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螞蟻模型經濟週期理論
2006/04/25 15:01:18瀏覽752|回應1|推薦2

螞蟻模型經濟週期理論

在蟻窩前放兩堆相同份量的食物,測試螞蟻如何做選擇。原本預期兩堆食物被選擇的機率應該相同,但是經過不斷測試後,這樣精確的結果並沒有觀察到,反倒是出現反差性極大的結果。

傳統經濟學認為,經濟體和社會都是一部機器,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人類社會像是生命的有機體。在金融市場中人們常會受到訊息交換的影響,而發生很多無法以傳統經濟學加以解釋的情況。社會科學傳統的思維方式,特別是經濟學,至多也只能片面地說明世界是如何運轉,最糟糕時還會有所誤導。

如果我們要對世界是怎樣運轉及我們怎樣可以使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了解上取得進展,分析經濟和社會的傳統方法就必須進行徹底的改變。經濟和社會不是機器。它們更像是生命的有機體。

在活生生的、不斷變化的經濟性和社會性世界裏,事件大小與其影響程度的聯繫,不再是常規式和機械式。小的變化通常只有小的影響,但有時候影響也很大,且假以時日會具有激烈的後果。同樣的,大的變化有時候會有大的影響,但對最終結果可能根本沒有多少影響。事件與結果的聯繫往往很模糊。

根據目前的科學知識,要在一段時間內作出具有系統精確性的預測是不可能的。個別的預測可能證明大致上是正確,但是一系列的預測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嚴重的錯誤。

在短期預測的困難是根深蒂固的世界裏,政府進行干預、改變即時結果的任何努力,都不可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可預測性的問題在所有的社會科學裏都存在,且往往都歸咎於社會科學試驗(相對於自然科學而言)的不受控制性。

不可預測性是刻劃範圍廣泛的經濟與社會現象過程中固有的東西。抱持各種政治主張的政府,與各式各樣的問題進行纏鬥,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這些問題的頑固,令大羅神仙都黔驢技窮。

儘管政府活動大幅增加,問題仍然頑固地存在。非意料中後果的法則往往適用於政策的推動上:其影響若不是與願望完全相反,就是即使取得成功,在其他地方也會有不可預見的不良結果。這並不意味著政府毫無能力,也不能說經濟與社會根本不成體系。相反地,規律性和自我組織是存在的,但不是傳統的方式。

政府應該後退一步以更廣闊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是不斷地干預。從成功的政策來說,做得少反而取得更大的效果。決策者長期以來一直被鼓勵採用條列式清單的思維,這是傳統經濟學的核心。做A、B和C,結果就會得到X。但這只是控制的幻覺,而不是現實。我們需要改變對政府作用和能力的認識。

大部分政府的干預是受到具體短期目標的刺激,主要依賴經濟和/或社會是可預測的機器這個觀念。但精確的短期預測是很困難的,最糟糕時,根本做不到。小的變化可能會帶來大的影響,而大的變化可能不會帶來什麼影響。政策可能也會有這看似反常的作用。適當地評估經濟與社會是如何運轉,政府的作用就會減少,而弔詭的是政府的駕馭能力反而會增加。要更好地了解經濟與社會如何真正地運轉,我們需要從生物學,而不是從機械學來建構思維的原則。

西方市場經濟有兩個顯著的特徵。第一,在非常長的時間裏,經濟呈緩慢但穩定地增長。第二,在這一長期的趨勢裏,經濟持續波動,即出現繁榮和蕭條的週期。從亞當‧斯密以來的兩百多年裏,經濟成長現象和經濟週期,是許多優秀經濟學者畢生研究的課題,也絕對是我們掌握經濟運行的關鍵。

大家都知道預測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經濟週期先天上不可預測,不僅僅是短期,宏觀經濟預測也不準確,各國皆然。波動的發生是經常的,但不是任何單一週期,比較著名的週期從1年、10年、20年、30年到60年不等。想要解釋經濟週期的存在,是過去二百年以來經濟理論的主題,有些人認為經濟週期是內生的,有些人認為是經濟以外的因素造成的,這個爭論至今尚未解決,仍然停留在霧裡看花的階段。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rich&aid=25074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說得好!
2006/05/22 03:31
說得好!
你這個觀念是來自於 Alfred Marshall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