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90327台金一體?金門獨立?
2012/11/08 09:56:41瀏覽257|回應0|推薦0

離馬總統要求經建會評估「金嶝大橋」興建案正好一個月,經建會日前正式否決了馬總統的建橋構想,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媒體對停建大橋多持正面看法,聯合報9839日的〈黑白集〉評論可見一斑:

金嶝大橋案橫跨兩岸,原不似一般地方建設之單純;何況,建設經費高達上百億,自不能因總統一聲關注,評估就潦草了事。經建會沒有觀風望向,作出迎合上意的結論,值得欣慰。要否決總統的指示,官員除了拿出「專業」,還有什麼更高強的招數?

試想,如果政府貿然決定興建這座大橋,投入巨資,結果卻讓金門加速向對岸靠攏,台灣和金門的距離卻越來越遠,這會是理性決策嗎?要建這座橋,應該由兩岸共同籌劃進行,才是務實可行之計吧!

諸如此類的評論明顯與金門當地民意有所落差,這樣的輿論風向不啻是金門未來發展的警訊,值得關心金門前途的朋友關注,茲從以下面向再做討論,供各界參考。

首先,金門人現在最想問的應該是:大選都結束一整年了,馬總統您難道還在蓋選舉浮橋嗎?

必須指出,過去二十年,歷任政府對興建所謂「金門大橋」的反覆態度,已經使金門居民全然喪失對政府的信任,「選舉浮橋」則是金門人對政府輕諾寡信最為貼切與無奈的形容。

事實上,如果金門人可以選擇,相信絕大多數金門民意支持的是,優先興建連接大、小金門的「金烈大橋」(也就是俗稱的金門大橋),而非橫跨兩岸領土的金廈或金嶝大橋,正因為如此,我們對於馬總統捨近就遠、先難後易的建橋構想,著實難以理解。而從總統要求評估在前、經建會否決在後看來,不得不讓人質疑:興建「金嶝大橋」是否只是馬總統向對岸釋出善意的工具?果真如此,金門人情何以堪?政府施政首重誠信,這恐怕才是「選舉浮橋」再次胎死腹中後,馬政府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接著,金嶝大橋興建後當真會使金門「加速向對岸靠攏」嗎?

務實地看,從「金廈小三通」除罪化以來,這樣的論點不乏也是許多台灣人的看法,然而,實情真的如此嗎?地理上,台金兩地雖然隔海相望,但1949年以來,兩地不僅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移居台灣的金門人更早已數倍於金門本島,即便小三通之後,金廈之間有難以取代的地緣關係,台灣仍然是金門人求學、通婚、工作的首選。

準此以觀,有關金嶝大橋興建後會使金門加速向對岸靠攏的說法,顯然也是過慮,雖然金廈自古就是同一個生活圈,但也應該看到,過去60年來,兩地分由兩岸政府管轄的事實,金門人固然樂見兩岸和平交流,卻也完全認同:兩岸交流應立基於台灣與金門的主體性。職是,就算有朝一日金廈大橋真的建成,不僅不至於減損台灣與金門的主體性,更可彰顯兩岸分治分立的政治現實。

最後,在金嶝大橋緩建後,馬政府對金門的總體政策究竟為何?馬總統有責任對外說明。

經建會之所以否決金嶝大橋的興建,要言之,就是「金門長期規劃定位未定」,問題在於:金門定位不明不正是政府的責任?在兩岸大三通常態化後,金門究竟何去何從?對於金廈兩地一蕭條、一繁榮的景象,政府有何具體對策?若評估後確定不建金嶝大橋,請問馬政府對金門的總體政策又是什麼?無論是考量財政問題,或是「金嶝大橋」自始根本就只是個假議題,馬政府對本案的決策模式凸顯的是以台灣為本位的金馬政策,緩建金嶝大橋不過大台灣主義思維下的必然結果。

相較於「台獨」,不少台灣的朋友都知道,近年來在金門也一直有所謂「金獨」的呼聲,差別在於,到目前為止,「金獨」的倡議毋寧都只是當地輿論對台灣政府長期漠視金門發展的一種情緒宣洩,而非真的要付諸行動將金門獨立於台灣之外,但馬政府若持續用這樣漫不經心的態度處理金門議題,未來將如何發展可就難說了。(20090327金門日報浯江夜話)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menpub&aid=7025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