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畫畫圖
2007/01/06 15:42:14瀏覽290|回應1|推薦3

跑到了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特展, 為的是范寬的谿山行旅圖, 當我站在它的前方, 在不到一公尺處, 抬頭仰望著這一片山景, 這時才真正體會到這一畫的精髓, 那一片高大雄渾的山勢, 就像是站在面前一樣. 而這個捲軸在時光的流逝之中沉澱成一種咖啡咖啡色, 設色已經幾乎褪盡, 雖然不懂畫的紋理, 原畫155 x 74 公分, 這些都不是在畫冊中可以體會或感受到的.

而往後推的雄偉遠山, 中景的小山, 與近處的巨石, 這構圖跟攝影的表現手法一樣, 讓整的景深加遠加大. 在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中, 看到大自然的壯闊, 行旅的渺小, 表現了一種與天地合一的精神與一種莫名的感動.

同樣的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也是讓人難以忘懷.

=====================================
王小米整理
(http://www.epochtimes.com)
范寬 谿山行旅圖 軸

范寬(活動於十世紀),陜西華原(今耀縣)人,經常來往京師與洛陽一帶。個性寬厚,舉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長山水畫,初學五代山東畫家李成,後來覺悟說:「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隱居華山,留心觀察山林間,煙雲變滅,風雨晴晦,各種變化難狀之景,當時人盛讚他:「善與山傳神」。

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草木茂密。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有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洩而下,溪聲在山谷間迴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雨點狀的筆觸畫成,簡潔有力,顯現出山石渾厚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

在這幅范寬的傑作中,畫家用他敏銳的觀察力與獨創的技法,把陝北高原蒼茫、乾冷的景色風光,描繪得讓觀畫的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一座大山磐踞著畫面的大部份面積,山頂點綴著邈小的樹叢;半隱在樹林後的寺廟以及微小的人物,都使得這座大山在大小的對比下更顯得巨大雄偉。

從陰暗神祕的峽壁,流下一條白線似的瀑布,霧從山腳下慢慢上升,飄過山谷,把山的底部蓋住了,使陡壁看起來格外的高聳。畫面右邊的路口一行旅隊正緩緩走來,使原本寂靜的山林間,似乎傳出騾隊的腳步聲,與流水聲相互呼應著,為整張畫增添了活潑生動的自然逸趣,點出了大自然與生活之間的關係。像這樣把一座主要的大山放在畫面中央,從遠方觀看整個大山的氣勢,是典型的北宋山水畫風貌。范寬筆力老健,描繪的作品氣勢雄偉而風格獨樹一幟,是宋朝山水畫發展成熟的先趨,技法經常被後來的山水畫家摩擬,與董源、李成被史學家稱為北宋三大家。從這幅范寬僅存的作品《谿山行旅圖》來看,布局雄偉、簡單,肅穆、不炫耀雕蟲小技,也沒有矯柔做作的痕跡,表現自然的功力之深,便足以印証他在歷史上所受到的重視和崇高的地位。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nkonman2&aid=635376

 回應文章

hotfox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驕傲
2008/05/11 14:03

我告訴你ㄜ (驕傲!)
我一筆一筆  原寸  臨摹過這張畫

有位國畫老師說  有這張可以開畫展  或是去比賽之累的話 哈哈

如果你教我拍好 G9  我就告訴你  怎樣  把宣紙接成一大張  天衣無縫的接

空空慢(konkonman2) 於 2008-05-28 00:23 回覆:

(今天才有看到這篇回應)

偷偷告訴你唷 ( 驕傲)

我也有一比一比地去跟一位書法大師( 據說是) 學書法唷,

但是因為天資太差, 畫了幾丿, 就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

所以.......

偶才不管怎樣把宣紙街成那一大張啦

( 好看的畫偶棉就純欣賞囉)

( 如果你願意.. 把那你臨過的西山行旅圖送給偶, 就給你交換那有點DEFECT 的老潘)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