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白
2008/10/26 23:28:28瀏覽1900|回應5|推薦59

宋曾鞏於《代人際李白文》喻李白 :

 「子之文章,傑力人上。地辟天開,雲蒸雨降。播產萬物,瑋麗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 又如長河,浩浩奔放。萬里一瀉,末勢尤壯。大騁闕辭,至於如此。意氣飄然,發揚儔偉。」

李白於中國人之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為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偉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最著名的唐詩是《靜夜思》,為浪漫詩派之代表,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有《李太白集》傳世。

 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博覽眾書俱多方面才能、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知章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拘,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當涂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裡」《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擊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湧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湧,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讚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問李白說:「我朝與天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門,國由姦幸,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不擇香味,惟揀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採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聽後大笑不止。但是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據說是因為他作的《清平調》得罪了當時寵冠後宮的楊貴妃(楊貴妃認為「可憐飛燕倚新妝」幾句是諷刺她)而罘容於宮中。

 後來他在洛陽和中國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相識,並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不久以後,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關於他的死,還有多種不同的傳說,一說便是他在舟中賞月,為了摘月失足墮水而死。由於這個傳說,後人將李白奉為諸「水仙王」之一,認為文豪李白在另一個世界也可以庇佑船員、漁民及水上貿易商旅。

 據正史《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但因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杜甫對李白評價甚高,稱讚他的詩驚風雨、泣鬼神,而且無敵於世、卓然不群。

 

其著名七言古詩《將進酒》如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請君為我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讙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ndscapeecology&aid=2329990

 回應文章

鹰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舊唐書
2008/10/27 22:05
《舊唐書》為後晉劉昫等撰。後晉天福六年(941年),晉高祖石敬瑭命張昭遠、賈緯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趙瑩監修。後晉開運二年(945年)書成,時因劉昫為相,故該書署名劉昫撰。原名《唐書》,《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題為《唐書》,後為區別北宋歐陽脩等人編的《新唐書》,改名《舊唐書》。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及列傳150卷。記載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鹰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璘、唐肅宗、唐玄宗、安史之亂
2008/10/27 22:02

李璘於至德二年(757)二月,永王李璘(唐玄宗第十六子)與肅宗爭位,由江夏起兵,以北上平亂為名,”總江淮銳兵,長驅河洛。”李璘路經潯陽(今江西九江市)時,因慕李白之名,三次下書徵召。李白出於愛國熱情,加上政治上的幼稚,便參加了李璘幕府。李璘事敗被殺後,李白也以”附逆”之罪被投進潯陽監獄。後來,由於宣慰大使崔渙、御使中丞宋若思等人營救,才被放出。肅宗入京後,他又被重新定罪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途經長江、洞庭湖而入黔。這時杜甫正在秦州。秋天陣陣的涼風,掀起了詩人心中懷人的波浪。

---------------------------------------------------------------------------

唐肅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756年——762年在位),始封陝王,名嗣升,後徙封忠王,初改名為俊,後改名為王璵。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皇太子李瑛罪貶廢死,其被立為太子。天寶三年(744年)改名為亨。

安史之亂興,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鎮守潼關之大將哥舒翰受楊國忠逼迫出兵討叛,結果大敗,潼關陷落,長安震動,玄宗攜太子、寵妃倉皇逃往成都,行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西),軍士嘩變殺楊國忠,並逼迫玄宗賜死楊貴妃。馬嵬民眾攔阻玄宗請留,玄宗不從。

太子李亨留下,隨即往朔方節度使所在地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同年七月即位,尊玄宗為太上皇,改元至德,時年四十六,是為肅宗。

肅宗將郭子儀和李光弼部從河北召至靈武,並聯合回紇,開展大規模的反攻。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九月,郭子儀率唐軍和回紇騎兵收復長安,十二月太上皇玄宗回到長安。乾元元年(758年)九月,肅宗調動各路大軍進攻圍攻相州安慶緒,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攬全局。

唐肅宗不好色,一生中只寵幸了張良娣(張皇后)一個女人。玄宗厭惡張良娣與李輔國,常勸肅宗不要寵幸他們。李輔國趁機構諂,將玄宗軟禁在遷入西宮的甘露殿,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

上元元年,玄宗病逝于西內的甘露殿。不久肅宗也一病不起,頒布詔令讓太子李豫監國。

唐肅宗在位6年,死於762年,時年52歲。廟號肅宗,諡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葬建陵。

安史亂事至唐代宗時,方完全平定。

--------------------------------------------------------------------------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為睿宗李旦第三兒子,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後為避康熙諱,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間,是唐代由盛變衰的關鍵時期。

--------------------------------------------------------------------------
安史之亂為唐玄宗晚年因驕奢淫逸,終日只顧與楊貴妃玩樂。楊貴妃原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但玄宗竟不顧禮教,把她納為自己的妃子。他罷免良相張九齡,任用奸臣李林甫,朝政每況愈下。在李林甫死後,外戚楊國忠擔任丞相,他不僅沒有才幹,而且貪污腐敗,局面遂不可收拾。不久,楊國忠與手握重兵的節度使安祿山發生衝突,安祿山決心叛變。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於時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望風瓦解。史稱「安史之亂」。玄宗出逃四川,途中至馬嵬驛,士兵譁變,士兵砍殺楊國忠,又逼玄宗賜死楊貴妃,太子李亨與玄宗分道揚鑣;李亨率一部份禁軍北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七月即位,改元至德,是為唐肅宗。李隆基與陳玄禮率另一部份禁軍南逃成都,後被尊為上皇天帝。從此唐朝由鼎盛時期轉入衰弱時期。

至德二載(756年),玄宗由成都還長安,居興慶宮(南內)。宦官李輔國離間玄宗與肅宗的關係,迫使玄宗遷居太極宮(西內)甘露殿。晚年憂鬱寡歡,寶應元年(762年),玄宗駕崩,終年七十八歲。葬於泰陵。



鹰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翰林供奉與唐中宗
2008/10/27 21:52

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初時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1],自唐玄宗後,翰林分為兩種,一種是翰林學士,供職于翰林學士院,一種是翰林供奉,供職于翰林院。翰林學士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甚實權。晚唐以後,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2],有「天子私人」之稱。在院任職與曾經任職者,被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宋朝後成為正式官職,並與科舉接軌。明以後被內閣等代替,成為養才儲望之所,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地位清貴,是成為閣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員的踏腳石。

無論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始終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張九齡,宋朝的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明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3]。入選翰林院被稱為「點翰林」,是非常榮耀的事情。翰林學士不僅致力於文化學術事業的傳承,更踴躍參與政治,議論朝政。翰林制度和科舉制度是封建中國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構。由科舉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舉時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學說中「達則兼濟天下」的表現。

然而,成為翰林學士的輝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識分子投身科舉,造成了人才浪費。社會重文士輕技工,拖緩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學界和思想界的主流處於皇帝的監管之下,對學術自由和知識分子的思想獨立起了壓抑作用,有利於皇帝進行專制統治。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淵設立由各種有才能的人士供職的官署,稱為「別院」,是為翰林院的前身。除文學人才外,醫卜、方伎、書畫、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選,主要是供皇帝遊樂消遣的機構,史稱「翰林初置,人才與雜流並處」,當時任職者並無名號,到了高宗時,開始稱為「北門學士」。唐玄宗時遴選擅長文詞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詔制,初稱翰林待詔,為「等待詔見」之意,有張說、陸堅、張九齡等。後來改稱翰林供奉,翰林院因此逐漸演變為草擬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


----------------------------------------------------------------------------------------------------------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位皇帝(假如武則天不被算為唐朝皇帝的話),在位時間(683年12月—684年2月、705年正月—710年5月)。


鹰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酒語
2008/10/27 11:25

如果你善於寫詩,常喝醉酒,此無礙也,蓋世人將以"詩仙"稱之。

如果你不會寫詩,只要酒醉一次,此嚴重也,因為世人會稱你為"酒仙"。


PinkCottonCand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可愛的李白
2008/10/27 06:54

最下面這一張圖真是可愛極了,看他臉上的表情~~~~

鹰農(landscapeecology) 於 2008-10-27 10:53 回覆:
Yes, it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