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聖彼得的否認
2007/05/23 22:15:46瀏覽953|回應5|推薦39

據說,耶穌被捕的時候,貴為十二門徒的彼得矢口否認認識耶穌,耶穌死去之前沒有任何的怨言,但彼得卻被封聖了。我不懂那樣的因果關係,是因為背判所建立的矛盾關係,難道背叛自古以來就是一種美學?儘管在這紙醉金迷的年代,那變態的美學已成為常態,彼得因此成聖我也無話可說。

十字架上的鮮血,紀錄著跨世代的眼淚…

這個迷惘的年代,行動與理想始終無法一致,只有罪惡,是不變的永恆,想著柏拉圖的理想世界,是不是代表這世界多麼的可悲,時間的歿樂,滴答的重演,演奏千章萬篇的滴答聲響,整座城市似乎產生震耳欲聾的低音聲響,我卻在湍流之中,聽見了性愛的嬌喘,是男女、是男男…任誰都無法阻止貪婪的渴望,那是人的初始,而今,那也許是種交易,或許,是快樂的延續,如果說性是上帝的贈禮,那性存在的定義,就是撒旦的給予。

愛是種純潔,如天山上的雪水;愛是種污穢,如下水道的污水。

於是看似一切都對了,否認不代表絕對的背叛,或許唾棄耶穌的那群人背後,都有著聖天使的指使,盤旋於天堂的天使,於是成為了人形的禿鷹,再也不是被神恩寵的孩子,曾經他們是,卻不曾似有那樣的聖潔。我昂著頭仰望天空,卻下起了大雨…淚水滑落的天空,分不清是誰的淚水,是我的哀愁?還是天使墜落的歡動?彼得依然在否認著,於是雨水夾雜著白色的羽毛,失速的飄墜…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urel1990silvester&aid=979206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得已
2007/08/18 08:31
也許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就像你說的
否認不代表背叛
出賣才是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您的處理精彩──
2007/06/11 13:47

您的處理精彩,把座標改變,重看整個世界,會有什麼改變。

就文學言,應該是很好的嘗試。

只是在原來的文本中,彼得的情境並非如此簡單,如各位回應文所示。

您真是很有潛力的人,加油。

泥土敬白


橘野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橘野
2007/05/26 09:45

讓我好好聯想一下=            = a

這樣的大德我做不到     不過警惕的感覺比較深刻

又見面了    最近安好?


等一個人,還是等一個故事。玩一場生死契闊的遊戲,寫一個唯美浪漫的結局。

橘野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橘野
2007/05/23 23:06

我還是認為那樣不對!!

不過這篇主要是警惕用


等一個人,還是等一個故事。玩一場生死契闊的遊戲,寫一個唯美浪漫的結局。

balaw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彼得與封印
2007/05/23 23:04

我不是天主教徒,所以不清楚三次不認識耶穌的彼得為何後來會被封聖

但有看過一些聖經,大概知道一些:

彼得在同一個夜晚連續三次不認識耶穌後,立刻痛哭悔改,往後並積極傳揚耶穌福音,最後甚至為了福音被倒釘十字架而死.

所以可以確定,彼得並不是因為背叛耶穌而封聖,應該是為堅守耶穌福音而封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