的李白,縱使已然聞名天下,肅宗寶應元年,西元七六二年還得依靠當塗令的親屬從叔李陽冰,殘度餘生,酒罪時只想投江捉月,當年病死後匆匆埋骨龍山腳下。 唐元和十二年(817),李白生前好友范作之子范傳正,時為宣歙觀察使,因念與李白有通家之情,經過幾年的明察暗訪,得知李白兒子雖然定居當塗,曾為其父守孝,但已於25年前離開人世。李白孫子離家出走,不知所終,唯有兩個孫女,也已嫁為農婦“一為陳雲之室,一乃劉勸之妻。”她們告訴範傳正:“先祖志在青山,殯于龍山東麓,地近而非本意。”范傳正得知此事,方將李白墓移至青山麓。至於後人在采石磯所興建的太白樓,雖然金碧輝煌,但也永遠難以掩蓋李白晚年罪酒孤獨,抬頭望月的失落心情。 東坡雖然朋友眾多,小老白姓崇拜者有之,但是能在身邊講上幾句話的人也是罕見。若在談起李廣最終拔刀自刎、其子李敢為霍去病害死、其孫李陵戰敗降匈奴終身未歸,二十多年後,於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異鄉。 一般小老百姓年紀大了,各有各的難題,包括經濟面、子孫家庭、工作職業、殘疾病痛等都有意想不到的困擾,多半自顧不暇,誰也顧不上誰。再加上,隨著個人的際遇與環境,不斷的改變個人的思想,年紀愈大只會加大老朋友之間的思想隔閡與距離,哪有心情互相關懷呢?過年過節打個電話,發個email就算是禮數盡到了。 因此,你別再夢想年紀大了的時後,會有許多老朋友圍在你身邊,說東道西的,那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大家混的還不錯,都有錢又有閒,子孫也都爭氣,才能組辦個同學會之類的,錦上添花一下,只是同學會結束時,你往往會更想遠離這個紛雜的世界,最好隱居到深山峻嶺中,過過”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生活。 除了學會忍受寂寞,其實你也沒有其它的辦法,靜下心來,知其將老則順之,對於日漸丟失的一切,只當是人生的一種過程,最後終將塵歸塵、土歸土,我們因為宇宙的物質輸入而成長,最後也必然也要將所有的物質還給地球。 李白的〈將進酒〉在探索人生方面,有神來之筆,就送給年輕的朋友吧! 君不見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