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國國會大廈圓頂登覽
2021/04/30 17:25:47瀏覽3859|回應0|推薦30

德國國會大廈(德語: Reichstagsgebäude),官方名稱為「帝國國會大廈大會場」,位於柏林米特區。建於1884年,1894年落成,由德國建築師保羅·瓦洛特(Johann Paul Wallot)設計,採用古典主義風格,原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帝國議會,後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自1994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邦大會在這裡選舉德國聯邦總統;1999年起為德國聯邦議院的會址。1994年至1999年,英國建築家諾曼·弗斯特(Norman Robert Foster)爵士以19世紀最初的規模為藍本設計,對國會大廈進行了重新修建,成為一座內部現代化的議會辦公大樓,並新建玻璃穹頂,曾爭議一時,如今卻已成為柏林城市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德國國會大廈外觀上,保羅‧瓦洛特希望借此創造一個在建築中相當於德意志帝國對於德意志小國家和文化圈的統一的新的德意志建築風格,他主要運用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風格,並結合了德國文藝復興與新巴洛克式建築元素。

入口處山牆上的帝國國徽以及拱頂頂部的皇冠以及入口上方為萊因霍爾德‧貝加斯(Reinhold Begas)塑造的日耳曼尼亞雕塑群,這個藝術修飾的目的在於體現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統一——德意志各分國在普魯士的領導下統一。其上「德意志人民(DEM DEUTSCHEN VOLKE)」,為著名的建築師和工業設計師彼德‧貝倫斯(Peter Behrens)使用當時流行的安色爾(Uncial)字體塑造了這三個詞,每個字母高60厘米,字體材料是用1813年至1815年拿破崙戰爭末期繳獲的兩門大炮的鑄鐵熔化後所造。

在角樓上還有當時流行的16個形象:藝術、科學、教育等等。為了保持國家統一性的代表以及避免地區間的競爭建築師選擇了德國各個地區的雕塑家來完成外圍的圖案。

建築圖像許多地方也體現出來德意志帝國是由其不同的分國或者州所組成,比如當時德國所有州的州徽和王國的國徽、重要城市的市徽以及擬人化的萊茵河和維斯瓦河。

德國國會大廈西門入口。

德國國會大廈可免費參觀,建議先線上預約,雖說也能現場預約,但在旺季通常是大排長龍。線上預約官網:https ://visite.bundestag.de/,在介面的上有四種參考方式,分別是:1.旁聽議會+玻璃穹頂參觀;2.講座+玻璃穹頂參觀;3.導遊帶領講解+玻璃穹頂;4.自己參觀玻璃穹頂。選好了參觀類型,下面就是填表和預約時間了,依次在表中填好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等信息,預約成功後會收到一封email認證信,認證之後便會收到確認信,參觀時攜確認信、護照,於預約時間前報到即可。

進入德國國會大廈門口前需要經過安檢,建議至少提早15-20分鐘到場,以免錯過入場時間。報到時,安檢人員會先check護照上的英文名字跟預約單的名字是否一樣,所以一定要帶護照;之後再通過X光機安檢門才能進入。

德國國會大廈西側入口前廳,挑高的天花板引進自然天光。

西側入口70公尺的牆面有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使用黑色、紅色和黃色的彩色玻璃組成了一個21公尺高的藝術作品。

當時因為時間關係,選擇「自己參觀玻璃穹頂」的方式,所以一進門直接由工作人員帶著搭著電梯到頂樓,不能亂走。到圓頂後有個人語音導覽裝置免費提供,可以跟櫃台人員告知中文導覽需求即可。

德國國會大廈的玻璃穹頂,這個被人戲稱為「英國雞蛋」的圓頂直徑38公尺,高23.5公尺,重1200噸,造型簡潔有力,體現著當代建築美學的風格。諾曼‧弗斯特(Norman Robert Foster)在接受改建時得到了非常明確的規定,包括拱頂的用費以及所有其它費用,總改建用費不能超過六億馬克。1999年4月19日在國會大廈的首次會議上象徵性地將大廈的鑰匙交給議會主席,標誌著改建工程按期按價完成。

德國國會大廈玻璃穹頂入口。

玻璃穹頂的鋼鐵骨骼由24根豎直的肋(每根之間有15度的距離)和17根水平的環(每根間有1.65公尺的距離)組成。玻璃的總面積為3000 平方公尺。在其內側有兩條對稱的、螺旋式的、約1.8公尺寬、230公尺長的斜坡可以走到離地面40公尺處的一個瞭望台。結果去的那天坡道竟然未開放!大~殘~念~~尷尬

玻璃穹頂與能源技術結合,用來作為大會場的照明和通風。通過360個漏斗狀排列的鏡子將日光引入會場。為了避免陽光直射並引起會場溫度升高,一部分可通過電腦控制活動的鏡子可以通過太陽的位置改為反光鏡或遮光鏡。在漏斗的內部熱氣可以導引到建築的最高處,通過一個拱頂中心的圓洞排出。

在漏斗玻璃反光體的頂端,有一面「扇形物」,這是一塊超威的遮陽板,高度有將近 4 英呎(約 1.2 公尺),就在 360 面鏡片把光源導入國會殿堂裡面的時候,這把「大扇子」便會一面追隨太陽行進路線而緩緩轉動,一面身兼「過濾」的重責大任,不會讓所有的鏡面產生過熱的情況,也不會讓大廳內出現太強的反光。

能夠改變角度的玻璃反光體結構,不僅能收集光源照亮大廳,也能將凝聚在上層的熱空氣排出戶外,同時引入新鮮空氣,平均送至國會大廈內的牆壁、地板等場內的各個角落。面板上反映戶外的景觀,也非常有趣。

玻璃穹頂外有大片平台,可眺望柏林市區,走覽一圈欣賞國會大廈的周邊景觀。

施普雷河(Spree River)與柏林電視塔。

柏林電視塔方向也能清楚見到柏林大教堂的圓頂。

柏林中央車站(圖右深色那棟)。

前方一片廣袤的森林,是柏林第二大的公共公園:蒂爾加藤公園,也是以前普魯士帝國的皇家狩獵場和練兵場;右方一排建築為政府中央部門;左邊白色馬鞍型屋頂是世界文化中心。

波茨坦廣場方向,像富士山一樣的屋頂造型是Sony Center;最高大樓上有「DB」字樣是德國國鐵總部。

著名的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就距離德國國會大廈不遠;後方有棟醒目的後現代建築是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設計的Axica Convention Center(隸屬DZ BANK AG)。

玻璃穹頂與建築體玻璃壁面虛實反射的趣味。

完成德國國會大廈「攻頂」,再度回到一樓前廳。

德國國會大廈的玻璃穹頂體現了當代理念,其外觀則處處呈現歷史、復古內涵,展現了從古羅馬時期開始就受到歐洲人喜愛的建築風貌,一條條堅固的鋼架上鑲鉗上了片片透明弧形玻璃,卻是極其時尚優雅的現代風貌,讓這座透明圓弧穹頂既尊重歷史,又以當代之姿佇立其上,為當代理念與歷史古典建築的完美融合。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162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