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到上海的新體驗 旅美台人震驚 台灣的下一代就自求多福吧!
2017/06/11 02:21:36瀏覽1508|回應0|推薦3
到上海的新體驗 旅美台人震驚 台灣的下一代就自求多福吧!
(綠營會說:中國那麼好.怎麼不搬去住?XD)
熟悉兩岸事務的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最近在臉書上轉發了他一位住在美國的台灣朋友發給他的一篇文章〈到上海的新體驗〉,大談上海「進步與發展」,結尾表示「我已退休,不拚了,台灣的下一代就自求多福吧!」
---
“到上海的新體驗”:近十年來,每年都會來上海一兩次,去年因為生病沒來,昨天又來上海了,以前都是住在人民廣場旁邊的新世界麗笙酒店,這次訂不到房,就住浦東的長榮桂冠酒店。很多事對我來說是第一次,餐罷無聊,就來野人獻曝一番吧。

首先,這是我第一次以卡式台胞證入境,是人工通關,從把證件遞進窗口到我離開窗口,最多十秒鐘,不用翻文件,不用打鍵盤,不用蓋章,只把台胞證感應"嗶"一下,就OK過關了。

住進酒店,本來以為浦東沒有浦西熱鬧方便,結果酒店對面就是一個購物廣場,和浦西的新天地差不多但是大得多。 酒店旁有一家歐尚超市,奇大無比,台灣的大賣場根本無法相比。

今天早上出發去人民廣場旁的銀行辦事,不過兩年前,那銀行還像台灣的銀行,一排櫃台,四五個行員,民眾拿號碼牌叫號辦事。 現在是一排機器,只有一個行員和一個警衛,要辦甚麼事全部在機器上辦,包括開戶填文件,只有一些需要本人辦理的事情時才到行員前面人工驗證簽名授權一下證件。

久聞支付寶大名,本來想說這沒甚麼,台灣早就有像悠遊卡這種小額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方式。 這次是我第一次使用支付寶,讓我大為吃驚,因為它厲害的地方不是付款方式,而是它的普及性,我吃飯,路攤買水果,超市結帳,全部用支付寶,我就是想看哪裡不能用,我投降了,連地鐵車票充值機,甚至路旁飲料販賣機也都可以用支付寶,等於鈔票了。

台北UBike很方便,我也常常用,但是上海的共乘單車更是方便得多,你看到路邊有車就可以借,沒有固定的停車樁,就算沒看到車也可以用手機看附近哪裡有車,看到後可以用手機預約十五分鐘,這十五分鐘內別人借不走,然後你掃描車上條碼就會自動解鎖讓你騎走,最棒的是隨停隨還,只要把車鎖一拉,就算還車了。這共乘車到處都是,還有電動車,台北起步早,現在落後多了。

以前上海人對外人滿冷漠的,問路甚麼的,要不亂指一通,要不不理不睬,這次嚇一跳,今天我有三次只是和我太太在討論去哪裡要怎麼走,三次都碰到有人主動幫忙,一次是五十歲左右的婦人告訴我幾號轉幾號地鐵,一次是兩位三十左右的夫妻幾秒就從網上列出乘車及步行路徑要我用手機照起來,第三次更棒,她說她也要去附近,我帶你們去吧! 轉了兩趟地鐵,把我們帶到目的地才離開。

這才是上海最大的變化,我觀察到在人民廣場附近,在我住的旅館附近,有90%的車子會禮讓行人,很少路人闖紅燈穿馬路,在我今天搭的十次地鐵上,看到四次讓座老弱婦孺,沒有不讓的,這是我以前從未經驗過的。

剛才去餐廳吃飯,先排半小時隊,是在門口輸入手機號碼,然後可以去逛逛,隨時可以用手機看排到幾號了,快輪到時也會手機提醒,這台灣也普遍,沒啥。讓人搞不懂的是進去坐定後沒人理,和我們同時進去的隔壁桌連菜都上了,我們連點菜的服務員都不見蹤影,經過觀察,原來是要用手機掃描一下帶位牌上的條碼,手機上就會顯示菜單及每個菜的說明,直接用手機就可以點餐了,人家一家七八個人,每人一個手機就各自點菜,菜也就一個一個上來,隨時可加點,買單也是幾秒就來,支付寶一掃就完事了。效率奇高。


我這次算是土包子了,台北啊! 二十年前看上海大力建設,我還想這樣還要好久才能追上台北,心想他們硬體建設漂亮,軟體內在不行,這次是認知到我們是在看人家車尾燈了。 而且人家是上下一心,大家的嘴上都是要國家富強,要站上世界第一。我的幾位年輕親戚各個幹勁十足,信心滿滿,認為努力就會帶來美好回報,完全不認同小確幸。

這次到上海不過24小時,卻感受到和以前不同的事物。我已退休,不拚了,台灣的下一代就自求多福吧!
-----
----------
ㄏ~此文一出.一堆獨派馬上玻璃心崩潰.人家在談高科技富國強兵.這些人卻只會搬出"自由民主人權....."當自己落後的遮羞布.窮得只剩民主?
自由時報還大批此人:"劉姥姥進大觀園後,又回過頭來驕其妻妾的「齊人心態」"
如果台灣像瑞士一樣不受鄰國威脅.可以關起門來搞小確幸倒也無可厚非.
問題是對岸一天到晚想著要完成統一大業.就只等國力軍力超越美國.....
這靠的可是富國強兵硬實力.可不是靠"分配的公平、正義的落實、環境的保護,以及自由的生活"就可以阻擋....
我猜這群獨派會鴕鳥心態繼續自我感覺良好到解放軍登陸為止...

---
自由廣場》談捧中貶台的「齊人」心態
2017-06-11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09763
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則訊息,大意是說,上海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包括購物中心的規模、「支付寶」的普及性,乃至於銀行與餐廳所提供的無人化自動服務,都比台北的更大、更快、更多。就連在精神上,大家都幹勁十足,追求國家富強。

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則訊息。(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坦白說,類似的訊息,在台灣早已是汗牛充棟。然而,這些訊息的共通問題是,第一,對中國以偏概全;第二,要台北以小博大;第三,執著於過度簡化的存在意義,與強調多元價值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馳。也因此,除了「捧中貶台」以外,實在難以引起真正共鳴,或是有意義的討論。

上海,做為整體長江流域人員、商品與財富的匯集地,即便在中國最衰弱的滿清末年,都還可以名列世界一線重要大都市,更何況,今天的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上海的富裕與進步,平心而論,理所當然。然而,上海能夠代表整個中國嗎?即便小如台灣,在制定政策的時候,都還要時時提醒自己,千萬不要犯了「台北觀點」的錯誤。那麼,為何在理解幅員廣大的中國時,卻又凡事從上海看天下?這樣的以偏概全,真的能夠讓我們更了解中國嗎?

此外,台北不論是腹地大小,或是人口規模,都難望上海項背。硬要比較,只會讓台北更看不清自己的定位,以及該發展的路線。這就如同美國游泳好手菲爾普斯的「主場」,不會是在棒球場或是田徑場。台北需要思考的重點,在於如何找出自己的特色,努力發揮,而不是與上海,或是紐約、東京的比較。

再者,從自由民主的觀點切入,國家富強,不應該是國家或個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標。除了基本的物質條件以外,我們同樣重視分配的公平、正義的落實、環境的保護,以及自由的生活、學習與創作。在這個部分,中國的發展仍然落後台灣;北京的治理模式,也仍未被其他國家廣泛視為值得仿效的對象。

總結而言,為了知己知彼,台灣確實需要更全面地了解中國,但不需要那種劉姥姥進大觀園後,又回過頭來驕其妻妾的「齊人心態」。
----
《自由廣場》也談捧中貶台的齊人心態
2017-06-12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10009
昨日讀者投書「談捧中貶台的齊人心態」,提到林中斌說台北比不上上海的進步,是嗎?

近代科技的特點是跳躍式的一步到位,以通訊為例,過去要經過漫長的傳輸技術,現在人造衛星跳過傳輸科技一步到位,每個人手上一個新款手機,早就不用傳輸系統的電話。光鮮亮麗、一步到位就代表社會進步嗎?那可不盡然。

台北的捷運幾年前完工,乾淨、清潔、舒適,相對於台北捷運,紐約的地鐵可是又舊又髒,有人會說台北遠比紐約進步嗎?不要井蛙之見了!紐約地鐵可是一九○四年開始營運,到現在一百多年了,一百多年前的台北地鐵在哪裡?怎麼可能用單一科技產品論斷社會的進步。社會的組成以人為本,人本才是社會進步的核心,人本就是細雕琢磨的尊重文化。

近代科技的特點就是一步到位、光鮮亮麗。光鮮亮麗的背後如果沒有細雕琢磨的人文素養支撐,往往只是曇花一現。清末船堅砲利的北洋艦隊,號稱東亞第一,中日海戰時,卻是不堪一擊,一步到位的新科技固然重要,細雕琢磨的人文精神更是它的核心價值。

去年十一月美國選出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總統,幾個月來,五花八門的政策令人眼花撩亂,上個月乾脆把FBI局長解僱,上週柯米局長在國會作證,直指總統說謊。這種事情在中國、在俄羅斯是匪夷所思,在中國柯米局長早就入住秦城監獄、在俄羅斯早就人間蒸發了,這就是細雕琢磨根深柢固的制度與人文精神,台灣有一群人看不到核心的制度與人文價值,因此前調查局葉局長在馬政府主政時鋃鐺入獄。同一批人看到上海便利的電子錢包、黃浦江頭的高樓大廈就認為台北連上海的車尾燈都看不到了,問題是台北為什麼要看只要花錢即可一步到位的上海車尾燈?台北有自己要走的人本道路!要便利的電子錢包,錢花了,隨時電子錢包就來了,要建立以人為本、人民為主的制度與文化,不是一蹴可幾。

人類的發展不是在尋找一時的光鮮亮麗,而是在尋求一個以人為本的價值與生活方式,技術可以一步到位,人文卻必須細雕琢磨的。科技為輔,人本為主,有時候有些迂迴,卻是值得的,台北人很清楚,台北的未來不在別人的車尾燈中,而是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
以下是某網友留言.頗有見地:
戚尋菱 · 三宜塑化有限公司員工
見解正確! 的確,"從自由民主的觀點切入,國家富強,不應該是國家或個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標。除了基本的物質條件以外,我們同樣重視分配的公平、正義的落實、環境的保護,以及自由的生活、學習與創作。" 在科技物質方面,對岸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但在精神面的自由民主,似嫌不足。
我們政府須亟思,如何來解決因民主競爭造成的民粹式的惡鬥,導致國家進步幅度大幅落後鄰近國家。如何來創造一個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家園,使得"青年都幹勁十足,追求國家富強"。
李光耀曾說,華人不適用西方式的民主,不能有太充分的自由,否則一定會淪為相互惡鬥,終成一盤散沙。他並列舉香港,新加坡治理的成功為其佐證。鄧小平及中共也沿襲創造出"東方式的民主自由"這個概念。我一直很不服氣,認為這是剝奪人權的藉口! 但事實擺在眼前,似乎不服氣也不行。唉....無言。

我起先不服的是;李光耀似乎對華人性格的基因了然於心,他所提倡的"開明的專制"近百年先後在港、台及新加坡實施。前者受英、日殖民統治,後者一黨獨大。少了點自由多了點井然有序。
民主與專制的利弊得失,好比蒸汽船艦與舢舨。前者操駕得當時行駛快捷,不像後者行動緩慢。一但操作不當,前者會翻覆沉沒,而後者依然會浮於水面。納粹的崛起與覆亡;中國歷經文革浩劫後再快速崛起,正是東西輝映的最佳寫照!
我們向來把在西方成功的民主制度視為理所當然的普世價值,然而由實際運行的結果來看,除歐美外,亞、非、中南美施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幾幾乎都是政局紊亂,動盪頻傳。
橘過江而為枳,不同民族實施同一體制似乎也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我繼而無言指的是此。

的確,比較起科技、經濟,中國人民在醫學照顧上比起台灣相當欠缺。每年高考考生填志願,醫學系排名也落後於經濟及工程之後。但是近十年間,不論出國進修、國際會議、甚至醫學期刊發表數量上,確實呈現大幅的增長,跟台灣呈現明顯此消彼長的態勢。最近並在人工智能、綠能、及電子商務上傾國家之力大力開發,電動車的銷售已超過全球其他地區的總合。我並非在此捧中抑台,而是期許台灣的年輕人,珍惜我們的優點,學習他人的長處,千萬不要閉起眼睛,將中國的一切一概妖魔化。

中國出口的又都是些什麼?前10大宗應該包含了通訊(含手機及視訊電話) 、自動數據、網通處理設備及其零件'機動車輛(零件)、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半導體器件、液晶銀幕、以及鞋類服飾家具等。在手機半導體及面板上產能急遽昇,對台灣相關產業(如宏碁、聯發科、聯電、宏達電、ICI設計...)形成嚴重威脅。又藉高鐵核能船舶等重工輸出收買周邊國家。

近年在航太工業包括察打一體無人機、衛星、無人登月、量子雷達及太空站的先後設立,我想用的螺絲應該不是台製的吧!?也映證在自動控制及遠距通訊上應具有相當水準。
在超導科技上不但率先建了磁浮列車,也將運用在自製的第二號航母的電磁彈射上,與美國航母科技代差由30年縮短為10年。
姑且不論J20、J31隱身戰機與F22、F35是否能匹敵,起碼比俄T50早成軍已是不爭的事實。日本的心神戰機還在初步印證,就急急向美國買F35以抗衡。中國第一架民航客機雖也上市,但這離波音還差了一大截。雖這些目前談不上是領先全球,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較10年前的白牌爛手機、豆渣高鐵,這進步的速度算是十分迅猛。我們要仔細想,這段時間我們進步多少?
幸好台灣還有台積電及大立光頂住,鴻海只能算半個。台灣在精密機械也成就非凡,但最近因ECFA早收清單將屆,正苦惱要失去競爭力。精機配合台灣的強項IC產業應是產業升級,發展目前最夯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溫床,但是國內從政府到民間卻是一片靜悄悄。
我是答客問,希望不會又會被帽客們戴上 "捧中抑台" 的紅帽。

-----------------

剛去看一下相關新聞底下台灣網友留言.果然又是一些酸民在吹毛求疵找優越感.什麼:上海人還是喜歡插隊.抽菸吐痰.開車長按喇吧.連幾個月前河南女被輾過路人漠視的新聞也搬出來....

許多人嘲笑大陸人水準素質低落,但能再嘲笑幾年?人民素質的提昇靠的是教育金錢跟時間,大陸前兩項都有了,那時間呢?
台灣花了二三十年,大陸富起來到現在也才幾年?但我認識的一些新一代的大陸人教養談吐跟想法已不輸台灣人了,甚至在國際觀,在積極度上遠遠超越我們.面對這種狀況,沒有人為台灣感到憂心?還在大言不慚笑別人是專制國家,素質低落?
我生在台灣,衷心希望台灣能更好,但現在台灣人普遍對大陸的想法,讓我想起了”夜郎自大”的故事.
----

"陸女子遭車撞倒地 路人冷漠任由她再被車輾過"?
2300萬人的台灣, 3億多人的美國, 一樣在發生類似的事情, 但是一看到發生在13億人的中國大陸, 一群綠蛙突然覺得自己高尚了起來. 到底是有多自卑啊!
大陸13億人,要找出比台灣人更進步、更文明的,何止兩千三百萬人?要找出比台灣人更落後、更不文明的,也很容易。
台灣人也要體認到,不要見到美國人和日本人就低頭,見到大陸人就揚眉,自己並沒有高大陸人一等。
中國的河南駐馬店是大陸比較落後的地方.如果北上廣深也發生這樣的事.再來批評冷血吧
這事件上了大陸微博熱門,可想而知大陸人更是很氣憤,
大陸的網媒「觀察者」以「令人憤怒,令人痛心,拷問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悲憤地發出質疑。這個視頻昨也出現在臉書上。
相關視頻微博已經有超過6萬條評論,5萬多轉發,以及近4萬點贊。眾多網友為這名女子的遭遇、路人的冷漠痛心,對出租車司機的逃逸感到憤怒,一位網友說,如果自己在現場至少會第一時間攔停所有車輛,站在倒地女子身前,撥打兩個電話,120和110。告訴120需要急救,通知110有交通事故逃逸,追查出租車監控。
----

台灣怎麼變這樣?2死車禍 攔車半小時無人理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縣報導】
2013.09.28
「如果不是過往人車那麼冷漠,老先生應該還有機會!」七十五歲的高姓男子車禍受困車內,醫師楊重源經過,見轎車漏油,攔車求助半小時無人理會,眼睜睜看著高被烈火焚身。「他當時神智清醒,只要即時脫困應該還有救」,楊重源說,他在查看老先生傷勢時,聞到強烈汽油味,發現轎車嚴重漏油,情況危急,跑步到一百公尺外的幾處店家,詢問是否有滅火器可借,每家店家都說沒有。「大型貨卡車、遊覽車應該都有滅火器」,楊重源跑回現場試著攔阻貨卡車、遊覽車,「行經的駕駛根本不理,一輛輛開過去」,就在攔車過程中,轎車爆炸燃燒。
---

冷漠! 翁挨撞又遭輾 無人伸援手
2008/12/04 
 現在的台灣人真的這麼冷漠嗎?看到意外發生,很多人選擇見死不救。台南一名八十歲老先生騎腳踏車被一輛機車撞到,當時他摔倒在地上,旁邊有很多民眾在場,卻沒有人願意上前幫他。接著老先生又被後面的轎車碾過,送醫後不幸死亡。  家屬痛心,感嘆當時要是有人願意伸出一隻手把老翁拖到路邊,也許就可以改變悲劇結局,但是沒想到老翁等到的只有幾雙冷眼旁觀的眼神,眼睜睜看著他一命嗚呼,慘死輪下。

----
美國男被撞斃街頭 冷漠路人視而不見美國維珍尼亞州阿靈頓縣警方,在網上發佈一段閉路電視影片,為一宗致命交通意外尋找目擊證人。不過,人性的冷酷醜惡,卻在這不到1分鐘的片段中,顯露無遺。
從片中可見,該名車禍死者倒斃在巴士站旁,雖然警方將片段中的屍體影像模糊了,但往來路人仍能看到他滿身是血。不過,路人卻視而不見,候車乘客亦只是看兩眼後,便登上巴士離去。

----
新竹姊妹與色狼扭打 嘆路人漠不關心
2016-06-01
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新竹報導
新竹縣一對姊妹花晚上到國小操場跑步,一名色狼突然對姊姊襲胸,妹妹制止還遭對方抓頭壓地毆打,雖然警方循線逮人,但姊妹將經過貼上臉書,表示呼救五分鐘,目擊者卻沒人伸援手,甚至有人快速離開,讓人心寒。「喊了救命,卻沒人出手相救」妹妹貼出自己頭手受傷照片,指案發案當時兩人呼救五分鐘,附近的人有的裝沒看到,有的快速離開現場,還有人騎車經過,停下來看了一下又騎走,讓她們好心寒。
------

心寒!母女市場遭痛扁全身傷 嘆:求救沒人肯幫忙
2017-06-12
聯合報 記者曾健祐╱即時報導
基隆市陳姓母女在安樂市場擺攤,今天(12日)早上1名白衣男子行經,無故踹了陳家養的狗,雙方爆發激烈口角,男子抓狂大吼徒手猛毆母女,把2人打得全身傷逃逸無蹤;女兒無奈地說,當時大聲呼救竟沒人搭理,已經帶媽媽去驗傷,將依法對男子提告。
陳女還說,事發正值中午,菜市場周圍都是人,男子光天化日下狂歐媽媽,自己阻擋不了大聲呼救,但卻沒有一人肯幫忙報案或出手制止,直呼真得很心寒。

------
--------------------------------
沒錯! 同樣是貴州新聞.馬雲郭董前幾天在貴陽參加幾萬人與會的"大數據會議".蘋果沒興趣報導.....這可是會影響全世界未來科技版圖移動的大新聞啊~
但蘋果只會報導:"中國大媽公車咆嘯"."中國大叔貴州踢鐘乳石"..對少數幾個中國遊客低素質的行為卻大肆報導.藉機挑撥煽動醜中反中民粹......網友留言一堆罵聲:"支那賤畜不意外"
台灣人對對岸認知如此偏狹.實力越拉越大.武統之日倒數計時.
萬一中華民國真的不幸給大家玩完了,今天的無恥政客、無行文人、無品名嘴、無良媒體、無知群眾都要負最大的責任。 我很憤怒,說句不理智的話,我希望中共能編寫一本清算名冊,日後武力統一的時候把所有造謠,挑撥仇恨,挑撥族群,給民眾洗腦的,做過傷害過台灣人民的敗類抓來槍斃.

--------
一起今年4月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交通肇事案件视频。从视频看,因肇事车逃逸和现场经过路人和车辆未对被撞倒女子及时施救,从而引发“路人太冷漠”的质疑。
今天上午,记者赶赴事发地了解到,事发地为一小路口,至今没有安装红绿灯,附近商铺店主提起路人的冷漠,也都十分气愤。对此,驻马店警方表示:“当时有十几个人拨打110、120电话。” 视频截图
6月7日,一段监控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显示:一女子在过马路时被撞倒地,但十余名路人和十多个途经车辆均无视漠然经过,其间经过的车辆和行人无一上前施救,结果女子再遭车辆碾压身亡。
该视频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经证实,此事于今年4月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区。6月7日深夜,驻马店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通告证实,当事女子已身亡,此案系一起交通肇事案件。
6月7日11时,微博网友“袁启聪”发布这段监控视频,并称:“这个视频,看得想哭,已经无力生气。”有网友比对发现,事发地为驻马店市学院路口公交站附近,解放大道与张西街交叉口。这一微博很快被大量转载评论。

6月7日晚,河南驻马店公安局官方微博通报称:4月21日19时54分许,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接市局110指令称,解放路与学院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致一人(马某)死亡。事故大队民警迅速赶赴现场,连夜调查取证,次日清晨司机张某、刘某均已到案。依法接受处理。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6月8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赶赴当地了解到,事发地所在的路口,东西方向的解放大道为一条主干道,学院路则是一条双向单车道的小路,与临近的文明大道相距不足200米。路口没有红绿灯,路口北侧为一都市村庄,南侧有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不远处为世纪广场,人流和车流混杂在一起。在事发路口,至今没有安装红绿灯。
谈起这段视频,附近的商户都表示在网络上看到了,但也是直到昨天才知道此事就发生在自家门前。在事发路口的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说:“今天电话不断,很多电视台、报社在询问,平时我们都是在店里忙,当时没听说这个事儿。”
另一家药店的负责人说,事发时,他们店里的人都不知道,直到今天中午有同事转发才看到视频。今天从路口经过时,她还特意对比了一下,想象起当时的画面,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按说这个地方应该装个红绿灯,但这是个小路口,不装也正常,以前没在这开店时,我就不知道这叫学院路。”该负责人说,看了视频后,她认为路人都太冷漠,“打个110,举手之劳的事儿,联系到家人了,不就放心了。”


附近的一家理发店店主表示,当时,只是听说撞着人了,他就站在门口看,也没上前去,只是想着是个车祸。“看了视频,才知道是那个事儿。这女的死得窝囊,那么多路人看到了,不说救人,拦个车也行啊。”该店主气愤地说,“逃逸的出租车司机最该负责任,撞到人了,干嘛要跑呢?不跑,女的怎么也不会死,看了视频心里很不舒服。现在的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路口一家面包店工作的李女士是目击者之一,她说,当天晚上,她在世纪广场跑完步去买饭,在路过时看见路口围了很多人,她赶紧上前查看,见一名女司机一直在哭泣,被撞者刚被抬上救护车,交警正在盘问女司机。
“后来一直没消息,以为女的拉走能救好呢。”李女士说,直到昨天晚上才看到这个视频,很震惊,但没具体地址,也没把两个事儿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才知道就是上次的事儿,“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对于网友说的路口一直没红绿灯,李女士说,“这个路口不是个十字路口,不装也正常。附近有小学和幼儿园,平时高峰期,一直都有协警执勤,可能事发时比较晚了,他们已经下班了。”
面对网友的“路人太冷漠”质疑声,驻马店警方通过官微与网友进行了互动称:“当时有十几个人拨打110、120电话,但是无人敢轻易挪动伤者。”
此外,警方还表示,涉案司机已被逮捕,赔偿也已到位。

錄影畫面7日被貼上網,已有3千萬次播放量,網民抨擊,「冷血的路人每個都是凶手」。駐馬店市警方7日晚間證實,這段影音畫面發生在該轄區,嫌疑人已經找到,賠償也已經到位。警方強調,案發之後有接到十餘通報案電話,並非所有人都冷漠不理。截至8日為止,這段畫面在網路播放量逾3千萬次,中央電視台、安徽衛視也作為新聞播報,探討這些冷漠的路人為何不肯伸出援手。
這件事連續兩天在大陸成為網路熱門話題,數十評論文章,抨擊當地市民冷血、無同理心,也有人將此視為中國人民的奇恥大辱,「我們的教育完全失敗!」更多人為該名白衣女子哀悼,期許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
2012年起,大陸中央開始大力加強見義勇為的好人好事報導,各地官方舉辦好人好事表揚、獎勵,有些城市甚至對見義勇為的好人,給予落籍城市(大陸要從農村轉籍城市很困難)的獎賞。
但「彭宇案」的影響很大,許多人路見傷者,只敢幫忙打電話報警,而不願伸出援手。直到現在,很多人仍以為,幫助他人容易惹上麻煩。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llygun20000&aid=10428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