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3 23:25:11瀏覽5178|回應3|推薦29 | |
【千巖競奇浪濤盡】 若問CJ這趟盛夏日本之旅印象最深刻的景觀,CJ定會回答是位於三重縣熊野市的「鬼ケ城」。 所謂的鬼ケ城,其實是由海風侵蝕及山嶺經歷數次大地震的凝灰岩奇觀,大小無數的海蝕洞窟沿着海岸綫以梯級形式排列,形成了險峻的自然景象,一直伸延的鬼ケ城更令其更見壯觀。鬼ケ城於2004年連同熊野古道被聯合國指定為「紀伊山地の霊場と参詣道」世界遺產之一,也是日本百大景點之一。 從JR熊野市駅出來,到觀光案內所詢問鬼ケ城的交通方式,得知巴士要40分鐘以後才會來,拿著地圖問說走路要多久時間,工作人員表示約半小時左右,於是我們決定安步當車到鬼ケ城。再沿途問路下來,走著走這就來到「鬼ケ城步道(木本隧道)」。 鬼ケ城步道(木本隧道)建於大正14年(1925年),是當時最長的磚造公路隧道,於2003年獲選日本「土木學會選獎土木遺産」。 雖說照明完備,但只有我們一行三人走在這座長509公尺的濕涼隧道裡,還是挺冷清的感覺。 從「木本隧道」出來,便是國道42號。這裡有條汽車專用隧道「鬼ケ城トンネル」,隧道口站了這個赤鬼~~歡迎來到鬼ケ城。 「鬼ケ城トンネル」隧道口赤鬼後的現代雕塑。 鬼ケ城路線圖(圖引:http://www.za.ztv.ne.jp/onigajyo/map/map.html#anchor。紅色線頭表CJ行經路線)。鬼ケ城步道起點,一般均由旅客中心的東口走向國道42號的西口,途中遊歷長達1公里海蝕地形,資料說40分鐘可以走完,可CJ一行人竟走了二個多小時! 鬼ケ城是日本百大景點之一。 鬼ケ城遊覽路線景點布告牌。 鬼ケ城旅客中心前的青鬼。 關於「鬼ケ城」之名的由來,據說當時的海盜為了阻止官兵和人民的侵擾,索性在鬼城中「裝神弄鬼」,製造出一則又一則的鬼怪傳奇,把大家都嚇得不敢進來,這樣海盜們才能得到勉強的寧靜。 後來經官方探勘,這才發現哪有鬼啊,原來是海盜在作怪!而且,這裡的隆起、風化、波浪侵蝕等等海岸地形根本美得就像自然雕刻藝術,非常適合觀光發展。 鬼ケ城說明牌旁的黑色石雕,看起來很像宮崎駿的「龍貓」。 瀕臨太平洋的懸崖峭壁、海蝕洞窟和各式各樣奇岩怪石之間,修築周遊的步道。 沿著峭壁上的步道來到落差數十公尺的崖壁洞穴。 彷彿兇猛的鯊魚對著海洋咧嘴嘶吼。 「千疊敷」為一個凝灰岩,因風化作用造成土石流失而形成高15公尺、約1500平方公尺 的大型洞穴。 崖壁上的圓洞,上面還有置放著一些銅板~~這也是許願的方式之一嗎?! 千巖萬壑層層堆疊。 沿著斷崖修築的步道。 為了不大肆破壞天然景觀,步道的動線只以低調簡單的鐵欄杆圍住,若登高望遠靠海近一些,會不知不覺就走到十分危險的地方。 猿戻り,數百公尺上的峭壁有好像動物攀爬痕跡的洞穴。 沿著狹窄的步道前進,欣賞洶湧的浪花翻騰於萬壑千屻之下。 鬼の風呂桶。 回首奇巖上高低錯落的步道。 左為木喰岩、右是神楽岩,都是超過三百公噸的巨岩。 突出於太平洋上的「鰐(ワニ)岩」。顧名思義,就是像鱷魚的岩石。 鰐(ワニ)岩各部。 回顧鰐(ワニ)岩,浪花激烈的翻湧其上。 途經鰐(ワニ)岩的步道。
飛渡り,就是一條深邃的海蝕溝。 鬼の見張場,天氣良好時,是眺望「七里御浜」的最佳地點。 鬼の見張場(意為:鬼的看守處)。 鬼の見張場的岩相,彷彿鐘乳石洞一般。 好像爬滿蟲蟲的岩石,不禁讓人雞皮疙瘩掉滿地。 洞穴錯落的岩壁。 好像鐵片生鏽壁巖。 水谷附近的岩壁洞窟。 水谷,被水沁潤的嚴壁上,彷彿塗了黑得發亮的釉色。 鬼の洗濯場 蜂の巣 一看就知道:岩石上一個個的窟窿很像蜂窩的結構。 波切不動,指圖右方突出一塊特別的灰白色異質岩石就像一尊不動尊者。 好像大象的鼻子之岩柱。 纖細的金萱花迎向海風中,顯得更為堅韌! 完成對大自然鬼斧神工讚嘆不已的海岸傳奇之旅,終於來到鬼ケ城的西口。 鬼ケ城西口海邊堤防,可以見到碧藍清澄的海水。 由於攀爬上上下下、步步驚魂鬼ケ城步道實在太累了,所以已經無力再前往獅子巖一窺究竟,就從鬼ケ城西口附近眺望獅子巖的背影聊表致意。 獅子巖原來是這個樣子啦(圖引: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5%E3%82%A1%E3%82%A4%E3%83%AB:Shishiiwa_Onigajo_Shichirimihama.jpg) 更多鬼ケ城萬重巖千堆雪影像請看相簿: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