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樂思維之巷
2005/09/22 10:46:49瀏覽206|回應0|推薦1
「喏,二凸,妳瞧!」弟弟將手中金壁輝煌的木牌遞了過來,深褐色的精緻木製牌面鑲著純金感謝狀。

「誰送的?為什麼會送金牌?」望著表層刻劃純金九九九的字樣,心裡十分好奇,記憶中似乎只有醫師濟世救人或是有功之士才有這種饋贈紀念品。

「學生家長,我的學生考上音樂班長號(Trombone)第一名。」弟弟透著一絲的驕傲,「原本學生自認沒機會錄取,情緒有些低落,只因聽到其他老師說程度不夠……,只有我堅持他一定會考取,只是名次的問題而已。」

「哦,為什麼你這麼有信心?」內心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細胞又開始作祟,為何弟弟獨排眾議,認定學生會考中競爭激烈的音樂班,這其中必然有著理由存在。

「每種樂器的學習進度不一,成績也不同的。」望著姊姊茫茫然的表情,他繼續解釋:「就像鋼琴,經過三個月的調教就可以彈出基本旋律,可是長號(俗稱伸縮管)可不一樣,可能還在練習單音階段而已。換句話說,以相同的時間學習,鋼琴與長號這兩種樂器的成績是截然不同的。」

我點點頭,似乎有些懂了。「那麼,那些老師為什麼會那樣說?」

「因為他們並不瞭解管樂,鋼琴老師難免以學習鋼琴的標準來評斷。想想看,小學生舉著又高又重的樂器並不容易,長號沒有按鈕,完全靠著推動的位置發音,要吹出一首完整的曲調是相當困難的事。有些人以自己的角度來看事務,卻忽略領域不同的差異。」弟弟一面回應,慢條斯理地將感謝狀收好。

「那麼,學生應該也很高興吧?你的話被印證了。」喜悅之心似乎也被沾染,對弟弟的學生考上好學校也感到榮耀。

弟弟點著頭,「他非常高興自己拿了好名次,因為評審是專業,一聽就知道他的程度優劣,以他的年齡算是吹得相當不錯的。」

望著從小一起長大的弟弟,發現他有姊姊所未能及的思維,不禁想起從小愛音樂的他,也經歷一番辛苦的學習過程。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學習音樂是有錢人家小孩的權利,家裡沒有多餘的經費替他添購樂器,而他卻有自己獨特的學習之道。從參加國中樂隊開始,因擔任指揮的因素經常從學校「借」回各種樂器回來練習,小喇叭、薩克斯風、長號、法國號、黑管、橫笛……等,沒有樂器時就在房間裡吹奏竹片或練習吹管,一片片破裂的竹片及樂器上剝落的漆痕累積出他的音樂歷程。

三年的國中樂隊造就他考入建中時成為管樂隊的一份子;由於老師的提攜,在他十七歲時就已經是國內知名【底細】爵士樂團的伸縮管樂手;進而當兵考取示範樂隊;後來參加各式演出及成為華視【超級星期天】的樂隊。這些成績並不容易獲得,必須犧牲許多玩樂的時間,而將精神都投注在鍾愛的音樂上,成癡的人,生命中除了音樂,還是音樂。

這種全心投入而無怨無悔的學習態度,常常給我多重思考的反撲,如同這次的事件,也省思到或許自己也曾以主觀的視野來評斷世事。人難免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觀物,但適時適度的調整與觀察是必要的,誰說自己的一句話不會抹煞掉新生代的貝多芬,或者是巴哈。

讓思維走出狹巷,迎向寬廣的街道吧!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ku&aid=6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