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
2009/03/01 14:22:43瀏覽644|回應0|推薦0

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

文╱釋蓮耶上師

寂靜,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一段時間練習。如同師尊說過,生活上所有事情都是修行,修行不是坐在壇城前面才叫做修行。如果行住坐臥都可以讓心靈安靜下來,未來壇城裡面會更容易體會得到寂靜。

我們的心,可以感覺得到的心,叫做意識心,也稱為意識。一般人都是浮動的、浮躁的,很少安靜下來,所以修法需要眾多繁瑣的儀軌,因為儀軌可以生起恭敬心,讓自己的意識慢慢沉澱,產生一種莊嚴莊重的感覺。有了這種莊嚴莊重的感覺後,才會在入三摩地時體會安靜的感覺,對環境四周才會覺得有種安靜之感,這是環境安靜嗎?其實是內心先安靜了。

壇城裡安靜的功夫有了,接著要學會行住坐臥都是安靜的,不管生活上發生甚麼事情,安靜,是一種內心沉澱與沉思的狀態。同時,壇城裡也要繼續讓自己從一開始就安靜,而不是等到入三摩地才安靜。很多人修法時總會覺得儀軌太多很繁瑣,事實上,傳統密教的修法儀軌有的還需要一兩天,我們算簡單了。也不要等到入三摩地才體會得到安靜,修法前先讓心安靜下來,前行的部分讓自己都在一種安靜的狀態下進行,也是一種很棒的進步。

壇城裡,從頭到尾都是安靜的,更有助於行住坐臥的安靜。行住坐臥裡有很多的狀況隨時發生,有時工作上的困難,有時人際相處的不順利,有時缺錢,有時愛情上吵架,有時親子不睦,有時塞車,各種意外都是一種考驗,如果在各種狀況下都能夠安靜,都是一種如如不動的狀態,那麼表示生活作息上慢慢的已經產生一種安靜的力量。

生活作息上有了安靜的力量,也會加深在壇城前面修法時的安靜感,壇城前修法的安靜感,也會增強生活作息上的安靜感,本來是不分的,這裡區分的原因只是想表達到了後來,已經不分壇城前面修法與出壇城後的生活,因為都是一樣的,這種安靜力量會慢慢滲透在所有事情上,我們會體會原來安靜不在於心之外,而在心之內。

安靜的時間久了,睡覺還是有夢,夢境會慢慢的不太波濤洶湧,為甚麼?因為平常的意識都已經平靜許多,從壇城到生活作息的安靜力量,逐漸影響夢境,逐漸影響少了控制力的時候,不過,還是很多夢,還是會亂夢,可是,不太有激烈或起伏太大的夢,過去比較浮躁的人,這時候有比較多時刻表現出安寧的樣子,不再那麼多毛毛躁躁的言行舉止。

這樣,禪定的、寂靜的功夫已經開始打好穩固的基礎了。

所以生活上哪裡不能修行呢?生活上越多阻礙與橫逆,才有越多提醒自己,生氣時,需要言行舉止的安靜;中了大獎,需要言行舉止的安靜,這種「自我覺察」的功夫越好,越能夠避免情緒的起伏而導致犯錯。隨時都在修行修法啊!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69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