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6、肝臟保護
2007/04/03 09:26:41瀏覽7827|回應0|推薦0

21a、肝臟保護。

一、肝臟簡介及保護之穴道。五臟屬性屬【陰】


二、肝臟:五臟之一。

1、肝是貯藏血液的臟器,對周身血液的分佈能起調節的作用。肝性如木,生疏泄條達(條達本是形容樹木無拘束地生長,枝條暢達)。

2、聯繫到人 體,肝氣條達,氣血就此較舒暢,條達的前提須靠肝氣的疏泄作用。3、肝的疏泄,還有幫助脾、胃消化和幫助脾氣散、精等作用,而忌抑鬱,否則容易引起肝氣鬱結的病症。

4、"肝主謀慮",說明肝還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有關。肝聯繫到情志則主"怒",當受到精神刺激時,容易產生惱怒,頭脹等症。

5、肝還 主管筋的活動(所謂"肝主筋"),為"罷極之本"(使人能耐受疲勞)。

6、"肝開竅於目",不少眼病須從肝論治。


三、肝臟之保健,保護五臟之穴道如下
參閱五臟之穴道

(1)心俞穴


夢遺滑精心腎病,慎防虛勞難調停。

治五臟:1、心臟。2、肝臟。3、脾臟。4、肺臟。5、腎臟之發炎。

心俞 Hsin1 Ssu2 (b_15)足太陽膀胱經。主瀉五臟之熱。

又名背俞。

【部位】

第五胸椎thoracic之下,外開1.5寸。

【主治】

1、癰(毒瘡)Keratitis。

2、心臟諸疾病Heart disease。

3、胃出血Gastronhagia 。

4、嘔吐vomiiting。

5、癲癇epilepsy。

【取穴】

正坐按第五胸椎thoracic下神道穴,外開1.5寸取之。

【解剖】

有斜方肌、菱方肌,深層為最長肌;佈有第五絡間動脈、靜脈測支及內側支;正當第五胸神經後支、內測皮支,深層為第五胸神經後之外測皮支,上位二至三個胸神經後之外測皮支。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5~8分。灸10分鐘。夏天非必要,心俞穴不灸。

【應用】

1、心俞穴:主瀉五臟之熱及發炎。心俞是轉輸心臟精氣,內外相應之處,針灸心俞:有清心瀉熱開竅之效。

2、結核病:針灸心俞穴。

3、全身虛弱贏瘦無神:針灸患門穴(經外奇穴)胸椎thoracic第五、六之間外開1.5寸。

4、神經衰弱neurasthenia。精神病psychosis。

腦充血cerebral congestion。血壓亢進hypertension:針灸心俞穴。

5、舌病tongue disease:針灸心俞穴。

6、腰腎虛乏,夢遺症nocturnal emission。風癇epilepsy:心俞穴、配腎俞穴、配神道穴。

7、小兒數歲不語:針灸心俞穴。

8、凡胸背之針:不宜過深。


(2)肝俞穴


治五臟:1、心臟。2、肝臟。3、脾臟。4、肺臟。5、腎臟之發炎。

(2)肝俞 Kan1 Ssu2 (b_18)足太陽膀胱經。主瀉五臟之熱。

【部位】

第九胸椎thoracic之下,外開1.5寸。

【主治】

1、黃疸jaundice。

2、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3、胃擴張dilatation of stomach。

4、胃痙攣gastro spasm。

5、胃出血gastrorrhagia。

6、支氣管炎bronchitis。

7、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8、胸背部痙攣m.spasm in the chest or back。

9、夜盲症nyctalopia。

10、小兒搐弱infantile convulsion。

1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12、高血壓hypertension。

13、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14、腹水ascites。

15、一切目疾blear。

【取穴】

正坐,俯臥,第九胸椎thoracic之下是筋縮穴,外開1.5寸處取之。

【解剖】

擴背肌、最長肌、髂(腰骨)絡肌之間;有第九絡間動脈、靜脈背測支、內測支;第九胸神經後之內測皮支,深層第九胸神經,外測皮支,上位有二至三個胸神經,之外測皮支。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5~8分。灸30~60分鐘,灸3~7壯。

【應用】

1、肝俞主瀉五臟之熱及發炎。灸治一切惡瘡。

大痲瘋leprosy。瘰癘scrofula。神經衰弱neuraasthenia。腰神經痛lumbar。顏面神經痛facial palsy。:等症以肝俞為中心之五柱灸。

2、瘰癘scrofula:因起鬱火邪熱,滯於經絡,以至筋縮結核而為癘。獨取肝俞穴:因其有疏筋通絡之功用。

3、小兒麻痺polio。胸膜炎pleuritis。顏面神經麻痺facial palsy。半身不遂hemiplgia。神經衰弱neurasthenia。失眠症insomnia。肝臟疾病liver disease。膽蘘疾病galll bladder disease:都要用肝俞穴為主穴。

4、眼睛淡紅,灸而不癒者:針刺肝俞、配光明,用補法,既癒。

5、老人眼花,視物不清,目無紅絲,絕無異態:針肝俞,並灸之。有效,不必針灸他穴。

6、「肝開竅於目」:肝俞穴對眼科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7、「肝經循陰器」:肝俞穴可治療生殖器疾病genital disease。

8、攀睛:肝俞配少澤。

9、目明:肝俞配命門。

10、肝硬化cirrhsis:肝俞(右)、配支溝穴、陽陵泉用瀉法。


(3)脾俞穴


牙縫出血督脈因,【中藥】中藥挹子甘草湯。(1)脾俞。

治療五臟:1、心臟。2、肝臟。3、脾臟。4、肺臟。5、腎臟之熱及發炎。

脾俞 Pi2 Ssu2(b_20)足太陽膀胱經。主瀉五臟之熱。

【部位】

在胸椎thoracic第11節之下,外開1.5寸處取之。

【主治】

1、胃弱。

2、消化不良dispepsia。

3、胃痙攣gastrospasm。

4、腸炎enrititis。

5、下痢diarrhea。

6、嘔吐vomiting。

7、喘息panting。

8、黃疸jaundice。

9、小兒夜盲infantile nyctalopia。

10、食道狹窄esophagostenosis。

11、水腫edema。

【取穴】

正坐、俯臥,胸椎thoracic第11節之下,為脊中穴。外開1.5寸處取之。

【解剖】

在擴背肌,最常肌和髂絡肌之間;在第11絡間動脈靜脈背測支、內側支;有第11胸神經後支內測皮支,深層有第11胸神經外測皮支,上位有2~3個胸神經外測皮支。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5~8分。灸30~60分鐘,灸3~7壯。

【應用】

1、水腫edema。糖尿病dibetes mellitus:必須補脾俞穴,用灸法。

因 脾屬土,腎屬水,脾土衰弱,不能防水,猶如水無堤防,泛濫成災,故補脾扶土,土千可制水,水腫必補脾。

2、主瀉五臟之熱。治五臟發炎。胃弱。胃痙攣gastrospasm。

消化不良dyspepsia:溫灸脾俞穴,可補益中氣,加強消化,增進食慾。

針治脾俞穴:可養血健脾,振作中氣,改善機能。因此對心氣虛怯悲哀。憂愁。頹廢。有治療功效。

3、谷食不化:脾俞穴配膀胱穴。

4、內心悲淒:脾俞穴配聽宮穴。

5、四藥物:配合清鬱二陳湯,針灸一次,吃藥一服。


(4)腎俞穴


治五臟:1、心臟。2、肝臟。3、脾臟。4、肺臟。5、腎臟之發炎。

(4)腎俞 Shen4 Ssu2 (b-23)足太陽膀胱經。主瀉五臟之熱。

又名高蓋。

【部位】

在腰椎lumbar第二節之下,與臍眼同水平。

【主治】

1、腎炎nephritis。

2、膀胱麻痺及痙攣cystoparalysis and spasm。

3、腰神經痛lumbar neuralgia。

4、淋病gonorrhea。

5、血尿hematuria。

6、糖尿病dibetes mellitus。

7、精液缺乏aspermatic。

8、身體贏瘦cachexia。

9、月經不調menoxenia。

10、遺精emession。

11、一切祕尿器疾病urinary disease。

【取穴】

正坐、俯臥,腰椎第二節之下為命門穴,外開1.5寸取之。與臍眼同水平。

【解剖】

腰背筋膜、最常肌和髂絡肌間;有第二腰動脈、靜脈測支及內側支;有第腰神經後之外測皮支,深層為第一腰神經後支外測皮支,上位有2~3個胸神經後支外測皮支。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5~8分,留針10~20分鐘。

灸30~100分鐘,灸5~15壯。

【應用】

1、夜尿症enuresis。五臟(西醫曰)發炎,中醫曰(熱氣實熱)火氣大:腎俞為主穴。

2、腰痛、腰痠、腰寒:非腎俞穴莫屬。外寒而起者用針,內寒而起者用灸。

3全身整體治療中:腎俞穴、曲池穴、是必用穴。

4、神經衰弱neurasthenia:腎臟疾病;用膀胱經腎俞、次聊、有時用膀胱募穴、中極穴。膀胱疾病;用腎經之大赫、太谿穴。

5、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凡有腰痛lumbago、腿痛、時輕時重,天寒則劇痛。活動障礙等症:用腎俞、委中為主穴。配穴為關元俞、次聊。

【治療時】:患者俯臥腰痛者;先取腎俞、委中、次聊。腿痛者;先取委中、腎俞、次聊、關元俞。 【施術時】:委中用豪針1.5~2寸,行呼吸補瀉法,5~10分鐘後,腰痛停止,再針腎俞1~2寸,關元俞、次?各針5分(此兩穴可配合主穴輪用),亦行呼吸補瀉法,留針時,用火罐拔針刺之穴位,留針20~30分鐘。下火罐,出針。隔日治療。

【適用】:罐針聊法;適用寒性風濕病,肌肉麻痺muscular pralysis。神經痛neuralgia。令人滿意。

【忌用】:熱性風濕症rheumtic fever、局部紅腫、孕婦等禁用此法。

6、腎臟有病:臉會變黑,且生白色斑點;灸治腎俞穴,斑點消失。

7、老人便多:腎俞配命門。

8、腰腎虛乏、夢遺:腎俞配心俞。

9、去除胸隔、滯留瘀血:腎俞配巨聊。


(5)魄戶穴


治五臟:1、心臟。2、肝臟。3、脾臟。4、肺臟。5、腎臟之發炎。

(5)魄戶 Po4 Fu4 (b-42)足太陽膀胱經。主瀉五臟之熱。

【部位】

在胸椎thoracic第三節之下,外開3寸取之。

【主治】

1、肺萎縮lung atrophy。

2、支氣管炎bronchitis。

3、咳逆上氣hicough。

4、胸膜炎pleuritis。

5、喘息asthma。

6、嘔吐vomiting。

7、肩胛部神經痛scapular neuralgia。

【取穴】

正坐,胸椎thoracic第三節,之下為身柱穴。外開3寸取之。

【解剖】

在肩胛崗內端邊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髂絡肌;有第三肋間動脈背測支,頸橫動脈降支;部有第一胸神經後支內測皮支,深層為第一第、二胸神外側支,肩胛背神經,為最深層肋間經幹。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6~8分。灸20~30分鐘,灸7壯。

【應用】

1、魄戶穴主治五臟,心、肝、肺、脾、腎之發炎,主瀉五臟之熱。


(6)魂門穴


治五臟:1、心臟。2、肝臟。3、脾臟。4、肺臟。5、腎臟之發炎。

( 6)魂門 Fen2 Men2 (b-47)足太陽膀胱經。主瀉五臟之熱。

【部位】

在胸椎thoracic第九節之下,外開3寸取之。

【主治】

1、肝病liver disease。

2、胸膜炎pleuritis。

3、心內膜炎endocarditis。

4、胃痙攣gastric spasm。

5、腸雷鳴borborygmus。

6、消化不良indigestion。

7、食道狹小lemostenosis。

8、肌肉風濕病muscle rheumatism。

【取穴】

正坐,胸椎thoracic第九節之下,為筋縮穴,外開3寸取之。

【解剖】有擴背肌、髂肋肌;有第九肋間動脈、靜脈背測支;佈有第七胸神經後支及外測皮支,最深層為第九肋間神經幹。

【方法】針尖向外斜,刺6~8分。灸15~20分鐘,灸3~7壯。

【應用】

主瀉五臟之熱,主治:心、肝、肺、脾、腎之發炎。


(7)意舍穴


治五臟:1、心臟。2、肝臟。3、脾臟。4、肺臟。5、腎臟之發炎。

噎氣打呃不停聲,丁香(3分)柿蒂(3錢)效可徵。(1)

(7)意舍 I4 Sheo4 (b_49)書本(b-44)足太陽膀胱經。

【部位】

在胸錐thoracic第十一節之下,外開3寸。

【主治】

1、肝病hepatic disease。

2、胸膜炎pleuritis。

3、心內膜炎endocarditis。

4、胃痙攣gastrospasm。

5、腸雷鳴。

6、食道狹窄lemostenosis。

7、嘔吐vomiting。

8、食慾不振anorexia。

9、消化不良indigeation。

10、肌肉風濕病muscle rheumastin。

11、腹直肌痙攣abdominal rectus muscle spasm。

【取穴】

正坐,胸錐第十一節之下是脊中穴,外開3寸取之。

【解剖】

有背擴肌,髂肋肌;有第十一肋間動脈、靜脈背側支;及第十胸神經後支、內外側支 ,最深層為第十一肋間神經幹。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6~8分,20~30分鐘。灸3~7壯。

【應用】

意舍穴主瀉;五臟之熱,防止心、肝、脾、肺、腎臟之發炎。


(8)志室穴


治五臟:1、心臟。2、肝臟。3、脾臟。4、肺臟。5、腎臟之發炎。

(8)志室 Chih4 Shih4 (b-52)足太陽膀胱經。主瀉五臟之熱。

【部位】

在腰椎lumbar第2節之下,外開3寸處取之。

【主治】

1、生殖器疾病genital organ disease。

2、遺精emission。

3、失精。

4、淋病gonorrhea。

5、齦門膿腫。

6、陰部諸瘡。

8、消化不良indigestion。

7、腎炎nephritis。

8、消化不良indigestion。

9、嘔吐vomiting。

10、吐瀉vomiting and diarrhea。

【取穴】

正坐,腰椎第二節之下,為命門穴,外開3寸處取之。

【解剖】

有擴背肌、髂肋肌;有第二腰動脈、靜脈背測支;為第12胸神經後支、外側支及第一腰神經外側之分佈處。

【方法】

直針,刺5~8分。灸20~30分鐘,灸7壯。

【應用】

1、心、肝、脾、肺、腎五臟之熱及發炎:用志室穴。

2、陰道癌:志室穴配膀胱俞、胞盲、交信。

3、子宮癌metrocarcinoma:志室穴、膀胱俞、胞盲、交信、天樞、中樞、腎俞、地機、漏谷。

【回臟腑保建】


有病大醫院,西醫檢查,確認病症。選擇治療,中西皆可。脊椎配穴,僅供參考。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29405&aid=86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