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27 23:15:54瀏覽1842|回應2|推薦26 | |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首都也是該國最大的城市,施普雷河(Spree River)貫穿市區。柏林有豐富的藝術文化、二戰的血淚歷史,同時和現代科技兼容並蓄,融合歷史與現代的城市樣貌。 旅遊書上看到的柏林圍牆大都是畫滿鮮豔塗鴉的「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 )」那段,但到位於柏林北城柏努爾街(Bernauer Straße)的「柏林圍牆紀念館」這段才具體呈現歷史的意涵。當時的柏林圍牆非常快速的被建造,在柏努爾街這條街區隔成東西兩邊,一條街之隔已成二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邊成為東德共產世界,一邊則是西德自由民主。街上的房子外都印著當時逃難的黑白照片,1961是柏林圍牆初建年份。 柏努爾街(Bernauer Straße)這裡有著大片綠地,整體規劃一個現代感十足的柏林圍牆露天展示場,園區內展示一系列的照片和紀錄片,用開放的態度面對歷史,引以為鑒。 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Berlin Wall),最早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67.8公里,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東德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和「強化邊境」,建造柏林圍牆的目的在於阻止東德居民通過西柏林前往西德。因為柏林圍牆把西柏林地區如孤島一般地包圍封鎖在東德範圍之內,所以也被稱之為「自由世界的櫥窗」,它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更是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象徵。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圍牆。柏林圍牆的倒塌為結束東德共產黨的統治、東德政府的倒台以及兩德統一奠定了基礎;1990年10月3日,兩德正式統一(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朝向東柏林的壁面仍為灰白的混凝土原色,塗鴉只在朝向西柏林的那面有,體現歷史原貌,牆上還有彈孔的殘留。 圍牆以混凝土構築,高約2、3公尺,成了冷戰的無情象徵,民眾想從「共產」跨越到「自由」歐洲益發困難。 略大於一隻原子筆的牆厚,隔絕了人權的自由,限制了民主的追求。 右邊照片牆上展示著當時試圖逃脫失敗遭射殺的死者照片,每年11月9日,圍牆倒塌的日子,都會有民眾來這裡獻花,表示哀悼。 殘存的牆片。 柏林圍牆紀念館(Gedenkstätte Berliner Mauer/Berlin wall memorial),為柏林圍牆文獻中心,設立於1998年,館內以照片、文字,詳細記載當時柏林圍牆建立到拆除的過程,5樓有個觀景台可展望紀念館附近的全貌。入場免費,可惜因時間關係沒進去參觀。 原「和解教堂(Reconciliation Church)」遺址重建了「和解小禮拜堂(The Chapel of Reconciliation)」,於2000年完工。 2006年啟用的柏林中央車站(Berlin Hauptbahnhof),位於柏林市中心的施普雷河畔,是柏林的交通門戶,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以及歐洲最大的高架車站。 斯普雷河(Spree River)是哈弗爾河(Havel River)的左支流,這兩條河匯合後最後流入易北河,一路直奔北海。到柏林旅遊,施普雷河的遊船之旅,沿途可欣賞柏林知名歷史地標、公園街道、波茨坦廣場、政府區、超過40座大橋等眾多觀光景點,相當熱門。河畔也有設置休憩區,可以見到很多人在躺椅上進行日光浴。 國會大廈前蒂爾加藤公園(Tiergerten Park)邊的噴水區。 炎炎夏日裡,公園噴水裝置成了孩童的親水區,小孩全裸家長也OK! 這段施普雷河二岸儘是柏林政府相關部門建築,以國會大廈最為醒目,畫面最後方現代主義建築那棟就是總理府。 國會大廈圓頂閃閃發光。 臨河的國會大廈,水上遊船絡繹不絕。 天光波光剪影國會。 德國國會大廈旁看到這幾位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騎著Segway 這種款式很特別的車子聚集,看起來是有任務的團體。 菩提樹下大道的腓特烈二世騎馬像。 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史稱腓特烈大帝,統治時期普魯士軍力大規模發展,領土大舉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和支持,「德意志啟蒙運動」得以開展。其使普魯士在歐洲大陸取得大國地位,並在德意志內部取得霸權,向以普魯士為中心武力統一德意志的道路邁出第一步。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也是歐洲「開明專制」君主的代表人物,並且為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化名人(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腓特烈二世騎馬像特寫。 位於菩提樹下大道(Unter den Linden)的柏林洪堡大學大門。 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ät zu Berlin),於1809年由普魯士王國文教部長威廉·馮·洪堡、哲學家費希特及神學家施萊爾馬赫以「柏林大學」之名所創立,並於1810年秋天開學,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學,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是世界著名的頂尖學府,也是歐洲頂尖大學之一。在1949年,為了紀念學校的創始人著名的亞歷山大·馮·洪堡和威廉·馮·洪堡兩兄弟,而重新命名為柏林洪堡大學。柏林洪堡大學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可以說是世界學術的中心,許多知名學者、政治家都在這邊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哲學家黑格爾、首任德國總理俾斯麥、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物理學家赫茲……等,馬克思主義奠基人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求學於洪堡大學。及至2020年10月,共有57位校友、教師及研究人員獲得過諾貝爾獎(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洪堡大學門口的亞歷山大·馮·洪堡雕像。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亞歷山大·馮·洪保德(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德國自然科學家、自然地理學家,近代氣候學、植物地理學、地球物理學的創始人之一;涉獵科目很廣,特別是生物學與地質學。教育家、柏林大學創始人威廉·馮·洪保德是其兄。他被譽為現代地理學的金字塔和現代地理學之父(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洪堡大學校園主樓前雕像是19世紀知名的物理學者赫爾曼·馮·亥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tz,1821-1894) ,提有:亥姆霍茲電磁場定理、亥姆霍茲波動方程……等。 菩提樹下大道的倍倍爾廣場(Bebelplatz),左側正在整修的是柏林國家歌劇院;後方綠色圓頂的是聖黑德維希主教座堂。 位於倍倍爾廣場(Bebelplatz)的洪堡大學法學院。 菩提樹下大道的人孔蓋,圖案是柏林市區知名的建築圍成一圈。 行經菩提樹下大道的觀光馬車。 菩提樹下大道只是用來騎馬的大道,後來由於普魯士帝國的國力漸強加上地利之便(靠近柏林皇宮),周遭陸續興建了新崗哨、軍械庫、柏林國立歌劇院、洪堡大學、聖黑德維希主教座堂、歌劇院廣場(現今的倍倍爾廣場)等宏偉建築,在19世紀當時算是普魯士帝國的文化中心。 新崗哨,現又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位於德國柏林市菩提樹下大街北側。由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所建造,始建於1816年,為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1818年完工,最早曾作為普魯士王儲所屬部隊的崗哨,自1931年開始作為紀念館使用。 波德博物館(Bodemuseum),施普雷河在這裡分為二水道形成一個如三角形狀的市區內島,就是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 工程吊車與電視塔形成一道門框。 在波德博物館前開懷跳舞的年輕人,自娛娛人,也賺點外快。 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位於菩提樹下大道西端,建於 1788 至1791年間,高26公尺,寬65.6公尺,以雅典衛城作為範本,採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取得勝利;門樓又分為五個大門,其中正中間的大門比較寬敞,是專門為皇室成員通過設計,直到1918年,只有國王、國王邀請的貴賓才能從正門通過。時至今日,這座柏林的地標隨時可見遊人如織,自由自在穿梭正門,到柏林必走覽的建築。 布蘭登堡門是座象徵和平的城門。1989 年 11 月第一批「Ossies(東德人)」穿過布蘭登堡門尋求自由。從此之後,布蘭登堡門不僅象徵和平,也象徵自由。走過時代,見證了二戰、冷戰及德國分裂跟統一。 布蘭登堡門頂端有勝利女神駕著四馬戰車(quadriga)青銅雕像。1794年腓德烈.威廉二世命雕刻家沙多所製作。女神駕著四匹馬,右手握有權杖,花環內有十字架,花環頂端有鷹鷲,鷹鷲頭上有普魯士的皇冠。在1806年皇帝拿破崙一世打下柏林時,當作戰利品搜刮回巴黎。雕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毀於砲火,現在的門頂雕像是戰後重製。 暮色中的布蘭登堡門,勝利女神金光閃閃。 換個白平衡增添浪漫。 布蘭登堡門東側為門內是巴黎廣場和菩提樹下大道的盡頭,西側為門外是3月18日廣場。3月18日廣場(Platz des 18. März),位於布蘭登堡門的西側,6月17大街(Straße des 17. Juni)東端。三月十八日廣場的命名是為了紀念1848年3月18日的德國三月革命和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國的第一次人民議會自由選舉。 威廉紀念教堂(Kaiser Wilhelm Gedachtnis kirche ) ,仿羅馬式教堂老教堂為德皇威廉二世1895所建,二戰期間(1943年)被同盟國軍隊炸毀;在 1960 年代初期,德國在這座教堂的遺址旁建造了另一座新的八角形高塔教堂。舊教堂的塔樓與現代化教堂的鐘樓,見證柏林這座城市的毀滅與決心重建的絕佳象徵。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