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胡志明市~古芝地道戰火錄
2010/09/08 22:56:00瀏覽6318|回應0|推薦26

【叢林密道藏存亡】

位於越南胡志明市西北約70公里處,屬於胡志明市郊區的古芝縣富美興鄉,這個現在看似安祥尋常的農村地區,因為有一座地下村子「古芝地道(Cu Chi Tunnels)」,當年是越共的地下總部,美國在這裡屢吃敗仗,並折損大批兵力,讓越南曾經在抵抗法國和越戰時取得一時優勢,因而聲名遠播

前往古芝的途中看到大片的橡膠園。越南為世界第四大橡膠出口國,橡膠產業在其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越南僅次於大米和木器的第三大農林出口產品。

目前此地道只有兩處對外開放,通往開放區的出入口,就築成一條地下道,讓旅客先有FU。

古芝地道收票處(票價:70000越盾,開放時間:每日7:30~17:00)。

古芝地道的地面全部都是森林般的景象,導遊則裝扮成遊擊隊員的模樣。

叢林中散落一棟棟的茅草半穴屋,作為解說、展覽相關器物之用。

茅草半穴屋內部有地圖以及立體的地道模型,由當地領隊解說古芝地道發展史後,接著觀賞一段樣板的越戰歷史黑白紀錄影片

地道最初是由新忠富與福永安兩個鄉於1948年為了對抗法國殖民政府使用鋤頭、鏟子、畚箕、竹簍等簡易工具開始挖掘,1960年南越解放陣線重修地道並擴充其範圍,到1968年時已廣達250平方公里,而且全在越共的控制之下,成為越戰期間北越在南部的游擊指揮中心。

古芝地道縱面模型。

地道共分三層中間是主道,上下各有一層輔助設施,最深處距離地面810公尺。中間的主道寬約6070公分,高約8090釐公尺,僅可以容得下一個身材160公分左右的人彎著腰通過。但是,隔一段就會有一小段較寬處,從對面走過來的兩個人可以側著擦身而過。地道頂部為三角形或拱形,最淺處距地面也有34公尺,地質為堅硬的黃色黏土,可承受50噸坦克的碾壓和100公斤炸彈的轟擊。 

位於半穴屋裡的地下防空洞口。

半穴屋牆上掛著當時使用的煤油燈具(現在當然改接電力了)。

看似一般的叢林地區,其地底下卻有密如蛛網的地道系統。地道中不但有空間開會、睡覺、煮飯、生小孩,甚至可容納一萬六千人在此長期居住(15)

穿著軍服的導遊示範如何進出地道。只見他爬進洞裡,拿著一塊上面有落葉的板子,慢慢的把身子整個鑽到裡面,然後整個人就躲進去了,就這樣如鬼魅般的消失在森林中。狹隘的洞口就是利用越南男女老少都很苗條的特點設計,越南遊擊隊員瘦小的身材可以鑽得過去,而身材壯碩的美國大兵根本進不去

讓遊客體驗的地道已經加高加寬過,以方便進入。

遊客參觀的地道入口。地道裡面的高度只有1.2公尺、寬80公分,忽上忽下的動線,有時幾乎人還得彎腰前行,又黑又悶(因為拍的效果很差,就不PO了)才短短的距離就讓人大汗淋漓、呼吸不順,很難想像當時的人竟可長期生活於此。

供遊客體驗的地道之出口。

地道外設有如此原始的洗手台供遊客爬完後洗手。

叢林裡到處都有螞蟻窩。

其實蟻窩通風孔,裡面便埋著小小的氣孔。

叢林裡還設計有很多機關,如佈滿竹尖樁的陷阱,以阻止敵軍追蹤

各式各樣的死亡陷阱。

機關陷阱。

佈有尖樁或釘坑的陷阱。

當年生活在古芝的越南解放陣線游擊隊員製作武器、砲彈之蠟像。

當時使用的砲彈模型。

偽裝成灌木的地雷。地雷黏上灌木枝「種」在鐵盤中,再掩埋至土裡欺敵。

正在製作橡膠鞋的師父,工具只有一把大砍刀。前方就是橡膠鞋的材料-大輪胎。

由於物資短缺,越南游擊兵都是利用美軍車輛的車胎來做拖鞋,因為是胡志明教士兵做的,所以就叫「胡志明鞋」。鞋子可正穿及反穿,鞋印都是反向,以迷惑美軍追踪其行進路線。

當年生活在古芝的越南解放陣線游擊隊員,白天喬裝成無辜的農民,晚上則利用地道進行突擊,令美軍防不勝防。

越戰期間美國廢棄在古芝叢林中的坦克車。

 

美軍曾在這裡進行一連串的地毯式轟炸,也曾多次利用毒性甚強的橙劑(Orange Agent,又稱落葉劑),企圖使樹葉枯死逼出越共,但都無法摧毀或破解這套地道系統,反而導致當地婦女產下許多畸形兒,更凝聚了越南人同仇敵愾的堅定士氣。  

越南因越戰死亡約有四百萬人之多,還不包括無以計算的孤兒寡婦、畸形殘疾,以及海上難民潮等。然而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19957月美越兩國在越戰結束之後正式建交,而古芝地道順勢成為越南最具特色的觀光景點。在古芝地道遺跡裡,紀錄了當時越南人堅毅的民族韌性,才能為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找到生存及努力活下去的勇氣。

無論環境多艱困,生命還是要繼續,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填飽肚子可是最重要滴,所以要趁著陽光正好,趕快來曬河粉。

第一次見識到曬河粉,看起來跟咱們曬米粉頗類似。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439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