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8/10 11:49:23瀏覽2148|回應2|推薦6 | |
我最反感的作文就是套一大堆聽都沒聽過的西方哲學家名字和不相關硬套的譬喻美句.用一大堆冷僻生字.和一堆看似華麗雕塑的文字.再加上難懂不知所云拐彎抹角的長句.我猜寫到最後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寫啥.不過只要能唬住閱卷老師就算成功了...
這篇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作文典範:言之有物.不矯揉造作.不硬套美言佳句.不無病呻吟 平實的筆調卻能看出作者的文筆/文學底子/知識面與思考面.讀者閱讀之後也覺得收穫良多 --- 工商社論》沒有正確的史觀,將陷台灣於迷失的未來 2020/09/21 工商時報 主筆室 新學期開始,依108年課綱所編的國二歷史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僅寥寥四頁,2,400年的歷史只有1,600字的篇幅,少得可憐,是以武王伐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三國鼎立、貞觀之治這些昔日學子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全數付之闕如,令外界不敢置信。 事實上,直到2002年民進黨執政初期,我們不論是官方新聞稿,或政府發言人談及我國與外國關係時仍以中美、中歐、中日稱之,例如中美入會談判、中歐盟鋼品對話機制、中日貨品暫准通關協定、中美紡品協定等等,這裡的中指得當然是中華民國,而我們當然也是中國人,那個年代談起自己是中國人是非常自然的,就連總統蔡英文在2000年擔任陸委會主委於立法院答詢也表示:「我的立場是各自表述一個中國」。 曾幾何時,中字在政府的公文淡化了、消失了,我們在語言、文字上逐漸與中字疏離,今天再講中美談判,沒有人會認為是講我們與美國談判,久而久之,我們在文化、歷史上也與中國文化、歷史愈趨陌生,如今竟連中學歷史課綱也出現如此安排,這樣的安排要說沒有政治考量,其誰能信? 然而,這樣的歷史課綱,讓下一代的文化認同、歷史認同與五千年的中國文化日趨疏離,豈是好事?我們雖是生活在台灣,但我們依舊是炎黃子孫,怎可不知我們的歷史、文化?更何況五千年來的文史典籍、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傳奇小說、書畫藝文何等豐富,這些文化不只我們珍賞,日本、韓國比我們更加看重,兩年前日本首相安倍慰問花蓮震災以毛筆寫下「台灣加油」,其字風神灑落,其書法頗有造詣,而書法正是我國瑰寶,歷代碑帖可謂美不勝收。 就本次被刪的三國這段歷史,日本參考我國史籍所繪製的卡通影集至少就有兩回,非僅考究詳實,且感人至深。此外,1991年美伊戰爭之際,美軍人也是人手一本孫子兵法,為國際媒體廣為報導。幾年前日本電影《一代茶聖千利休》有段感人情節,千利休與高麗女子相遇,彼此言語不通,遂以毛筆書寫「槿花一日自為榮,何須戀世常憂死。」傾訴心意,顯然他們都懂漢字,也都背過白居易的詩,中國文化、文學對亞洲甚至世界影響之大,於此可知矣。 史學家錢穆曾說:「歷史是一種經驗,是一個生命,更透徹一點講,歷史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不可能由中間切斷,我們若不瞭解過去的五千年,又如何瞭解今天的中國?」他還勸青年學子要多讀歷史,且要放長眼光,一看就是五十一百年,一看就是兩百一千年,只有瞭解過去,才明白現在,也才能透視將來。 錢穆這席話對今天的台灣社會,可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今天我們的中學歷史修得如此破碎,將讓學子們對於過去日益模糊,對於未來心生徬徨,莫以為這是小事,這對台灣未來的發展,不論是社會還是經濟,都是極大的隱憂。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也曾指出:「一個民族不認識自己的歷史,這樣的民族對自己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不會理解的,他們無法將現在與過去聯繫起來,並以過去解釋現在,也因此這個民族也就無法估計將來。一個民族只有通過歷史才可以對自己民族有一個完整的意識,歷史中的每一個空缺,猶如一個人自我意識出現了空缺。」 對照叔本華這段評述,今天新課綱正在創造歷史的空缺,年復一年所創造的空缺愈來愈大,三國消失,武后不見,國民黨評以「數典忘祖」,而一位歷史教師更投書直指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良非虛言。 總統蔡英文今年五月就職演說時表示:「我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下一個四年,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這四大面向上,我也會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我會帶領台灣迎向未來。」然而,如錢穆、叔本華所言,一個不知道過去歷史的民族,一個有歷史空缺的民族,是沒有辦法估計將來的,這不是四年是否脫胎換骨的問題,而是關乎數十年、百年後台灣存亡的問題,沒有正確的史觀,將陷下一代於茫然,使社會趨於動盪,尤有甚者連經濟發展都成問題。 198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里斯.阿萊,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法國人,他曾表示歷史與統計是了解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但如果在兩者之間只能選擇一個,他說:「毫無疑問的,該選擇歷史。」莫里斯.阿萊明確指出認識歷史對經濟發展的重要,執政當局這些年一直在推前瞻計畫,然而沒有正確的史觀,何來真正的前瞻?至盼總統能想想錢穆所言,放長眼光,從五十一百年的觀點來思考政策,並把正確的史觀還給學子們,此事非難,為與不為只在一念之間而已,願總統深思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狂用生僻詞罕見用典 知乎網友:閱卷老師被唬住了 2020-08-04 世界日報 / 中國新聞組╱北京4日電 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獲閱卷大組教授點評「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不過這篇作文在組內其實評價兩極,一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卻給了55分高分。作家馬伯庸則在微博評論,此作文用了大量生僻詞、典故,雖用對了地方,但沒必要,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 澎湃新聞報導,這篇作文首段就寫道,「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閱卷教授點評,「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但同時認為「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資深傳媒人朱學東則在微博評論,「高考作文考什麼?我想無非就是主題,圍繞主題的展開的邏輯演繹,遣詞造句能力等等。這篇滿分作文,在這三方面是夠格的。」 但馬伯庸認為, 作文裡要表達的意思,可以用更平實的詞句來組織,總得來說是「辭不配位」。 他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這位作者有閱讀量,有知識面,未來必有前途;只是在戰略上,千萬不要覺得這麼寫是一條好的出路。 針對這篇作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熊丙奇表示,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嚴密的邏輯,也確實存在晦澀的問題。熊丙奇也說,評價作文是教育領域的專業事務,網友並非都具有這樣的專業水平。每年都有網友對高考作文的吐槽,但不少吐槽並不專業。 --- 生活在树上 浙江考生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 ---- 知乎 如何评价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528513 此时提倡该种反复摘抄、文风华丽,诘屈聱牙却无甚深思的小作文,无异于在青年学子中开启这种华而无用的文风先河+1 从国家发展来讲,唐中的古文运动也有助于培养一批务实肯干的士人。所谓文见志,文风华丽者,多追求享乐、生活淫逸,此商纣之所以亡者;文风古朴者,则脚踏实地、志于天下,此隋唐之所以兴者。唐中古文运动要求写作不可出现轻心、怠心、昏气、矜气,不提倡抄袭、模仿,而这正是华美南朝文风所滥觞之心气。 可惜晚唐以降,五代之后,随着国家再度分裂、士人再度南渡,偏安之想再起,文风复华,所以有“后庭花”之类唯美主义、形式至上的文风。因而北宋年间,针对宋初产生的西昆体,又有了一次“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是个中领袖,提倡道先于文、平易畅达,同样也把修身和行事结合起来,因而有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语。 可见,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华美文风的兴起,都与国家分裂、偏守一方相连;而唐宋两次古文运动,都与大一统后追求国家富强发展有关。古人早已看出,一个强国,绝不可沉溺于唯美的莺莺燕燕、对先人盲目抄袭、对无用之辞藻、排偶、声律死抱不放;文人应当修身养性、摒弃浮华,脚踏实地、深思拙朴。 如今义务教育普及,高考考生虽已不似古时科举士子那般人中翘楚,但也应吸取前人教训,学习前人厉害之处。古来读书人之迂腐循旧,必须摒弃;古来读书人之修身而心怀天下,勇于开拓而不拘一格,应当吸取。当今世界波谲云诡,正处于世事变化的转折点,此时提倡该种反复摘抄、文风华丽,诘屈聱牙却无甚深思的小作文,无异于在青年学子中开启这种华而无用的文风先河,应该予以充分警惕。 ---- 这种东西,当作随笔可以,发表在青春文学小报上也行,但是放到高考试卷上捧成满分作文,实在不太能让人理解。 这不是让人看得懂和看不懂的问题,比如瓦尔登湖大部分人第一遍看也看不懂,庄子很多人看了第一遍不知道这本书到底想说些什么,但这样的书仍然能流传至今,凭借的是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论述的丰富和逻辑性。哲学领域内的著作本就晦涩,这不是作者的表达方式决定的。恰恰相反,很多哲学著作为了让其理论易于被读者接受,作者会特意使用相对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叙述和论证。 比如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生与死,可与不可作为事物的对立两面相灭相生,看似泾渭分明实则浑然一体,交替而行永无穷尽。很简单浅显的一句话,其中蕴含的朴素哲思却无穷无尽。晦涩不是哲学的目的,而是哲学论述不可避免的特点,因为任何作品,当其思想深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其思想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自然而然使这些内容变得难以理解。正因其丰富而复杂,才难以被大部分人轻易理解和接受。 这篇文章的问题在哪?在于把晦涩难懂作为写作的目的,掩盖了内容空洞的本质。哲学不是这么玩的。怎么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很多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把那些繁复的辞藻都去掉,如果这篇文章的逻辑自洽性和论述的条理性和深入性都不打折扣,那自然是好文章。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去掉“滥觞”、“婞直”这样的字眼和许许多多阅卷老师都不一定听过的名字,缺少论述的深度和力度,没有能够支撑起其华丽辞藻对应的思辨性。 提到了这么多名人,随便抓一个人的论作出来加以分析利用,文章远可以比现在写的更加出色。如果他真的熟读韦伯和卡尔维诺的著作,仅仅把人名和格言作为论据一笔带过,有点买椟还珠的味道。回到原文,“生活在树上”有借鉴《树上的男爵》的意思,不论是从立意还是写作风格上来看,只不过没模仿到原作的隐喻功力和关于人生以及价值实现的讨论的精髓,得其形而失其神。 虽然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写出这样的作文也许并不容易,但是拿满分,真的差的挺远。高考作文讲究立意和论述,要求的更多是学生对题目深入思考的表达,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而言之无物依靠有意为之的晦涩蒙混过关,对其他考生并不公平。 --- 全文毫无逻辑且无病呻吟且晦涩难通,包括炫技似的堆砌了一些自己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专有名词,用了一些半通不通的生僻字词,莫名其妙地引用了好几句意思深奥的警句,这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可取之处 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么?有属于自己的逻辑么?有属于自己的情感么?有属于自己的阅历么?都没有这篇文章也就只能庆幸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在那,但我们决然不能认为这个框架就是思想,更不能认为这个框架就是作者的个性,真情实感,独立思想这能拿满分,就是在凭一己之力拉低高考作文的水准,告诉所有的考生以后写作文只用把阅卷老师唬住,乃至把所有阅卷组的老师唬住,再进一步的唬住一些不明真相的观众,你就能拿满分然后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为什么说这是无病呻吟呢无病呻吟,汉语成语,意思是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或许这种形容会让某些人不舒服,但我还是坚持这种形容如果你不舒服,请你来回答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请问,开头引用的海德格尔的这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泰尔的这一句又是什么含义?韦伯的“祓魅”又指的是什么?用在这里是否恰当? 维特根斯坦说的“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到底指的是什么?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给不出回答或者是保持沉默,那么你还不如直接承认你压根就没看懂,你只是被这些装腔作势的东西给唬住了,从而打心底里对自己没自信进而导致自己的判断失误了 事实上,很多对哲学有了解的大佬都指出了这些引用有很多都是错误引用进而言之,我不认为像这位考生报菜名一样的报出一些专有名词名人名言(而很明显的,考生对这些东西并不熟悉)这篇文章就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不是在装腔作势这跟那些大量的词藻华丽却空洞无物的骈文八股文有什么区别呢(仅仅是泛指,我知道也有很多骈文八股文是极其优秀且有特色的,这不在我所指的范围内) --- 我在中二时期也用过这样的写作手法,确实好用,是个非常聪明的讨巧方式。 核心在于引用方式。一般议论文引用某种言论或概念,会先一本正经地介绍,谁提出了这种言论或概念,它是什么意思;而这类文章的引用,则是对引用对象先做了一个“经典化”的处理,即跳过了介绍环节,直接在具体语境下引用,也就是说,预设了一个“这是一个很经典很著名的理论,你们肯定知道,不需要我再多做介绍了”的立场。 为什么说这种做法很聪明?因为它完全避开了对所引对象的阐述、分析和解释,丝毫不涉及其实质,也就避开了翻车的可能性。作者对这所引对象这么了解,还是他只是在报菜名,我们根本无从判断。但另一方面,作者这种信手拈来谈笑自若的语气,又让你下意识地觉得他应该是真懂,甚至隐隐还有一种“这些知识对他而言过于基础”的感觉,如果我没看懂或者感觉不对,那是我自己段位不够。 另一方面,如果真有较真的人要去探究他所引用的内容到底准不准确,又会惊讶地发现,每当作者在引用高逼格的内容时,总是把它们放到很暧昧的语境中,可能是假定性场景,可能是真空环境的自洽,又或者干脆是语言的含混,这一句或许只是比喻的说法?这一句或许是作者故意说反话?以文章本身的信息量,根本无从判断。 于是,在作文主旨本身就只是空泛的“道理”的前提下,原本应该体现知识性与逻辑性的“干货”又避实击虚,文章最终的观感,就是充满了“高级感”但又不容易轻易翻车,自然显得“上档次”。 但是,归根结底,这只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小聪明。作者未必真有渊博的知识,却能通过避实击虚的引用来营造所谓的“高级感”,本质上还是一种欺骗式营销。对于文章本身,既然避实击虚,就不可能有什么思辨性和信息量,甚至不具备外在的美感——哪怕是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的人,也不会觉得它有什么文学性美感吧? 当然,对于考生个体而言,在高考的特殊规则下,在“解题技巧”上做了一次聪明而大胆的赌博,其实很令人佩服,至少换成我,平时写文章再怎么随心所欲,到了考场上还是老老实实的,绝对不敢像他这样“讨巧”,并且写得还这么顺畅。但是,在更高的尺度上,如果把这篇文章作为范文,大规模教授这种讨巧式写作手段,那真的是一场灾难。 --- 我是这届高三考生,看到这篇作文题目的时候,老实说我很慌,因为压根不会写,后面把我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写了落差与错位的角度,写得我自己都信了,洋洋洒洒一千字,自我感动,分数一出来刚一百出头,我在那个重点高中每次考试基本都是一百一十的,一百算是保底了,没想到高考我以为我作文能发挥超常但发挥失常了,虽然我后面给老师看了,老师也觉得我作文应该五十刚好的,但没办法,或许是我自己失误了,我只能认定这个事实。 然后今天刷知乎突然跳出这个满分作文,怒了。我确实无痛感阅读,没带脑子反复看了三遍都没看懂。高考作文是什么,是把题目所透露的概念结合你自己的观点写出的议论型文体,这篇文章乍一看,好家伙,高深莫测,实则狗屁不通,把复杂的蕴涵哲学的名言名人全套进去,自己的观点少之又少,还不能贯通,于是又加上看不懂的专业术语,我打赌老师也没看懂 但觉得一个高三学子能够写那么多哲学性议论性语句一定很不错就给了满分。 这算作文?里面把那些名人名言拔拔掉你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还不如叫默写裁缝叠叠乐,我要知道这样的作文能拿满分,就不自己写了,把我背到的罗素叔本华罗曼罗兰全都套进去说不定能拿个高分这作文就是我的耻辱,md -- 从全文来看,作者是一个十足的哲学主义者,他看了非常非常多的书,人物事例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不得不说,他的思想的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高中生的认知范围。如果放在哲学领域的话,我尚且认为它还算是一篇好作文。但是,这篇作文放在高考考场上,还给了那么高的分数,我认为是不妥的。 从立意上,我尽可能地把每一段往题目上理解。但一直读到最后,我始终抓不住文章的中心点。末尾处强调人要在树上生活指的到底是什么?是坚持自我?是反叛传统?还是说要脱离社会?哲学有它存在的意义,一些哲学词语确实也是很难理解的。但是为了显现自己的文学水平而故意遣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这种风气绝对不应该提倡,尤其是高中阶段。 一个人的文学水平如何体现,即“深入浅出”,再难懂的道理他说出来普通人立刻就能懂,这才是大家。当然如果说有些词语不可替换的话,可以用,但事实证明,他文中提出的那些词语,没有一个是不可替换的,难道是因为用直白的词语就显得文章不高深了?又或者是直白的话属于很低级的一种表达?我很赞同第一位老师的做法,39分给的合适。而后面两位给了高分的老师,我不反对,因为另外两位老师思想可能确实有深度,他们的人生阅历也比我要丰富。 但是作为高中生也好,或者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也好,这样的一篇文章给我,可能读到开头就放弃了,更别说给他那么高的分数,还拿出来当范文了。 如果高考作文都这样写,大家都去模仿的话,也许很快,中国的高中生都会成为“生活在树上”的哲学家。 ---- 我是09年上海卷的作文状元,《生活在树上》是这几年我读到最失望的满分作文。可耻的不是考生,而是阅卷组的无知与无能。特此作文以驳之。 浙江高考范文《生活在树上》一经发表,引发骂声一片。但有趣的是,这骂声中还隐约透着一丝心虚。评论者往往先“承认”这篇文章旁征博引,用典准确,只是不接地气,言下之意不装逼还是好同志。也难怪网友缺乏理论自信,毕竟浙大中文系副教授,阅卷组组长陈建新都放言本文是他几十年阅卷生涯中难得的佳作,老成而深刻——主考大人定了调,旁人哪敢说话。 那这个恶人我来做。我在文字方面很轴,高考都敢即兴写古文,绝不接受陈建新这种颠倒黑白的论调。《生活在树上》最大的问题不是晦涩,而是“不通”。换言之,改掉那些哗众取宠的字眼,这篇文章从文法到思辨上也有问题。作者中文的语感很差,陈建新觉得好,那他也差。我今天就从三个方面(文法、翻译、审美)谈谈这篇范文的问题在哪,以及如何锤炼好的中文。 首先,在考场上故作艰涩之语夺人眼球,也是古人玩剩下的。其背后的逻辑是,由于科举提供的名额并不能匹配人口增速,因此竞争愈发剧烈。考生不得不标新立异以求脱颖而出,所以古代科举的文风,往往十余年为之一变。例如北宋早期,翰林们还承续晚唐以来靡丽的诗风,引发了考场堆砌辞藻的风气,即所谓“西昆体”。其后石介等人极力反对“西昆体”,因石介为太学讲官,故这一派称为“太学体”。太学体得势后,逐渐矫枉过正,到了后期从反对堆砌华丽辞藻,演变成了堆砌生涩字眼的另一种西昆。欧阳修任主考时便着力杜绝“太学体”的时弊。当时太学体有位大将叫刘几,欧阳修阅卷时读到一句“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断言“此必刘几所作”,将试卷涂红示众。后来证明果然是刘几所为。这个例子其实还道出了“太学体”的另一个隐患,艰涩的字眼既然能夺人眼球,就足以作为与考官舞弊的暗号。只不过刘几撞上了要整顿学风的欧阳修罢了。 比照来看,可以说西昆体更接近我高考时(09年)的风气,考生不论什么话题都要把惨遭宫刑的太史公拿出来一顿抒情。而这篇《生活在树上》则近乎太学体。但这只是一种粗糙的近似。实际上无论是西昆体还是太学体人物,在今天当个国学大师都绰绰有余。堆砌华丽的辞藻也好,艰涩的字眼也罢,他们至少文法是通的,只是在措辞上卖弄。但《生活在树上》文法不通,用典也似是而非,文字与思辨上都有问题,这样的文章被主考奉为佳作,实在可悲。 以满分范文的标准,《生活在树上》文法错误不胜枚举。为了避免锱铢必较之嫌,我只分析第一段最后一句: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这种拙劣的表达在文中俯拾皆是,很多人觉得很怪,但不知怪在哪里。 首先,“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中的“看似”是多余的。用“无垠”所描述的事物中,每一个本质上都是“看似无垠”——“无垠的田野”如果真的无边无际,那全球粮食问题早解决了。对文字敏感的人应该感觉到,无垠作为夸张性的形容词,本身就内嵌了“看似”。更低级的则是“未来天空”这种表达,有着浓厚的翻译腔。看得出作者想与后半句《树上的男爵》相呼应,呈现一种具有空间性(天空)的未来。好的中文应该从赋比兴入手,通过修饰来烘托内涵,而不是直接把名词凑到一起怼脸上。比如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表述:一望无际的未来(空间性)、山雨欲来的未来(时间性)。而且,无垠一词本身就囊括了空间性。所以,“面对无垠的未来”已经足以表述作者的信息。 而后半句更是拙劣:“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这句话明显头重脚轻,到了句末才出现“好过”这个谓语性的转折,活生生把中文写成了日语。解决头重脚轻有很多方式,首先把《树上的男爵》改成书名号,那么卡尔维诺这个人名是不必要的。他的必要性只在于考生向考官显摆“你看我连卡尔维诺都知道”。事实证明,主考大人更浅薄,还真吃这套。除了日语式的谓语后置外,这句话还出现了英文从句性的表达。我认为a好过b,其中a与b在语法上固然可以是名词性的句子,但一般是简短的名词,因为中文提供了我们更多变的方式规避过长的从句。比如: 相较于过早地振翮,我更青睐《树上的男爵》的生活。 我这么改,背后的理论基础是古文积累的语感。这句的结构不就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吗?为什么非得说成“我想循临渊羡鱼的生活模式好过退而结网”? 如果加上他的前半句,再调整一下语序,那就是: 无垠的天空下,相较于过早地振翮,我更青睐《树上的男爵》的生活。 我把“面对”也删了,因为这句话主语是“我”,一般语境下,“我”和天空不需要谓语,非要谓语也是仰望而非面对,只有盘古才能面对天空。换句说话,这句话除了用词不准确,“面对”、“看似”、“卡尔维诺”等全是废话。我不明白陈建新怎么能说出本文“没有任何无用的废话”这种话来。更何况,这句“无用的废话”,又是一句废话。难道还有“有用的废话”?是这本《高考作文实战实训》吗? 有人可能觉得我咬文嚼字,毕竟原作是考场作文。且不说此文有套词之嫌;也不说每一位考生都写的是考场作文,“考场作文”不能豁免对于范文的严格要求;我想强调的是语感是可以内化的。语感好的人不会写出“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这种空话来。 原句中最重要且贯穿全文的问题还不止于此,而是所用文字的冷僻程度极不协调。原句出现了振翮:翮即翅,振翮也就是振翅,虽然振翮主要引申为志向远大,但非要说同义替换了振翅到也不算错,只是品味很低级。问题是“振翮”前面出现了一个极度口语化的“好过”。引起了强烈的不协调感。文字华丽还是朴实,自古各有千秋。“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世人传颂,但“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何尝不是千古名篇?这就同书法一样,重点不在于单个字的结构,而在于整篇书法或文章的一致性(consistency)。出国党都知道英文单词可以依照标准化考试分为四六级词汇、Sat词汇、托福词汇、GRE词汇等等。中国学生的一个通病就是,喜欢在gre写作中强塞自己刚背下的词,好像不塞进去就亏了,又好像考官会像这位陈建新一样直呼内行。实际上,这种作文往往得分很低,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中国考生词汇贫瘠,在大量四六级词汇中夹在几个GRE词汇,只会显得不伦不类,写出来的句子就像“昨儿我在华莱士用膳,诚哉“拉稀的华莱士”,一回来我就出恭了。”这种文字如果是刻意用来搞笑,那还挺尬的;如果不是刻意用来搞笑,那其实挺搞笑的。 当你读到一篇有几个词特别扎眼的文章时,其实不是作者学识渊博,而恰恰暴露了他词汇量有限,无法维持整体文字的一致性。试问一个人的文章四六级词汇夹杂GRE词汇、究竟哪个才代表他的真实水平?这就好比已知黄晓明有5张照片目测180,有5张目测170,请问他的身高是170、180还是175?身高作假不能变矮,却能增高,词汇也是一样。为何词汇量有限,因为他没读过自己引的东西,只记了个标题或几句引文,无法内化这些概念。 当大家都沉迷在千篇一律的西昆体中,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太学体当然鹤立鸡群,无怪乎陈建新声称今年浙江卷用典虽多,却都不及这篇深刻。但《树上的生活》虽然乍看有几分太学体的味道,却至多是破产版的太学体:他不仅用词刻意求怪,而且文法与文字表述充斥错误。一类卷尚且不算,谈何满分。 文字方面就不多提了,每一段都可以如此批驳。错误的类型大同小异,恰好暴露出作者语感的缺失,而非一时失误。接下来谈翻译问题。这个问题又可分为两块,文字的翻译腔与引用的译著。翻译腔除了前述从句问题外,还存在语作者大量援引的西方理论:从达达主义、拔魅、到“无可言说之事”等等。 从卡尔维诺到韦伯,作者对这些作品或理论的理解仅停留在看着中译本标题报菜名的阶段。这点已有多人分析,我就不赘述了。本文主要谈什么是“好的中文”。因此仅从中文写作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避免大段翻译腔的词汇。 我也从事翻译理论及实践,深感国内各种理论译本质量低劣。有的译者看不懂原文,直接就用google翻译了事,艰涩的西哲更是重灾区。哪怕是译林出版社也不能幸免,例如下图是译林出版的《牛津通识·休谟篇》: 划线句存在明显的自我矛盾:格林是如何既与休谟“持相同观点”,又在休谟的《人性论》导言中“推翻休谟的观点?”好在这套丛书附有原文。原文第一句是same conception of Hume,而不是same with Hume’s conception.这段话看似是译者英文水平问题,其实也是译者逻辑乃至工作态度问题。毕竟英文再差,难道还读不出自己翻译的中文里的矛盾吗?更搞笑的是红框中的“后卫战斗”,原文是rearguard action。Merriam-Webster对这个词解释是“a defensive or delaying fight engaged in by a rear guard (as in covering the retreat of an army or the evacuation of a besieged garrison)”,类似于在敦刻尔克撤退中掩护大部队断后的作用。这里原文显然用的是引申义,指的是虽然密尔殊死一搏,想要抵抗康德与黑格尔对于英国哲学的影响,但仍然归于失败。那译者为何搞了一个“后卫战斗”出来?因为google 翻译的结果恰好是后卫战斗——译林的译者已经懒到连英文字典都不查了,这就是中译本的现状。 中译本水平低下具有客观原因,例如译作并不算学术著作,因此业界权威往往不愿意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于是层层转包给研究生。换言之,市面上西方一流大师的著作,往往是二三流学人翻译的。而吊诡的是,这些二三流学人所发明的词汇,却被浙江这位高考状元津津乐道。甚至还嫌其不够晦涩,例如把韦伯的“祛魅”改成“拔魅”。 之所以想到“后卫战斗”是因为浙江状元用了一个专业名词:批判投诚。 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 我本以为这个词是英文的直译。重读后才发现,“批判投诚”根本不是一个词,只不过是用投诚替换了投降。作者想表达“对批判的投降蕴涵反智倾向”。 我还是高估了这位状元,直觉上认为“批判投诚”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下意识地为他规避语病。原文对不假思索的批判持贬义,所以才说向批判投诚是反智的。但“投诚”和“投降”不一样,投诚是站在获胜方的视角。如果对批判持贬义,那就应该是向批判投降或叛逃,怎么能是投诚?老实说,连投诚和投降的语感都没有,居然觉得用投诚更高级,读到这里我真有一种“萧峰大好男儿,竟与此人为伍”的火气。但错不在考生,错在慧眼识猪的主考。 我09年参加高考,用文言写了一篇讨论书法境界的作文。经常有朋友转发我其他的文言作文,但我对各种猎奇的作文形式其实持否定态度。因为文章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言之有物”。不论采取什么形式,要剔除形式之后也是好文章才行,否则岂非买椟还珠?也正是这个原因,我对那篇满分古文《绿色生活》评价很低——因为它用白话文写出来,只是一篇毫无亮点的水文。 《树上的生活》比《绿色生活》更差劲的地方在于,它连形式都是错的。语病满天飞,想要寻找高级感,却模仿三流论文或译本的口吻,取法乎下,连画虎类犬都算不上。这样拙劣的形式被称为“深刻”,只能说明阅卷者连阅读这种形式的门槛都没迈入,被几个名词整懵了。 开头就说,陈建新的中文不行。中文系(特别是现代文学方向)的中文不行其实也不算新闻。在西方知识论把持学界的背景下,传统的文章学早已无容身之地。中文系写的也是期刊论文的文,而非文以载道的文。与其说是“中国文学创作系”,不如说是“中国文学评论系”。文学青年进了中文系,大概等同于足球少年去当解说员。解说员可以讲解比赛,但如何当教练指导球员? 其实就连陈评语的寥寥百字,也有多处语病。除前述“多余的废话”本身就是废话外,他评价《生活在树上》为,“文字的老到与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度与稳当具备”。这里“同在”与“具备”含义相同,是对仗最忌讳的“合掌”。至于“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中的“从头到尾”也是废话,而且作为评语全篇充斥着“从头到尾”这样口语化的倾向。更让人齿冷的是,陈建新语带讥诮地表示虽然第一位阅卷者只给了39分,但阅卷组给了满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这是要讽刺第一位老师不配阅卷?至于最后那句“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大家模仿”,就像明清淫书卷首的“诲淫诲盗”一样鸡贼。淫书总说自己描写情色是为了帮读者戒色,但是读者为什么买来看大家都懂。阅卷组把这么一篇“深刻”的文字选为范文大书特书,还说其中的晦涩不希望大家模仿?不模仿晦涩还有什么可模仿的? 撇开这些考场的怪力乱神,最后谈谈如何锤炼好的中文,这就涉及到文字的审美问题。我的看法是:好的中文,还要从古文中汲取养分。但这并不是查字典用几个“振翮”糊弄外行,而是要内化古文多变的句法形式、谋篇布局的起承转合、以及从洗练的古文中体会字与字之间细微的差异。诚然,从推广教育的角度,白话文是历史潮流,但白话毕竟源于贩夫走卒的口语,如果要追求书面语言的精确、多样与高雅,还是得从古文中来。 思辨与文笔是文章的两个基础。打好基础靠的是古文和英文,不是现代文,更不是高考范文。内化了古文的句法结构以及对于文字的锤炼,创作现代文就像通俗歌手唱流行一样信手拈来。而学习英文则有助于掌握现代生活背后西方文明深邃的思想基础。 最直观的来说,古文凝练了数千年来中文使用者思想与文采的精华;英文则承载西方文明数千年思想的载体;现代文只对应了上一个动荡不安、百废待兴的中文世界;至于中文译著?鸠摩罗什说翻译如“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人呕哕也”。现今许多“高级理论”的译著就是如此,不过是近年来二三流学人把西方理论咀嚼过后再喂给你,有的甚至是吃完了再拉给你。 所以要写好现代文,需要好好学古文。 就连高举白话文大旗的鲁迅,写的也是“建安风骨、尼采文章”。没有深厚的古文积淀,鲁迅也写不出那么沉郁顿挫的文字。例如那句“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哪里是现代文,分明就是“夫猛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变体。要换我们新科浙江状元来写,就成了,“面对真正的猛士理想,我想循惨淡的人生的道路好过过早地逃避”。 可惜浙大陈建新副教授,贵为鲁迅研究会常任理事,竟然捧着这么一篇作文,直呼:“给他满分足以彰显浙江考生的水平。”不知鲁迅的棺材板还压得住吗? 至于文字品味如此低劣的人,如何成为浙江考生的主考,我想在下一篇中作答。下一篇将比较晚明科举与当今高考,分析高考作文场域的权力结构,回答为何真正的“小镇做题家”就在阅卷组内部。对你没看错,我也要用“场域”、“权力结构”这种“高级”的学术概念,只不过这次我会展示一个作文状元是如何用学术概念说人话的。 --- 说来惭愧,这种事情我也干过,不过不是在高考的时候,而是中考。当年我市中考语文满分120分,自己拿了117分,应该没有比我更高的人。自己刚上初一初二的时候,语文成绩并不突出,50分的作文最多也就拿个四十一二分。中考鼓励写记叙文,辞藻华丽编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就能拿到高分,可我自己才疏学浅,写不了什么华丽的排比句,也编不了什么亲人离世自己生了大病的小说,于是只能另辟蹊径。 思前想后,发现自己确实有一个优势,就是小学上的是那种私立的私塾式小学,从小可以包本读经,能熟练背诵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以及很多佛经典籍。于是结合老师的指点,想出了一个作文提分的妙计:我们不写记叙文,改写议论文。议论文怎么写呢?首先来个题记。题记大体就是引用易经或者佛经的话。比如什么《周易》的“用六,利永贞”、“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法华经》的“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这些。具体是什么意思我自己也不太明白,反正会背,大致挑个字面意思和中心思想差不多的往最前面一摆,就和这篇文章的海德格尔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就是正文,方法还是一样,大量引用诸子百家名人名言,事实上根本用不着什么特别生僻的,《礼记》随便挑一些《中庸》之类的段落,比如“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口号,凑成一些段落,就是文章的“猪肚”。当然,在遣词造句方面也得下下功夫,具体的方法就是随便找一篇古文,里面的词语做一些替换就行。比如这位考生的文章,很多词语估计就是这么来的,比如婞直,《离骚》里面就有:“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当然,《离骚》本身的文学价值极高,很多遣词造句都是对民俗和古文的化用。 大家熟知的“国无人莫知我兮,又何怀于故都”,其中“国无人”这种表述就是惯用的议政用语,《管子·明法》对其含义“属数虽众,非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以任国也”有详细的阐述。之后还有很多,比如“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就是对《尚书·洪范》的很好化用。我管不了这么多,当然也没有屈原这么高的文学素养,但是借用一些“婞直”、“树蕙”、“搴撷”之类的词语还是非常拿手的。“缺陷、裂缝”换成“罅隙”、“孤苦之人”换成“惸独”,词语不行还有成语。“徒有虚名、空头支票”叫“空心汤圆”,瘦骨嶙峋改成“药店飞龙”,一篇佶屈聱牙的文章就这么生成了。 这些词语哪里学?一篇《离骚》绝对就够用了,顺口说一句,“嚆矢”这玩意儿我是从哪里知道的呢?“囚われた屈辱は反击の嚆矢だ”。中二的年纪,《进击的巨人》人人爱看嘛。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对有名的古文稍稍研究一下这种词语就记下来了。再比如“滥觞”,看过《水经注》应该就明白,再不济背过《兰亭集序》,“流觞曲水”知道,查一下“觞”词语就出来了。就这样,我的作文由朴实无华的记叙文改成了这种老师都不一定知道怎么念的议论文,分数每次考试也稳稳满分或者接近满分。 最后整张卷子就扣了三分,拿下语文状元。当时给我培训的一个语文老师说,语文作文比的是文学性吗?不是。因为老师自己有没有评价一篇文章文学性的能力都是存疑的,那么作文反映的是什么?是“积累”。你在作文里展现出来自己具有丰富的阅读量,就能拿到高分。我在卷子上写生僻词、默写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法华经》《楞严经》,不是证明我理解真正的用法,而是在向阅卷老师表示:“我没有作弊的前提下写出来了这些,证明我看过,而且我背的一字不差。”说白了就算用得不对,至少证明我有这些积累,于是分数就有了。英语作文也是这样,“blue”做颜色不好听,改成“lapis-lazuli”就完了。《仲夏夜之梦》我也是全文背诵过的,里面什么怪单词怪用法没有呢?当然,我后来也知道这么做是错误的,陷入了误区,所以升入高中以后,我才慢慢改变这些坏习惯,做到“说人话”,让文章逻辑严谨言之有物。但是这样一来,虽然作文仍然有非常高的分数,冲击满分就再也没有过了。到如今为止我是反对这种文章拿高分的。 作文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并不能将其作为展示背景的工具和舞台,为了炫技而忽视文学性。但是批改的时候文学性这一点很难评判,而看你会多少东西却很好评判,应试指挥棒一挥,不知多少人前仆后继走这个弯路。很多人文社科学生进入大学仍然具有“报菜名”的习惯,事实上就是这种应试带来的恶果。素材烂大街的拿不了分,就找冷门的名人名言,知网上面一搜,花一周时间一背,什么没有呢?内容上下不了功夫就在字体问题上面下功夫的也有。 说白了篆书我也会写,小学时候玩的,孩子记忆力强,文言写作说白了就是多学一套语言体系,几年时间学个外语不难。你两三岁能认识常见字,十几岁花两年认几个生僻字很难吗?也不难。其实这么想,会背这些句子算不算储备和语文学科能力?我认为不能完全说不算。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能会背的人除了我们那个私塾式小学的同学我还真没见过身边别人会。就是佛学高等学府,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本科生会背《法华经》也有奖金一万元呢。这不算我的实力吗?我认为是算的。 如果背记毫无价值,《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这些节目也不会收获赞许。飞花令、成语这些东西通过背记字典等工具书的训练很快就能所向披靡。但是展示出了背记能力就应该给满分吗?我认为是欠妥的。会背不代表会用,知识储备大也不代表就会开展学术研究。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在于,语文作文究竟考查的应该是什么?是你的文学性和思想,还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熟练程度,亦或是背记阅读的知识储备? 一个人会背这些东西算不算语文能力,我认为算,不然也不会考试古诗文默写,但是背得多该给多少分?会背和会用显然还有很大差距,能用对又应该如何评价?一篇文章有没有文学性有没有思想,又该怎么量化评价?作文作为一个分数高达几十分,又极其主观的题目,中高考又这么重要,如果不能制订一个对各种能力综合判定的严格量化评分标准,这样的闹剧只会越来越多。 哪怕不说这些炫技,就说说人话、真情实感,你没有一个量化标准,照样可以钻空子,家庭惨剧看得人流泪的记叙文和政治正确旁征博引的模板式议论文我一天就能造出来好几篇。作文究竟要考察什么,考察如何制定严格的量化标准,这个问题不解决,今天有《生活在树上》,明天还有《生活在岛上》、《生活在峭壁上》,今天就算把哲学报菜名打死,明天还有古文经典、体育艺术科技报菜名、各种模板式写作,笑话只会层出不穷,学生只会晕头转向、无谓牺牲,闹剧永远也不会收场。 从前有一位老师,他非常喜欢穿装逼的新文章。他为了要写得装逼,把所有的钱都花到掉书袋上去了,他一点也不关心他的教学,他也不喜欢去当高考阅卷老师,除非是为了看一看一下新的装逼文章。他每天每个钟头要换一套新的装逼文。在他住的那个大城市里,生活很轻松,很愉快,每天有许多外国人到来。 有一天来了一个骗子,他说他是考生。他说,他能写出谁也想象不到的最装逼的文章。这种文章的遣词和造句不仅是非常装逼,而且它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凡是没有文化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懂这篇文章。老师听后非常高兴,于是传令下去让那个骗子开写。当骗子把文章写好时,这两个骗子装做把他刚才写好的新文章交给他。 老师仔细读着这篇文章。“上帝,这文章多么深刻啊!遣词造句得多么精准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句子!多么美的用词!这真是一篇深刻的文章!”“大家已经在外面把满分准备好了,只等老师一出去,就可撑起来去游行!”判卷老师说。这么着,老师就在那个华丽的满分下游行起来了。网上的人都说:“乖乖,满分作文真是漂亮!他第一段下面的引用是多么美丽!文章多么巧妙!”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这样就会暴露自己没有文化,或是太愚蠢。 老师看过所有的文章从来没有得到这样普遍的称赞。“可是这篇文章只值39分啊!”一个判卷老师最后叫出声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网友说。 于是大家把这老师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这篇文章只值39分!有一个判卷老师说它只值39分!”“他实在不值满分呀!”最后所有的网友都说。老师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网友所讲的话是对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给这篇文章满分。”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狗们跟在他后面走,吹捧这一篇只值39分的满分作文。 文章本身,说实话并无太多可取之处。堆砌是小事,大问题在于它的核心无法令人感到激动。语言的华丽与否,引用先贤数量有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以载道”四个字,有没有做到。遗憾的是,没做到。作者自己都被淹没在了自己的那些意向里,自己跟自己较劲,内心戏演得倒是鸡飞狗跳,最后输出的是什么呢?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对,就是这么个大纲,这就是原文。 合着前面一千字,报了一通菜名,用了一通大词,到最后作者自己都不确定有没有把道理说清楚,只好给自己来个段落大意总结。这不就是把自己给绕进去了么?所谓“最扫兴的事情就是解释一个笑话的笑点”,大致如此。 但是,也不要苛责。人家一个高中生,写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你说这孩子有才不?肯定是有的。尽管他提到的这些书,他可能都没读懂,但至少人家是读过的。就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读过没读懂没关系,人的学问是会反刍的,几年十几年之后他有可能会豁然贯通,觉得自己以前是个傻逼,但这也比从来没有到达那个境界的人要厉害。 你说这些生僻词他是不是怀着炫耀之心在用?那也是必然,但炫耀不是什么大罪过,谁没有过少年时,你高中的时候学会个后仰跳投都能走在路上就把手举起来,人家会那么多牛逼的词,炫耀一下怎么了? 总的来说,你让我当阅卷老师,我会给一个至少还不错的分数。无他,考试考核的是能力,能力背后是态度,一个学生能够有这种文本能力,以及背后对于文科知识认真学习的态度,我相信他配得上一个高的分数。 但是,重点来了,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认同给这篇文章满分,让它变成范文的做法。很简单,“范文”的范就是模子的意思。所谓范文,就是被提倡的、可模仿的文章。也就是说,阅卷组的老师们认为,这是一篇值得被学习、模仿的文章,学得好是能拿高分的。 问题是,这篇文章的“道”本身就不成功,绕了百转千回把自己给绕进去了;而它的外显又是容易模仿的——只要你学会一大堆社科论文里用得上的生僻词,再背上二十来句复杂一些的哲学家语录,就能绕出个五分像。对于普通学生乃至于普通的高中语文老师们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条捷径。这是非常愚蠢的。 ---- 要不是在复旦中文系任教的老同学的激烈吐槽,我不会去注意到浙江今年高考作文被评为满分的一篇范文的存在。下午读了一下后感到震惊。高考作文中有再做作或无病呻吟的例子都属于考试甚至社会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是获得的评分,令人难以置信,我觉得几乎可以用 crime 来形容。 其实网上已经谴责声很多,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文章的矫揉造作,但我看到的一些都是印象式的评论。我想高考作文也属于人文训练的一部分,不管中国高考形式多么机械死板,高考的公平性的维持毕竟是这个社会目前的极少数共识之一,这种公平性最起码应该体现在评分上。作文评分正因为有主观性,我们才有责任来监督这种评分的质量。 让我们先来看评论组浙大陈组长的总结: “在我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看第一遍,感觉不像是一个高三学生写的考场作文,然而,细读后你会发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当然,这样的文字,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一致给出高评。 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然而,要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而非背诵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这段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的意见应该不仅代表其本人的看法,也代表评议组的整体意见。 文中提醒大家应当细细品味这篇作文,体会一下为何满分是“恰如其分”的。于是我真的细细评味了一下,我的结论是这是一篇立意极为普通,而文字却狗屁不通的文章。这里稍微举例说明之一下。评议中说作文“所有的引证”都是“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显示考生读了大量的书。真是这样吗?我这里就先举其中引到的麦金泰尔和尼采的例子,来看看评议组的见识有多高。作文说: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姑且不管“从。。。一觇”这种半通不通的表达,这段话里提到了尼采的著名寓言骆驼,狮子和孩童,譬喻实现自我意志的三种不同人生阶段。但这里考生用得对吗?完全不对,虽然考生知道这三者从骆驼到孩子的递进关系,这里尼采讲的骆驼的负重前行是指在获得自由意志之前的阶段必须有的以哲学知识作为工具的努力阶段,而决非承载社会对人的期望,后者在尼采看来是无比庸俗的,是必须彻底唾弃的。 如果尼采看到他的寓言是如此被歪曲的话,他会再度疯掉。文中又提到麦金泰尔文字的段落:“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 ”我敢打赌无论是写这篇作文的考生还是高考语文评分组的老师们,并不知道 Macintyre 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确切的含义为何。所以 Macintyre 的这段话根本不是这篇作文想要表达的意思。考生完全是望文生义。说人不能脱离社会性,听起来很有哲理,其实是正确的废话。像 Macintyre 这样级别的伦理学家会把这种正确的废话拿出来当回事说吗,当然不会,他要表达的是个远为深刻的意思。 而考生仅仅看到了“生活故事”和“共同体”这种组合,就望文生义起来。至于高考评审组,估计看到这几个洋人的名字就已经被唬晕了。这篇作文最不能让我原谅的是居然还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其实整篇作用是彻底违背维特根斯坦这一名言的基本精神的,也就是假如你用的概念本身经不起逻辑的推敲,那么靠这些概念建立起来的观点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作文除了各种曲解式的引用之外,从头到尾处处都是语义含混、逻辑不通的句子,特别糟糕的是考生明明可以甚至应该用平实的词汇准确表达意思的地方,却故意用看似华丽的词藻,造成某种好学深思的表面效应,结果不但歪曲了自己原本想表达的意思,还显示一种文字上的虚荣。文章的第一句就是典型: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先不说这里对海德格尔也属于胡乱引用(我怀疑海德格尔原话如果有的话,根本不是考生要利用来表达的意思),这里的“嚆矢”在语义上显然是指用于攻击某一目标的手段,那么下文必须说明具体目标为何,可是下文就没有下文了。又比如文中说:“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滥觞一般有“始于某处”的意思,这里不用“产生于”却用“滥觞于”就是为了追求表面的文字效果。若用得精确,自然无可厚非,读者可根据自己文学素养作判断其行文的优劣,问题是这里用滥觞是不对的。 一般可能以为滥觞就是“起始于”的意思,其实并不那么简单,通常滥觞是最原初的发源,而且是需要是有特定对象的,你可以说“中国山水画滥觞于中国中古的自然观”,或者说“犹太人视猪肉为不净滥觞于犹太教的教义”,但你不能说“滥觞于中国古代自然观的行为”或者“滥觞于犹太教义的口味”,因为这里的行为和口味都过于浮泛,缺乏特定的内容,而且不同的社会期望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明天的期望可能是昨天人们觉得无法实现的理想,今天社会的某种期望可能是昨日某个特立独行的人的追求。 所以不存在某一种固定的起始于社会的期望,所以就不能用滥觞。而且抽象意义上的“期望”也不能“起始于”某处,因为期望是一种心理预期,是 a state of mind,期望只有有了的具体内容才可以说起始于某处。而且说有“滥觞于社会的期望”,那就意味着必然有滥觞于非社会的期望,那会是什么呢?“滥觞于某人的期望”就是完全不通的了。所以说“滥觞于社会的期望”就好比说“滥觞于你母亲的笑容”一样滑稽。 紧接着是另一个更夸张的例子。作文说:“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根据上下文,这里考生想表达的是出现某种状态(落差错位)不能成为作出某种行为的理由,这里考生要谴责的是采取这种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的 justification,是一种带有主动性的,或者说行动者在其主体意识中建立了明确联系的先后关系。 作文这里故意用“张本”而非其他,也是为了看起来不平庸。然而这里恰恰用错了,因为“张本”指的是从故事叙述者的角度,将某种条件或事件或行为作为引发某种后果的远因或者前提而加以铺垫,也就是“某事为某事张本”,是第三者建立的联系,完全不是这位考生想要表达的意思。接下来一句也是病句,什么叫做“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即然已经是沉锚了,怎么还能被立下呢,而且还是在浪潮之巅? 而且“浪潮之巅”是啥意思,是指时代弄潮儿的浪潮,还是指如汹涌澎湃之社会期望的浪潮呢?文章没有起码的交代。而且抛下锚表达的又是啥意思,我估计考生想表达的是指即便自己已经胸有成竹(翔实的蓝图),仍然不能认为自己在社会大潮中已经有足够的定力(立下锚),但这样的话和下文的意思却又不能逻辑上连接。下文照考生的意思是个人仍离不开其社会的帮助。 又比如:“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这里的“涉足”一词也是不通,“涉足”带有主动性,而这里上下文的意思应该是不得不遭遇,属于被动态的。而接下来“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的意思也是不通。”“伴随着期望泯灭”是很别扭的表达,和“期望的达成”怎么能被伴随呢?这里的伴随变成了动词,那主语是谁呢,更糟糕的是作文还时常出现生造的词汇,比如薄脊,这是汉语吗? 以上这些错误之所以出现,除了考生平常学习时缺乏认真推敲语言的习惯,追求文字表面华丽的虚荣心也起了作用。同样的例子在浙江点评组的点评中,陈组长还很诚恳地提醒年轻人不要去模仿文章的晦涩。其实晦涩并不可怕,只要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就没问题。深刻的思想者和作者的文字之所以时常被认为晦涩,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表述有一套特殊的语汇,一般人假若不了解这套术语,自然就不会明白其表述的含义。但晦涩不等于混乱,更不等于行文故作姿态。 这篇作文只是逻辑混乱和造作,并不属于晦涩的范畴。其实这篇作文暴露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受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生中,读书不求甚解,对语言表达的精确缺乏基本的追求,这种情况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语言表达。在这个意义上高考作文应该是一道必须守住的关口。一篇较好的高考作文(当然前提假设作文题不属于白痴类型)最基本的品质是能用明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独特的思想,不是 cliché,全文段落之间应该逻辑关系清楚,而如果在这基础上更语言精炼,表达错落有致,并且能在关键处巧妙引用他人论点或事例,则为上佳。对,我说的就是曾巩的文章 其实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意思无非如下:个人的理想追求和社会期许之间有错位,但这种错位既不应该成为叛逆式的对抗社会和不切实际的自我膨胀的理由,也不应该成为轻视社会的傲慢姿态的依据。人应该在理念上认识到其实无论多么想实现自我,社会的助力仍不可或缺,而且应该通过实践而以非悬诸空想的方式去实现自我,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实际上我们的理想本身就是在和社会的对话(英文所谓 negotiate)中获得其实质的。 通过实践会发现个人目标和社会期许之间的平衡的达成不仅可能而且必要。浙江高考评分组的评语和给出的满分不仅自爆其无知,属于集体性脑短路,更是严重失职。通过这篇评分,不难想象其他无数作文会有怎样的遭遇。这种 collective stupidity 才是中国教育出问题的根源之一。 --- 语文教材告诉我们,做人要淡泊名利,不要想当官,不要想着当大款。你要喜欢吃竹笋,不能喜欢吃红烧肉。你要为了苍生,不能为了个人。 嘴上很虚伪,身体却很诚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假大空,其实不仅是这篇文章,大多数高中生能写出的文章都是如此。想写真的,问题是谁敢呢,在这种级别的考试上,谁敢冒这个险,谁敢这么任性。 不信可以试试看,随便找100篇50分以上的作文打开,基本都是大差不差的思路,真正语言朴实,行文稳健的十有八九拿不到什么高分,甚至在语文的阅卷标准中,语言朴实是一个“扣分项”,是二三等文之中,矬子里拔大个,强行拿出来的优点。 一般来说,高考的满分作文是一种风向,至少在最近20年的高考里,满分作文都代表着一种东西,即我们的教育趋势是什么?什么才是学生应该写出来的东西?在我们的教育而言,思辨精神和逻辑思维是重要的吗?其实不管是作为学生,还是上了社会之后的成年人,我一直都感觉高考的满分作文应该慎重再慎重,满分60的作文,你完全可以给58,也可以给59,这一分对于考生来说影响并不大,也并不意味着说给他这个分不公平,毕竟一审的老师也只给了39分而已,但是满分一定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社会议论的一个侃点。如果命题组审题组对这个文章没有绝对的把握,请不要给满分。 这篇文章不出意外的掉了一个陷阱,就像楼上的高赞答案说的,哲学史人物报菜名。换句话说,他只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哲学功底,然而这篇文章我看不出任何有价值的议论。总结一下就是言之无物,没有厚重感。 我大体读了一遍,请原谅我的浅薄,这篇文章我并不能沉下心看进去,甚至说他在字里行间之中好像没有说清楚什么东西,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精致的花瓶,摔得稀碎,阳光照射之后,玻璃碎还能反射出五色的斑斓,但确实已经不是那个花瓶了。 我们的高考作文不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成为一个炫耀词藻的工具,800字当然写不出什么深刻的议论,在知乎写文章,很多数码类的问题,我在控制篇幅的情况下仍然会写到三到四千字。很多的想法他不是说用几百字就能写清楚的,这800字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写出一个考生的倾向性和基本的思路和逻辑,词藻本身就像是游戏的贴图,只有你把建模的模型做好之后,你的贴图才有意义。而思辨性和基本的逻辑关系是我们这个教育之下高中生普遍缺失的,事实上这个东西在很多人成年工作以后,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缺失。 我们的高考作文这个倾向就很不好,常年以堆砌辞藻为荣,在短短几分钟的阅卷里,监考老师不太容易看出考生用心的地方,构思的再精巧,逻辑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仍然不一定会使你得到很高的分,而且仅仅一个多小时的答题时间也很难去让考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一个完整深刻的逻辑链条。 长期以来,经过无数人的试验琢磨,反复验证,以及综合风险评控得出,力大砖飞是个好事儿,你只要多堆砌,写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似乎就能得到更高的分数,也就导致了整个的高中考试教育以及很多老师的倾向,都是这种偏浮夸的风格。 这里头需要重点说一下,很多高考的学生,不要以为你的老师和你的审美在同一档次,事实上很多的重点高中老师至少是文学硕士以上的学位,他们的审美理念和风格并不是高中生能够轻易接触和理解的。 其实我比较希望孩子们能够读一下像陈忠实的《白鹿原》或者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书,这两个作家已经是boss级别了,不奢求天下的人都能跟他们学,但至少也能摸索出一丝神韵,即在不缺乏文采的情况下还能做到些许厚重感。而不是像这篇文章一样,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而现在我们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不用我多说,也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在初高中阶段的压力是多么大,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课外活动时间是多么的匮乏,哪有太多时间去想那些“没用”的东西。年轻人中有思辨的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空中楼阁,在现实中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像样实践,自然也就写不出厚重感,而真正的文字是用血和泪提炼而出的。 --- 2020高考浙江卷,滿分作文爭議,白白的看法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YFh2XHs4c&t=4s 我心目中的高分作文: 转载:201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写作的智慧》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在方格纸上写下规定字数的文章。已经太久了:不曾在横条纹的周记本上,写下或两三行的只言片语,或动辄两三页的恣意文字。 还记得考前,语文老师用黑板擦敲打着黑板,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作文拿高分的智慧”。无非是开头引用名人名言,观点鲜明,事例翔实,等等。是的,这样的“智慧”我都懂,能让我拿高分的“智慧作文”也不应排斥。毕竟,经验和能力也是智慧的起点。 然而,我总是不屑。不要真情实感,不需形式创新,只需把大段捣烂如泥的“王开岭”、“史铁生”、“周国平”们注入固定模板,便会催生大批身穿统一制服的克隆军团。此乃应试教育下的集体分泌物。在作文纸上,索尔仁尼琴已将古拉格群岛控诉了千万次,“全俄国最好看的霜”已成为令人作呕的白色凝结物。屈原已拒绝再投江,海子思索还要再卧轨多少次。这样的智慧,不要也罢! 真正的写作智慧,应拥有大自然般的天然气象,是超越了经验和能力的升华,是“我手写我心”的了然境界。这智慧,是汪曾祺式的“士大夫清韵”,是张爱玲市井小民的絮叨,是余光中式的精巧瑰丽,是优美字句背后的郁郁文气、坦率心性。 时间不多了。我周围的考生,应该在进行最后一段说理了吧?若我一开始便选择了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此刻,理当安心而又机械地援引着最后一个例证了……可惜今天,在高考考场上,我没有。 我不后悔。我想写幼年的玩伴,夏蝉歌咏的少年梦,白衣黑裙的青春悸动,高考重压下偶尔的灰心失意,噙泪微笑的坚强。我想写平凡生活里的细微感动。就算是议论文吧,我也想拒绝炫目的名言和事例,静静地用质朴的语言说清内心的所思与所悟。对不起了,老师!您教的那些智慧法宝,我今天一概没有用上。因为,我已明白了何为真正的写作智慧。 真正的写作,是在高考考场上掷下没有退路的崛傲开头的勇气。真正的写作,是抛弃成规通法,以真情入文,以实感动人的自觉。真正的写作,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烂漫才华。真正的写作,是捧出一颗至诚之心的赤子纯真。谢谢你,智慧自身的大景象。这最后一次写800余字,我终于没错过你。现在,交卷。 ---- 18年江苏卷满分高考作文 语言有味 江苏考生 “语言是肉做的。”诚如香港作家董桥所言,汉字所成的语言,是我尝过的最有味的美炙甘旨。 语言之味,起于“食材”—文字。传说仓颉造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从此汉字与神相通,语言也因而华丽登场。 《文心雕龙》载云:“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可见语言的美味,从文字开始,并超脱开去。 语言有味,先有外观之精致。犹如一道菜肴色香诱人,其味方可传入人之心脾。语言之看的外在,过分修饰则喧宾夺主,轻妆淡抹正是合宜。秦少游写了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被东坡讥笑:“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相较之下,合宜的点缀有如蒲松龄《促织》中成名丧子一段:“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此十六字,丧子之痛已跃然纸上,语言之味,得以见晓。 语言有味,次有内在之滋味。犹如一道好菜让人回味无穷。为人称道的春秋笔法,正是内有滋味的语言。“郑伯克段于鄢”,六字之中三处褒贬,其语言之味可见一斑。每见此类语言,我都渴望有鹈鹕的嘴来盛着,尽情享用,又渴望有牛的四个胃,吃用之后不断反刍,方可尽其滋味。真是芒焰藏于简淡之中,语言之味,由内而外。 然而,有外在之精致,有内之滋味,仍有不到之处。一道真正的语言甘旨,更需要的便是烹饪者的全心投入,真情以待。《随园食单》里袁枚细说海参鱼翅,《闲情偶寄》中李渔大谈燕窝鲍鱼。在我看来,完全无法从他们的语言中品味食物之味,更无语言之味。他们缺少实情真心的语言,无法让我领会鱼翅发得好不好,燕窝又是否弹牙汁浓。有心烹调的语言,是卫八处士家的韭菜,是张季鹰故乡的莼鲈。春雨之夜,相逢二十年不见的老友,野老为一盘春韭落泪,“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语言之味与菜香、真情一起流露;秋风乍起,故乡莼菜已鲜,安能离家以求官爵,季鹰毅然归去,语言之味,与乡思一同飘扬。 语言外在之精致,内在之滋味,加之以“烹者”的真心,全身心的享受便从中获得。春秋笔法抑或大块文章,天然去饰抑或龙凤藻绘,语言之味由内而外,展现汉字的美,传递文人的情,像一席流动的盛宴,滋育华夏千年。 ==>这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我觉得这才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好的文章。 高中三年我的作文分数很低,基本稳定在42、43。倒也不是我写不出50分的文,只是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愿妥协吧。 我们高中是省第二的高中,在写作这一块我们学到了太多技巧和公式,而这些技巧和公式既是锦囊,又是桎梏。每次模拟考结束,语文组的老师都会打印十几篇高分作文,发给每个人阅读。老实说,这些文除了字体和论据不同外,结构相同、思路相同、手法相同、甚至连空洞和矫作都一模一样,我看了直反胃。 让我彻底放弃练习作文是两次考试经历。 第一次是高一的月考,恕我无能,当时那个题目我实在无法挖出深度,心理建设崩塌的我决定写一篇废话凑字数……完全没有结构可言,并且为了掩盖我写不出文章,我将句子写得极其华丽但没有一丝实质内容。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也是出于想嘲讽自己一翻,于是作文写得通篇押韵(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每个逗号结束时都压了一个“i”,放到现在我这篇作文评语应该是“单押x80”)。总之我已经做好了作文不及格的准备了。 结果是这篇作文拿了57,还被打印出来发给所有人看。老师写了非常高的评价:把我没有结构没有论据的议论文说成了抒情散文,把华丽空洞的句子说成了语句优美词藻华丽,把我破罐破摔写得通篇押韵说成了厚实的文字功底,我拿来凑韵脚的莫名其妙的词语被说成了深刻隐晦。这次考试我绝望了一半,我证实了老师最欣赏的果然是我最鄙视的。 第二次是高三模拟考,是一篇我很有感触的题目,于是我没有套用结构和公式,通篇就事论事地阐述我对作文题中的新闻的观点。这一篇我从各个角度对这件事进行了剖析,没有一句废话,自信满满。结果是这一篇35分。我十分不解拿着作文找老师,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套用结构,开头怎么不用排比句,怎么不写三个论据…我再一看其他高分作文,又是令人作呕的华丽三股文…… 有一位答主说了,高考作文就是戴着枷锁跳舞。我很佩服那些写文章很优秀、为了高分愿意附和老师喜好的人,更佩服那些作文本身马马虎虎却能戳中老师取向的人。而我,两者都不是,最终也只是坐在地上,摆弄枷锁。 ---- 以深刻立意而拿满分的作文是这样的: 且以作品论英雄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 因此,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即作品反映作者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怎会发出这肺腑之言? 伟大的心灵,投映在文学上,必然是伟人的作品。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的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认清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明白人不能被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的美与善良——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拼命敛财,甚至发放高利贷,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与这家人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且引人深思了:从高雅的作品中并不能看出创作它的人的人品如何。 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从所弹的曲子中推断出创作这首曲子的人是文王呢?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道”是作品的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作者人品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可以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所以我认为,面对一部作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随之消失,但若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品为重,道为重,应以作品论英雄! --- 满分作文是这样的: 轻嗅文骨的芬芳 傅庚先生在《中国文字欣赏举隅》中抛问:后生学者,文与心道契否?“有人笔底波澜万丈,心中槁木死灰;有人拊掌大乐,文饰不堪,徇名逐利;有人天生洁癖,抱璞守真,留恋理想国;有人拍案而起,剖心烛照,敢放一把野火,泽被寰宇,笔谈间气吐霓虹! “性灵彰道著,文骨载风仪。”这是梁漱溟先生《究于决颖论》中对我辈殷殷的企盼,文品人品,诚有二律背反之意。我们这一代的写手,又该如何认识此间命题,如何安放自身,达到两者圆融之境界? 不可否认,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 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坠落朽垮,鬻声于物,为苏轼的坎坷仕途复添艰险。 究其根源,这些作者并非将心魂血肉潜入文章;传入注意的是,他们将文字作为可耻的工具,即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中指摘的“横态木偶”。毫无敬畏,毫无热忱,毫无神圣与崇高,他们就像敏锐而贪婪的渔夫,慢慢拉起渔网,渴望从虚空中找出某种宝物。文章为其操纵奴役,其本身复为功名利禄嘲弄把玩,果真是莫大的讽刺民侮辱。 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保持文学的纯洁性,达臻“真文学”的艺术之境?我以为一在读者,读者可谓是卡夫卡式的“判官”,得秉持着清醒与镇定,不被妖艳可人的文辞灼作而眩晕,可以借鹰隼锐利之眼,剖开艺术的真境实例。 北大有个传统,叫“沉潜”,沉入艺术的源头根蒂,潜进人生的幽微百态,从而抵达人品文品熔为一炉的高超境地。做到“沉潜”,便能拨开重烟迷障,直与作者对话。 二在写手,即我们本身。就像《中国哲学史》中胡适先生所说:“文”道不是漂亮虚荣的外衣,而是本性的呐喊与沉思。这声呐喊,理应震撼天地,就应发聩蒙昧之心,我们在屈瑞林大师《真挚与诚实》中听见,我们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失落天真”里听见,《俄狄浦斯王中的勇士啊,不愿沉湮于鼾声、风,真筋骨未钝、腕血未冷,向世间问一问为此的意义,不正是我们的写照? 父亲曾笑谈,年轻的夜晚,躺在床上浑身战栗,想到什么半夜黑点起蜡烛,光着膀子抓起笔就写,我从小便“雄心勃勃”想成为作家,每当获得师长的肯定,外面的嘉奖,父亲总要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拿出季羡林研究人员吐火罗文的真挚,陈寅恪力挽史澜的魄力,梁启超冰鉴灼灼的温度,感化他人,圆满自身,所以说是“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行文至此,轻嗅文骨的芬芳,诗人的声音也不必低吟: 爬学史乘扶丛残,文章存轶堪颠沛。 抛弃诗兴青云见,自誓夜阑热肠心。 足跟踏破关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龙泉隐箧锋未减,势将重拳抛烟冥! -- 就想弱弱的问一句,以不讲人话取胜的《生活在树上》符合以上两点嘛? 思想很深刻,逻辑很完美吗?好像也没有,泱泱30万考生,这样的立意并不突出。 文笔很好,很优美吗?好像并没有,并没有像前面的《轻嗅文骨的芬芳》一样在理解名句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病句频出,甚至不说人话。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开始靠报菜名式的卖弄学识引人注目了,靠晦涩的用词夺人眼球了。有人说,那你看鲁迅的文字也晦涩啊。可是,鲁迅的文字即使部分晦涩,但是他里面蕴含的思想,那种民族精神,在那个年代是无人能及的。这篇文章他有吗? 你看鲁迅先生的这一段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晦涩吗?空洞吗?这段话让多少代年轻人义愤填膺,引之为座右铭。 作为同级考生,我佩服这位考生的素材积累、日常阅读量,我也并不反对给这样的作文打高分,但是这不值得满分,更不值得是范文。所谓范文,是给下一届的学生有导向意义的,进一步说,代表的是浙江学生语文写作的最高水平。可我觉得,这篇文章不仅导向错误,而且并没有体现出浙江语文卷体现的所谓“人文素养”。 从导向上来说,这样一篇范文难道引导浙江学生不讲人话吗???这就是浙江语文教育的导向???从写作水平来看,难道告诉社会,我们浙江学生靠辞藻堆砌就可以拿高分,不用管卷面,不用管语病,不用管名句引用是否正确???? 退而言之,打满分不是不可以,但是作为阅卷组长不应该把这样的文章发出来当作范文,甚至洋洋自得,觉得自己很有眼光。难道不知道这样如此“个性化”的文章会引起多大的争议吗?会让多少之前会说人话的浙江考生误入歧途吗? 我个人始终认为,好的文学作品,或者好的文章,应该让读者情不自禁的有一种共鸣感,或者对这个社会和自我的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举两个典型例子:盲人作家李娟的文章用词平实质朴,但读完确常能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乡村作家刘亮程也是一样,朴素的文字和朴实的做人。可是引起共鸣感或者认识和思考的前提是,要让读者能够读懂,能够理解你表达的观点;而不是晦涩,让生僻字和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哲学理论成为读者阅读的绊脚石。 那些生僻字或者哲学理论应该为高考作文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好的高考作文的基石理应是流畅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和不错的卷面。每年各地的满分作文或者高分作文千千万,我们缺的从来不是满分作文的写手,而是真正热爱写作,愿意为写作努力奋斗的学生。这样的风格导向,说重一点,是对文学的践踏。浙江的语文教育一直任重道远。 --- 虽是满分作文,不过朋友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却是相当一致:看不懂。 古往今来,看不懂的文章很多。或者是时代原因,比如今天的我们看不懂《战国策》;或者是内容艰深,比如我们去读维特根斯坦、黑格尔;或者是文化隔阂,网上有一个“读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百年孤独》《红楼梦》等文学经典都赫然在列。这些情况的“看不懂”,并不影响我们对经典的尊重。 但还有一种情况的“看不懂”,就令人尴尬了:故意让人看不懂。 伪装深沉、矫揉造作,是新手写文章常见的毛病,“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说的就是这个。为了掩饰生活实践和思想的瘠薄,便使用修饰加以“过度包装”,或是辞藻极度华丽,形容词、副词抒情满天飞,正如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郭敬明;或是以生僻取胜,一句话硬是好几个字不认识,就算字都认识,串成句子你也看不懂,不禁让人“不明觉厉”,正如这篇高考作文。 网上已经有很多大神用白话把这篇文章“翻译”出来了,其实就是一篇拉先哲当虎皮的鸡汤文。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立意角度属于“尚可”,如果老老实实用人话写出来,表达流畅,就是一篇中等偏上的文章。可能这名考生并不甘心中规中矩,便把平素的积累一股脑抖落在试卷上,给我们来了一场高密度的晦涩的轰炸。 这当然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并非绝不可行。问题在于,江苏评卷组几经周折,把它评成了满分作文,这意义就大不同了。满分作文是考场的标杆和导向,是全社会对“好文章”的共同预期,扣题准、立意好、表达精彩流畅,是这些作文的共同点。 我们更应该鼓励高考考生创作符合自身成长经历、生活实践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鼓励简练、平实、易于理解又余味悠长的表达,“深刻”其实并不应该是高考作文最重要的价值尺度,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就应该放下“故作深沉”的偶像包袱。 让人“看不懂”的文章未必差劲,但不该释放“看不懂=好文章”的信号。考场竞争惨烈,若把这篇文章奉为榜样,可以预见的是,明年的考生将会记诵更多的哲人、名言和类似于“嚆矢”这样的表达,我们只会看到更多投其所好的“模仿秀”,真正“走心”的好文章,反倒被“劣币驱逐良币”了。 “我手写我心”才能百花齐放,评卷组的“满分”裁判权,一定要慎重使用,用对尺子,充分考虑到这篇作文可能的社会影响、引发的社会预期。“炫技”“拽词”的剑走偏锋、投机取巧一旦成风,那高考作文的天平也就失去了平衡,乃至影响大家对“好文章”的判断,这样的后果,最令人忧心。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