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17 17:27:17瀏覽1757|回應0|推薦0 | |
#深度好文:從中國與西方的領導人選舉制度的對比中看民主與治國
『西方的領導人選舉制度』 兩黨或多黨制,大家都懂,就不細說了 ——優點:相對比較民主,注意只是相對 ——弊端: 西方式的領導人選舉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參選人的能力參差不齊,經常出現從政經驗不足甚至毫無從政經驗的人參選的現象,對基本國情不了解,沒有治國經驗,全靠一張嘴講,演講講得好聽人民愛聽就當選了,所以西方模式選出來的領導人治國能力有相當的隨機性,這就是西方國家包括美國在內一再選出類似小布什這樣的低能領導人的根本原因!! 政策連續性低:因爲任期短所以較難制定長期政策,所以兩黨、多黨制國家或地區政策多爲短視,少有長遠目光,且政策常被下屆政府推翻,而推翻的理由常常只是爲了自己政黨的利益而不是因爲政策本身的好壞,導致政策連續性低。多黨制國家或地區幾乎都存在嚴重的黨爭問題,這是多黨制的必然結果,這個缺陷是深入這種制度的基因里頭,無法改變! ——特點:民主治國 『中國的領導人選舉制度』 中國公民在中國從政,都要從底層做起,從村、鄉、鎮,到縣、市、省,一層一層慢慢升遷,直到至少治理過一億人口有非常豐富的治理經驗而且政績要好,才能進入中央政治局,進入中央政治局後再用幾年時間培養熟悉全國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方方面面,然後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中央政治局中選出國家領導班子(主席、副主席、總理等等) 就拿現在的領導人習近平舉例,看看習近平的履歷,他有30年從政經驗,治理過兩個省一個直轄市,福建、浙江、上海,加在一起人口約一億兩千萬,經濟規模接近印度的經濟規模,有這麼豐富的治理經驗之後才進入中央政治局,然後再用五年時間熟悉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方方面面,最後才當選國家領導人。 ——弊端:相對的不民主,只有進入中央政治局的少數人能參選 ——優點: 從制度上保證了選出來的國家領導班子必然都是治國人才,杜絕了低能領導人的産生,基本做到選賢任能,誰行誰上 政策連續性高:因爲沒有黨爭之憂慮,所以較容易制定長期政策甚至百年大計,且能夠得到多屆政府的連續貫徹執行,政策連續性高。 ——特點:精英治國 中外領導人的選舉制度,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外國的領導人是選舉,中國的領導人是選拔。而選拔這兩個字,恰恰體現了中國的領導人選舉制度是選賢任能制度,能者上。 中方與西方的政治制度其實各有各的優缺點,外界對兩者的對比最多的恐怕就是民主了,幾乎一邊倒的認爲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好,中方政治制度不夠民主不好,但是民主也不是沒有缺點的,最近的英國脫歐公投這件事正是民主缺點的最好例子。 評英國脫歐公投:“過度民主弊端的完美例子” 脫歐還是留歐,對于英國來講是一件關乎國運的大事,這恐怕是大衆最大的一個共識沒有任何異議,然而要對一件關乎國運的重大決定做出最有利于國家的選擇,必然要對這個國家的經濟、社會、政治、外交等等方方面面非常了解才能做得到,但這種精英又有多少呢?絕大部分國民是不懂的,他們只懂得算經濟賬,什麼養老金要得到保障、社區里少出現幾個移民的身影、學校的位置別被外來人占了等等,國家抱負和全球戰略這樣的宏大話題在這次公投中遭到排擠。 如果只算計眼巴前的那些事,英國當然越小越好,如果現在由公投來決定是不是賣掉英國的原子彈和核潛艇來充實民間的福利,說不定民粹主義者都能忽悠一半以上的選民回答“是”。一件關乎國運的事件就交給這些什麼都不懂的國民去投票,問題可想而知,外行人給內行事投票,簡直胡鬧、誤國!過度民主的弊端充分展現了出來。 已經有部分英國人在反思,公投這種所謂最民主的方式未必是做國家重大決定的有益選擇,持這種觀點的英國人指出,英國是代議制國家,應當由代議機制決定英國國家命運,讓全體公民爲他們當中很多人無法搞清利弊的抉擇進行投票,這是政治家們的責任,不然國民選這些精英干什麼?然而肯定又有人跳出來說這是專制獨裁啊。所以我一直在說,任何東西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兩面性,包括全面民主與民主專制。 正如鳳凰衛視節目《李敖有話說》第五集所說的:"我們什麼事情都是專業的。你服裝設計是專業的,電影導演是專業的,我這個大學教授是哪一個學科專業的。政治本身也是專業的,政治也是要專家來解決問題、來處理的。 政治問題都交給老百姓,交給老百姓來投票,你們來選舉、你們來做公民投票,這是很危險的,為什麼呢?忽略了專業的訓練。可是老百姓不曉得這些。所以政治問題最後訴諸百姓的時候,基本上是非常危險的。這也就是民主政治不當的一個現象。今天在臺灣很不幸的,正好發生了這個現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站出來把它拆穿的緣故。" 民主與集權猶如天秤,過分偏向哪一邊都不行,是兩個相互制約同時又相互補充的元素,過分偏向民主就會走向民粹,過分偏向集權就會導致濫權,只有找到民主與集權天秤的平衡點,國家才能安穩發展。臺灣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臺灣沒有找到平衡點,過度偏向民主,導致民粹泛濫,當地政府難以爲有所作爲,這些年來毫無建樹。 這就是多黨制的弊端,多黨制非常容易讓一個國家或地區分裂成幾派對抗,更多的心思投入到了黨爭當中而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建設當中 【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瞎折騰】 多黨制有優點也有弊端,優點很明顯,就是民主,但弊端也很明顯,就是內斗嚴重,瞎折騰。大陸有一句名言:治大國如烹小鮮(小鮮指的是小魚),東翻翻西翻翻,魚就沒了,所以不要瞎折騰。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多黨制國家就正好犯了這個錯誤,四年選舉一屆,這屆政府干四年沒干出成績,然後被人民的選票推翻了,換個政府另起爐竈重新開始,然後四年沒干出成績又被推翻,不斷的重復瞎折騰,多黨制國家政府無能就是這麼個原因。 其實很多政策是需要很多年才能做出成績的,所以多黨制國家的政府基本都是少有長遠目光的,因爲長遠計劃需要長時間才能出成績,而自己就4年時間做不長。普通老百姓思想是很單純的,沒有想那麼多,就只知道我要民主我要民主,但對于民主帶來的弊端基本欠缺思考,這就是普通老百姓與精英們的差別,精英們思考的是如何更有效的治國,而普通老百姓腦子里面就只有我要這權力我要那權力,其他的管他呢。 大陸對于這個問題就看得非常透徹,放任的民主太理想化了,不現實,所以大陸的制度非常務實,實行與國外不一樣的民主制:民主專政(精英民主制)。 簡單來說就是普通老百姓該有的權利中央政府都給,但治國政策這些老百姓不懂的就不讓老百姓瞎參與,交給精英們處理,大陸政府五年換一屆,但因爲沒有黨爭問題,所以大陸政府很容易出臺長遠政策甚至百年大計,而這些政策的實施可以得到多屆政府的連續執行,這就是爲什麼大陸能完成那麼多在外國看起來非常不可思議的建設的原因,這也是大陸政府施政效率出奇的高的原因. 大陸10年建了2萬公里高鐵,而臺灣20年還建不成一條50公里的捷運就是再明顯不過的證明。 所以說全面的民主是太過理想化的一種設想,有些東西是不能讓普通老百姓參與的,例如戰略性的非常長遠的計劃,讓老百姓參與投票那么這計劃只能是死路一條,因為老百姓大都是短視甚至是無知的。 該給老百姓的權利全給,不該給老百姓的權利就不能給,這樣才能防止老百姓思維不到層次導致在國策上犯大錯,這樣才能讓一個國家始終行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這才是治國。 而普通老百姓們腦子里只有我要權力我要權力,不會去思考給你這些不該有的權力會靠成什么不好的后果,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民主自由,說得不好聽這就是自私,只為自己著想不考慮后果。 全面的民主化就等同于把國家交給平民百姓去治理,平民百姓什么都不懂很容易感情用事,在治國上發生大錯的概率實在太高了,而中國是精英治國,理性治國,才能夠很好的避免在治國上發生大錯。別拿以前走過的錯誤路線來說事,以前落后的時候中國在各行各業都少有精英人士,走錯路是必然,不然怎么叫摸著石頭過河 ,現在時代不同,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各行各業都有大批精英,現在20年來基本上沒走錯路,發展得很好。 但是精英治國也有缺點,就是容易腐敗,而治理這個缺點的藥方,不是多黨制,而是法治,沒有法治,不管是一黨制還是多黨制都會腐敗,我可以舉出一百個實行多黨制但比中國腐敗得多的國家來。 而如果有行之有效的法治,不管是一黨制還是多黨制,都能做到清廉。客觀的說,中國現在的法治做得還不夠好,所以中國才會有那么多的腐敗官員,法治的不足才是中國腐敗的根源,而不是一黨制。可喜的是,這一屆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正在全力構建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制方案,我很期待這套方案的出爐。 【100個最富的中國人不可能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而二三十個最富的美國人就可以左右白宮,就這么簡單】 曾經有人跟我表達了不同意見,認為多黨制更民主,更能體現為了全民,而一黨制不是為了全民。我的回復是,事實與他說的恰恰相反,一黨精英民主制(人民民主專政)比多黨制更能體現為了全民,因為多黨制國家其實相當于把一個國家強行分割成了兩派,因為黨爭激烈,每個政黨都有自己的傳統優勢票區,每個政黨都會更多的照顧那一部分地區的國民利益或者某個階層的國民,而不會出現他口中所說的為了全民。 就好比美國民主黨更多的代表金融企業的利益,共和黨更多的代表制造業企業的利益,臺灣的國民黨更多的照顧臺灣北部地區的利益,民進黨更多的照顧臺灣南部的利益......等等,而一黨精英制因為沒有黨爭問題,政策的制定對全國各省各階層人民都會平等看等,不會只照顧一部分地區一部分國民的利益,能更好的做到全國平等,更好的做到他口中所說的為了全民。100個最富的中國人不可能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而二三十個最富的美國人就可以左右白宮,就這么簡單 因爲人性是自私的,充分民主帶來的是短視和因小失大,中國民主不夠是要承認,但是在現有國民素質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搞充分的民主,所以集權是必須的,民主與集權的平衡點是隨著社會變遷而漂移的,總體來說隨著人口素質推進,民主也會推進,西方民主推進過快導致的問題已經突顯,而中國民主不夠帶來的社會矛盾也必須承認, 中國需要慢慢摸索,逐步改革尋求民主與集權的平衡點。 但中國走的路是正確的,現在的不足只是時間問題,不要因爲暫時的不完善而放棄這條對的路而走向多黨制,多黨制是條死路,走不通!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這個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以前、現在和很遠很遠的將來都必然是普通人占絕大多數,精英占少數,國家需要由掌握真理的精英領導才能一直行走在正確的發展軌道上而不被民粹打亂。一個國家沒有經濟、社會、政治、外交等綜合思維達到一定程度的國民,民主就是個鬧劇甚至可以是個災難。 最後向大家推薦高曉松的一期節目,這期節目講得很好,關于民主、自由、平等這個話題,我覺得這期節目算是給了個最接近真理的答案了。強烈推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od2SKRuvA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xTFCoG6bSI 台灣人一方面很滿意自己的民主制度,但另一方面很不滿意這個民主制度所挑選出來的政治人物,這實在是很明顯的矛盾 台灣民主化20年.自己都快被民主給玩死了.經濟衰敗.城建停滯.族群撕裂.藍綠對立.社會混亂... 竟然還有一些華獨獨台派還一天到晚呼籲中共要早日民主化?這是要挖洞給對方跳害人嗎? 甚至郝吳都喊出對方實行三民主義.我們才會考慮談統一?自我感覺良好? 問題是對岸看到台灣民主化後的慘狀.嚇都嚇死了.哪還敢民主化? - 專制中國蓋1條千里高鐵只要4年 民主台灣捷運機場線新莊線10幾年還沒蓋好 當我們兩黨還在煩惱選舉要派誰來制衡時,人家已經快完成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了.... 台灣看到的還是罵馬英九,罵經濟不景氣,看不到有太多的進步,我越來越覺得台灣的民主很有問題.... -- 大陸是一個『開明專制』的政權,雖然不民主,可是他高度尊重專業意見,依照學者與專家的意見來進行施政,對比台灣,雖然有民主的外衣,可是政府的施政卻不按照專業意見,一切以民粹為依歸,這樣的型式又有比較好嗎?這樣的台灣與這樣的民主是否還有希望? 回到台灣,打開熟悉的台灣電視節目,就是一堆名嘴、民代在彼此叫駡。台灣現在民粹當道、理性消失,長期下來,台灣一定落後於大陸。 一邊是專家治國,一邊是民粹治國,大陸雖然暫時落後,可是我已經看到兩岸的對比與差距了。 -- 每次立院打架.大陸的中央電視台必定強力放送.然後給民眾洗腦說台灣就是學西方民主才會整天打架. 中共喜歡拿台灣民主亂象恐嚇人民實施民主的下場.而許多人也信這一套.結果惡性循環.台灣更不想統繼續吵統獨.大陸更不想民主.... 台灣不論藍綠都希望中共民主化.偏偏台灣為民主立下最壞的示範 台灣現在「不是民主社會、是民粹社會;不是人權國家、是特權國家」,在野黨不滿政策,動不動就霸占主席台、杯葛議事,讓多數人服從少數人,從民主社會變成民粹社會。 台灣老想用民主自由影響大陸,「民粹社會不足以撼動中國大陸」,撼動中國大陸要有真正的社會建設,如果只有2300萬人民的台灣,在立院為了法案,就可大打出手,少數撂倒多數;那大陸13億人口也玩民粹政治的話,將變成軍閥割據。 成龍說台灣民主是個"笑話".我認為都太客氣. 在我來看.台灣的民主不但是"兒戲".還是個"鬧劇" 柯文哲這輩子當了幾十年的醫生.從早到晚待在醫院裡"嗡嗡嗡".一下子就要變成中華民國首都市長.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不可能做好 而蔡英文從未有地方行政經驗.沉潛這8年也沒有擔任過任何公職.馬上又要領導這個國家.有可能做好嗎? 台灣人一方面很滿意自己的民主制度,但另一方面很不滿意這個民主制度所挑選出來的政治人物,這實在是很明顯的矛盾 -- 台灣是在"選"領導人.大陸是在"培養"領導人 民粹政治VS專家政治 中共他們雖然是一黨專政.但對於人才的選拔有層層的審核評鑑篩選機制.基本上能當上領導人都是經過地方幾十年行政的歷練千錘百鍊絕對是菁英中的菁英.像台灣這樣當過一年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就要選首都市長或是當醫生幾十年後突然當首都市長的荒謬情景絕對不可能在對岸發生. -- 「中國模式」是獨裁、專制、極權政權和選舉式民主之外的另一種政權形式。 共產黨應該被視為是中國官僚系統的一部份,主要功能在於培育和選拔官僚幹部,但並不壟斷政治權力,因為對政治有興趣和抱負的人都可以加入共產黨(黨員數超過八千萬),經由黨內的競爭,爭取政治權力。 選舉式民主強調政黨之間的競爭,而中國政治強調同黨個人之間的競爭;選舉式民主接受沒有政治經歷的素人「空降」從政,只要能贏得選舉即可,而中國視政治為專業,必須循序漸進、逐步歷練升遷。 -- 近日出現一段名為《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的動漫短片,引起熱議。 該段被認為「尺度很大」的5分多鐘短片中, 習近平 以卡通形像出現,以他的晉升之路為例介紹了中國領導人的選拔過程,同時與英美等國的領導人產生機制作出對比。 下為影片正確網址.強烈建議大家好好看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LUcE_2FSk 中国信心:中国的制度优越性远超欧美 我们要有自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xaGAKNhx9g 在影片16:02 處提到:中國領導人要晉身政治局常委.至少要當過2省(或直轄市)的委書記.治理過一億以上人口.以習近平為例.他當過福建浙江上海的省(市)委書記.治理過1億2千萬人.將近印度的經濟總量.又加上5年的中央歷練熟悉接班業務才當上領導人.所以中國這政治選才制度是全世界最有競爭力! -- 幾個月之前真的希望他是中華民國的總統,現在很慶幸他只是台北市長而不是總統。 這樣的料還能當台北市長這恐怕是今年最大政治笑話! "人命關天,柯說來振振有辭,但安全永遠要看付出多少成本,以建屋防震為例,要承受6級、7級或8級地震的建屋成本差距很大,若只管人命關天,所有建屋都要能承受8級地震,那多數人都買不起、住不起,沒屋可住了。" 柯把大巨蛋的公安嚴格假設到最糟最低的機率.但卻忽略成本和性價比. 如果什麼建設都要100%安全.那建築物防震標準要8級.興建橋梁要能抵擋1千年1遇的洪水.但成本呢?政府負擔的起嗎? 為何世界各國都允許農藥的存在?農藥沒有風險嗎?那是因為一般老百姓負擔不起昂貴的有機蔬菜.如果禁止農藥.也許癌症發生率會降低.但因為營養不良所引起的疾病死亡反而更多! 這也就是柯P的缺點:過於理想化而忽略現實執行.省小錢虧大錢.打擊"弊案"反而商人都不來台北市投資了.連世大運都沒人捐款! 柯文哲似乎想悄悄讓步,不再堅持七項公安規範,但先前把話說得太硬太滿,現在改口,完全無法自圓其說,苦啊!台北市民選出這樣的市長,也是苦啊! 柯文哲:社子島未來將交公民投票方式決定??? 社子島未來應依專家評估最適合此地的發展去規劃,而不是公投隨居民喜好! 身為一個市長如果只會辦公投,那何必選市長?身為市長,無法做長遠的規畫 而要靠公投來決定政策,那還真是可悲 感覺這個市長沒有中心思想 凡是除了靠民粹決定就是靠大家公投決定 說好聽點...這是人民作主大家決定 說難聽點...他根本沒有長遠規劃,無法提出政策,又不願位錯誤的政策做負責 如此縱使最後的政策錯誤了,因為是公投,所以他根本不需要付任何責任 -- 大陸是一個『開明專制』的政權,雖然不民主,可是他高度尊重專業意見,依照學者與專家的意見來進行施政,對比台灣,雖然有民主的外衣,可是政府的施政卻不按照專業意見,一切以民粹為依歸,這樣的型式又有比較好嗎?這樣的台灣與這樣的民主是否還有希望? 回到台灣,打開熟悉的台灣電視節目,就是一堆名嘴、民代在彼此叫駡。台灣現在民粹當道、理性消失,長期下來,台灣一定落後於大陸。 一邊是專家治國,一邊是民粹治國,大陸雖然暫時落後,可是我已經看到兩岸的對比與差距了。 --- 於19世紀出現的民粹主義(Populism),是指政客與投機者,議題皆選擇與多數民眾站在一起,挑起群眾與政府間的對抗。但多數民眾不是民意嗎?為什麼民粹主義是負面形容詞?問題在於,許多政客與投機者明知該政策僅短期有利,長期有害或無法持續,甚至根本違法違憲,卻主動誤導民眾思維框架,或順應部份選票而盲目力挺 . --- 柯文哲:首長半夜慰問 作秀無實質效益?? 就實際面來說.柯文哲說的並沒錯.但柯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政治並非只講現實利益.還要顧慮人情世故義理與民情感受. 這也是自稱社會化程度低的柯常被批評白目的原因 照柯的邏輯.親人或員工深夜臨時出意外送醫急救.難道趕去探望關心也是作秀無實質效益?? 柯文哲:他過去的生活經驗很扁狹 我早說KP這社會化程度低的醫生若不修正作風,四年後,他不僅將一事無成收場,還將留下「最白目」首長之名。 柯文哲的表現與民眾的期待有很大的落差,這是他的盲點所在。首先,是專業素養太差:柯文哲志大言大,改革打弊橫衝直撞,但一談到專業就不及格,對法律規範一無所知,卻不聽幕僚意見。其次,是權威人格:他以為搞兩次i-voting就是民主,但做起事來卻獨斷獨行,部屬稍有不同意見立刻被打槍或當眾訓斥,企業界和他會面也屢遭羞辱;他毫無禮貌,更缺乏民主素養。第三,錯誤的治理認知:他把全副精力放在揭弊,卻疏忽常態性的行政及前瞻性的建設,揭弊又變成政治打壓;他提出一些改革構想似乎都僅憑個人一時興起,根本缺乏可行性。 柯文哲若不修正作風,四年後,他不僅將一事無成收場,還將留下「最白目」首長之名。 柯文哲回應,他過去的生活經驗很扁狹,不給人留情面,在台大醫院擔任17年加護病房主任罵更兇???? 像台灣這樣當醫生幾十年後突然當首都市長的荒謬情景絕對不可能在對岸發生. ---- 北捷總經理孫以濬答詢稱,是參照經濟部投審會認定,但話還沒講完,柯當場罵孫:「你這樣我會把你換掉」,還揮手把孫趕下台。有網友批,不依投審會規定難道能自己認定嗎?柯簡直無視法條。 孫是柯市府從知名的鼎漢國際工程公司延攬的交通運輸專才。孫事後接受電訪說,經濟部兩周前已認定,台灣雅仕維是港資,他只是如實講出。 ------------- 柯不聽官員講意見,這種羞辱人的作法,有尊嚴的人很難留在柯團隊。 王建煊說,不懷好意的有心人士盯上公務員,隨後就是羞辱一番,「公務員被羞辱非國家之福」,「未來找人當部長,人家都不敢」。 ==> 新加坡的高薪除了養廉.最重要的就是吸引人才.在台灣當官不但薪水不高.還動輒被羞辱不受尊重.長久下來吸引不到人才.絕非台灣之福~ 國家就好像一個員工幾千萬的大企業.想找最一流的人才當執行長卻不願花大錢.台灣能找到多少個張善政願意放棄千萬年薪為國服務?新加坡的總理部長月薪動輒幾百萬台幣.原因很簡單:就是養廉之外也要向民間企業挖人才.某些短視近利的人為了薪水斤斤計較以肥貓自肥角度看待加薪.最後吃虧的還是人民自己. ------------- 柯P以除弊的觀點看市政,以「除弊」的手段來施政,柯P真正的迷失是以「除弊」的手段來處理市政,重點放在「處罰」。 事實上站在行政首長的觀點來說,重點應該放在「防範」,不是「處罰」,最近台北市又出現創舉,三更半夜對停在紅線的車輛開罰,多數人當然反對,柯P還是堅持執行,其所持的理由是取締違法並不分白天或晚上。他就是因為「除弊」的心態太重,忘了政府設了很多規矩是用來「服務」人民,不是用來「約束」人民。在重要道路畫紅線,其目的是要「服務」人民,讓交通順暢,畫紅線以免因停在路邊的車輛阻礙交通。扮演行政首長的柯P沒有思考到,三更半夜會有交通阻塞的問題嗎? -- 柯文哲的EQ低,另一原因是無知卻自以為是。柯文哲在急診室裡或許是專家,但在市政上他仍是個生手,柯文哲卻常常憑直覺行事,不懂裝懂,並高姿態譴責別人,彷彿他是唯一真理。 例如,柯文哲取消YouBike前卅分鐘不用錢政策,實施後市府雖增加六百萬元收入,但每月租借數減少五十三萬次,等於增加近四萬公斤的碳排放量,可謂因小失大。除此之外,公車票調漲、重陽敬老禮金停發、裁減派出所改設行動派出所等,也有類似結果。柯文哲也許自命很會「開源節流」,又崇尚「使用者付費」的精神,但有些政策具有社會安全、節能減碳等複合性功能,柯文哲只從「錢」的角度去看問題,無異用無知壓倒了專業。 -- 從i-voting開始.我早說KP這社會化程度低的醫生只會搞民粹只會省錢除弊缺乏大格局興利.自我吹噓智商157.卻動輒要聽從平均智商100市井小民的民調.講好聽是尊重民意啦~但說穿了就是不尊重專業專家只會搞民粹 當年毛澤東搞文革,中國大陸因此賠上一個世代的命運。現在柯P的寧靜文革,則是一種慢性自殘,讓大家盯著既有的池子防弊守成,而忘記興利造餅的重要性。如果柯P不突破民粹意識型態對峙,而以全民福祉為念,恐怕開再多的會議i-voting,也都徒勞無功。 --- 民粹是柯P治理市政的萬靈丹? 2015-07-13 李柏佳/退休校長 報載台北市柯市長又有新點子,要試辦局長評分制度,首當其衝的是勞動局長,接著要由校長、家長會及教師替教育局長打分數。筆者又驚又喜,不知道家長和學生何時可以為老師打分數,以決定老師的考績和去留;或者為自己的子女選擇好老師。市民何時可以為全部的市府公務員打分數?難道民粹是柯P市長治理市政的萬靈丹嗎? 法治國家當然會被談到直接政治和代議政治;代議政治不是完全無缺點,但直接政治也只有補充代議政治之不足;或代議政治失靈時,才有直接政治的行使。沒有一個國家動輒就拿全民公投來解決公共議題的,這是天大笑話;不是領導者推卸責任或者不適任,就是這個國家社會的政治制度失靈,要徹底地被檢討。 行政權的行使,完全是責任政治的象徵,局處長要對市長負責,而市長對全市市民負責,這是天經地義的,套一句柯P的俗話「用膝蓋想也知道」。市長如果沒有知人善任的能耐,沒有檢驗考核局處長的機制與能耐,而是靠民粹來評鑑,那還能稱為適任的市長嗎? 由被領導者直接來評鑑或決定領導者的去留,就自我吹噓是「尊重民意、公開透明、展現民主」,其實這是不負責任的極致。因為,這樣的投票或決定,起碼違反了「利益衝突必須迴避」與「指揮監督權責混淆」的行政體制。 好的教育局長或好的教育政策,絕對不是靠民粹式的「i-voting或評鑑打分數」來完成的,都是要專業的素養與法治的制度來維繫。台北市已經有過「教師票選局長」的可笑經驗了,當年阿扁選上市長時,由全部教師票選吳英璋局長的故事,大家都忘記了嗎?還要再一次留下更大支的笑柄嗎? 讓我們學習理性的公民政治,唾棄操弄民粹的媒體與政客。切記「法治優先、依據專業、尊重民意」的三層次實踐理性思維。 -- 台灣的民主矛盾 當中國的人民生活水準逐漸追近台灣,台灣人現在剩下覺得最值得驕傲的就是台灣的民主制度了,台灣是少數幾乎沒有經過流血,就從所謂威權體制轉為選舉式民主的國家,歷次選舉雖偶有小風波,但是大體上非常祥和,勝選者依法取得政權,而敗選者都能接受選民的抉擇,和平交出政權,台灣因此被國際民主人士譽為民主典範,很多台灣人也以此為傲,但是台灣的民主真是那麼好嗎? 台灣在李登輝完成民主轉型以後,所選出的兩任總統,陳水扁因貪污和洗錢被判入獄服刑,而馬英九的民調支持度只有百分之十幾,為什麼我們的民主所選出的總統都那麼差?不只如此,其實根據多年的民調,大部份人對於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經由選舉產生的各級民意代表評價都很低,通常低於非選舉出身的政府官員,雖然後者的滿意度一般也不高。 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藉以挑選優秀的政治人物來領導國家,使國家不斷進步,台灣人一方面很滿意自己的民主制度,但另一方面很不滿意這個民主制度所挑選出來的政治人物,這實在是很明顯的矛盾,好的政治制度應該能挑選出好的政治人物來領導國家,不能挑選出好的政治人物的政治制度不可能是好制度,不是嗎? 台灣的選舉式民主造成藍綠嚴重對立,任何事情只要跟政治有一點點關係,藍綠雙方就有不同解讀,各有各的說法,抨擊對方是錯的,從來不會有共識,政治人物更長期「洗腦」其支持者,使藍綠兩營民眾幾乎是盲目地支持或反對,造成社會嚴重分裂,很難客觀公正的討論問題,不論哪一黨執政,在野黨必定全力扯後腿,讓執政黨一事無成。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社會團結進步,讓社會嚴重分裂的政治制度會是好制度嗎? 台灣人一方面喜歡民主制度帶來的自由和當家作主的感覺,另一方面卻抱怨民主制度選不出優秀的政治人物,並造成社會嚴重分裂,這樣的愛恨矛盾產生兩個現象,好的一面是社會基本上很祥和,雖然大家抱怨很多,但是很少人會採取激烈手段反抗,因為大家心知肚明,政府是我們選出來的,好的壞的,都是我們自作自受。壞的一面則是「美好」的民主掩蓋了所有不好的東西,經濟不進步、人民不守法、政府功能不彰、社會嚴重分裂的根源都在民主的無效率和政黨惡鬥,美好的民主制度不能改,所有東西都改不了,我們恐怕只能繼續和讓我們驕傲的民主制度沉淪下去。 http://yskuo53.pixnet.net/blog/post/177749482 --- 工程基建狂兔:中國共產黨現在不只要幫忙這些國家蓋高鐵.水壩.核電廠.....還要幫它們蓋另一個浦東新區.另一個深圳特區... 天啊~這商機太龐大啦.根本是以兆為單位. 台灣加油! 我相信滷肉飯節一定會辦得很成功! 延宕十幾年的「台灣電影文化園區」??? 工程基建狂兔: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執行力 世界最強! 大陸一帶一路光是整個非洲就賺不完了! 看對岸有國際象徵意義的世界工程奇景:珠港澳大橋都要蓋好了...我越來越覺得台灣的民主很有問題.... 別急...台灣民主笑話.接下來還有核四.大巨蛋.雙子星大樓.桃園航空城... 專制中國蓋1條千里高鐵只要4年 民主台灣捷運機場線新莊線10幾年還沒蓋好 當我們兩黨還在煩惱選舉要派誰來制衡時,人家已經快完成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了.... 台灣看到的還是罵馬英九,罵經濟不景氣,看不到有太多的進步,我越來越覺得台灣的民主很有問題.... 台灣老想用民主自由影響大陸,「民粹社會不足以撼動中國大陸」,撼動中國大陸要有真正的社會建設, 如果只有2300萬人民的台灣,在立院為了法案,就可大打出手,少數撂倒多數;那大陸13億人口也玩民粹政治的話,將變成軍閥割據。 ---- 前陣子南部追打警察的議員.學歷只有國中畢業.這就是台灣民主笑話 黃勝賢 年齡:48歲 現職:雲林縣議員 家庭:妻陳意如現任北港鎮民代表,育有3男1女 學歷:國中畢業 雲林縣新科議員黃勝賢上月初當選才第3天,就因喝醉酒搭計程車和運將口角,被載到北港派出所,他不但毆傷運將,辱罵警員:「幹恁娘!龜兒子!」還邊飆罵邊拿瓶裝水砸向蒐證的女警,甚至追打警察,大鬧警所。警方事後卻噤若寒蟬,個個封口,不敢承認受辱; ------------- 法務部並曾於1996年做過統計,當時全台858名縣市議員中,有286人具有黑道背景,比例超過3分之1;有前科背景的議長、副議長也成為重要的輔選支柱,於是乎黑白結盟,利益勾結,沆瀣一氣,遇有衝突則暴力相向,地方政局因此更加不堪聞問。 議會系統充斥一堆牛鬼蛇神.根據統計:台灣地方議員有相當比例有前科或黑底.可說是黑金糾葛嚴重.國民黨如果還是硬要找這些人地方派系利益集團來選地方諸侯.那就是飲鴆止渴自尋死路. 舉苗栗為例,苗栗縣議會23年來沒有刪除一毛錢,看得出來議會本身也有問題。過去以來,外界都視為理所當然,也認為地方議會黑金橫行,民眾毫無辦法。 地方首長施政時,若議會不配合,施政難行;但若一味迎合地方議員需求,進而通過預算,反而衍生出黑金政治及利益分贓,讓政府產生不必要的支出,這是地方財政債臺高築的其中原因。 至於以"空降"當作不適任的理由更是荒謬.眾所周知.大陸地方官員首長每超過5年就要輪調一次.接任人選多是外地來"空降"的.比如習近平是陜西人.但他當過浙江福建委書記.最近來台訪問的福建委書記也是河北人..... 原因很簡單.在一個地方執政久了容易與地方派系利益集團結合同流合汙.所以做太久就會更換.但在台灣似乎認為外地人士來"空降"就是不能了解地方民意?這也是台灣民主政治地方派系黑金嚴重的原因.因此台灣的民主不是專家政治(用人唯才.不論出身屬地)而是黑金地方派系政治! --------- 近來網路開始流傳蔡英文家族的傳言,同樣的,洪秀柱曾當過訓導主任,就有人傳說被她打過巴掌。這些網路消息可能只是前菜,對照連勝文與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時的慘烈網路戰,總統大選規格一定更甚於此 ------------ 李光耀反對兩黨制 認為卑鄙惡毒競選活動會導致新加坡平庸 李光耀十分憂心現在新加坡年輕人要求政治開放,將撕裂社會使新加坡失去凝聚力無法進步。 他表示在新加坡最容易贏得多數選票的方式,是告訴選民「我們是華人,他們是印度人馬來人所以請投我一票」 你會不會覺得跟現在的台灣很像? 李光耀從不隱藏對一人一票制度的輕蔑。他說:「除了少數例外,民主很少為新成立的開發中國家帶來好政府,西方珍視個人的自由,但身為中國文化背景的亞洲人,我更加重視一個誠實、賢能、有效率的政府」。 李光耀表示,如果新加坡最終決定走向兩黨制,勢將注定平庸,失去光芒,淪為1顆黯淡的小紅點,如果新加坡真的走上這條路,「我會感到十分惋惜」。 他憂慮年輕人最終可能還不只是政治上的競爭,而是「全面的兩黨制」。雖然年輕人有選擇的權利,但仍希望年輕人不要輕率做決定,而應「考慮後果、衡權得失」。 李光耀在書中也點出兩黨制的最大問題,勢將導致最優秀的人才不會選擇從政,參選必須冒很大風險,競選活動變得非常不文明,甚至卑鄙惡毒。 他表示,「要在每一屆大選中說服最優秀和最有承擔的人挺身而出參選,是艱鉅的任務。如果才幹超群、事業有成,何必為了參選而冒這麼大的風險?」 -- 了解你們獨派的焦慮.因為對岸現在走的就是新加坡路線! 這些年,中國派了一批又一批官員和學者到新加坡考察和學習,打出了所謂「新加坡模式」。李凡說,在中國官方眼裡,「新加坡模式」是:經濟不斷發展, 人們安居樂業,是一個理想的和諧社會;有一個清廉的政府,不貪不腐;沒有民主,執政黨長期獨裁,反對派始終也贏不了政權; 2010年4月,到訪新加坡的中共中央組織部長李源潮,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致辭時說,中國把新加坡作為領導幹部海外培訓首選,是因為新加坡的發展經驗,對中國有特殊的借鑒作用。 他說:「新加坡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和正在探求的解決辦法,正是我們現在遇到或將要遇到的矛盾,我們現在需要用或探索將要用的辦法。」 最早招收中國官員的南洋理工大學,從1992年開始開辦1周至3個月的短期培訓班,以中文授課,內容包括經濟管理、企業管理和公共管理。至今受訓的已接近1萬人,分別來自中國各省及中央機關和央企。 鄧小平也曾提出向新加坡學習,尤其是如何在一黨獨大的前提下,建構清廉政府和法治社會。 --- 台灣窮得只剩民主 -------------------- 李光耀、鄧小平、蔣經國是同一種人,有類似的性格、觀點和手段,都屬於東亞政治模式的領導人,也就是開明專制(溫和獨裁)加菁英統治。台灣後來不再與中國和新加坡走同樣的路,在李登輝時代向中、星揮手說拜拜,走往西方式的民主道路。經過19年,新加坡已成為第一世界的發達國家,2013年時人均GDP達5.5萬美元,全球第8;而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台灣似乎是斯人獨憔悴,經濟表現不佳、政治紛爭不斷。 陸仿星國治理模式 台灣的民主路走錯了嗎?如果蔣經國去世後的李登輝也繼續走開明專制的路,像李光耀那樣;或永遠傳給國民黨員永續執政,像中共那樣,台灣今天是否像新加坡那樣富足平靜?或像中國那樣經濟飛躍? -- 老總統 經國先生 如果多活幾年 台灣也能和 新加坡 並駕齊驅的 可惜本該走 新加坡路線 飛黃騰達的 卻被帶著走向 菲律賓模式 台灣沒福氣阿 .... 新加坡跟中共千萬別步上國民黨的後塵! 二十餘年來的台灣民主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民主淪為民粹、內耗持續不斷、統獨爭議的突出紀錄。這種鋪天蓋地的政治內鬥,再由反對黨、媒體、利益團體擴大與扭曲. 經濟與政治之緊密關係,對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台灣經濟之悶與衰,即來自政治之鬥與亂。 「李光耀不只對台灣的民主有看法,更對新聞自由非常有意見」,錢復回憶有次在圓山飯店跟李光耀會面,李光耀第一件事就是帶著責備的口吻說,「在新加坡看台灣的報紙,再這樣下去,你們國家早晚要倒楣」,並對錢復說,媒體再亂搞,「有一天你會痛不欲生」。 李光耀提到兩岸統一問題,乾脆的表示:「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李登輝當總統時,他發起台灣化進程,強調該島脫離中國。但是這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台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更加痛苦。」 李光耀為什麼如此篤定?因為,統獨問題的糾葛已如附腳藤蔓綁住台灣實在太久了,讓台灣長期陷入內耗,一點一點地耗蝕了台灣的競爭力,讓台灣變成今天停滯不前、被世界邊緣化的艱難處境。從這一點來說,李光耀說的「更加痛苦」,已不是預言,而是進行中的殘酷現實。 李光耀鄙視台灣所走的這一條西方民主道路,固執地堅守家父長式的威權體制,卻一直表現得比台灣亮眼。 李光耀走了,遺留給世界一顆璀燦的星星,這顆星以4.8萬元美金的人均生產毛額,高居世界第五,有一個高效率卻清廉無比的政府,經濟自由度常位居世界第二,全球競爭力不脫前三名。但台灣以鄙夷的目光冷冷地瞧著李光耀,心境與李登輝的那個問句無異:「我跟李光耀,誰獨裁?」 我們對李光耀的評價揉合著自負與自卑,外表上總以民主自由維繫著那高貴的自負,目的卻是掩藏那由於節節掉落的競爭力而生出的自卑。但我們以站在西方價值的同一陣線,認定我們確切無誤地走在歷史正確的一方,我們不斷說服自己:李光耀的儒家信仰與這個信仰所綻放的光采,終究只能跟隨著他的殞落而曇花一現。 然而,我們依然十分清楚,我們吃足了「民主」帶來的無止境鬥爭的苦頭,台灣陷在焦灼無比的困境之中,民主不斷撕扯這個社會,國家失去了目標,只剩政客虛偽的謊言及經濟衰頹的指數。甚至,不只我們,老牌民主國家如美國、法國,都在慘烈地內鬥。 因此,李光耀辭世留給我們一個思考命題:照搬西方民主就可長久運作的政體決定論,是否隱含了不曾被發現的思維謬誤?李光耀說,「西方人相信,只要有一個好的政府制度,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東方人是不相信的。」這話,值得我們去細細咀嚼。 -- 中國生產力中心石滋宜先生在三十多年前,台灣經濟正值高速進展時,呼籲執政黨趁著大陸一窮二白時進行談判,可以取得更好條件,十年後再度呼籲,要盡快進行,快時不我與了,當時輝仔志得意滿,從此先生就不復建言。 時至今日,誰是先知,誰是蠢蛋,歷史明明白白告訴了我們.... 1988年李登輝上台後,李光耀曾在1989年來台訪問。時任外交部長的錢復昨表示,李光耀告訴他,從那時算起的10年,台灣在經濟上佔有優勢,一定要搞定兩岸關係,過了這機會,中國經濟起飛,就很難了,錢復感嘆,現在情勢證明李光耀當時的觀察非常正確。 台灣自動化之父 石滋宜:李登輝誤台18年 將台灣推上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功臣之一石滋宜,長期關注兩岸及國際政經情勢,他直言,台灣在李登輝啟動「台灣文革」後,被耽誤10多年發展機會。指出台灣十幾年來,不但經濟停滯,且社會亂象叢生、價值錯亂。最令人心痛的,是政客為了權力,將台灣人民嚴重分裂,成了一遇到政治議題,只有激情對立與仇視的非理性社會。 經濟與政治之緊密關係,對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台灣經濟之悶與衰,即來自政治之鬥與亂。 蔣經國主政十九年威權時代的平均成長率為九%。一九八八年一月他去世後,如果以歷任總統就任時的「日曆年份」計算,李登輝執政頭八年(一九八八—一九九五)的成長率為七‧四%;第二任全民直選後為五‧一%;接著陳水扁第一任三‧三%;第二任回升到五‧六%;馬英九的第一任又變成三‧四%。後經國先生時代的二十五年(一九八八—二○一三)平均成長率為五‧四%。 我們不禁要說:民主政治轉型的代價,就是經濟成長的滑落,接近三點六個百分點! 在蔣經國時代,台灣走在韓國前面,沒有一個產業是落後韓國的。今天,在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二十年後,台灣全面被韓國超越,沒有一樣是領先的。台灣人天天清算兩蔣難道沒有一點羞愧之心嗎?王建煊表示,台灣在兩蔣時代有經濟發展奇蹟,成為亞洲四條龍之首,但最近這廿五年卻統統在吃老本,台灣的發展不見谷底,「這樣的民主是台灣人民所要的嗎?」 1992年辜汪會談時大陸總體GDP是台灣2倍,20年後的現在是15倍;台灣當年人均所得是大陸30倍,現在不到4倍,兩岸情勢不斷變化,台灣必須正視現實。 以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人)計,1999年台灣是美國的39.1%,2007年跌至35.7%;同期間,新加坡從美國的63.0%增至81.8%,韓國則從30.2%升至48.2%;大陸亦從美國的2.5%升至5.5%;到了2013年,台灣GDP/人從美國的35.7%回復到39.5%,新加坡進一步成長為美國的104.1%,韓國微幅升至美國的49.0%,大陸大幅增長為美國的13.1%。1999~2013年,GDP/人台灣僅增長55%,新加坡和韓國都增長1.5倍,大陸更是增加7倍,其間差別在哪裡?惟是否改革開放而已矣。 許信良說:如果當年台灣跟韓國一樣大膽西進開放.現在台灣GDP不是2萬美元.而是3萬! 台韓GDP消長 西元 台灣 韓國 1990 8,132 5,893 1991 9,008 6,820 1992 10,589 7,198 1993 11,077 8,200 1994 11,991 9,495 1995 12,906 11,490 1996 13,527 12,282 1997 13,904 11,276 1998 12,679 7,486 1999 13,609 9,583 --------------------------- 2000 14,519 10,937 2001 13,093 10,243 2002 13,291 11,568 2003 13,587 12,806 2004 14,663 14,271 --------------------------------- 2005 15,714 16,533 2006 16,911 18,485 2007 17,596 20,110 2008 17,941 19,136 2009 16,997 17,074 -- 美國學者杭亭頓曾指出,新加坡是清廉有效能的威權,台灣是腐敗的民主,李光耀在統治上強硬而不寬容,對反對派極盡打壓迫害限制之能事,他的名言「秩序先於民主」、「我不必向世界交代,我只向新加坡負責」,使他在人權及民主紀錄上飽受責難。雖然他的確把新加坡建立成「花園城市」.新加坡獨立後,李光耀積極推動經濟發展與教育改革,建立以高效率與廉潔而聞名的政府,雖然壓縮了政治上自由民主的空間,卻讓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富裕繁榮、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 李光耀十分憂心現在新加坡年輕人要求政治開放,將撕裂社會使新加坡失去凝聚力無法進步。 他表示在新加坡最容易贏得多數選票的方式,是告訴選民「我們是華人,他們是印度人馬來人所以請投我一票」 在政治方面,李光耀打擊政敵、壓制反對黨從不手軟,獨立後一直實施《國內安全法》,授權政府在必要時不經審判即可無限期拘禁「危害國家安全」人士。李光耀提倡「亞洲價值觀」,強調亞洲國家不必完全遵循西方對於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觀。 台灣現在「不是民主社會、是民粹社會;不是人權國家、是特權國家」,在野黨不滿政策,動不動就霸占主席台、杯葛議事,讓多數人服從少數人,從民主社會變成民粹社會。 台灣老想用民主自由影響大陸,「民粹社會不足以撼動中國大陸」,撼動中國大陸要有真正的社會建設,如果只有2300萬人民的台灣,在立院為了法案,就可大打出手,少數撂倒多數;那大陸13億人口也玩民粹政治的話,將變成軍閥割據。 李嘉誠比較新加坡和香港的營商環境及社會氣氛作回答。「1997年時香港的GDP跟新加坡一樣,但今天新加坡高於香港最少三分之一。香港一定要提高競爭力。香港若真的走上民粹主義之路,就會像野馬易放難收。」李嘉誠說,「新加坡是先天不足,香港則是寵壞了的孩子。香港近來民粹主義升騰,照這樣下去,用不了五六年就會面目全非。」 --- 專制中國蓋1條千里高鐵只要4年 民主台灣捷運機場線新莊線10幾年還沒蓋好 當我們兩黨還在煩惱選舉要派誰來制衡時,人家已經快完成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了.... 台灣看到的還是罵馬英九,罵經濟不景氣,看不到有太多的進步,我越來越覺得台灣的民主很有問題.... 除了謾罵,可以多點反思嗎? 大陸貧富差距大,台灣難道小? 我們擁抱西方的民主,認為這才是真理,但實際上我們只有投票的那一天才是真正人民作主,其餘時間只能上網發發牢騷,打打嘴砲...我們得意的自豪新聞自由透明且公正,但實際上呢?不是政治傾向明顯就是新聞毫無深度可言...哪個高官明星結婚,誰跟誰又傳緋聞...國際上真正發生的大事沒看到幾家在報... 我們是可以選擇,但太多的選擇反而使我們被動的吸收單一資訊,而民主自由的大旗又讓我們誤以為我們的資訊是最正確的,最全面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規劃一片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這段話讓我感觸很深,我們的自由是以”我”為主,但人是自私的,也是狹隘的,有誰願意為了公眾的利益去犧牲自己的利益?但一個國家的建設跟規劃少不了會犧牲少數人的自由,此時該如何抉擇? 看台灣的高鐵跟大陸的高鐵花的金錢跟時間比較一下就知道, 我們花了太多成本在內鬥,在制衡,在討好,我們選出的民意代表首要政治正確,然後跑紅白帖跟拼選舉缺一不可,至於建設? 民眾有抗議再說吧... 反觀大陸,綠化減碳,太陽能運用,雲端技術的成效已經要把我們拋在腦後了,在我們還要捧著水電繳費單要到7-11繳費時,人家早已數位化一卡搞定了,當我們政府只能呼籲民眾節能減碳時,北京早已家家戶戶裝上太陽能板了,當我們兩黨還在煩惱五都選舉要派誰來制衡時,人家已經快完 成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了.... 許多人嘲笑大陸人水準素質低落,但能再嘲笑幾年?人民素質的提昇靠的是教育金錢跟時間,大陸前兩項都有了,那時間呢? 台灣花了二三十年,大陸富起來到現在也才幾年?但我認識的一些新一代的大陸人教養談吐跟想法已不輸台灣人了,甚至在國際觀,在積極度上遠遠超越我們.面對這種狀況,沒有人為台灣感到憂心?還在大言不慚笑別人是專制國家,素質低落? 我生在台灣,衷心希望台灣能更好,但現在台灣人普遍對大陸的想法,讓我想起了”夜郎自大”的故事. --- 中國模式受到國際肯定 十幾年前,國際上對中國的崛起還頗多懷疑,尤其不看好中國異於西方的政治體制,隨著中國的持續成長進步,近年越來越多的學者、智庫和政治人物改變態度,相信中國崛起勢不可擋,並肯定中國模式的優越性,包括肯定中國的共產黨政治體制,讓我們看看這些外國人怎麼評斷中國模式。 著名的未來學研究者奈思比(John and Doris Naisbitt)在2009年出版「中國大趨勢」(China's Megatrends: The 8 Pillars Of A New Society),對於中國的政治體制是這麼說的:「中國共產黨持續主政的狀態,有利於人民生計。長期的策略性計劃能夠施行,不會受到西式民主的任期屆滿必須改選的干擾和中斷。中國沒有在政治對立抗爭中受到撕裂,也沒有因為突然改道轉向而減緩速度,而是從改革一開始就朝向共同目標前進。自上而下的策略,受到自下而上的支持和參與。」「中國…正在創造一個和西方現代民主相對立、適合中國歷史與社會的政治模式,就如同美國在兩百多年前,創造了適合其歷史與社會的一個模式。」 台灣熟知的日本著名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在2009年就看好中國的發展:「廿五年後,日本的GDP可能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從過去兩千年的大部份歷史看,日本國力的規模一直是中國的十分之一。從明治維新以來的一百四十年,這一比例才逐漸發生變化,現在只不過是正在回歸到以前的比例關係」 首先提出「軟實力」概念的哈佛大學教授奈伊(Joseph Nye)推祟中國的軟實力:「儒家文化是你們最大的軟實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對於中國共產黨也頗正面:「中國共產黨帶領數以億計的中國人脫離了貧困,在經濟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是中國共產黨軟實力和合法性的重要來源。」「反腐深得人心,就是在增加黨的軟實力。」 曾擔任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的經濟學家鮑泰利(Pieter Bottelier)支持中國模式和目前的發展方向:「目前中國不需要多黨制,實行多黨制將給中國帶來不可承受的風險。」「目前的體制下,中國可以做很多事情,能朝著讓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更加民主、更加公平、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達到一個更平衡的經濟發展水準。」 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賽奇(Tony Saich)相信每個國家都不同:「中國不能照搬別國的制度模式,每一個國家應找到他們自己的路。」「美國…不要一個強的政府,而是要有更多的制衡。…中國肯定還是會有很強的政府…很強的領導人,中國有這樣的傳統。」 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史坦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ven Roach)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通過更多依賴於十三億中國人的內部消費,減輕全球需求起起伏伏對自身的影響,中國將會繼續取得創記錄的經濟發展成就。」 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的前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Jim O'Neill)認為中國是一枝獨秀:「就金磚四國整體而言,經濟表現差強人意。」「中國是個真正的明星。十年來,中國經濟平均增長率超過我原先預期的百分之七點五。」 著名經濟學家、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看好中國的經濟前景:「到2030年時,我們討論的已經不是G20,也不是G7、G2,而只有中國這一個國家。中國在經濟上主導世界的時間要比大家預想的快得多,而且範圍要廣得多,程度要深得多。」 暢銷書作家和學者雅克(Martin Jacques)預測中國:「中國是否可能會採用西式民主?我不這麼認為。但是你要是問中國是否會變得更加民主、公開、透明、法治、負責任、更有代表性?那麼答案是肯定的。」 上述的學者專家都是與中國沒什麼關聯的外國人,他們的評論應屬客觀中立,當世界越來越肯定中國,台灣卻是越來越排斥中國,台灣又在中國大陸旁邊,未來的路真不知道要怎麼走! http://yskuo53.pixnet.net/blog/post/301134092 --- 正如英國學者馬丁‧賈克所著作的《當中國統治世界》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 一書所說,中國從最強盛統一的秦朝開始,始終以中土天朝自居,只要鄰國臣服進貢,便無意對「番邦」進行殖民統治,如此才能保持領土完整及種族文化的純正。即令在明朝派鄭和下西洋,目的也是在宣揚國威,而非殖民侵略。這是中華文化與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 當中國統治世界 這本書數年前甫出版,立刻成為暢銷書,作者也成為被各國爭相邀請演講的炙手可熱人物。然而,許多自由民主派人士、人權團體也不斷指控中國大陸政府不民主、不注重人權。但是中國的國力、軍事力、經濟力不斷飆升,政府的執行力也讓許多民主國家刮目相看。更令人驚訝的是,根據哈佛大學所做的研究報告,大陸民眾對中共中央政府的滿意度,竟然高達九成,遠遠領先其他民主國家!因此有不少國際知名政治學家,比較起不斷強盛富裕進步的中國與日漸衰敗混亂的西方政治經濟體系,開始懷疑西方國家的所謂民主制度與資本主義,與中國式社會主義相較,是否真的具有無可挑戰的優越性? 就拿美國來說,在上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後,雖然沒有認真執行過歐洲帝國的殖民主義,卻把自己托大為世界警察,到處出兵維持秩序,卻也處處遭到反對與抵抗。他們不斷向其他國家推銷他們最自傲的美式民主制度,卻沒有讓所有新興民主國家成就廉能有效率的政府。 以美國東西岸連接南北大城的兩條高速鐵路為例,已經延宕了數十年始終無法動工。與中國一年建成一條高速鐵路相較,正好驗證了一件事:靠民主選舉取得政權的庸俗政客,似乎無法比中共中央長期培植出來的菁英政府,更加廉能有效率。 -- 李光耀蔣經國相惜 與李登輝話不投機 錢復說,有一次兩位李先生在台北會面,錢復以外交部長身份陪同在場,結果氣氛「很尷尬」,兩人搶著說話,你來我往,幾乎沒有一個話題有交集,後來李光耀就很少來台灣。不過,錢復說,因為李光耀會批評台灣太民主、太自由,這點李登輝當然要反駁;但除了話不投機外,李登輝仍對李光耀很禮遇。 「李光耀不只對台灣的民主有看法,更對新聞自由非常有意見」,錢復回憶有次在圓山飯店跟李光耀會面,李光耀第一件事就是帶著責備的口吻說,「在新加坡看台灣的報紙,再這樣下去,你們國家早晚要倒楣」,並對錢復說,媒體再亂搞,「有一天你會痛不欲生」。 聽到李光耀如此發言,錢復當場回說「覆水難收,,你批評台灣的新聞自由很容易,但要改變很難」。 在我看來台灣的問題在於當初根本就不應該民主化.如果馬跟小蔣一樣強人統治一黨專制.他絕對是蔣經國李光耀等級的世界級領袖.台灣的建設經濟發展絕對遠勝過現在!可惜民主化後施政處處掣肘.他只能在在野黨處處杯葛抗議扯後腿的情況下施展不開淪為無能的歷史罵名! 新加坡跟中共千萬別步上國民黨的後塵! 二十餘年來的台灣民主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民主淪為民粹、內耗持續不斷、統獨爭議的突出紀錄。這種鋪天蓋地的政治內鬥,再由反對黨、媒體、利益團體擴大與扭曲. 經濟與政治之緊密關係,對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台灣經濟之悶與衰,即來自政治之鬥與亂。 蔣經國主政十九年威權時代的平均成長率為九%。一九八八年一月他去世後,如果以歷任總統就任時的「日曆年份」計算,李登輝執政頭八年(一九八八—一九九五)的成長率為七‧四%;第二任全民直選後為五‧一%;接著陳水扁第一任三‧三%;第二任回升到五‧六%;馬英九的第一任又變成三‧四%。後經國先生時代的二十五年(一九八八—二○一三)平均成長率為五‧四%。 我們不禁要說:民主政治轉型的代價,就是經濟成長的滑落,接近三點六個百分點! 在蔣經國時代,台灣走在韓國前面,沒有一個產業是落後韓國的。今天,在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二十年後,台灣全面被韓國超越,沒有一樣是領先的。台灣人天天清算兩蔣難道沒有一點羞愧之心嗎?王建煊表示,台灣在兩蔣時代有經濟發展奇蹟,成為亞洲四條龍之首,但最近這廿五年卻統統在吃老本,台灣的發展不見谷底,「這樣的民主是台灣人民所要的嗎?」 二十五年以前,台灣是亞洲四小龍第一,經濟成長、國民所得是亞洲首屈一指;但是經過我們自己選出來的政黨與領導人來執政後,今天變成四小龍之末。尤其十二、三年前,台灣是一萬兩千美元,韓國六千美元,今天台灣兩萬美元,韓國快要達到三萬美元了,台灣的一半變成超越台灣。台灣現在的平均薪資也是四小龍之末. 台灣現在「不是民主社會、是民粹社會;不是人權國家、是特權國家」,在野黨不滿政策,動不動就霸占主席台、杯葛議事,讓多數人服從少數人,從民主社會變成民粹社會。 台灣老想用民主自由影響大陸,「民粹社會不足以撼動中國大陸」,撼動中國大陸要有真正的社會建設,如果只有2300萬人民的台灣,在立院為了法案,就可大打出手,少數撂倒多數;那大陸13億人口也玩民粹政治的話,將變成軍閥割據。 李光耀在統治上強硬而不寬容,對反對派極盡打壓迫害限制之能事,他的名言「秩序先於民主」、「我不必向世界交代,我只向新加坡負責」,使他在人權及民主紀錄上飽受責難。雖然他的確把新加坡建立成「花園城市」.新加坡獨立後,李光耀積極推動經濟發展與教育改革,建立以高效率與廉潔而聞名的政府,雖然壓縮了政治上自由民主的空間,卻讓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富裕繁榮、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政治方面,李光耀打擊政敵、壓制反對黨從不手軟,獨立後一直實施《國內安全法》,授權政府在必要時不經審判即可無限期拘禁「危害國家安全」人士。李光耀提倡「亞洲價值觀」,強調亞洲國家不必完全遵循西方對於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觀。 中國共產黨打破了民主世界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壟斷。哈佛大學前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觀察到,美國每30年生活水平翻一番,而中國過去30年間每10年生活水平翻一番。中國的精英階層認為,他們的模式——共產黨緊密控制,以及穩定地選賢任能——比民主效率更高,更能避免僵局。中國領導人每十年左右換一屆,按照完成施政目標的能力選拔幹部。 (開明專制集體領導) 批評者們譴責政府用各種措施控制民意,無論是關押異議者或審查網絡言論。他們批得沒錯。不過,中國政府嚴密控制的決心反過來也證明了對民意的關切。同時,中國領導人有能力處理國家建設方面的重大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困擾民主國家數十年。例如,中國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實現2.4億農民享受養老保險——這要比美國公共養老保險體系的總人口多得多。 許多中國人願意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忍受現行體制。2013年皮尤全球態度調查(Pew Survey of Global Attitudes)顯示,85%的中國人對本國發展方向“十分滿意”,而在美國這一數字僅為31%.....美國仍有大約4650萬民眾活在貧窮線底下,幾占美國總人口數的15%。更可怕的是,僅僅去年一年,還是有將近4800萬的民眾必須仰賴「糧食券」度日,創下1969年以來的新高紀錄。這就不說美國各州的基建荒廢、第四大城底特律宣告破產,乃至聯邦政府一度發不出薪水,只得關門的悲涼景況了。 如果說,民主政治真是那麼美好,何以今天美國人的平均生活質量依然宛如18世紀,貧富懸殊更甚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羅馬時代?是的,美國人當然擁有最現代化科技設備,最尖端資訊軟實力,但這一切並沒有讓他們的人民變得更富裕。這就道出一項再明確不過的訊息,我們所觀賞的好萊塢電影,所看到的美國新聞,以及華爾街股市,十有九成九都是「虛空的虛空」。 然則,這一民主幻象,早在2009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針對國際所做民調即指出,西方有將近半數民眾紛紛質疑民主政治的可行性,甚至要求檢討資本主義。即便今年元月蓋洛普調查報告,全美民眾普遍厭惡政治和黨爭,其中聲稱支持民主黨的受訪者,僅居31%,較2008年下滑5%,而共和黨更是創下新低,只得到25%的支持度。 由此可知,傳統政黨輪替已不可能滿足人心思變,畢竟從兩顆爛蘋果選出來的,還是爛蘋果。新世代的美國人終究認清,如今的政黨政治已淪為民主鴉片,而販賣此一鴉片的,正是躲在背後的資本家與豪門權貴,即便歐巴馬如何高喊Change,有心改變,終究撼動不了「財閥治國」的鐵打板塊。 --- 南韓都趕不上,還想超越新加坡 2014年12月17日 尹啟銘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之後,某些媒體隨即將之歸咎於馬政府的傾中政策、恐嚇中韓FTA對台灣的衝擊等。奇怪的是,民進黨執政時,經濟下挫,只能倚賴大陸,該等媒體半句話不敢吭,如今卻反批傾中,甚至賣台。 民進黨執政8年間,民間消費成長下滑、投資不振,僅靠對外貿易維持經濟成長。拿1992~1999年和2000~2007年兩個8年做比較,世界經濟成長率從平均3.1%升至4.2%,台灣卻從6.1%跌為4.4%,失業率由2.2%增至4.3%,實質平均薪資成長率從2.7%退至0.2%,幾是停滯不前,甚至8年出現3次薪資負成長,顯示台灣經濟衰頹始自民進黨執政時期。 經濟雖是走下坡,但尚不致於走到崩潰的地步,主要靠的就是大陸。2000~2007年,台灣對外貨品貿易順差合計1,524億美元,對大陸順差則高達2,436億美元;若缺大陸這一塊,台灣貿易餘額會由順差轉逆差912億美元。8年間,大陸從台灣的第3大貿易夥伴躍進為第1大夥伴,上市櫃公司赴大陸投資者從272家驟增為899家,台灣外銷訂單交至大陸生產所占比重亦從9%大幅升至42%,促進企業競爭力提升、帶動民間消費與零組件出口成長。凡此種種,均可證明,民進黨執政期間若經濟未倚中,台灣經濟下滑將不知伊於胡底。 相對於民進黨執政對大陸採取閉鎖政策、經貿卻一面倒向大陸,馬政府對大陸開放的經貿措施可大致分為四類,一是大開大闔,立竿見影。例如兩岸直航結合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東北亞黃金航圈,促使來台旅客大增、外匯收入攀升;扁政府8年來台旅客僅增131萬人次、外匯收入成長46%,2008至2013年6年則大增430萬人次、外匯收入增長136%。第二類是開放已遲,商機已逝。例如兩岸未能直航,高雄港在全球貨櫃港排名從1999年第3名跌落至2008年第12名;2008年雖開放直航,2011及2012年續跌至第13名。 第三類是半調子開放,成效有限。例如開放陸資來台投資,表面上製造業已開放97%、服務業開放51%,但是許多行業開放投資卻又附加過多、過苛條件,導致成效不彰。自2009年6月開放陸資至今年9月,5年多核准陸資來台僅581件,投資金額11.3億美元,對比2013年核准台商對大陸投資就達92億美元,可謂小巫見大巫。第四類開放措施則是攸關台灣產業競爭力、經濟結構調整、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卻被卡在立法院動彈不得的法案,例如ECFA相關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等。 反觀南韓。在民進黨執政的2005年,南韓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GNP/人)超越台灣之後,台灣就成四小龍之末。於1999年南韓GNP/人僅達台灣的65%,2007年卻反轉成台灣的1.3倍。而今南韓更是雄心勃勃,朴槿惠總統上任滿周年表示,要把重心放在經濟改革,宣稱3年內要達成經濟成長率4%、就業率7成、平均每人國民總收入4萬美元的「474」目標,期待立法部門透過立法給予國民希望,經濟界經由改革和投資創造工作機會。 在改革、結構改造的策略,南韓一手推動FTA,完成連結中國大陸、美國和歐盟的「FTA中心」戰略,與南韓簽訂FTA的50個國家其GDP總值占全球比重達73%;另一手則是改革推動8個自由經濟區,以之作為成長引擎,並進一步結合FTA和自由經濟區優勢,擴大招商規模。 和南韓相比,台灣經濟改革開放的腳步難以推進,主要卡在3個亂源,其一是立法院充斥違法亂紀、霸占主席台抗爭、阻礙法案審議的事件。其次是媒體亂象,尤其是某些特定媒體藉掌握輿論工具的優勢,用謊言、扭曲事實來誤導人民、製造恐懼與對立,以遂其逢中必反的政治立場。第三是街頭亂象,打著民主、法治、全民的旗子,動輒威脅上街頭、以絕食挾持全民。此3個亂源主要的共同點是:目無法紀、少數霸凌多數、以全民褔祉換取私利,結果則是戕害國家進步。 台灣經濟已經失落十多年,由經濟奇蹟步入經濟平庸;如果讓3個亂源繼續挾持全民未來,恐將陷入衰敗的危機,不僅柯文哲所說的「超越新加坡」是在痴人說夢話,即使是南韓,也是望塵莫及。(作者為前經建會主委) -- 民主失能 台灣的體制優勢正在流失 【聯合報╱社論】 2014.12.16 兩岸政治體制的差異就架構言,北京可謂「憲政」穩固而少「民主」,台灣則是有「民主」而「憲政」動盪;再就政績言,則北京可謂少「民主」而有「績效」,台灣則是有「民主」而無「績效」。於是,若從「政治體制競賽」的角度看兩岸情勢,台灣的體制優勢似在逐漸流失。 過去,台灣向有「民主自由」較「一黨專政」優越的光榮感與自信心。但如今值得憂慮的卻是:如果「中國崩潰論」已漸漸退出思考可及的時間範圍,「民主失能」的台灣要如何與中國大陸維持平衡的競合關係? 台灣的「民主自由」,相較於北京的「一黨專政」,在人權理念層次當然比較優越。而且,台灣的民主政治是節制兩岸關係的主要槓桿,非此無以抵拒北京的壓力。這些因素,皆曾是台灣在兩岸關係中的優勢。但是,這套民主體制因實踐上的「失能」,已逐漸成為耗弱台灣的因素,甚至使台灣陷於難以抗衡北京的困局。台灣若繼續陷此狀態,將失去兩岸競合的因應能力,前景堪虞。 先從政治面看。例如,北京的「依憲治國」,就是「堅持共產黨專政」,此種「憲政」在人權或民主理念上誠受批評,卻產生了如臂使指的治理績效。相對的,台灣的「憲政」連國家認同都呈現撕裂,且經歷七次修憲的憲法,如今又聞修憲之議。再者,台灣的憲政操作問題,遠較憲法條文的問題更嚴重;例如,立法院的「政黨協商」,假「民主」之名摧毀了「多數治理」的憲政原則,這不啻是有民主而無憲政。 再從經濟面看。例如,北京的一黨專政,要產業轉型就騰籠換鳥,要調節分配就以行政命令強制高薪者減薪、低薪者加薪,要參與FTA也聽不到「弱勢產業」的聲音。相對的,台灣的民主體制,使核能政策站不住、石化工業起不來,產業政策莫衷一是,自由開放陷於自相矛盾,要加薪則只能「道德勸說」。於是,經濟政策的辯論往往淪為「罵政府」的比賽,卻始終無以建立目標、策略與路徑。 兩岸的體制對比,約有三項特徵:一、北京有「專制紅利」,台灣卻有「民主負荷」。二、北京有「空間紅利」,汶川地震只是區域事件,但一個九二一地震卻幾使台灣動搖國本;在台灣,一個文林苑事件演成全國風潮,但大陸上的釘子戶皆是地方事件。三、北京有「人口紅利」,自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自外銷到內需,皆可運用十三億人口的規模條件,大開大闔,台灣則因人口規模小而成淺碟經濟。 由於此種體制對比,北京是以專制政治主導經濟,再以經濟支撐專制政治。此由習近平在雁棲湖ECFA「以經濟競合操作政治對抗」的手法,即可概見其政經相輔相成的內外效益。相對而言,台灣則陷於民主政治攪亂經濟發展,經濟遲滯又回頭攪亂了民主政治的困境。例如,太陽花事件即使自譽為民主表現,但其提出的政經方案卻是封殺服貿、貨貿及自由經濟示範區,是否合理可行? 大陸「一黨專政」的體制,在文明理念上自可批評,但如今卻已罕聞「中國崩潰論」之說,而全世界皆在思考該如何因應在「專制紅利/空間紅利/人口紅利」上表現出高度績效的北京政權。相對而言,如前所述,台灣的民主自由在人權理念上當然比較優越,且民主政治亦是台灣賴以與大陸抗衡的最重要的政治槓桿;但是,「民主失能」已使民主與國家的生存戰略剝離,「民主」只能掀起社會風潮,卻不能解決國家的問題。 台灣當然仍應以民主體制來維持兩岸競合關係。但台灣的民主政治,不能再以撕裂為手段,不可只知選舉奪權,卻提不出救國方案;也就是說,面對以「專政建立政績」的北京,台灣必須能「以民主建立政績」,「失能的民主」將難以扭轉兩岸消長情勢的繼續惡化。 為人民福祉計,台灣不可自陷「成也民主/敗也民主」的悖論。我們必須證明:台灣的民主政治,除了太陽花占據立法院、立委霸占主席台、「政黨協商」,及使國民黨九合一大敗之外,我們還能團結國人,共策救國方案。否則,台灣原本具有的民主體制優勢,因內耗空轉,正在逐漸流失之中。 -- 我們不要以為中國的治理體制脆弱不堪,而應認識到,按過去30年的標準,它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制度,一種世界會日益承認且必須學習的制度.估計到2030年,中國可能佔到全球產出的1/3、美國經濟規模的兩倍。屆時,美國權力相比現在將黯然失色。這註定會影響美國人如何看待其政治精英和政治制度......馬丁•雅克 ---------- 英媒:中國治理體制非常成功 值得全世界學習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2日文章,原題:西方看中國經濟崛起目光短淺 西方有種根深蒂固的看法,認為中國的弱點在於政治制度。由於該國缺少西式民主,因而治理體系不可持久。然而,30多年來,中國的治理體系成效非凡,它主導了現代史上最大的經濟轉變。 中國政府高度能幹、具有戰略性思考,同時不乏務實並敢於試驗。它促成了該國生活水準的快速提高,享有巨大的民眾支持。那種認為民眾支持早晚會消失的看法頗為牽強。相反,隨著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及生活水準提高,看起來北京享有的支持或有增無減。 但不要認為對北京的支持僅僅是由於經濟增長。認為民主是政府合法性唯一源泉的觀念在西方近乎是公理。這是錯的。中國國家的合法性深植于該國歷史。至少兩千年裡,國家一直被視為中華文明的維護者和化身,這是其合法性的關鍵來源。 當國家運轉失靈時,中國也會倒楣,典型例子就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949年的屈辱世紀。中共在近幾十年裡取得的成就,就是在經歷了之前一個世紀的悲慘衰敗後,重塑了國家並恢復其在歷史上的主要特點——中樞地位、精英治國、合法性、能幹和高效。 西方往往認為中國政府一成不變。這是因為我們真正看重的是能令中國步向西方模式的那種改革。實際上,自1978年以來,中國大規模的改革從未間斷,規模遠遠大於美英的任何改革。不可想像,若北京不是一直都在進行深刻改革,會主導如此巨大的經濟變革。這個進程還在繼續,今後幅度可能更大。 我們不要以為中國的治理體制脆弱不堪,而應認識到,按過去30年的標準,它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制度,一種世界會日益承認且必須學習的制度。 迄今,有觀點認為中國而非西方民主將面臨長期治理問題。我們視西方民主為某種永恒和理想的問題解決方案。但西方正在走下坡路,歐洲顯然如此,美國民主變得越來越失靈。估計到2030年,中國可能佔到全球產出的1/3、美國經濟規模的兩倍。屆時,美國權力相比現在將黯然失色。這註定會影響美國人如何看待其政治精英和政治制度。 新興國家往往享有不斷加強的國內支援,衰落國家則引發國民的不滿。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西方的治理問題比中國的更嚴重。 (馬丁•雅克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亞洲研究中心教授 名著有《當中國統治世界:西方世界的沒落和新全球秩序的誕生》) ---------- 英專家:中國治理制度非常成功 世界必須學習 2014-10-27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10月24日文章,原題:應重新評估中國式治理制度 《當中國統治世界》作者馬丁•雅克日前為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不能否認中國的治理制度在過去三十年中取得的成績,也不應將西式民主視為評判政權合法性的唯一標準。他同時提出,未來西方在治理方面的問題有可能比中國更嚴峻。 馬丁•雅克認為,中國的治理制度三十多年來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在這種制度下,中國進行了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改革。 馬丁•雅克稱,中國政府非常有能力,能夠以戰略眼光思考問題,與此同時也是務實和敢於嘗試的。這個政府讓中國人民生活水準快速上升,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支持。考慮到中國經濟仍在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準也還在不斷提高,中國政府的支持率上升的可能性將大於下降。 馬丁•雅克說:“我們不應認為,民眾對這個政權的支持只會隨經濟增長的快慢而變化。在西方,民主制度是一個政權合法性的唯一來源幾乎已成為共識。這是錯誤的。中國政府的合法性根植於這個國家的歷史。政府和家庭,同為社會中最重要的兩種組織。在至少兩千年的時間裡,政府被視為中華文明的守衛者和化身。這就是中國政府合法性的主要來源。中國政府的一些其他特徵,比如重視賢能統治、政府能力以及關於國家與人民關係本質上具有家庭色彩的觀念,同樣是根深蒂固的。” 馬丁•雅克認為,自1978年以來,中國政府經歷了重大而持續的改革,其規模遠遠超過美國或英國發生過的任何改革。我們很難想像,如果中國政府本身沒有經歷深刻的改革,它如何策劃推動如此大規模的經濟轉型。這一進程將持續下去,甚至或許會更加令人歎為觀止。 馬丁•雅克說:“我們不應不屑地認為中國的治理制度是脆弱和不穩固的,我們必須理解這一制度——以過去三十年的標準來衡量,這一制度是非常成功的,世界將日益認識到,這個制度是他們必須學習的。迄今為止,人們認為,中國、而不是西方民主國家將面臨嚴重的治理問題。我們對西方民主制度的看法已嚴重脫離了歷史現實,我們將這種制度視為解決治理問題的某種永恆、理想的方案。然而,顯而易見的是,美國民主制度已日益變得失靈、短視、兩極化,容易受到既得利益集團(尤其是社會頂層那1%)的挾持。” 馬丁•雅克稱,從歷史角度來看,有充分理由相信,西方民主國家將面臨艱難而不確定的未來。西方正在衰落,歐洲衰落得尤其快。 一些人預測,到2030年,中國經濟產出可能占到全球產出的三分之一,經濟規模達到美國的兩倍。到那時美國的實力將一落千丈。這勢必影響美國民眾對本國政治精英和政治制度的看法。 此外,鑒於有充分證據顯示近來美國和西歐許多民眾的生活水準停滯不前,未來會怎樣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崛起中的大國在國內的民意支持率往往會不斷上升,而衰落中的大國會遭遇民眾的不滿。我們不應低估這樣一種可能性,即西方在治理方面遇到的問題將比中國更嚴峻。(馬丁•雅克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亞洲研究中心教授 名著有《當中國統治世界:西方世界的沒落和新全球秩序的誕生》) --- 馬丁雅克: 西方要謙虛地向中國學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kHEcz1R7c Martin Jacques - Understand the rise of China 马丁·雅克:了解中国的崛起 在倫敦的TED Salon 的演講中,經濟學家馬丁‧賈克問道:“西方國家該如何解讀中國和其非凡的崛起?”這位"當中國統治世界" 的作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X9auaTUrk -- 據說翡翠水庫當年要蓋的時候很多人反對,台北人也哭腰到不行,理由當然就跟大多數建設會被反對的原因差不多啦…就是質疑建水庫有沒有必要性啊、會破壞生態啊、萬一有大地震或左邊飛彈射過來就會大潰堤,台北就跟亞特蘭提斯一樣淹到變成考古學家挖的東西了等等等… 不過當年KMT的阿港伯堅持要蓋,據說當時中央社還報導反對者抨擊阿港伯是老共的間諜之類的,不過現在大家都知道天龍國因為有翡翠水庫,不太確定缺水兩個字怎麼寫。 網友表示:「啊不就還好當時的環保團體跟護樹盟沒那麼厲害,不然現在台北跟桃園可能就要因為搶石門水庫開戰了~」 如果蓋水庫這事發生在今天會發生什麼事咧? 環保團體一定會先開槍:「反對興建水庫,留給我們後代一個豐富多樣的生態。」 然後某黨也會跳出來說:「根據民調有70%的人民不贊成興建水庫。」 接著網路鍵盤專家就會表示:「可靠數據表示,大台北用水無虞,興建水庫根本多餘,都是為了貪汙,圖利廠商。而且哪天天災導致水庫潰堤,人口要往哪疏散?」 X踢踢鄉民們最後就會出現:「這一切都是KMT跟中共的陰謀,KMT不倒,台灣不會好!」 此網友的結論是:……欸怎麼好像核四? ---------------------- 下面其他網友對此網友的回應非常正面~居然都表示被說服惹! 「等一下你會被打成黨工。」 「好了下去領500~」 「所以一定要啟用核四,核電都是一堆飯盒(反核)拿舊資料移花接木!」 「你舖梗舖很久,重點是最後一句。(最後一句:怎麼好像核四?)」 「這篇戰力有強,下去領5000。」 「反核要哭惹,這篇戰力太強,有被推爆的潛力。」 「對啦,所有公共建設的環評根本就是脫褲子放屁~」 「完全推啊~還好當時沒有某樹盟在那邊鬧~」 「原PO一篇文,震驚了全台灣的吱吱(用來指稱政治立場偏向綠營的鄉民)。」 本筆不得不說,姑且不論到底這最後為什麼變成藍綠之爭,或是核四到底蓋不蓋的老問題,但是這網友說的超中肯啊!環保團體跟某黨還有鍵盤專家完全就是現在會發生的事情啊~ -- 一個國家要有願景,可是願景不是小老百姓能懂得,蔣經國先生大舉外債大刀闊斧執行十大建設,當時老百姓說:連車都沒有要什麼高速公路?? 八零年代台灣的經濟起飛,正因為有這些舉債蓋的基礎建設,讓台灣能把製造好的貨物運出去,而現在人民是老闆,動不動就是這是納稅人的錢,納稅人究竟繳了多少錢? 政府的錢只靠納稅人的錢怎麼夠?民粹已經成為台灣進步的障礙。 在臺灣,還有一種聲音,專門編一些奇怪的言詞跟政府唱反調。我小的時候在南部生活,聽到我們鄉親罵中山高速公路,說那是建給有錢人開的,強力反對!後來政府熬不過民意,把四線道縮為兩線道,在吵吵鬧鬧中勉強蓋起來。幾年前我們鄉親又去罵,說政府重北輕南,高速公路在北部是四線道,南部只有兩線道,實在是把我們當次等公民、嚴重歧視! 如果我晚出生也許就真信了這話,但小時候我記得很清楚大家怎樣吵,我看說話的人年紀並沒有比我小,怎麼會不知道呢?但我提出我記憶中的內容,還被指責造假。 四十多年前,當時的黨外人士,利用選舉時期將「十大建設」罵得一文不值,他們說:「鄉親啊!我們買摩托車的錢都不夠,現在這些有錢人要起高速公路,花我們那麼多錢,只給他們的車走,阿我們的摩托車、孔明車根本不能上去,你們說他們可惡不可惡?」 這在當時是多合理,多搧情,多為人民著想的聲音啊!如果當時聽那些人的,台灣現在是什麼個鬼樣子? 一位居住在上海的台籍人士的真心感受 ⋯⋯ 「就這樣少數人 的權利被極大化,多數人要忍氣吞聲, 這就是台灣過分重視民主的的下場。」 台灣的同事跟我說,他覺得台灣現在亂糟糟,景氣不明。有的大老闆預言苦日子將來臨,且延續到2020。另一個大老闆則嗆言已經在過苦日子. 這怎麼說呢?台灣的現狀很難改變,我2002年到上海,起初開始的三年想回台北,並且是越快越好,但是到了2006後就覺得上海,台北差不多,這兩年,回去台灣看到的還是罵馬英九,罵經濟不景氣,罵瘋牛肉,罵瘦肉精,四月回去罵都更,看不到有太多的進步,我越來越覺得台灣的民主很有問題. --- 台灣被韓趕上的關鍵在李扁執政時期 韓抓緊大陸改革開放的商機.台灣在戒急用忍鎖國愛台灣 在蔣經國時代,台灣走在韓國前面,沒有一個產業是落後韓國的。今天,在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二十年後,台灣全面被韓國超越,沒有一樣是領先的。台灣人天天清算兩蔣難道沒有一點羞愧之心嗎?王建煊表示,台灣在兩蔣時代有經濟發展奇蹟,成為亞洲四條龍之首,但最近這廿五年卻統統在吃老本,台灣的發展不見谷底,「這樣的民主是台灣人民所要的嗎?」 二十五年以前,台灣是亞洲四小龍第一,經濟成長、國民所得是亞洲首屈一指;但是經過我們自己選出來的政黨與領導人來執政後,今天變成四小龍之末。尤其十二、三年前,台灣是一萬兩千美元,韓國六千美元,今天台灣兩萬美元,韓國快要達到三萬美元了,台灣的一半變成超越台灣。台灣現在的平均薪資也是四小龍之末. 土地改革/375減租/9年國民教育/建故宮/運黃金保衛台灣不被赤化難道不是老蔣幹的?十大建設/竹科/亞洲4小龍之首/解嚴民主化難道不是小蔣幹的?台灣科技之父李國鼎,一手創設科技園區、培訓高科技人才,「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一句話道破李國鼎在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地位,七零年代李國鼎就已經看準趨勢,決定在台灣發展資訊工業.李國鼎是真正拚經濟的政治家,造就台灣20年GDP平均成長率達到8.2%,創造台灣經濟奇蹟。 在台灣最艱困的年代,國民黨一群外省專業菁英,專心為台灣打拚未來,打造台灣的經濟奇蹟。他們是尹仲容、李國鼎、俞國華、趙耀東、孫運璿等人,協助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突破兩次石油危機,對抗通膨,穩定和美國斷交的危局,帶領台灣走出政治困頓,走過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 孫運璿任職於台電的18年間,共完成9座水力電廠、3座火力電廠,「讓輪流停電成為歷史名詞」。更完成了難度極高的東西輸電線路,使「台灣電力,變成電利台灣。」 除對台灣電力的貢獻外,孫運璿在擔任經濟部長、行政院長期間,也分別透過設立工研院、新竹科學園區,帶動台灣產業轉型,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孫運璿先後出任交通部長、經濟部長,那時台灣的處境十分艱辛。擔任交通部長時規畫中正機場、北迴鐵路、南北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是當年策畫國家十大建設的靈魂人物。出任經濟部長時,台灣退出聯合國、面臨石油危機等重大衝擊。他克服困難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新竹科學園區,更重要的是和李國鼎決定派人出國學習,並決定發展積體電路,也才有今天的台積電、聯電,造就了台灣電子工業。 以孫運璿擔任院長期間為例,雖然期間歷經兩次石油危機,每人GDP仍成長3倍,經濟成長高達8.28%,為世界第一,並使台灣躍升亞洲四小龍,台灣經濟奇蹟因而享譽全球。而俞國華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近乎10%,外匯存底僅次於日本,為世界第二。 若當時沒有破釜沉舟舉債推動十大建設,台灣何來高速公路及桃園國際機場等現代硬體設施,運輸產品出口,促進台灣外貿成長?當時若無高瞻遠矚積極引進人才的膽識,成立新竹科學園區及工研院,單憑美援與日本殖民者30年前留下的建設,就能創下高科技產業的一片天? 回顧1978至1984年間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長的時代,從10大建設、12項建設的執行,到科學園區和文建會的成立,使台灣得以由勞力密集走向技術密集的發展模式。當時台灣社會是ㄧ個大跳躍的時代,GDP從1977年的1182元一路攀升到1984年的3134元,「6年內翻了3倍,從這個數字就知道當時台灣出現了多大的轉變。」 俞國華內閣5年期間,台灣經濟仍能維持每年兩位數百分比的成長,無論外匯存底、外銷實績、產業生產值,均呈猛烈竄升狀態。 在財經方面,俞內閣首度高舉「自由化、國際化」大旗,為往後台灣經濟發展樹立標竿。 如果沒有這些外省優秀技術官僚,讓最愛台灣最顧本土的民進黨執政,現在的台灣不知會變怎樣?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大家都在惡鬥,現在面臨經濟成長率保2的關卡。但大陸這幾年到處都在拚經濟,22年來GDP成長了21倍。」 以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人)計,1999年台灣是美國的39.1%,2007年跌至35.7%;同期間,新加坡從美國的63.0%增至81.8%,韓國則從30.2%升至48.2%;大陸亦從美國的2.5%升至5.5%;到了2013年,台灣GDP/人從美國的35.7%回復到39.5%,新加坡進一步成長為美國的104.1%,韓國微幅升至美國的49.0%,大陸大幅增長為美國的13.1%。1999~2013年,GDP/人台灣僅增長55%,新加坡和韓國都增長1.5倍,大陸更是增加7倍,其間差別在哪裡?惟是否改革開放而已矣。 許信良說:如果當年台灣跟韓國一樣大膽西進開放.現在台灣GDP不是2萬美元.而是3萬!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