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管理科學的本質
2005/10/10 14:56:14瀏覽1457|回應0|推薦1

管理科學的本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篇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孫子兵法,始計篇
岐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說符篇

對管理工作有相當經驗的人都瞭解,現有管理相關理論或實際之間,常存在著一些無法連貫的鴻溝,這鴻溝之存在,主要在於相關理論無法反應複雜的實際現況。有關現存的管理理論描述,有許多學派,大致可分為四類型:
1. 
經驗實證學派
此派認為管理是一種實際的學問,管理原則必須經由經驗的體會,通過實際個案成敗事蹟才能分析與瞭解。但問題是不同個案會歸納出不同的通則,「冒險犯難」與「穩健保守」是矛盾的,該如何的取捨之間,常引伸出更多的困惑,對於初出茅廬的人而言,給他答案等於鴨子聽雷。
2. 
行為社會學派
此派認為管理主要就是如何運用人去完成工作,「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是此派的聖經。但問題是管理包含用人,用人卻不能涵蓋全部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尚包括:劃分工作、組織工作以及面對風險等。
3. 
數理決策學派
此學派之理論家認為管理活動中;無論是組織、計劃及決策;都是合乎邏輯的過程,所以數學概念、符號、模型才是管理最重要的工具及內容。這個學派最有成績的是O/R專家及賽局專家們,在方法學上要求數學之嚴密性情況下,使得他們可探討的內容演變成如何得到一些完美的數量答案,至於問題本身是否與管理的實踐有關,反而成為次要的了,甚至極端地認為「如果問題不能用數學符號加以表示就不值得去探討」。問題是數學不是物理學、工程學及經濟學,它只是一項很有力的輔助性工具。而且,管理者在面對無數學公式或模式可用的情況下也必須迅速採取行動,時機是非常要緊的因素,機不可失也!
4. 
管理程序學派
任何學問都有一套分類系統,此派的學者將管理的功能分成計畫、組織、領導、協調與控制(或激勵)等五大功能程序,再進一步討論各功能之目的、觀念、結構、角色、原則、技術、困難及執行等有關知識,彼得.杜拉克是其中代表人物。品管活動ISO9001、生產製造程序SOP等等都是此派經常掛在嘴上的操作技術名詞。

仔細思考了一下,高級政客(例如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不知是何派高徒? 我覺得以上四派似乎都不足以描述政客的決策行為模式,他們應該是第五派!
5.
問題模糊派
基本上...管理工作理論上應該是看成[問題之解決過程的相關活動]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可是...政治是複雜的,政客很難從科學觀點搞清楚他所面臨的問題,
或是他其實早就搞清楚了...但是找不到解決之道,只好把問題模糊化...我幫政客們最常用的搖擺政策來化化妝...這可是有理論根據的喲...請看!!!

多重準則的決策
很多時候,尤其是政治人物,在做決策之時,通常面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尷尬情境,這就涉及如何平衡多重目標之藝術,舉例而言,核能發電之策略性計劃就不能僅憑單一準則來評估與決定,除了單純的發電投資報酬以外,還要考慮對環境之反面影響為最小、被轉化為核子武器之風險為最小等等。
美國國會於1976年通過所謂「漁業保持與管理法案」,其目的也是多重性的:
1. 
兼顧漁獲生產及娛樂機會,使國家之整體利益為最大。
2. 
最大「可維持之漁獲」,決定每年可容許之漁獲量應考慮因素包括(a)經濟:最小成本及增進效率。(b)社會:嚴守漁業保護法則,增進娛樂之利用。(c)維持生態平衡,避免因目前之過多漁獲而影響或減少將來漁源之開採。

多重準則的決策最大困難是各個屬性重要性之衡量
簡單地說就是加權值要如何給定?
最簡單的辦法是...會哭會鬧的小孩有糖吃...但是這不一定是對的
還有一種方法...曾子殺人法則
曾子的媽媽聽說兒子殺人了...第一次她不相信
後來不斷地有人回報...繪聲繪影的結果...曾子的媽媽信心動搖了
學術的名詞叫做[情報量分析]
這當然也可能只是蓄意抹黑...cc
搖擺的結果叫做...朝令有錯...夕改有何妨?

朝令夕改決策法
這名詞是我取的,不過大家不要笑,這種決策模式早就有專家研究過,詳參「多重準繩決策」這本書的第三章,Milan Zeleny原著,卓武雄譯著,曉園出版社發行。傳統之靜態觀念視決策為一種選擇方案之行為,但是動態觀念卻將決策過程之關係按照時間序分成事前決策、決策階段及事後決策。單純決策可用決策樹來描述決策之邏輯關係,唯對於較複雜問題決策樹無能為力。
如果事前每一個方案都能獲得正確的衡量,則理論上決策者根本不必出馬,因為專家已經將最佳方案自動地呈現了。可是現實世界沒有這麼美好,真實的決策常常是動態的過程,繁複的搜索情報,充滿著迂迴路徑。決策者不是高速電腦計算機,決策者需要遲緩深思、需要學習、需要一個過程。所謂事後決策階段經常是下一決策的事前決策,被拋棄的方案不一定不可取,事件演變過程中出現的創新方案,也可能更具有可行性,朝令夕改的決策不應該被全然地恥笑。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rich&aid=7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