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花燈再見花燈
2007/03/03 22:50:09瀏覽327|回應0|推薦3

下午在睡飽了午覺之後, 在覺得天氣這麼好之下, 在覺得白晝苦短之時就出門走路到了中正紀念堂.
看到了警察一時才忽然了解原來燈會會在這兒舉辦. 在這樣的清爽的下午, 在這個" 中正紀念堂" 的名稱快要被消滅了之際, 我想一定要趁時來補捉一下它可能很快就被消滅的身影.

統治者在台灣這片土地不斷進行清洗: 不管是荷蘭人, 西班牙人, 鄭成功, 滿洲人, 日本人, 國民黨, 到民進黨, 小民的悲哀, 都是那些統治階級不斷地以意識形態在這島嶼上進行洗刷,同化, 與清除歷史的垃圾, 卻把自己再度成為下一個歷史垃圾的開端.

原來中正紀念堂也改變了不少, 不管是內部或是外邊的公園, 多了許多的株的櫻花, 一些雨水回收的環保設備, 和那南洋杉中所設的步道, 走在其中多少有一點林中的感覺. 畫家手繪的燈籠, 把迴廊裝點著古典了起來. 當然這一切是" 中國式" 的, 但是如果將這些清洗後, 也真得搞不清楚台灣的象徵是啥, 草鞋和斗笠而已嗎? 真正掛那些時能看嗎?

在中正咖啡廳一邊吃起了聖代一邊繼續地看著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 講著人生的快樂多少不過只是建構在一種感官的滿足, 大多數的人, 只要是有得玩, 好玩好看, 誰會管它那中正紀念堂要不要改成所謂的台灣民主紀念堂, 況且, 要拆這一個大建物, 還要再製造出不少土木垃圾, 誰管它中國式的迴廊有甚麼不好呢, 誰又會像那些意識形態滿腦子的政客每天吃飽閒閒地老想一些有的沒的. 不管它是否改了名字, 它本來就是一個台灣民主的象徵: 如果它真得是"台灣民主紀念堂", 那擺在裡面的展覽品一定是要有: 倒扁的紀錄而不是只是由民進黨來解釋所謂的民主.

跟著一堆人在音樂廳上頭等著點燈的開始, 那隻蠻醜的朱古力在點燈起來後看起來也是挺令人目炫神迷的, 可惜的是長官至辭的時間長了點, 誰又會有耐心地在這個時候想真正地想聽郝市長在那邊講些五四三的市政大計呢?

那燈點亮時, 在倒數聲中, 當燄火放到空中去時, 在場的人也多少會感動一下, 或是興奮一下, 那美麗的燈光轉動時, 許下一些心願, 不過我想所謂世界和平國運昌隆等那些八股倒是不會的, 大家只要一個美好的生活, 就這樣吧.

至於該不該改名, 就算改了名字, 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因此而美好了起來, 拆毀它不過只是破壞了一個累積了一二十年的地方, 和許多人的歷史記憶, 以及再度清洗掉一些歷史的遺跡. 人民, 只不過日子總是會這樣繼續下去.

=== END

( 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nkonman2&aid=78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