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澀澤龍彥的《幻想博物志》
2022/06/01 04:43:33瀏覽387|回應0|推薦9
Excerpt:澀澤龍彥的《幻想博物志》

繼卡斯帕‧韓德森 (Caspar Henderson) 的《真實的幻獸:從神話寓言中現身》,又找到了一本可以參照波赫士的《想像的動物》一起閱讀的好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677330
澀澤龍彥系列 幻想博物志
作者:【日】澀澤龍彥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9/01
語言:簡體中文

《幻想博物志》是澀澤龍彥的隨筆集,在這部隨筆集中,澀澤龍彥向讀者描述了二十四種或真實或虛構的動物。
從古羅馬時代的博物學家普林尼,再到寫作幻想文學的著名作家博爾赫斯,澀澤龍彥繼續了博物學和幻想文學的傳統。不同於小說中頹美詭譎的文風,這次澀澤龍彥專注於翔實的材料與細密的考索,在東方怪談志異的基礎上,融合世界範圍內的神話傳說,將這二十四種動物身上的歷史、神話、宗教、藝術色彩一一向讀者揭示,最終濃縮成一部精簡的博物志。

作者簡介
澀澤龍彥(1928-1987),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評論家。20世紀50年代起研究法國文學,集中向日本讀者引介薩德侯爵、巴塔耶、阿爾托等作家的作品,轟動一時。日本文學家及藝術家三島由紀夫、寺山修司等人都深受其影響,被譽為一代暗黑美學大師。
他的作品深入宗教、民俗、文學、藝術等領域,致力於將西方社會中的文化與思想暗流介紹給日本學界,亦以自己充滿暗黑色彩的幻想文學創作,成為日本傑出的幻想文學先鋒。著名作品有《唐草物語》(1981年獲得第九屆泉鏡花文學獎)、《虛舟》、《高丘親王航海記》(1988年獲得第三十九屆讀賣文學獎,為澀澤龍彥的遺作)、《三島由紀夫追記》等,以上圖書均已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

Excerpt
渡渡鳥

不知為何,滅絕動物會讓我們產生羅曼蒂克式的空想,就如同失去的大陸和消逝的文明一樣,無限激發著我們的想象力。
……

讀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人,應該還記得吧。在這個故事裡,有一隻叫作渡渡的鳥向愛麗絲和動物們提議一種叫作小組比賽的賽跑遊戲。這隻鳥,實際上不是路易斯卡羅爾的發明,而是實際存在的鳥。不對,準確地說是曾經實際存在的鳥。這種鳥也不會飛翔,可能因此而悲慘地成為人類和野獸的獵物,直至完全滅絕。
……

渡渡鳥這一奇妙名字的起源,大概是因為它的鳴叫聲吧。另外,自發現以來,這種鳥應該歸為什麼種類,是讓許多動物學家煩惱的問題。17世紀初期的法國博物學家卡多盧斯克盧修斯住在布拉格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宮廷期間,仔細研究過渡渡鳥,推論說這是鴕鳥和天鵝及禿鷹之間的種類。
最初鴕鳥說比較有力,著名的林奈也主張是鴕鳥的一種。之後,鵪鶉啊、磯鷸啊、朱鷺啊,甚至有人認為是企鵝。不過19世紀後半期起,鴿子說逐漸盛行,一直到現在。話說回來,嘟嘟這種叫聲明顯不就是鴿子麼?但是聽說最近出現了接近普通秧雞的新說法。好像到今天也沒有什麼確定的說法。
渡渡鳥的學名是“Didus Ineptus”,意思是愚笨的嘟嘟。在日本也借用愚鳩兩字表示。但是我卻和路易斯卡羅爾一樣愛著這種已滅絕的鳥。


戈耳工

由赫西俄德的《神譜》可知,戈耳工是絲西娜、尤瑞艾莉、美杜莎三姐妹怪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美杜莎,也只有她並非不死之身。說起戈耳工的恐怖,每個戈耳工都是醜頭怪臉,頭髮全部是蠕動的蛇,牙齒像野豬牙一樣尖銳,手是青銅手,還有一對很大的黃金翅膀能在空中飛翔。另外,戈耳工的眼睛像寶石一樣灼灼閃耀,如果看到這樣的眼睛,不論是誰都會立刻變成石頭。
珀爾修斯按照塞浦路斯島國王的要求,來取美杜莎人頭。當接近正在洞窟裡睡覺的女妖時,珀爾修斯移開了視線,看著磨得像鏡子一樣光亮的青銅盾,成功砍下了美杜莎的頭,然後把頭裝進袋子裡逃走了。恰好這時天馬從頭顱裡誕生,於是珀爾修斯騎著天馬逃向空中。雖然戈耳工的姐妹追了出來,但到底追不上駿奔的天馬。
……

奧維第烏斯在《變身譜》卷四裡提到了珊瑚這種植物 (古代人不認為這是動物) 產生的原因。是因為珀爾修斯殺死海怪,救下安德洛美達之後,把美杜莎的腦袋放在沙灘上。為了防止腦袋被沙子弄傷,珀爾修斯將海草鋪在沙灘上,然後再把腦袋輕輕放在了上面。
但是,奧維第烏斯又說道,剛從海裡採上來的海藻,莖髓裡還含有大量水分,一接觸美杜莎的頭顱,馬上受到魔力影響,海藻的枝和葉都變得像石頭一樣硬。海仙女們為了測試這種不可思議的魔力,接二連三地採來海裡的植物。有趣的是,不管多少次結果都一樣。仙女們後來把這些海藻的種子扔進了大海。就這樣直到今天,珊瑚仍日保持著同樣的性質:一旦接觸空氣就立即變硬,在水裡還柔軟的珊瑚枝,一出水就會變成石頭。
據說因此珊瑚又叫作Gorgonia (戈耳工石)。普林尼在《博物志》第三十二卷裡提到了珊瑚的採集方法:活著的珊瑚出水才會變成石頭,所以必須或用網撈,或用刀切,快速出水。這種信仰從古代到中世紀一直持續著。
珀爾修斯充分利用完戈耳工的頭顱後,最後把它獻給了雅典娜女神。從那之後,雅典娜就把戈耳工的頭像紋章一樣鑲嵌在了自己的盾牌中央。看一看古希臘的瓶畫等,我們就會發現有的瓶子上面描繪了盾牌中央裝飾著Gorgoneion (戈耳工頭顱) 的雅典娜女神。
Gorgoneion
還是一種驅魔的裝飾,用石頭、陶器或金屬製成,然後安裝到建植物的牆壁上等等。在意大利的古代美術館,我發現館內陳列了許多皺著眉頭、吐著舌頭、表情奇怪的圓形 Gorgoneion。仔細看,它們的頭髮的確是蛇。也許古代人確實戴過這種假面吧。


〈奇美拉〉

奇美拉是獅子頭、母山羊身體、龍尾巴的古希臘怪獸,據說住在火山時常噴發的利西亞地區 (小亞細亞西南部) 的山岳地帶。這座寸草不生的火山頂上住著獅子,植物茂盛的山腹地草原上住著母山羊。人們普遍認為,從古代作家筆下記述的火山動物誌來看,奇美拉不就是大山本身麼?
……

彌爾頓在《失樂園》裡把奇美拉連同戈耳工、海德拉一起趕到地獄裡,然而19世紀的每位作家和詩人基本上都對奇美拉手下留情。波德萊爾寫道每個人都背負著奇美拉;奈瓦爾編纂了《奇美拉詩集》;福樓拜在《聖安東尼的誘惑》裡描繪了跟斯芬克斯對話的母奇美拉;于斯曼又在《逆天》裡照搬了福樓拜的對話。與古典形象不同,畫家古斯塔夫多雷畫了一隻長著翅膀在山上飛翔、長相俊美的男性奇美拉,把它作為但丁《地獄篇》裡的插面。在現代作家中,法國的皮埃爾加斯卡爾和德國的魯道夫卡斯納分別寫過奇美拉的散文。
此外,讀者們可能知道吧?現實的動物界和植物界裡也有叫作奇美拉的東西,而非空想的怪獸。
博物學家林奈給銀鮫命名的拉丁語學名是Chimaera Phantasma,銀鮫的身體特徵如同名字那樣奇怪。銀鮫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魚類,是最早下降到深海海底的脊椎動物之一。銀鮫中的雄性,除了有部分腹鰭變形而成的交尾器外,還有四個肉狀突起,就像四腳獸的腳一樣。尾鰭前端是細長的絲狀,和爬蟲類的尾巴有幾分相似。因此林奈給它起一個希臘神話裡的怪獸名字也是可以理解的。
與此相對植物的奇美拉 (Chimera嵌合體) 雖然也用拉丁語 Chimera 來稱呼然而指的是一種植物體內基因型不同的組織相鄰的現象。有一個經典例子:1826年法國園藝家亞當用金雀花類做嫁接雜交,即用紫金雀花的外部組織包裹金鏈花的內部組織的周緣嵌合體命名為Cytisus Adami (亞當金雀花)
我總覺得奇美拉也象徵了偏離的、隨心所欲的大自然,因此用奇美拉結束幻想博物志最後一章再合適不過了吧。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6223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