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土地公帶給地方的和諧與團結
2010/03/20 13:45:34瀏覽623|回應0|推薦7

 

臺灣早期社會是一種如同美國西部拓荒的模式,移墾為主,別人有紅番危害,漢人有生番〖出草〗的問題,使得早期臺灣社會可歌可泣的故事何其多,最有名當屬蘭陽地區的吳沙家族。然而,很多時候眾人不瞭解這種愛鬥的性格(漢番之爭、閩粵械鬥、漳泉械鬥)猶如烏合之眾,如何團聚彼此,形成力量一同對外?

當然,有錢就可以聘請壯丁如霧峰林家、板橋林家等;沒錢的利用宗族之情、同鄉之誼可以有合作基礎。然而史家研究發現,這些都不見得是真正的團結基礎,終究宗族人數還是有限,同鄉也會因為彼此爭奪田地、水源而時有糾紛,因此發現利用宗教力量來團結不同地區的人,在那個迷信的時代,似乎比祭祀共同祖先來得有效。除了大信仰如媽祖、觀世音等,小信仰反而有大效果,如王爺信仰。潮州人的三山國王超越了地域,成為地方信仰;北市高張林的保儀尊王擺脫氏族信仰階段,成為大台北地區非常著名的信仰(大台北地區至少超過10所以集應廟為名的廟宇)。透過這類的信仰,集結信眾就可以共同對抗外侮!

現在社會對這個就淡的多,越是繁華地區,人情越是淡薄,很多人只有眼前利,哪有鄉里情。然而臺灣做生意的人,什麽都可以放,就是不敢放了《土地公》,這個小神卻有著大作用,能不能賺錢,都要看他的面色,所以做生意的逢初二、十六,沒做生意的逢初一、十五一定會到當地土地廟祭拜一番。

中壢市區經過幾任市長胡搞之後,沒落不堪,人數不多卻是地價最高、有錢人最多的地方,當地里長最難當,隨便一個人後臺都比你強許多,因此很難有所作為。然而當地里長透過土地廟的共同祭祀活動,將地區勉強團聚,加上景氣不佳大家生意不好,祭祀人數越來越多也使得地方慢慢形成共同力量,開始注重團結才能有共同利益的道理。這次適逢福德正神聖誕,當地在三個里長共同努力下,弄個小小廟會,并趁機宣揚未來共同目標,大家反應踴躍,比什麽里民大會、市民中心還要有效,這就是現代版的共同祭祀產生的共同圈,看看政治的惡鬥,實在不如這樣的活動來的親切與祥和!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laluxi&aid=38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