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5與郭老 共學Q&a Q:如何不威脅孩子? 平等看待,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老師。
2016/04/28 19:53:27瀏覽129|回應0|推薦2
2015與郭老 共學Q&a

Q:如何不威脅孩子?


平等看待,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老師。

越好的朋友,越親近的人,越該平等尊重

共學的小孩,長大不會孝順,但會信任父母,關係親密,會成為朋友夥伴關係。


當你覺得對方本來就應該怎樣,就沒有站在平等的線上。


你是你,小孩是小孩。

花力氣去想,花力氣去做。

要協助孩子獨立,越兇孩子越退縮。


小孩從出生就開始社會化。

跟小孩互動時就在傳遞訊息,家庭教育。


家裡環境氣氛如何改變?

為小孩爭取空間。

被環境影響,會影響情緒。

遇到困難挫折,有壓力,緊張就對小孩發脾氣。


試著想辦法,做點什麼。

抱怨完一定要去想自己能。


家裡權利關係,小孩會靠到有權利的那邊

(趨吉避凶,易踩別人,變得自私自利。)


面對小孩,節制自己的權利。


社會權利的來源~

經濟的權利,誰握錢誰講話大聲

專業的權利,媽媽會教,媽媽主導孩子

君權神授,長姐如母,易被扭曲人性

被奴化,因為沒有認真去瞭解。


平常都不跟小孩互動,小孩長大就不親,關係疏離。


敢不敢跟對方談論節制的權利。


一直被管,小孩就無法學校自主。


✩若有人問:我在放縱小孩

就告訴他:我在節制我的權利,讓他練習自主。✩


所以的改變都是累積的,不是一夕之間蹴成的。

調整的過程,小孩都會看到。>自主學習的開始。


恐嚇小孩,小孩就會自己恐嚇自己。

如果你不尊重小孩,小孩就會出意外,還要信任小孩,不然後面發生的意外是你無法承擔的。


這個小孩年紀該有的玩就讓他們玩,不壓抑他們。


如果想做些什麼,可以透過共學團討論來做點改變。


論語大學中庸(ex.市政府的公文)就像奴化的語言


社會對話,就像在臉書上發言。

把事情討論出來,對人對事。

因為你講我才去談論他。


敢去對話,不用客氣,不怕吵架,才會ㄩㄝ來越瞭解自己在想什麼。


不帶情緒的跟人家對話,討論事理,要練習,練習思辯,談清楚 理站的直。

話說不清楚,就容易訴豬於情感。


為什麼掌握權利的人這樣囂張?

因對應的人不敢去反抗權威。


不跟對方講道理,只要有權利就可以去壓迫你。


要練習講道理,不然共學的小孩過四歲之後,就會講不贏他。


幼兒共學團,和小孩 討論,公共場合的地方,為什麼不能玩?


丟問題給小孩:好像沒小孩這樣玩,你覺得為什麼?


跟小孩談的夠清楚,小孩自動就收了。


那個東西就會自動建立在小孩身上。

小孩會變得大氣,又能侃侃而談,又不會畏懼 


家裡不要對小孩太嚴格,不要老是在家裡訓練他。

回到家就是要休息,要放鬆,小孩也是。

小孩也是需要練習,判斷。在內,在外模式。


在乎別人的眼光,是正常的。

練習思考,我現在的狀態,是我自己很清楚。

不要去管別人,或想像別人的評鑑。

而是拿出自己的問題來討論。

很多的差異不是被那來證明評鑑人的好壞高低。

協助也是需要練習的。

被協助的也是要去想,去練習,去跟人家談。

直說:我知道妳想協助我,可是妳的態度讓我不舒服


有話不說=沒膽量討論,妳只是發洩妳的委屈。

要有話直說,把話談清楚,不要退。

頻率不合=沒有好好把話說清楚,需要練習。


要常常質疑,討論領隊。

我們應該可以做些什麼,協助什麼?

事情沒有被說出來,就永遠不會發生。


郭:共學跟著小孩生活,好好的生活。

多聊關心別人,關心大家的事情。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ss1212&aid=5487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