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里爾克: 杜依諾哀歌 ( No.1)
2007/04/06 18:12:11瀏覽383|回應0|推薦1

張索時翻譯的筆法看到霧煞煞, 在文雅中有些阻礙, 要從原文詩作中去讀才懂, 而這組杜依諾哀歌並不是容易懂, 包括太多的典故, 和里爾克的個人用語與詩化的結構, 而要把它"翻譯'成詩更難. 不過試看看, 先求"信達", 再說雅, 有讀不懂的就勉強當做懂吧, ..

不過譯詩作通常已經等同於再創作, 在兩種文字間如何能做轉換而變成另一首詩, 這也跟翻譯者的詩觀與詩的技巧與個人風格有很大的關聯.



 
杜依諾哀歌 ( No.1)

天使的隊伍中誰會聽到我呼喊而突然地擁我入懷?
我會在他強壯的存在中衰竭. 因為美一如在那恐怖開天闢地時, 至今我們仍得忍受它, 我們讚嘆著它被詛咒地存在著以毀滅我們. 天使個個可怕.
於是我強忍著暗中啜泣的招喚.啊, 我們還能需要仰賴誰? 不是天使, 亦非人類. 連最聰敏的動物都已經察覺, 在這被經過解釋的世界中, 我們連在家都不非常地值得信賴. 也許存在著一棵我們每日所見的山丘樹木; 或是存在著昨日之街道, 為我們所喜好並對我們忠誠的習慣, 它會隨我們一同倒下.它如此地停留下來不走.
喔, 夜晚, 整個宇宙的風掠過我們的臉頰的夜晚--, 夜晚不為誰不停留-- 那為人所盼望, 又令人些微失望地夜, 出現在許多疲倦的心靈眼前. 但是它對那些正愛著的人們就客氣了些嗎? 啊, 他們將命運彼此隱藏著.
你仍不知嗎?  將虛空擲向我們所呼吸的空間中; 或許, 群鳥會以報以更熱烈的騰飛給感應的空氣傳動.

是的, 每個春天都殷實地需要你. 星星等著你勇敢去摘. 浪頭湧自過往, 你從開著的窗邊走過, 那傳來的提琴聲. 這都是使命. 但你能承擔嗎? 你過去不為期待所惱, 如同所有人都應允著你一個愛人? ( 你想將她藏在哪, 因為陌生的偉大想法來了又去, 但會在夜裡停留.) 但看看你, 那些愛著的人唱著, 都離永生尚遠, 那是他們有名的感受. 每一個你所羨慕的離開的人, 你覺得比被仍被照顧著的更為你所愛. 從新的, 永遠達不到的獎賞再開始吧! 想想: 一個英雄獨自地撐著以免衰微對他來說也不過只是個最後重生的藉口. 但是衰竭的自然將所愛的著的人取回, 像是再也沒有力氣了一般. 你有仔細想過 Gaspara Stampa 嗎, 當一個少女被愛人遺棄時, 那個愛著的人感覺著:我會跟她一樣? 這古老的痛苦不應該恐怖地臨到我們頭上嗎? 那不是我們愛著地從被愛著的所釋放出的時候嗎, 開始振盪: 一如箭凝聚著要比自己更大的氣勢. 然後不再停駐.

聲音, 聲音, 聽吧, 我的心, 如往昔聖人般地傾聽:巨大的呼喚將他們由地舉起; 但是他們卻跪下, 不可能地, 專心無旁騖地傾聽: 他們這樣地傾聽著, 他們不是忍受著上帝的聲音, 而是繼續地聽著那吹動著的聲音, 那從寂靜中所形成的夜. 每一個年輕的死者對你輕輕地訴說. 每一個你所至, 那在羅馬或是那不勒斯教堂中的對你安靜地訴說他們的命運? 或是一篇銘文, 如最近在聖瑪麗亞教堂中所見的. 他們想要你怎樣? 我該靜靜地將不太恰當將這些徵兆置之不理, 並有時對他們靈魂的移動稍稍地阻擋.

誠然不居住在地球上很奇怪, 或是不從事任何的習俗. 或不再對其他所擁有的事物給予人類未來的意義; 因人在一雙不停地令人害怕的手掌之中不在存在, 並如對破裂的玩具般地丟棄了自己的名字.
奇怪, 對希望不再繼續抱以希望. 奇怪, 看著空間中的運行鬆散地漂著. 而死亡是令人疲憊的且是充滿回響-- 讓人尚猶感受一點永恆. 但生者做錯了, 他們分得太清楚. 天使(據說) 不知道, 是在那些人活著或是死去著的人底下走著, 永恆之河在各個時代切割過生死的兩個區域, 並將生死以聲響鋪蓋著.

畢竟那些先逝者並不再需要我們,人們淡淡地脫離世俗, 如人輕輕地離開母親的胸脯, 但我們仍需要巨大的神秘, 那由憂愁中所跳出的被祝福的喜樂--: 我們能夠沒有它們而活著嗎?  那傳說又豈是白說著的, 說著當時 Linos 的事件, 那所凝結在乾涸的驚異的空間中所湧出的, 而一個神般的年青人忽然地永遠地消逝, 在振蕩的聲音中所化的虛空, 將我們帶走, 安慰我們, 並幫助我們. 

註:

1.Gaspara Stampa 的典故, 一個被情夫拋棄的美女.
2.Linos: 被阿波羅所嫉妒殺死的一個音樂家與詩人, 他的故事在Orpheus 的吟唱詩篇中流傳. 
3. 天使是死亡的象徵.
4. Die Liebenden, 愛著的人, 在許多他的詩中, 當指對世界或是宇宙, 真理仍然有著熱愛的人, 也就是有所追求著的生者, 而所被愛的, 可以汎指真理, 世界, 神, 等等. 通常里爾克以多數的複數的 < 愛著的人們> 中暗喻他自己.


== END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nkonman2&aid=87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