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00419此消彼長難道沒有原因﹖
2012/11/08 10:10:57瀏覽75|回應0|推薦0

經過十多年延宕,從李登輝總統時期就開始研議的金門大橋(連接大、小金門的跨海大橋)興建案,今年2月終於獲得行政院院會審議通過,消息一出,不僅特定媒體嘲諷金門大橋是馬的「終統大橋」,更引來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群起批評。

反對者除了以金門長住人口太少,建橋不符經濟效益外,更多的說法是,金門大橋會減損金門的軍事意義,立委蔡同榮說,「建橋經濟效益不高,更可能造成中國軍隊可以輕易進入金門。」黃偉哲則說,「金門大橋興建,更讓過去構築金門防禦工事的辛苦白流,讓中國軍隊長驅直入,還有什麼戰略、防禦可言?」

應該先指出,談到所謂金門的軍事意義,通常不是指對其本身有無意義而言,至少在1949年以後,金門的軍事意義指的其實是對台灣有無意義,言下之意,金門充其量不過只是台灣的附屬品,絲毫沒有主體性可言。

必須進一步討論的是,究竟金門有何軍事意義?現階段是否還具有軍事意義?在金門大橋興建之後,金門的軍事意義是否因而減少?

毫無疑問,金門如果對台灣有意義,是因為其在1949年以來的兩岸關係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但大多數人的理解,包括前揭民進黨立委的說法,都是以軍事意義去理解金門,實際上,軍事屬性並非金門在兩岸關係中的全貌,或者說金門的軍事屬性,說到底背後還是脫離不了兩岸的政治角力。

基本上,60年來的兩岸關係剛好以1979年為界,隨著中美關係正常化,三十年來兩岸的軍事對峙已較1979年前和緩不少,事實上,即便是1979年以前,各方對金門軍事價值的解讀也是各異其趣。

先不提之前台北長期在外島駐紮重兵的真正動機,究竟是基於其所宣稱的反攻所需,或是為了鞏固政權的正當性。對北京來說,在1950年代初為了武裝解放台灣,確實不無先行佔領外島的盤算;然而,到了1958年以823砲戰為中心的第二次台海危機時,毛澤東在美蔣的矛盾中提出了全新的對金馬等外島的戰略思維,也就是著名的「絞索政策」,毛的談話鮮活地描繪出北京眼中的金門定位:「金門和馬祖是我們和台灣連結起來的兩個點,沒有這兩個點,台灣可就同我們沒有聯繫了。金門、馬祖就是我們的兩隻手,用來拉住台灣,不讓他跑掉。」對此,後來赫魯雪夫還曾不解的質問:「毛同志,你何以在即將達到勝利之際卻停下腳步?」

相當程度上,自北京提出「絞索政策」之後,金門等外島的政治意涵即超越其軍事意義,事實證明,兩岸主事者不同的戰略高度確實也決定了金廈兩門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樣貌,最讓人擲筆再嘆的不也正是如此,距「絞索政策」提出半世紀、廈門成為經濟特區也已三十年後的今天,台北的國會議員竟然尚在爭辯,金門大橋會不會減損其軍事意義。在兩岸角力過程中,台灣之所以漸趨下風,難道沒有原因?(20100419金門日報浯江夜話)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menpub&aid=702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