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智商數字越高不代表你越聰明! 三個對智力測驗常見的誤解
2018/09/12 18:29:27瀏覽24788|回應0|推薦3
智力測驗常見的盲點:
智力測驗的值是指受測時智力年齡(分子)與實際年齡(分母)相除的商值再乘以100.
比如說一個智力測驗共100題.假設10歲小孩"平均"答對40題.12歲答對50題.16歲答對70題.18歲答對80題.
若1個10歲小孩答對80題.那她的智商就是180
那問題來了:
1.人類的智力隨著年齡增加.但增加到幾歲?一般來說.人類身體18歲停止發育.那大腦(腦細胞神經元)是否也是18歲左右停止生長?以上述的例子.20歲.30歲.40歲答對的題數是否會高於80題?假設人類智力在18歲達到頂點(答對80題).那是否18歲以後測的智商都毫無意義?
2.忽略青春期效應:黑人小孩的智商在青春期前與白人和東亞人的智商其實並沒有差太多.但成年後差距就很明顯.有些人認為是黑人青春期來的早.一堆黑人女孩10歲就來初經.因此身體(包括大腦)也提早結束發育.此外.科學家發現低緯度地區赤道附近的種族青春期來的較早熟.而這些地區的平均智商也低於高智商的東亞和歐洲(較高緯度)
-
結論:
1.智力測驗必須在成年前做才有意義
2.幼童時智商比人差不用氣餒.也許你比較晚熟.大腦比別人多3~5年成長發育
----
20 歲就算成年?科學家:30 歲以後大腦才發育完全

2019-03-27 14:11科技新報

【文‧Nana Ho】

回想20歲時期,你是否會覺得自己當時仍舊非常不成熟?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可能是因為你的大腦真的還很年輕。英國大腦神經學家向 BBC 指出,其實從大腦來看,每個人成年的年齡都是不同的,多數都要到 30 歲以後大腦才會真的發育完全。

多數國家的法定成年標準都在 20 歲上下,當到達法定成年,人們便可以自由購買菸酒、結婚、辦理貸款,同時也得負擔起一些法律義務,但劍橋大學 Peter Jones 教授強調,其實 20 歲左右的「成年人」其實大腦仍在經歷成長,而且個體間成長的速度還不盡相同。

大腦中持續成長的關鍵部分包含獎勵系統以及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PFC),後者影響我們如何調節情緒、控制衝動、評估風險並制訂長期計畫,而這些部位可能需要至少超過 25 年才會達到成熟,而小腦也會影響我們的認知成熟度,但與前兩者不同,小腦的發育似乎很大程度與環境相關。

---------------------
數字越高不代表你越聰明! 三個對智力測驗常見的誤解
(單純分享資訊.本BLOG無廣告營利.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立刻刪除貼文)
https://udn.com/news/story/6904/3363183

2018-09-12 13:56聯合新聞網 文章提供/大雁文化

我現在真的要走進一個政治地雷區了。身為神經生物學家,我實在不應該蹚這渾水,可是社會議題的討論有時需要實事求是的科學介入,否則會完全流於民粹主義的論戰。畢竟這事關一個棘手的問題:我們的智力到底有多少比例來自遺傳。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領域,人很容易就在當中粉身碎骨:有一派人認為,智力主要是由環境決定,教育對我們腦力的影響比基因大。另一派則主張,智力的差異主要來自遺傳。聰明的父母通常也有聰明的孩子,不管教育條件如何。

討論這個很敏感,因為它經常為了政治目的而遭到濫用。「智力有六○%是遺傳的!」人們常這麼說,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句話真正的意義。我這裡指的是那些讓社會變得無知的半調子知識份子,這種人愈來愈多了。或者相反,是環境,那些惡劣的「新媒體」讓我們降低了智力,愈來愈笨。我們的智力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各界派出基因和環境輪番上場,想用過度渲染的說法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或者只是為了讓自己的書賣得更好)。

因此在這裡,我想實事求是地從科學角度澄清一下智力的遺傳這檔子事。盡可能不要激起論戰,但是同樣精彩刺激。

一個含糊不清的概念

「智力」(intelligence)的概念本身就有爭議。要定義智力,絕對不如人們所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智力」出現在很多地方:情緒智力、社交智力,語言的、音樂的、空間的、數學的智力,甚至還有運動和文化的智力。多方便呀,如此一來,我們所有人(不只是小孩子)在某一方面都是非凡的──覺得自己哪裡落後別人,只要動腦用力想,就能找到自己的其他「強項」。就連想精確定義一切的科學家,也覺得定義智力這個概念困難重重。一個流行的說法是:「智力就是智力測驗所測量出的能力。」這是美國心理學家艾德溫.波林(Edwin Boring)在一九二三年提出的。這個說法經常受到人們的誤解,因為波林的意思並不是,你說智力是什麼,它就是什麼;他自己同時也提到,智力應該是「可測量的能力」,可藉由精確設計的測驗測得。只不過,我們必須同意那個標準化的程序。

但一切當然沒那麼容易,九○年代末期,五十二位頂尖的科學家只得到這樣的共識:智力是一種「非常一般性的能力」,其中包括判斷、計畫、解決問題、抽象思考、了解複雜思想、快速學習,以及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109。啊!大概沒有比這更不明確的定義了!

總之,智力顯然包含了思考過程的許多面向,而透過嚴謹的測驗程序我們可以研究這些面向。因此,我們可以靠智力測驗來測量某些認知能力,例如:推理、空間思維、記憶、工作速度以及語言能力。

但是這也意謂著,很多一般人口中的智力(例如情緒智力、社交智力、身體智力、心靈智力等)雖然可以拿來寫成暢銷書,但在科學上卻是站不住腳也無法驗證的。想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分析智力,一般會侷限在認知特性上,例如模式識別、空間想像能力,或是記憶力。就某種程度來說,智力是衡量解決問題能力的指標。

尋找一般智力因素(g-factor)

想像一下,你正在做智力測驗,得回答一個文字問題,例如:從四個名字(尤爾根.德魯斯、米基.克勞斯、米夏爾.溫德樂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裡頭,找出一個不屬於該群組的名字。為什麼這題你表現得比一般人好?因為你喜歡這類具體的問題?因為基本上,你答文字問題比解數學題厲害?因為你整體而言比較聰明?或者,類似的題目你已經做過很多遍、有練過?科學會說,解題能力是上述全部的綜合。

研究過「腦是由模組組成」迷思(本書中的迷思三)的人都知道,腦部確實有特定的中樞來專門處理具體的任務(例如語言中樞)。從迷思九我們已經知道,腦力訓練對加強腦子的一般性能力沒什麼幫助,但是絕對可以用來訓練某些具體技能。所以練習和經驗的確可以在智力測驗中產生影響,但是我們也不能高估其影響力。

關鍵在於腦部神經網絡的運作方式(因為很重要,所以我在每一章幾乎都會強調一次),所以想當然爾,人們在智力測驗中也發現了一些令人興奮的事實。你也許會以為,回答前述這類名字題目時表現傑出的人,在3D立方體旋轉的題目未必會表現得很好。但事實上,測驗發現,聰明的人在不同的領域都有同樣好的表現(例如空間、語言、數學……)。各領域的表現的確彼此相關。由此可見,在某種意義上,智力代表的是腦子能夠完成各種任務的能力。這些不同領域之間的相關性(例如數學和語言之間)是藉由所謂的「一般智力因素」測得。目前科學界認可「一般智力因素」是衡量「一般智力」的標準,因為只要測驗的領域夠廣(不是網路上不知道哪來的快速測驗),一般智力因素得到的結果有很高的再現性。

由此可知,智力是由很多面向共同構成的,通常測驗會先分開研究各面向,之後再把個別的測驗結果放在一起看,構成此人的完整IQ。而這裡會變得特別棘手,因為很容易造成人們的誤解。

因為其他人我們才變聰明

問個很簡單的問題:如果現在要你做一個智力測驗,成績會如何?我認為,我的讀者會高於平均值(夠諂媚吧!),所以你們的IQ大概落在一三○左右。如果同樣的測驗你一、二十年前就已經做過了,那現在的結果又會是如何?

做智力測驗時,就算你現在所有問題都回答得跟當時一模一樣,今天得到的IQ分數還是可能跟當時不同。因為你的IQ不只取決於你個人的測驗結果,其他參與同一個測驗的人得到的分數也很重要。

換句話說,智力不是人們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並立刻確定的絕對數值。如果我站在一棵樹的旁邊,我可以拿捲尺去量樹幹的周長,然後說:「這棵樹的周長是一三○公分。」如果我站在你旁邊,讓你做一個智力測驗,我沒有辦法立刻說,你的智商是一三○。我還必須知道其他人的測驗結果,因為智商是一個相對的數值。

要斷定你智力的高低,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受試者接受測驗(也就是,必須具備統計上的合理性),而且受試的條件必須相同。現在不管個別受試者的絕對測驗成績為何,我們要將所有人的測驗結果平均,然後標準化成一○○。如果得出你的IQ是一三○,那並不代表你絕對聰明,你只是比其他九七.五%做了同樣測驗的人聰明。

這就像足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有任何隊伍是絕對的最厲害,而是永遠只能比眼前的對手好。就算拜仁慕尼黑隊接下來五十年都拿德國足球冠軍賽的冠軍,也不代表它是一支絕對完美的足球隊,它只是比聯盟的其他隊厲害。再說,也有可能是別的球隊踢得實在太爛,所以要贏也不難。山中無老虎,猴子就可以稱大王了。

重要的是那個可以用來比較測驗結果的總體(statistical population)。例如對德國人來說,比較的對象就是德國的總人口。有意思的是,這個比較總體的智力水平會改變。自一九三○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總人口的智力水平每十年上升三至六分。這意謂著,你今天的智力測驗拿一三○,在一九六○年(答對一樣多題數的你)智商大約就是一五○。

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弗林效應」(Flynn effect),這詞是根據美國智力研究者詹姆士.弗林(James Flynn)來命名的。造成此效應的原因仍不清楚,究竟是因為營養/健康改善、教育程度提高、父母的教育程度提高,或互動式媒體出現,科學界對此意見不一,不過近幾年來,這個效應有減弱的趨勢。

雙胞胎的智力

如果根據弗林效應,大眾的智力水平在短短幾年內明顯(快速)升高,那麼應該如何用基因來解釋呢?畢竟,在人類演化過程中,要讓遺傳特徵永久改變,並且在一個總體中明顯形成,就算不需要幾百萬年,也需要幾千年的時間。

遺傳物質對智力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細胞中遺傳訊息的載體DNA,畢竟只能為七五○MB的數據編碼,幾乎不足以用來解釋腦部結構中多得不可思議的可能性。

為了弄清楚遺傳對智力的影響有多大,科學家特別進行了雙胞胎的研究。他們根據的是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如果兩個同卵雙胞胎(基因完全相同)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下長大,所有的共同點(例如,和智力有關的部分)必然是基因決定的。差異則完全是由於環境不同所導致。結果真的發現:在成人身上,智力的遺傳占比大約是七○%。相當驚人,有人可能會認為,基因的確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遺傳性是什麼

等等!等等!不要太早下結論,我要先解釋一下「遺傳性」這個概念在智力上的意義。「我的智力七○%由基因決定」,當然不代表當你IQ一○○時,七十分來自遺傳,三十分來自環境。這絕對是無稽之談。

「遺傳性」更確切地說是,兩個人之間差異明顯形成時,遺傳物質涉及的程度。基因對人類智力的影響程度有多大,在科學上根本無法確定。畢竟依照定義,智力也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

這非常複雜,所以我用一個思考實驗來說明:想像一下,現在有兩個不同的人(不是雙胞胎,不是兄弟姐妹)在完全相同的條件下長大。這在現實中雖然不可能發生,但我們可以藉此釐清一件事:後來在這兩人身上測得的智力差異,必然都是基因決定的,因為環境條件(家庭、朋友、所有的感官刺激)都依據先前所定義的那樣,維持完全相同。如果甲的智力測驗結果比乙多十分,那麼這個差異百分之百可以歸咎給基因──也就是說,在此情況下,智力的遺傳性是百分之百。可是在智力形成過程中,基因的絕對比重有多高,我們並不確定,因為環境條件的影響仍舊存在。因此,我們不知道一個人的智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而且也無法以科學方法研究。

總而言之,忘記「智力七○%由基因決定」這類的說法,正確說法應該是:「來自同一個測驗統計人口中的兩個人,其智力差異有七○%由基因控制!」可惜這聽起來沒賣點,你不會把它印在書封上,因為不是很容易懂。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智力無疑是高度遺傳的。然而,「遺傳」在這裡不表示「命中注定」,而是解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某種程度從何而來。是的,基因對智力有影響,但就算是基因,也並非我們所背負無法改變的命運。

遺傳物質就像是食譜

基因就像是建造說明書,它的諸多功能之一是,細胞可以利用它來產生蛋白質構成分子。就像食譜書上有食譜,遺傳基因就位在每個細胞核的DNA上。細胞幾乎可以藉由基因建造出它所需的一切:固定突觸所需的結構分子、製造神經傳導物質時需要的酵素、釋放神經傳導物質時需要的輔助蛋白質。你可能認為,在細胞裡(還有在腦中)可能發生的一切都由基因決定。但是這種想法錯了!

我的廚房裡有一個放滿食譜的書架,種類包含麵食、沙拉、湯類,甚至還有我為學生寫的食譜。常用的那些擺在前面,因為這樣對我來說比較順手。有些我很少看,就放在後面角落。要煮什麼不是由我一個人決定,如果妹妹來找我,我們通常會吃麵,所以麵食的食譜就放在很前面。

基因的情況也很類似:其重要性取決於細胞是否容易取得它、讀取其中的訊息。所謂「容易取得」是指,DNA(總共兩公尺長)不要糾纏得太緊,基因最好保持敞開、方便細胞的讀取機制辨認。就像在我的廚房裡,環境(也就是我妹)決定我們要做什麼菜,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基因的活動。

除此之外,煮出來的義大利麵成品(或人類的智力)並非單純由食譜(基因)來決定,食材也很重要。義大利麵和德國的蛋麵不一樣,所以做出來的味道也會不一樣。就智力來說,我們還不知道需要的材料究竟有哪些──更不要說,要用多長的時間和怎麼樣去「烹調」才行。遺傳物質也許可以指導細胞製造出特定的蛋白質,但是,尋找智力基因,或者至少一組對智力形成很重要的基因,是沒有意義的。和基因,以及藉由該基因形成的蛋白質同等重要的是,何時何地、以及這些蛋白質如何共同發揮作用。

這個研究基因和環境如何交互作用的嶄新研究領域,我們稱之為「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它闡明了為什麼嚴格區分環境和遺傳特徵是沒有意義的。關於智力的形成,環境和基因會互相影響。神經細胞可以對外在的刺激產生反應,而有些基因特別清楚,當然容易讀取。相反的,基因也可以藏在DNA分子的深處。

所以請你告別「基因加環境等於智力」這個簡單的公式。基因和環境是動態的交互作用。

一個假議題

綜合以上所言,公眾對遺傳和智力的激烈爭論其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智力發展無疑深受基因影響,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已經了解一顆聰明的腦子是怎麼發展出來的,還有影響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什麼。終究兩造說法都不正確,無論基因或環境,個別都不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把兩個因素分開來看沒有意義,因為兩者會彼此影響。環境可以操縱基因的活動,同樣的,基因也可以影響環境。

在科學上,智力確實可以測量,但得到的不是絕對的數值,必須和其他受試者的測驗結果做比較才有意義。那是統計決定的數值,所以理解起來有點費事。我很高興你現在把這章也看完了,這樣至少證明了你夠聰明,能夠不再被這麼一個複雜的智力迷思困住。有這樣的讀者,我感到很自豪。
【本文節錄自《打破大腦偽科學:右腦不會比左腦更有創意,男生的方向感也不會比女生好》;大雁文化出版 】

----

腦袋越大顆越聰明?研究:可能變成雙面刃


2019-05-24 科技新報

【文‧Emma stein】

劍橋大學科學家分析證明,大腦不是越大越好,腦神經迴路連結也不是越複雜就越聰明。相反地,大腦有最理想的尺寸,一旦超過承受閥值,神經迴路連結越多,反而會引起學習障礙。

人體神經系統最主要的角色就是神經元(neuron)和神經膠質細胞(neuroglial cell),前者可快速準確地藉軸突(神經纖維)傳送電化學訊號給其他細胞,後者負責提供新陳代謝等機能。

當細胞體發生神經衝動時,會先經由軸突將衝動傳至突觸(synapse)末端,之後突觸釋放神經傳導物質,將神經訊息傳給接收方神經元的樹突,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元以突觸形式互聯,便形成神經元網路和神經迴路,控制生物體的感知及行為。

那假如我們額外添加神經元和突觸連接、讓大腦的神經迴路增加,可否更促進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答案是可以,也不可以。

劍橋大學神經科學家 Timothy OLeary 指出,當我們往大腦添加額外神經元(使大腦發揮作用)和突觸連接(使訊息從一個神經元流向另一個神經元)時,雖然確實能提高學習成績,然而車流量大了就一定會塞車或發生車禍,每一條新的神經路徑都有可能出現「阻礙」,當大腦神經電路超過某個閥值時,突觸連接越多反而越容易引起學習障礙。

雖然過去有證據表明,認知功能與學習能力較高的物種往往有較大的大腦,但顯然,腦袋不是越大顆越好,內部神經迴路依然有限制,好比 20 世紀的天才人物愛因斯坦,他的大腦大小也與常人差別不大,只是研究指出愛因斯坦大腦的神經膠質細胞多於常人。

研究人員預測,神經系統應有一個「最佳點」(sweet spot),會是最理想的大腦神經迴路尺寸,簡而言之,往大腦額外添加神經元和增加突觸連接,可以幫助一個人的學習達到最佳點,但之後就會開始走下坡,反而損害學習。

這篇新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https://udn.com/news/story/6897/3831489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llygun20000&aid=11569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