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3 01:26:02瀏覽1043|回應2|推薦5 | |
有時候會發生這種情況,一開始可能在書店,翻開一本外型姣好的書看了作者自序,覺得挺喜歡沒有細看內文就就買下。 回家以後發現,真正好看的地方在序那裡就結束了。 這就像電影精簡又緊湊的預告片讓你拿著爆米花進戲院,坐到丟掉了膝蓋才發現全長兩小時的影片不如那兩分鐘讓你魂牽夢縈。 丟開電影的比喻不說,通常一本書的序可能是在本文的許久以後才誕生的。不管內文是短篇長篇小說還是單篇散文,都有可能出現序與內文產生時間距離感的情況。 但也許這是序的類型的問題。許多作者的序接近於說明文,但你知道混這行的人總是喜歡在任何地方都表示出他們對文字的敏銳度。總不能在寫完一本極力建造文學護城河的嘔心瀝血之作後,在序裡寫︰「啊,我累了,這篇序就來聊聊昨天我吃的泡麵……」 於是便種出了許多座比正文還要精雕細琢的其實只是要介紹一下的花園。 台灣人尤其喜歡寫序。不只是喜歡,簡直到了不寫會捶胸頓足的地步。 一本書出了,掛上各方好友名家祝賀的書腰,翻開第一頁,某某深情的推薦序,好,接下來才是作者的序。如果是翻譯書還要加上譯者序。大家都如此情深意重為這本書做著美好慎重的開頭,許多讀者卻在好不容易看到最後一面序的時候睡著了。尤其是那種,堅持買了一本書就要從摺口用力看到版權頁,結結實實利用他每一分付出去的錢的認真讀者。隔天起來,咦,看到哪裡忘記了,只好從頭看起,重蹈覆轍,確實好好的徹底使用了這本書與其附加價值。 當然並不是說寫序不好。有些序用意之深(或序者名氣之大),的確可以為本文帶來加分的效果。但有一件更奇怪的事情,作者自己寫的序,為何有時也會稱之為代序? 我代替當時的自己寫一篇序。這個說法好像不錯,頗能置身事外,可免老王賣瓜之嫌。 本來有人要幫我寫序的,但他有些忙抽不出時間,所以勉為其難由我代序。不,我真的沒有很想寫。有一點苦情,不過怎麼聽起來像是幫自己寫序就像上網匿名推薦自己那樣難堪。 因為這本書是別人幫我編的,理應將序的篇幅讓給編者。若要我來寫,當然只能退居代序,以示尊敬。所以這是首獎從缺,很謙卑的拿了二獎但是心理認知上還是同等於第一名那樣的情況? 胡猜一通,學孤寡聞,還是不知真相為何。但是序這樣的文體變化多端,富趣味者多,也許專出一本書都在寫序也不錯。然後最後一頁的內文就可以寫昨天吃了什麼泡麵,大大的休閒一番。 問我那本序很好看的書是哪一本?純粹個人觀感,善哉善哉。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