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19 15:33:36瀏覽172|回應0|推薦0 | |
後周顯德六年(公元 959年),世宗柴榮親統大軍北代契丹,欲收復燕雲十六州,不料身染重病,回師京城後不久病逝,其子柴宗訓繼立為帝,是為恭帝,時年僅七歲。其時,世宗統一北方大業未盡,「主少國疑」,文武群臣憂慮重重,朝廷內外惶恐不安。職掌禁軍大權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此憂患,動蕩的局勢下,遂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肥狗殘〕當後周恭帝即位後,謠言四起。忠於後周的官吏,敏銳地意識到問題出在趙匡胤,指出他不應再掌禁軍,甚至有人主張先發制人,及早將趙匡胤殺掉。不過恭帝只是改任趙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趙匡胤(公元 927~ 976),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其父趙弘殷,行伍出身,歷任五代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禁軍高級將領,家住洛陽,趙匡胤即出生於洛陽夾馬營。後漢時,趙匡胤應幕從軍,投奔在樞密使郭威的帳下。乾佑四年(公元 951年),郭威於澶州(治今河南濮陽)發動兵變。隨即統領所部闖入開封(今屬河南),後漢隱帝為亂所殺,郭威遂取代後漢,建立後周。此次政變,趙匡胤積極參與並擁戴郭威為帝(是為後周太祖),功績卓著,故事成之後即被授予東西班行首,典掌禁軍。紫榮任開封府府尹後,又改授趙匡胤為開封府馬直軍使。後周世宗紫榮繼位後不久,擢升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成為禁軍高級將領。 〔肥狗殘〕 基本上趙匡胤的皇袍加身,原創是郭威的黃旗加身。郭威兵變進入開封時並未稱帝,而是先讓太后臨朝聽政,再假意欲立後漢宗室劉崇的兒子為帝,先穩住後漢宗室。接著讓人假傳軍報說契丹大軍南下,於是奉太后之命領兵出城,到達澶州時,數千將士發生兵變,以黃旗加於郭威的身體,擁立其為帝。 趙匡胤基本上是原劇本照抄,而這兩件事變中,最倒霉的應該算是契丹。郭威與趙匡胤都拿契丹做晃子,最後登上帝位。契丹成了人家的登基石,卻沒有任何好處。 顯德六年,後周世宗柴榮病危之際,為防範皇族內部爭權奪利而導致政變的發生,下詔將後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殿前都點檢張永德免除軍職,而以趙匡胤接替,使之掌握禁軍大權,以輔佐柴宗訓。 〔肥狗殘〕 張永德的被擺免,起因非常特殊。世宗紫榮在打契丹回軍途中,撿到一個韋編袋子,袋有有塊三尺長的木板,寫有「點檢做天子」五字。因此受世宗紫榮所忌,因此被擺免。但歷史證明天命不可違,最後仍是「點檢做天子」,只是這點檢姓趙不姓張。 這讓肥狗殘想起唐朝武則天稱帝前的故事,唐太宗曾因有預言說:「唐三代後,有女主武王天下」,而懷疑小名為「五娘子」的大將李君羨,最後找理由把李給砍了。可惜殺錯人,武則天有人擋了這災,躲過一劫。 這二件事有異曲同功之妙,真的是天命不可違嗎?若真的是天命不可違,那上天又何必降下預言,讓當權者知道有人將取代。又或是這只是人為的政治權力鬥爭? 顯德七年正月元旦,鎮州、定州傳來緊急軍報,稱契丹與北漢勾結,大舉南下,入侵後周邊境,請求朝廷急速派兵阻擊、增援。宰相范質、王溥等人即令趙匡胤率大軍北上。待趙匡胤領兵出城之際,開封城內到處傳說:「策點檢為天子」之謠言。一時間,「士民恐怖,爭為逃匿之計」。然而後周朝廷對此卻一無所知,毫無防範之意。 初三清晨,趙匡胤率軍離開京城,日暮,駐軍於距開封城東北四十里處的陳橋驛。他將軍中諸事悉交由其弟趙匡義和親信、謀士趙普代為處置,自己則入帳內飲酒,全然不問軍中之事,直至醉臥榻上。 〔肥狗殘〕大敵當前,主帥居然不管事,自顧自的喝酒,真是欲蓋彌章。 不多時,軍營之中幾位禁軍主要將領鼓噪而起,與趙匡義、趙普等人商議,要擁立趙匡胤為帝。趙普對眾人說:「與王易姓,雖云天命,實繫人心。前軍昨已過河,節度使各據方面,京城若亂,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轉生變。若能嚴敕軍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搖,則四方自然寧謐,諸將亦可長保富貴矣。」眾人一致讚同。 隔天清晨,趙匡義入寢帳請出趙匡胤,眾人齊聲說道:「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同時拿出黃袍,披戴在他的身上。趙匡胤與眾人約法三章:「太后(後周符太后)、主上(周恭帝),吾皆北面事之,汝輩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戮汝。」眾將領紛紛拜伏於地,表示遵從命令。 趙匡胤即派人赴開封,先與守衛京城的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聯絡。之後,他便自陳橋驛回師開封。京城中的後周將領,唯有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聞訊,騎馬徑自皇宮內廷疾馳而出,欲集結部眾反抗。當其行至街上,被趙軍將領之一散員指揮使王彥升察覺,遂緊隨其後,直追至其家中,將其家人全部殺死。趙匡胤入城,登上明德門,命令兵士各返回所屬軍營駐地,自己也回到原來的官署。 不多時,諸將領簇擁著宰相范質等後周朝廷要員來到趙匡胤的官署。在趙匡胤的將領逼迫下,范質等人列隊向趙匡胤朝拜,承認趙的天子身份。而翰林承旨陶穀自袖中抽出事先寫好的禪位制書,當眾宣佈,稱柴宗訓退位,由趙匡胤即皇帝位。自此後周亡,趙匡胤入宮後,柴宗訓與符太后被遷至西宮。 趙匡胤登基後,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建隆,仍定都開封。因趙匡胤為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故以「宋」為國號。 〔肥狗殘〕 柴宗訓退位後被封為鄭王,符太后稱為周太后,母子兩人被遷往房州。北宋開寶六年逝世,終年20歲。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曾在一石碑上留下三條遺訓。其中一條就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鮑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遺訓,從柴家子孫與南宋共存亡可以證明。 至於宋朝的官方史書中,堅稱趙匡胤都於陳橋兵變是沒有預謀的。但整個事件中,有許多不合理之處,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是趙自導自演的兵變大戲。趙帶兵出征是因為契丹南下,但為何在陳橋驛駐軍後,就不管事獨自喝酒而醉臥寢帳?隔天兵變後,全軍回師開封,那契丹軍呢,就此憑空消失了。黃袍的預備,及禪位制書的草擬,太多人為操作的痕跡,很難相信這不是場預謀。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