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10 11:21:29瀏覽1526|回應0|推薦6 | |
原文出處:醫砭 沈藥子 http://yibian.hopto.org/shu/?sid=81936
大凡比較,必須放在相同的條件、環境之下才有意義。 對於一些急性病、機能性疾,如頭痛、感冒、扭傷腳踝、經痛、或落枕,中醫能利用針灸、推拿等物理療法迅速於當下緩解症狀,西醫的消炎、止痛藥還得經過消化吸收,絕對是中醫療效較快。某些中醫師「號稱」一兩帖藥就可治好的病乃指這類病症。 但對於一些突發的重大傷病,如全身因車禍撞得稀巴爛、毒蛇猛獸咬傷、肝硬化併發大量吐血、或農藥中毒等等,西醫的急救、手術肯定比交給中醫還能保命。 在慢性病方面,西醫幾乎都採症狀控制(掩蓋、遮蔽表象),服藥或手術,效果迅速,這是西醫的強項,但卻未能治療到疾病的問題點,故必須持續服藥控制或再次手術,能拖多久就多久,往往西藥劑量越服越重,終於拖成奇難重症;病若「僥倖」好了,大抵是靠患者的自癒力。至於其它為數甚多、西醫只能治標的文明病、頑固的慢性病、奇難雜症,幾乎是一停西藥,症狀即刻復發,且其發作往往一次比一次嚴重,故得服一輩子的西藥直到死。 中醫治慢性病不僅是在治症狀表象,還在治表象背後的整體病理,如調節臟腑失衡、補強臟腑機能、恢復資訊能量物資管道的暢通等等,能真正根治(停藥後不再復發)。然而,慢性病之所以難治、易反覆發作,乃因其人整體的「器質」已有相當程度的變性,故要根治慢性病、多年久病,不可能一蹴即成,必須有一定的「量變」,漸漸才能產生「質變」,故中醫根治慢性病須假以時日,一點一滴地恢復患者的「質」。若治療劑量太低或治療頻率太零碎,效果也差。例如久年的坐骨神經痛或偏頭痛,有些患者服了兩三次藥,扎了三兩次針,症狀減緩了,就以為痊癒而不再接受治療,兩三個月後又復發了,卻怪醫師治療不力。 許多人會誤以為中醫療效慢即在慢性病,但中醫再怎麼慢,也比永遠都治不好、只能終生控制表面症狀的西醫還快。而在內服中藥之外,若能同時配合推拿、針灸等物理療法,即便是症狀的控制,也不見得比西醫遜色。當然,若問題嚴重到須手術才能處理,中醫就無從施力了,還是得借重西醫。 中醫治慢性病雖慢,但某些小疾、大病卻有一定的病程(見「病程-疾病自然痊癒的時程」一節),沒在其病程內治好,而推託中醫療效慢的,則是醫術差勁的遁辭。 大抵,僅影響到機能失衡,尚無明顯器質性改變的疾病,中醫都能快速治癒之,因中醫最擅常調節體內平衡、順應疾病的自然發展趨勢而治之。但若已發生器質性變化(如各種慢性疾病、文明病),中醫儘可能改善體內環境,增進自愈條件,但須一段時間調養,常以月計。據經驗,相同的慢性病,未服西藥控制者的療程普遍比已服一段時間西藥者短,因西藥只能壓制、掩蓋局部症狀,未曾治療到其根本病因,且有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服藥越久,其背後病因越益惡化,其體質會變得更僵化、微環境變得更糟,故用於調回其體質的時間與服西藥的時間大致呈正比,而體強者及年輕人的體質恢復又快於體弱及年長者。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