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股市理財帕金森定律
2006/07/21 14:35:01瀏覽657|回應0|推薦6

股市理財帕金森定律
英國管理學大師帕金森研究人在組織內的行為
發現很多很有趣的現象
例如
1. 交戰國雙方軍隊中將軍的數目;與後來戰勝的機率成反比。
2. 委員會中,討論某個議題所花費的時間;與該議題所涉及的金額大小成反比。
3. 當某大組織決定興建宏偉大樓時,通常也是該組織興旺的頂點,完工時通常也是宣布破產的時候。
運用到股市,也有很多類似帕金森現象
1. 股市等同戰場,有外資法人、公司派、大戶作手、散戶等相互廝殺,所謂散戶就是一批自以為是將軍的士兵。
2. 股市中,最常被討論的議題是短線變化,最少被討論的議題是長線趨勢。
3. 當股市散戶們最樂觀的時候,通常就是成交量最大的時候,隔了一年以後大家才發現(或確認)那是頂點。



帕金森研究英國內閣的發展史
1740年時只有5人...然後逐漸增加...1900年時到達20人
當內閣人數超過20人以後便到達無效率點
美國內閣1789年時也是5人...增加的速度比英國慢....1945年時11人
統計世界各國非極權國家...內閣平均數是16人.....
為了表決上的方便...以15人及9人最多.....
帕金森的結論是
最佳內閣人數是3人.5人.8人.13人....最多不可超過21人
其中8人因為是偶數...必須刪除...
運用到股市...就是持有股票支數.....最少3支.....最多21支

組織內的領導人幾歲退休比較妥當?
帕金森研究這個問題後發現
問題的本身是錯的
假設X先生70歲要退休
接替他的Y先生才40歲...還沒準備好接班...則天下必定大亂
所以X先生只好退而不休...例如李登輝
因此問題的核心是接班人通常要幾歲才有足夠的經驗.權威.聲譽...
根據帕金森的分析
假設一個年輕人最少要成年而且大學畢業...22歲...合格年齡
合格年齡+3年磨練=懂事年齡
懂事年齡+7年=晉級年齡(例如擔任部門經理)
晉級年齡+5年=負責年齡(例如副總)
負責年齡+3年=權勢年齡(例如總經理)
權勢年齡+7年=成就年齡(總經理兼懂事)
成就年齡+9年=享譽年齡(董事長)
享譽年齡+6年=尊貴年齡(元老)
尊貴年齡+3年=老成年齡(準備退休)
老成年齡+7年=老賊年齡

上面這個經歷年紀算是假設22歲起算
算到可以退休是72歲...而比接班人老15歲
運用到股市理財...也可以比照
巴菲特9歲就開始買股票...這是比一般人提早開始吸取經驗
王永慶也是...因為家貧...小學沒畢業就出外賺錢...學做生意了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rich&aid=36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