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風吹的草原
2006/12/10 18:17:52瀏覽538|回應1|推薦10

世界上沒有事實,只有詮釋。

                                                                                          Susan Sontag

在草原上, 那風狂吹, 狂吹, 狂吹. 是只有我一個人, 還是我在許多人的歡樂氣氛當中然後被拍了下來呢?  那是一個雲高風清的大草原或是乾枯荒涼的蒙古草原呢 ?

看到了攝影家柯錫杰說著他兩張同樣場景的照片在相隔23 年發表, 而卻是有著不同的體會與帶給觀看者不同的想像與感受. 在觀看照片時, 你所見, 是真相, 但那許多映在視網膜上的光影, 或是在耳媧管中所形成的波象,  都不過只是事實的詮釋.  

荒涼或是華麗, 那炫目或是悽涼, 也不過只是一種詮釋罷了.


柯錫杰

柯錫杰 <黃衫客>

那一天,我開車帶岳母去散心,到紐澤西的海邊,看到一扇窗和一張椅子。我請她過來坐下。因為海風,老人家的帽子一直是戴上的,又因為生病,整個人顯得消沈。我想拍老人的孤獨感。岳母坐在椅子上的黃色身影,很能傳達那種氣氛。拍完後,岳母離開,椅子空蕩蕩地留在原處,我突然感覺,沒有人的空間,好像比有人在的時候,孤獨感更深。我想了幾分鐘,又拍了一張。空無一人的場景,似乎容納了所有人的孤獨。

一般人站在那裡看到這個景時,都會立刻反應,認為海是重點;但我不是,我把黑的部分放得很大,幾乎佔畫面的二分之一。然後海天一線,透露一點點的光,椅子是唯一的焦點。〈觀海〉這一張的三道光影甚至可以看出三種不同的質材:紅磚、木頭、水泥。

1983年拍的這兩張照片──〈黃衫客〉和〈觀海〉──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對比。這兩張基本上是同一個場景,只是一張有人,一張沒有。兩張照片是同一天拍攝,但發表的時間卻相差了23年。

〈黃衫客〉照片洗出來不久後就拿到市立美術館展覽,因為當時覺得〈觀海〉太孤寂了,所以只發表〈黃衫客〉。但是23年後,現在的我更喜歡〈觀海〉。〈觀海〉感覺更有詩意,因為沒有人,反而更有想像空間。

一個人的心靈有太多東西的時候,其實什麼也體會不到。簡單的時候,我們的心才活在一個更大的空間。

既然沒有人,是誰在「觀海」?這裡有多少人來過?他們之中,有多少人在這張椅子上坐過?是什麼樣的人,想著什麼樣的心事,有著什麼樣的體會?正因為沒有一個像「黃衫客」那樣具體的人物在畫面中,更多的可能性被包含在裡面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幅對「觀海」的想像,都可以形成一個「觀海」的故事。而那雙觀海的眼睛,透過攝影家的鏡頭,變成觀者的雙眼,觀海的是無數陌生的旅人,是攝影家本人,更是我們自己。而畫面中的視覺焦點──椅子,在那裡不知歷經了多少白天黑夜,承載了無以計數的各式各樣的人,在這張照片中,誰又會說它是沒有生命的呢?它既是一個道具,又是一個主體。

如果沒有〈觀海〉,可能很多人會喜歡〈黃衫客〉。但是兩張照片放在一起,想像空間的力量就很容易體會了。我自己非常喜歡〈觀海〉,看到它的那一剎那,我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因為有我的存在,才有觀海的這個景。

這樣的照片給觀者的想像空間是無限的,每個人看到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全部的感受都可以融入到這一張照片裡。所以攝影作品要讓人感覺像讀一首詩,用幾個字就可以想像一個宇宙那麼大的空間。

記錄式的照片是在介紹這個世界,我的照片則是要讓人去體會這個世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nkonman2&aid=587700

 回應文章

馬亞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真相
2008/01/23 20:46

盯緊了看,或許裡面什麼也沒有‥‥

把心眼放開,你擁有的是一切

空空慢(konkonman2) 於 2008-01-24 21:38 回覆: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