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30 12:39:51瀏覽2589|回應1|推薦62 | |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數量位列第4。 李商隱曾自稱與唐朝的皇族同宗。經張采田考證,確認他是唐代皇族的遠房宗室。但是沒有官方的屬籍文件證明此事,因而可以認為李商隱和唐朝皇室的這種血緣關係已經非常遙遠了。 李商隱的家世,有記載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擔任過最高級的行政職位是美原縣令;曾祖李叔恆(一作叔洪),曾任安陽縣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錄事參軍;父親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隱出生的時候,李嗣任獲嘉(今河南獲嘉縣)縣令。 李商隱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絕也有不少傑出的作品。清朝詩人葉燮在《原詩》中評李商隱的七絕「寄托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 他的格律詩繼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傳統,也有部分作品風格與杜甫相似。與杜甫相似,李商隱的詩經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難懂,而且常常每句都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獨創,喜用各種象徵、比興手法,有時讀了整首詩也不清楚目的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義,常常不是李商隱在詩中所要表達的意義。例如嫦娥,有人直觀認為是詠嫦娥之作,紀昀認為是悼亡之作,有人認為是描寫女道士,甚至認為是詩人自述,眾說紛紜。他好用典故的風格,形成了他作詩的獨特。據宋代黃鑑整理的筆記《楊文公談苑》記載,李商隱每作詩,一定要查閱很多書籍,屋子裡到處亂攤,被人比作「獺祭魚」。明王士楨也以玩笑的口吻說:「獺祭曾驚博奧殫,一篇錦瑟解人難。」(《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批評意見認為他有時用典太過,犯了晦澀的毛病,使人無法了解他的詩意。魯迅曾說:「玉谿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1934年12月致楊霽雲的信) 此外,李商隱的詩詞藻華麗,並且善於描寫和表現細微的感情。 經歷甘露變,經歷牛李黨爭,在遇不遇之間,他完全體會那種將時機無法掌握的悲哀……文人不遇。 原來,憂時傷國的情懷加上個人不幸的際遇,讓詩人無法超脫。他把自己不遇的悲哀寫於怨恨中,成就了他無數作品。 貧病交迫、懷才不遇,又遭遇朋黨爭鬥的災禍,詩人一生卻是寂寞 悲慘。寂寞悲慘的文人何其多?李商隱卻一直超脫不出來 ...自傷 生平是李商隱的一大特色。也因此,悲哀、無助、讓人不能自拔的 色調自然呈現,啃蝕人心 漂泊無定的生涯,使詩人後期的詩風變化更為多樣,詩境也日趨老成。在桂州時,除寫了一些風神搖曳、氣韻渾成的寫景抒情詩如《晚晴》、《訪秋》、《城上》、《高松》以外,還以五律和五排的形式寫了反映異域民俗風物、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風土詩,如《桂林》、《即日》"桂林聞舊說"、《異俗二首》、《昭郡》。赴徐州幕府時,一度情緒較昂揚,唱出高歌慷慨、興會淋漓的長篇古風《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和《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喪妻後及任職梓州幕府期間,轉而為淒苦酸楚之音,如《柳》"曾逐東風拂舞筵"、《北禽》、《天涯》、《初起》。同時仍保持對國事的憂慮,寫下像《井絡》、《武侯廟古柏》、 《杜工部蜀中離席》、《籌筆驛》之類吊古傷時、蒼涼悲壯的名篇。而到了頹年時期寫的《幽居冬暮》,則又一變激楚頓宕為深沉凝重,將無窮的悲憤含蓄在淒清衰颯的意境畫面之中,發人深思,令人歎惋。 詩歌以外,李商隱的駢文在當時相當出名,不僅屬對工整,用事精切,且能疏密相間,氣韻自然,有別於晚唐一般四六文章之以華贍為能事。代表作如《奠相國令狐公文》、《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祭裴氏姐文》以及為辭樂籍而作的《上河東公啟》,寫得情真意切,委宛動人,在精密的文句組織中參以一定的白描成分,讀來令人不覺得是駢體。不過在他的駢文中,一大部分屬於官場應酬文字,內容比較貧乏。 李商隱文,據《新唐書·藝文志》記載,有《樊南甲集》20卷、《乙集》20卷、賦1卷、文1卷,《宋史·藝文志》所載,則更有文集 8卷、別集20卷,俱散佚。 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意境飄邈,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讀來令人迴腸盪氣,以下即為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