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房市新政策焦點 - (拙著【黃金十年4】- -第四章 兩岸對內- -政經與教育建言)
2014/04/24 08:15:45瀏覽369|回應0|推薦1

囤房稅來了。立法院昨天初審通過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率案,從百分之一‧二至百分之二,調高到百分之一‧五至百分之三‧六,財政部一個月內會訂出自住的定義。估計受影響的囤房族約四十萬戶,快的話明年就可實施。

房屋稅條例若修法完成,自住房屋的房屋稅稅率不變,非自住房屋稅率下限將拉高○‧三個百分點,稅率區間也擴大一‧三個百分點,讓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彈性訂定差別稅率,「囤愈多、課愈重」。

財政部長張盛和(左圖,記者陳柏亨攝影)說,未來房市短期投機炒作課奢侈稅,長期囤房炒作課囤房稅,兩者可互相搭配。他強調,改革無法一步到位,但已朝房地產稅制健全化跨出一大步,預期影響最多四十萬戶、約占百分之十五有屋族,地方稅收可增加約六‧七五至十六‧二億元。

對於「自住」的定義,張盛和說,原則上除夫妻持有一戶外,買給名下無屋的父母或成年子女也算自住房屋,但會設總持有戶數上限,財政部一個月內將明確定義

立委賴士葆批評,若持有超過四戶還不算囤房,就太寬鬆了。

房屋稅條例修正後,未來出租做住家用的房屋,都屬非自住房屋,稅率將加重;但公益出租人仍可享百分之一‧二的自住稅率。

另外,包括私人醫院、診所以及會計師、建築師等自由職業事務所使用的房屋,未來房屋稅的稅率將比照營業用的房屋,從現行的百分之一‧五至百分之二‧五,拉高到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稅率倍增。

房屋稅為地方稅,若無法全國總歸戶、跨縣市計算持有戶數,「跨縣市囤房」可能會課不到,例如在五都十七縣市各擁一間房,即使持有廿二間也不算囤房。張盛和對此表示,會進一步研究在稽徵實務上是否可以突破。

全國約40萬戶非供自住使用的房屋要加稅了,依財政部估計,總計增繳的房屋稅,約6.75億至16.2億元。平均每戶一年最多增稅4,050元,預定明年實施。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23)日初審通過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除自住使用與公益出租人出租的房屋,可按原稅率1.2%課徵房屋稅外,其他住家用房屋、私人醫院及診所、律師等自由職業事務所,房屋稅率將全面調升。

其中,住家用房屋但非供自住使用者,最低課1.5%,最高課徵3.6%。目前,住家用房屋區間稅率是1.2%到2%,但全台縣市均按1.2%徵收房屋稅。

私人醫院、診所、自由職業事務所等使用的房屋,原本被列為「非住家、非營業」房屋的課徵範圍,此次修法則改列稅率最高的「營業用」房屋,因此其區間稅率也由目前的1.5%到2.5%,拉升至3%到5%。

基於尊重縣市政府權限,修正版亦授權地方政府可以視持有非自住房屋所有權人的房屋數,在1.5%至3.6%的區間稅率間,再訂定分級稅率。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曾說,有意按每人持有戶數訂定四級稅率,一戶最低按1.5%;四戶以上按最高3.6%稅率課徵。

財政部長張盛和指出,這項修法案對自用住宅並無影響,全國約85%家庭房屋稅不變,但有15%家庭會因房屋非供自住的因素,被課徵較高稅率

他強調,財政部將在一個月內提出「自住」與「其他供住家用」房屋的定義,原則上,一人名下擁有多屋,若分別提供給直系尊親屬(父母等)、直系成年卑親屬(如子女)居住,將考慮仍列為自住房屋,不會按高稅率課稅。

PS,
總統府移交政院 回復內容(Contents of reply):
李博士,您好:
    有關臺端所述房屋課稅相關問題一案,謹說明如下:

一、有關炒房利差課稅乙節,按個人從事房屋買賣,依所得稅法規定,應按實際交易價格計算財產交易所得課稅;倘納稅義務人有未申報或未保存房屋取得時之證明文件等情事,應依財政部訂定之財產交易所得標準核課。為遏止逃漏稅,維護租稅公平,並抑制房價不當哄抬,財政部業函請各地區國稅局依現行法令規定,針對預售屋、不動產之短期、頻繁交易及交易金額鉅大者,加強查核,按實價課稅。

二、其次有關建議個人擁有超過3 棟以上房屋課以重稅部分,我國房屋稅係採比例稅,按房屋實際使用情形適用不同稅率徵收之;查其他國家針對持有房屋課稅者,亦多採比例稅率,尚符合國際立法例;又按房屋實際使用情形適用不同稅率,以分擔政府提供公共財或服務之成本,亦符受益原則。

三、至建議開徵空屋稅乙節,查房屋稅係依房屋現值,就房屋實際使用情形分別按住家用、非住家非營業用及營業用稅率課徵。空置房屋係按其使用執照所載用途而定,如使用執照所載用途為住家用者,依住家用稅率課徵;若所載用途為非住家用(包括營業用與非營業用)者,一律按非住家非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現行尚無課徵空屋稅之法據。又考量不宜以長期租稅措施解決短期房價波動問題、房屋空置原因不同,易引發徵納雙方爭議,及課徵空屋稅將增加房屋持有成本,使得房屋價格因而調高,且屋主極易以各種方式規避,恐無法達成政策效果等理由,課徵空屋稅之建議允宜保留。
四、房價異常上漲對民生經濟及社會安定皆有不利影響,是為健全房屋市場,政府訂定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且未訂定落日條款,以抑制短期投機炒作,自100 年6 月1 日實施迄今,依內政部發布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統計數據顯示,非自住不動產短期頻繁移轉之現象已有改善,業初步達成抑制投機炒作及強化租稅公平之政策目標,惟制度仍有未盡周延之處,未來將繼續努力進行必要之改革。內政部自101 年8 月1 日起實施實價登錄制度,除可協助民眾瞭解市場價格,避免交易爭端,並健全房屋市場外,未來各地方政府在依法評定公告土地現值、公告地價及房屋標準價格時,即可參考該登錄價格覈實評定,使不動產相關課稅更為合理,並符實際。
     房價之飆漲非租稅手段即可解決,惟財政部未來仍將持續適時推動稅制改革,以維護租稅公平。再次感謝您提供寶貴意見,併致謝忱。敬祝
    健康快樂
    財政部賦稅署 敬啟

PS,內容部分
    筆者民國75 年(1986 年)於羅斯福路興隆路口的師大分校附近買間約32 坪3樓8 年屋住宅,總價才128 萬NT,等於每坪4 萬NT,27 年後的現在(2013 年Q2)竟然飄到60 萬/每坪,足足漲15 倍,可我們的國民所得平均漲幅遠不如房價的漲幅,這是很嚴重的“乖離”、畸形發展,除造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社會差距(矛盾與不平)外,還讓下一代成為終生房奴。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是過去政府的失策,也是當前政府應匡正的責任
     筆者提出解決辦法:從《教育》、《轉移》、《懲罰》三管齊下- -
1. 強化國民投資專業教育與媒體、政令宣達。
2. 把房地產資金轉移至兩岸三地股市、東南亞華人國家股市(星、越、印、緬)與高科技、服務業、觀光業…等投資。
3. 採懲罰手段(如下述)。
    嚴肅來講,房價高漲,絕對不值得高興,這不只是供需嚴重失衡,同時也是一種罪惡!讓富者更富、窮者更窮、讓下一代成為終生房奴的罪惡!這是近乎不可原諒與不可寬恕的罪(地固然要興其利,但不是用來炒房、炒地皮的)
    筆者主張,即刻採嚴懲手段,包括:
     (以下 略)
****************************

1人擁北市59間房 議員批:打房打假的

新頭殼newtalk2014.05.19 劉奕霆/台北報導

台北市議員王鴻薇今(19)日下午於台北市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時,爆出台北市竟有囤房大戶個人坐擁北市59間住宅,而擁有4戶以上(含4戶)的人也有1萬3千多人,痛批政府說要打房根本就是「打假的」,她認為北市推動囤屋稅時,應該設計累進稅率。對此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如果確有囤屋事實,而且沒有合理理由,他支持採累計稅率的方式,落實居住正義。

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日前拜會財政部長張盛和,共商打房大計,其中針對囤房大戶,未來在自用和非自用的住宅上,可能有不同稅率上負擔,張金鶚也曾說出,要讓房價所得比從15倍降到10倍,那麼台北市房價就得在2年內降3成。

王鴻薇今天拿出台北市自然人持有住家房屋統計表的數據表示,北市有超過8成2的民眾僅持有1間房屋,1成3的個人有2戶,持有3戶則僅有2.84%;另一方面,持有4戶住宅的有7240人、5戶住宅的有2771人、6戶住宅的有1229人、7戶以上的有579人、8戶以上的竟有1241人,甚至有人名下有高達59間住宅。另外,她還指出,有單一法人持有673戶房屋,她要求台北市政府應訂出囤屋稅累進費率,針對4戶以上房屋課徵更高的囤屋稅。

王鴻薇也痛批政府說要打房根本就是「打假的」,她認為非自用住宅稅率最高可由1.2%調高成3.6%,但是對於這些囤房大戶根本「不痛不癢」;她認為台北市推動囤屋稅應該設計累進稅率,這樣子才能夠針對這些真正在炒房、囤屋的投機客課到重稅。

郝龍斌則回應說,在不違反個人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對於擁有4戶以上房屋的民眾,市府會進行全面清查和瞭解,並提出因應對策;他還說,如果確有囤屋事實,而且沒有合理理由,他支持實施累進稅率,比照所得稅方式按級距課稅。

另外,副市長張金鶚也表示,財政部對調高房屋稅仍在研議階段,尚未執行,但是會去了解法人持有房屋,除了是銀行與建商外,究竟是哪些對象擁有。

打房三年,每坪還要298

(蘋果日報)內政部日前公布房價所得比,台北市榮登全球買房第一難,平均要十五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一間安身立命的房子,不但超越了香港,也凌駕倫敦。馬總統執政六年來,台灣經濟競爭力不見躍升,國民所得也未倍增,房價卻竄升世界第一。對人民而言,這真是痛苦的「世界第一」。

高房價已成台灣民怨之首,但馬政府似未將此當成施政之首。幾位高官近日都說「我的孩子買不起房子」,江揆則宣稱,政府會努力讓囤屋者把房屋釋放出來,將房價所得比降到十倍以下,卻未見具體方案。內政部長陳威仁鼓勵年輕人遠離台北,下鄉從事觀光業;但難道不知,農村的失業率遠高於城市。京師大員們的鄉愿,由此可見。

財政部稍早對全台豪宅大查稅,大台北地區房價在八千萬以上、其他縣市在五千萬以上者,要追查是否依實價申報及有無逃漏。但財政部鎖定的豪宅,全台數量不過兩萬多戶,只是區區之數。事實上,去年全國房屋交易量高達卅七萬多戶,若僅鎖定「豪宅」,則不免範圍過小,甚至可能因交易者隱瞞、低報及無從追查,而失去政策效果。

政府祭出奢侈稅將近三年,為何房價仍然居高不下?根據今年「全球房地產指南」的一項最新調查,去年台北的房價漲幅高達九.九二%,高居亞洲第三名,僅次於吉隆坡與馬尼拉。往前一年,台北的房價漲幅是全亞洲第二名,僅次於香港;但港府因打房有成,香港房價已經回跌。

在政府實施奢侈稅後,去年台灣第一豪宅「帝寶」仍出現每坪二九八.二萬元的售價,是實價登錄以來的新天價。反觀香港,去年新鴻基地產在九龍推出的超級豪宅「天璽」,在香港政府嚴厲的打房政策下,預售價迅即腰斬四成,跌為中古屋的價格。

比較鄰近國家的做法,台灣的奢侈稅規定,房屋取得一年內轉賣的稅率是十五%,一到兩年內出售稅率則是十%,兩年以上則不必課稅。反觀日本,規定房屋取得五年之內轉賣的稅率高達卅九%,五年後轉賣也要負擔廿%的稅率。這也難怪,近期台灣的投資客大舉到日本投資房地產,都踢到鐵板。

過去三年,政府的打房政策一直處在小規模(僅限豪宅)、小範圍(聚焦雙北)及短期限(兩年內轉售)之間遊走,打擊目標僅鎖定投資客,而不從源頭控管炒房資金的來源,也不敢使用奢侈稅及實價課稅雙稅並進的政策,甚至連「打房」的字眼都避免使用,唯恐影響市場。這種「抓龜走鱉」的政策,也難怪奢侈稅實施三年以來,台灣房地產只是「量縮」而「價不跌」。

財政部長張盛和說:不用一直看「帝寶」,它只是個案,台灣房市已到了強弩之末。但他忘了,房地產一直有「追價」的特性,全台地產都在看「帝寶」,因為它牽動著全民對房市走向的預期心理。反觀香港政府,去年便把香港房地產指標的「天璽」列為首要打房目標;而當「天璽」的售價腰斬後,香港房地產銷售量便跌了近六成,投機客的預期心理瞬間崩解,也就失去炒作空間。

比較近期亞洲國家打房最具成效的香港與日本,可發現兩項重要特性。首先,香港政府打房重視源頭,特別對外來資金進行嚴格管控。近年香港房價作手多為外來投資客,尤其是大陸富豪;香港政府於前年十月推行「買家印花稅」,對於非港籍的購屋者課徵十五%的房屋稅。反觀台灣,購買豪宅的多為在大陸經商成功的台商,甚至近期香港投資客也轉戰台灣;政府有必要就此進行控管,並實施差別稅率。

其次,日本政府對自住與投資型房屋做有效區隔,避免打擊投資客時也損及一般自住居民的權益。日本政府將購屋「自住」與購屋「出租」作明顯區隔;若是供「自住」,房屋稅及住民稅都只有「出租」者的一半。反觀台灣的房屋稅,對於這兩類卻不加區分,這也讓政府的打房政策失去著力點。

當房價高漲已成民怨之首,政府推動打房政策,卻把房價越打越高,這股民怨勢必會延燒到年底七合一選舉以及兩年後的總統大選,政府有必要採取大刀闊斧措施,以追求成效。

過去,大家對香港「蝸居」的悲慘情境印象深刻,但最近香港政府打房奏效,讓香港在今年退出亞洲房地產飆漲前五大的惡名。我們不禁要問:香港能,為何台灣不能?

史上最大加稅案 富人稅過關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即時報導】
2014.05.01 03:03 pm
 

史上最大加稅案過關。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初審通過財政健全方案相關修法案,確定要對富人、股利所得者與銀行、保險業增稅,國庫全年淨增稅收650億元。

財委會今天沒有異議通過行政院版提出財政健全的相關修法案,除行、保險業本業營業稅由2%回復為5%外,兩稅合一股利扣抵率由100%扣抵降為50%;年收淨額1,000萬元以上的富豪,所得稅率將提高至45%

財政健全方案也將提供減稅措施,除調高薪資、身障扣除額至12.8萬元外,再增加並提高標準扣除額至9萬元(單身)、18萬元(配偶),合計國庫總計釋出減稅額120億元將加碼至150億元,因此也使得財政健全方案整體可為國庫淨增收入,由每年700億元減為650億元。

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減稅受益族群增加,財政部可以接受。他並希望財政健全方案儘快在本會期內三讀過關,落實財政健全的目標。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5/05通過號稱史上最大加稅案的《財政健全方案》。財政部長張盛和以「止血」來形容這次加稅,因為中央政府每年2兆元的預算規模,由於稅收不足,歲出已經多年無法成長,而且每年還出現2,700~3,000億元的赤字缺口,巨額的赤字造成政府債務惡性膨脹。外界雖然批評這次加稅方案「只是止血」,但張盛和明白指出,止血是急救的第一步,不止血的話,萬一出現大失血(財政崩潰)就死掉了。

    我們肯定政府負責任地扛起健全財政的重責大任,這是歷任行政院長、財政部長未曾展現的擔當,張盛和用「急救」來形容目前的政府財政狀況,並無誇大之處。台灣雖然沒有外債,一時之間不會遭到外資擠兌,實質上中央政府債務達6兆元、地方政府債務超過1兆元,加計17兆元的退休金給付義務的潛藏債務,政府的債務餘額高達24兆元,負債比遠遠超過各主要國家,達到GDP的160%。

    兩年前爆發債務危機、實際上已經倒閉的希臘政府,當時的債務餘額對GDP的比重就是160%;同樣面臨「公債利息飆破7%的倒債點」的義大利,債務餘額比為130%。根據OECD統計,2013年政府債務對GDP的比值,美國為113%、英國為110%、法國為108%,都遠低於台灣。相對上財政紀律嚴明,曾經進行結構性財政改革的德國,負債佔GDP的比值則只有台灣的一半,約85%左右。

    在主要國家當中,只有日本的財政狀況比台灣嚴重。日本跟台灣一樣,政府都靠龐大的人民儲蓄,透過郵局、本土銀行體系來挹注龐大的財政赤字;日本政府債務高達GDP的224%(已經包括退休金的法定義務),表面上雖然沒有倒債危機,但是經濟發展受到政府債務沉重的拖累,中央銀行不敢調高利息,整體社會陷入停滯成長的死胡同,國力日漸衰竭。直至今年終於正式踏出日本式的「史上最大加稅案」,以調高加值營業稅來急救不斷失血的財政。

    相對於日本的加稅案,台灣這次的加稅不算是結構性的調整,勉強屬於「打強心劑」式的症狀緩解法,只是止血。例如金融營業稅從2%恢復到5%,只是阻止了長達14年的財政失血,14年來合計少收了7,600億元的稅收。這是政府獨厚金融業的政策,雖然銀行與壽險業的經營環境已經好轉多年,但是優惠易放難收,直至今日。而且回升到5%之後,其中的2%仍然要挹注重建基金,政府每年恢復的稅收也就200億元左右。此外,股利扣抵稅額減半是這次加稅最重要的來源,預計每年可以增加400億元的稅收,占新增稅收700億元的六成。兩稅合一有其理論上的依據,大多數的歐洲國家、亞洲的新加坡、澳洲、紐西蘭等也行之多年,堪稱合理先進的稅制。但是,兩稅合一施行的結果卻讓國庫收入每年短少近一千億元,成為財政赤字暴增的原因之一。

    如今將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雖然達到財政止血的效果,卻也同時造成三大問題:第一是兩稅合一的基本精神喪失,我們成了全世界唯一「做半套」的國家;其二是不利於長期投資者,將對傳統高股息績優公司造成負面衝擊;第三是與台灣股市有競爭關係的新加坡、香港都採兩稅合一的制度,台灣調高股息稅收,必然對長期投資的外資產生不利的影響,引發資金外流的疑慮。拯救加護病房的病人,必須採取斷然有效的醫療手段,但是這些醫療手段都會帶來副作用。將高薪資所得者的稅率調升到45%、兩稅合一可扣抵稅額減半以及恢復5%的金融營業稅,每個方案都隱含了不同層面的副作用,都有可議之處。我們雖然了解急救的迫切性,卻也憂慮這個加稅方案將會引起其他的併發症。

    政府連續兩年編不出預算,被迫採用挪帳、虛增收入等調帳方式來勉強度過,而且年年仰賴中央銀行挹注兩千億元,讓中央銀行背負全球罕見的財政任務。同時,過度仰賴股市交易稅,迫使政府鼓勵人民頻繁交易股票,拉抬股市創造成交量來增加稅收,種種令人憂心的病症都還在持續惡化當中。財政失血病灶累積多年,絕對不可能只靠一次性的健全方案就可痊癒。

    財政惡化是我們大家的歷史共業,其根本解決,兩黨政治領袖、立法委員們都有責任。張盛和曾經直言,財政惡化的危機必須進行全面的改革,從「控管年度舉債額度」、「調整支出結構」、「填補收入缺口」等三大面向來做結構性改革。此次加稅方案只處理了「填補收入缺口」,僅只於止血,而且增加的650億元稅收,拿來填補每年往上新增的3,000億元赤字,也不過是止血急救的第一步而已。唯有痛定思痛,進行全面、根本的改革,才不會走上希臘或是日本的後塵,才不會債留子孫,造成後代永遠無法承受的負擔

總統宣示 讓青年住得起台灣

     總統馬英九明天移師台中舉辦就職6週年活動並將結合校園行程;其中就職演說將逐一回應青年焦慮的房價、薪資、就業等議題,宣示「要讓台灣成為青年住得起的台灣」。馬總統明天職6週年,將赴台中的中國醫藥大學,以「傾聽青年心聲 實現世代正義」為題發表就職6週年演說、舉行記者會,並和中國醫藥大學的學生座談,面對面接受同學提問。

      就職演說將聚焦在近年青年關心的議題,包括就學、就業、房價、薪資等。面對青年普遍的焦慮,馬總統將一一回應,包括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台灣;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台灣邁向世界舞台,並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府方人士指出,馬總統將宣示,要讓台灣成為青年住得起的台灣。政府會優先照顧青年和弱勢,提供包括租金補貼、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市價7成的合宜住宅,並續請公股銀行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以各種政策工具減輕青年居住負擔。總統也將強調,台灣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必要性。此次學運,反映部分年輕人對兩岸關係的疑慮,然而,唯有加入區域整合、讓台灣成為世界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才能確保台灣的經濟安全。

    過去在「廣設大學」的政策下,大專校院以上的畢業生人數暴增到一倍,以致供過於求,但企業需要的技職人才卻嚴重短缺,造成青年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也無法成長。總統表示,政府要加強產學合作、增進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技能,政府已提出包括「青年就業讚」等多項方案,讓學生提早和職場接軌。此外,耗資新台幣170億元經費的「青年圓夢計畫」則鼓勵青年創業,預計3年內將催生2400多家青創公司。

<註解>紅色部分,請參閱拙著建言系列。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lunglee&aid=1275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