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6、膝蓋骨部痛
2007/11/04 07:01:31瀏覽11748|回應0|推薦6
14F、膝蓋骨部痛似燒。


膝蓋骨部痛似燒,行動困難苦心焦。

一、西醫解釋。

(1)中老年族群這是指40歲以上的人而言。一般人年過40歲後,全身的關節軟骨就開始老化、衰退,而膝蓋骨只不過是最早老化的關節組織。

(2)當老化開始發生的時候,也代表著整個膝關節都有退化的可能。

二、中醫解釋。

(1)膝蓋痛可區分為:髕腱炎、鵝掌肌腱炎、膝關節皺襞發炎、痛風性關節炎等。

膝陽二關痛似燒,行動困難苦心焦。

外針陽輔並陽陵,內刺中都三陰交。

三、所使用之穴道及部位示意圖如下。


主治配穴;

(1)陽輔穴。(2)陽陵泉。(3)中都穴。(4)三陰交。


(1)陽輔穴。
 

耳中蟬鳴聲翁翁,多屬肝膽火上衝。(3)陽輔g-38

陽輔 Yang 2 Fu 3(g_38) 足少陽膽經 。

又名絕骨、分間、分肉。足少陽所行,經穴屬火。

【部位】

在外踝骨上4寸,光明、懸鐘兩穴之間。

【主治】

1、全身神經痛genera neuralgia。

2、膝關節炎gonarthritis。

3、腰部冷卻症lunbar chilly feeling 。

4、腳氣 beriberi。

5、腋下腺炎。

【取穴】

垂足,足外踝之上4寸,微向前3分之處取之。

【解剖】

伸趾長肌和腓骨短肌之間;有脛前動脈分支;正當腓淺神經處。

【方法】

針6分~1.5寸,留針20分鐘。灸15分鐘,灸3壯。

【應用】

1、兩足漸腫,軟弱無力,心悸氣促,足腹至膝浮腫,破之流水。

2、兩脈儒數之風濕腳氣症beriberi:速針刺足三里、陽輔 、三陰交、食米糠,無不癒者。

3、陽輔為足少陽膽經之所行,經穴屬火,實症應瀉之。


(2)陽陵泉。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顏體力虧。

陽陵泉 Yang2 Lin2 Chuan2 (g_34) 足少陽膽經。

筋之會穴,足少陽膽經之所入,合穴屬土。

【部位】

在外膝眼下1寸,外尖骨前之陷凹處。

【主治】

1、膝關節炎gonarthritis。

2、半身不遂hemiplegia。

3、腳氣beriberi。

4、下肢痙攣lower limb spasm。

5、習慣性便秘hemiplegia。

6、顏面浮腫facial edema 。

7、膽石病cholelithiasis。

8、胸膜炎pleurisy。

9、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10、遺尿enuresis。

【取穴】

屈膝垂足,膝外側關節之下,腓骨小頭之微前下陷中取之。

【解剖】

在腓骨小頭前下方,腓骨長短肌中;膝下外側動脈、靜脈;正當腓總神經分為腓淺及腓深神經處。

【方法】

針7分~1.5寸,針尖須向足三里方向進針,宜留針15~30分鐘。

【應用】

1、陽陵泉是八脈會中之筋會,難經有云:「筋會陽陵」。疏曰:「筋病至此」。滑伯仁曰:「膽與肝為配,肝者筋之合,故為筋會」,所以陽陵泉統治一切筋病。 2、所謂「筋」者,就是現代之肌腱。

3、治療關節之筋遲緩。筋痙攣。腫痛:陽陵泉是必用穴。

4、胃潰瘍gastric ulcer:針陽陵泉為特效穴。

5、尿閉anuria、腹部膨脹tympanites:針陽陵泉、關元、大腸俞。刺後小便既出。

6、內臟出血、子宮出血metrorrhagia:針陽陵泉。

7、止月經、止白帶:灸陽陵泉。

8、升陽氣降濁氣。止痰。消除吞酸口苦。泄瀉嘔吐:針陽陵泉、配足三里。

9、胸脅痛。支滿。脅下腫痛。搜風去痰。舒筋利節。

      上肢神經痛upper limb neuralgia:針治陽陵泉。因它與陽維脈相通,繞於臑俞,肩俞。

10、頭皮屑,生瘡furuncle:陽陵泉灸之過多是因,速灸三陰交解之,因它有排泄瘀滯作用。

11、腳氣腳痛beriberi pain:1陽陵泉。2肩井。3足三里。

12、膝腫痛:1陽陵泉。2陰陵泉。3足三里。

13、風濕冷痺:1陽陵泉。2環跳。

14、週身疼痛難忍、四肢痺痛,外受風寒:『治療』

      「方法」:

      (1) 毫針直刺,外關1寸,中渚4分,肩隅1寸,曲池1.5寸,後谿3分,環跳2寸,陰市8分,陽陵泉1寸,足三里1寸,崑崙3分,內庭3分,痛者用瀉法,麻者用補法。

      (2) 灸:1外關。2曲池。3陰市。4風市。各3壯。


(3)中都穴。
 

膝蓋關節痛似燒,行動困難苦心焦。

中都 Chung1 Tu1 (liv_6) 足厥陰肝經脈。

又名中郤,太陰。

【部位】

在蠡溝穴(內踝骨之前,直上方5寸,脛骨上。)上2寸。

【主治】

1、腸疝痛colic of intestine。

2、下腹痙攣hypogastric。

3、因脊髓炎而致下之麻痺lower limb palsy acused by myelitis。

4、赤痢dysentery。

5、子宮出血metrorrhagia。

6、產後惡露(臭帶)不斷lochia。

【取穴】

正坐,從?溝穴直上2寸,當脛骨上取之。

【解剖】

在脛骨內側緣中部,與比目魚肌之間;有大隱靜脈;正當隱神經之中央。

【方法】

針5~7分。灸5~10分鐘,灸1~3壯。


(4)三陰交。
 


三陰交 San1 Yin1 Chiao1 (sp_6)足太陰脾經。

又名承命、大陰、下三里。為足太陰脾、足厥陰肝、足少陰腎。三脈之會穴。

亦為回陽九針之一。

【部位】

在內踝骨上3寸處。

【主治】

1、男女生殖器疾病。

2、子宮出血metrorrhagia。

3、陰經痛penis-pain。

4、遺精emission。

5、淋病gonorrhea。

6、睪丸炎orchitis。

7、慢性胃弱chronic indigestion。

8、食慾不振anorexia。

9、消化不良dyspepsia。

10、腹部膨脹tympanites。

11、腸絞痛intestinal colic。

12、腸雷鳴borborygmus 。

13、下痢diarrhea。

14、下肢神經痛及麻痺neuralgia and paralysis in lower limbs。

【取穴】

正坐或仰臥,以三橫指按在內踝骨上邊。當內踝骨正中心,之直上3寸處,在脛骨之後緣取穴。

【解剖】

在脛骨後緣和比目魚肌之間,深層影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脛候動脈靜脈;分布有小腿內側脾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方法】

針6分。灸20分鐘,灸3~5壯。

【應用】

1、三陰交穴是氣、血兩補之要穴。它是脾、肝、腎三脈之會穴,所以補脾之中,間接可補腎陽、養肝陰。

2、三陰交是婦科要穴。亦是內科、勞雜症之要穴。有鎮靜、退熱作用。是回陽九針之一。

3、男、女生殖器。陰莖痛。淋病治療要穴。

4、三陰交和三陽絡是對照,三陽病可用三陰交治療。三陰病亦可用三陽絡治療。

5、引邪氣之方法;是以針聚氣。散氣之法;是以針迴逆。

     「方法」;引邪氣時、要聚氣,氣聚後、需使其散氣。則用散氣法。內經有云:「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既此一也。

6、痔瘡出血。腸炎。神經衰弱。皆用針刺三陰交穴。

7、催月經。催帶;針三陰交,灸中極,灸血海灸之奇效。

     灸陽陵泉;可止月經行,止帶。

8、避孕contraception;可在三陰交置針,針尖向上刺。

     「方法」

     (1) 應再經來前八日至入,經來時取出。

     (2) 另法;月經來置入,經過8~9日出針,一般可延至,下月經來時取出。『需用特製不銹鋼短針』。

9、經脈不通;瀉三陰交既通。補三陰交,經脈亦盛則通。

10、治癒瘡。去頭皮;灸刺三陰交。因三陰交,有排泄瘀血作用。

11、男、女夢中之交而遺精emission;既灸三陰交15分鐘,既可。

12、手掌收縮症contraception of palm。瘢痕(皮膚上斑點,雀斑、白斑)scascar時作局部治療;針刺三陰交。

13、失眠insomnia。全身乏力lassitude。遺尿enuresis;灸治三陰交。

14、月經不調menoxenia。閉止amenorrhea。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白帶leucorrhea。下腹膨脹tympanites。

     淋病gonorrhea。腳氣berberi;針次三陰交卓效。

15、初期妊娠;禁止、針灸。有殞胎之反應。

16、女人難產dystocia。月經不禁menorrhagia。

     赤白帶下uterine dischage and leucorrhea;應先瀉三陰交,後補穴。

17、小腸疝氣hernia of intestines。偏墬。木腎腫痛。

     小便不通dysuria。渾身浮腫edema;應先補三陰交,後瀉三陰交穴。

18、【胰臟癌】;針刺少府穴配三陰交。

19、遺精、白濁emission;針刺三陰交、配氣海穴。

20、腳氣。腳痛。膝腫。指頭麻木;針刺三陰交、配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懸鐘。

21、胸膈痞腫dysphagia;針刺三陰交、配承山穴。


recom

走路曬太陽遠離退化性關節
根據統計,全台灣年逾50歲的中老年人,每2人就有1人罹患不等程度的退化性關節炎,一走路就痛
,不少人因而整天待在家裡,一動也不敢動,導致症狀惡化速度加快,最後真的走不了。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高雄醫學大學骨科副教授陳勝凱指出,每個人都會老化,關節也是一樣,使用到某種程度後,就會因磨耗而退化。一旦出現這種又名骨關節炎的退化性關節炎時,患者必須要有正確認知,才不會讓症狀急遽惡化下去。
 
陳勝凱表示,正常人骨頭與骨頭接觸的地方,就是關節軟骨,正常的軟骨組織光亮平滑,但隨著年紀增長,軟骨過度磨耗,軟骨碎片掉入關節腔內,並在關節腔內刺關節囊,製造過多的關節液,引發紅腫熱痛,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從光片看來,正常的關節軟骨面平滑光亮,一旦關節磨損
,就會出現凹陷。
 
有些病情嚴重者,軟骨磨損的附近甚至會有骨刺增生情形。不管怎樣,關節炎通常以四大症狀表現,一是疼痛;二是關節變形、腫脹;三是晨起感覺僵硬,下床運動後,症狀稍稍緩解;四是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音。就疼痛這項而言,如果是O型腿的人,身體重量大都落在關節內側,這個部位較易出現磨損及疼痛。相反的,X型腿的關節疼痛幾乎都出現在外側,且腳愈歪,變形愈厲害,也就愈痛,少有例外。
 
運動增強軟骨海棉作用
陳勝凱說,軟骨就像一塊吸滿水分的海棉,當我們走路時,腳往下踩那一刻,身體重量往下壓,軟骨裡面的關節滑液就會被擠出;腳往上提,來自身體的重量消失,關節滑液又回吸到軟骨裡面,形成一個動態平衡。就在關節滑液進進出出之際,營養成分才能進入軟骨組織裡面,維持軟骨的健康。
 
問題是,大多數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一來怕痛,二來也擔心運動會增加關節的磨損,不敢走動,整天就坐著不動,軟骨缺乏關節滑液帶來營養成分的滋潤
,時間一久當然出現更大的問題。為此,陳勝凱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四種症狀時,就應特別留意,並去除「損關節」的錯誤觀念。他強調,適度的運動可增強軟骨的海棉作用,藉著不斷流進流出關節滑液,既可帶給軟骨營養,保持濕潤,關節周圍的肌腱也會增強,減少軟骨磨損的機率。
 
在所有運動中,陳勝凱認為走路是中老年人最佳的選擇,如果覺得自己的平衡感還不錯,騎自行車、跳舞、游泳等有氧運動,也不妨試試看。但他強調
,這些運動應融入日常生活中,不要一曝十寒,而應隨時為之,但若正處於關節疼痛之際,就不要勉強去運動,以免症狀更加惡化。此時,不妨以「三隻腳」來替代兩隻腳,拄著枴杖來分擔身體重量,讓軟骨及關節獲得更充分的休息。
 
每天至少應走路半小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任蕭國川也認為
,屬節律性運動的走路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最佳選擇,每天至少走個半小時,如果持續走12個小時以上,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當然可以繼續走下去。如果有更多時間,他建議患者定期到健身中心
,請教練協助訓練股四頭肌的強度。蕭國川解釋,股四頭肌是大腿膝蓋周邊的大塊肌肉,愈強壯,愈能吸收膝關節撞擊的力道,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症狀
。游泳及騎自行車,也是相當好的運動。蕭國川指出,患者在水中游泳時,受到浮力影響,關節受力較小;騎上自行車,大多數體重落在臀部,膝蓋受力較少,也不失為不錯的運動。
 
多曬陽光防止骨質流失
在日常運動之餘,陳勝凱建議這些患者也要多曬曬太陽,因為陽光可將維生素D活化為 D3,增加鈣質吸收,有效防止骨質流失,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出現。當然,除了維持適當運動,蕭國川建議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試著服用硫酸鹽葡萄糖胺製品來減少軟骨的磨損。從多年來的臨床觀察,他發現三分之一患者吃了這類製品後有效,可少受點苦
。 

注重配穴;

有病到醫院,西醫檢查,確認病症。選擇治療,中西皆可。相關配穴,僅供參考。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29405&aid=134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