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01 10:01:32瀏覽1578|回應0|推薦1 | |
適性揚才 台灣教育要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2009年三月 全球中央雜誌 文/陳蓉 台灣和全世界一樣,面臨少子化的衝擊,大學入學錄取分數因學生人數減少、素質良莠不齊,而逐年下降,如今更出現七分就能上大學的情形,引起社會各界討論,並紛紛要教育部拿出辦法;教育部長鄭瑞城也一直強調,教育要回歸專業,不能只用分數衡量學生的能力,因此上任後特別提出「適性揚才」,並宣示這是他任內重點的施政目標之一,希望讓台灣每個孩子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 學者也強調,「創意」、「見識」和「品格力」才是國家「高教競爭力」,要讓學生畢業後能和國際接軌,和全球學生競爭,台灣傳統文憑至上的觀念要改,更重要的是,要從國、高中的基本教育教學中融入創意、品格和服務學習等價值觀,不要等到大學才開始。 創造力=國家競爭力 2008年馬英九總統執政後,接下教育部重責的鄭瑞城公布台灣教育政策2009年到2012年的「施政計畫藍圖」,未來四年將以「學習品質」、「適性揚才」、「公義關懷」、「全球視野」及「永續發展」為五大施政主軸,明確宣示未來台灣教育發展的方向。 其中「適性揚才」就是希望孩子都能快樂學習,走適合自己的路。鄭瑞城說,教育部除了要讓孩子快樂學習,也要照顧教師及校長等教育工作者,並改善現有的考試及招生制度,達到「適性揚才」的目標。 傳統升學制度,一直被視為是台灣學生創造力和發展的桎梏,之前中央研究院名譽院長李遠哲就點出,創造力才是國家競爭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教授吳武典也說,該如何提升,其實不只是大學素質,國、高中的教學方式都需要改變,才能培養台灣的學生不但有創意,更有判斷力和思考力。 教育應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而不是只是考試能力,吳武典認為,照理說,學生進入大學後,沒有升學壓力,應該可以好好發揮創意,但其實不然,由於高中教育中只有考試,學生思想模式受到限制,到了大學也很難改變。因此,重點不只要提升大學素質,更應從改善國、高中教學著手,從點、線到面全方位推動。 技職教育漸受重視 教育部現在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高等教育永續發展委員會」和「中小學教育永續發展委員會」,徹底檢討台灣現有的升學制度;鄭瑞城說,希望能利用這三個平台,集合學者、專家、家長代表的建議,改善台灣升學制度,解除學生壓力,讓學生能達到快樂學習的目標。 打破傳統升學制度的窠臼,鄭瑞城也希望台灣教育能有多元價值的學習並強化技職教育。他接受《全球中央》雜誌專訪時特別提到技職教育,強調要讓這台灣的「第二條中山高速公路」發揮功能。鄭瑞城已向行政院爭取約5億元經費,希望今年度加強高職教學設備和校舍等。 他說,過去技職教育這塊被忽略了,但技職體系過去對台灣企業、財經界的貢獻最大,教育部也在最近積極加強技職體系的教育,希望讓好的學生進入這個體系,獲得好的教育和照顧。 成績不代表一切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也提到,台灣升學制度只考紙筆測驗,這是為極前段學生進入大學設計的制度,對其他學生不公平。 他說,大學入學考試考七分就可錄取,這種現象在現在大學多而學生少的環境下是必然的,但用七分衡量孩子不厚道,其實這是考試「欺負」孩子,考七分的孩子說不定未來會在別的領域更有成就。 林文虎以兒子為例,當初國中基測只考120分,但考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系,由於對表演很有興趣,學習興趣濃厚,每天都快樂學習,可說是選對了路。 他也提到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所說,學餐飲並不需要讀大學,很多專長技術的鍛鍊比上大學更好。這是制度對孩子不厚道。七分孩子不上大學,不進大學,到了職場,可能比其他上大學的孩子表現還要好。 吳武典認為,現在是重視實力、證照的時代,用證照取代文憑,學歷不只限於記憶和背誦的知識。學校不能只是培養有記憶但沒創意、有學歷但沒實力、有知識但沒見識、有性格但沒品格的二流學生。他以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為例,雖然沒有學歷,但有見識,是很多人比不上的;而除了要有性格,品格更重要,這也是去年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在台大新生入學時提到,要培養學生「器識」為重點,在台大這個集天下英才的地方,要學習關懷他人、關懷社會、關懷生態,人格與知識上並進。 國際觀! 國際觀! 另外台灣高教近幾年來也加強和國際交流,各大學紛紛和歐美、亞洲等世界各國締結姐妹學校,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地球已被拉平,學生競爭激烈,沒有實力很難走出去。 因此,除了國內學校、學生素質的提升,鄭瑞城談到在「全球視野」方面,將加強教育輸出,用台灣的教育經驗或資源幫助其他國家,例如華語師資、國際志工等。 鄭瑞城說,台灣學生必須走出去,才能擴大國際視野,教育部計劃和外交部、青輔會進行跨部會合作,擬定具體方案,爭取管道和機會讓台灣學生接受國際事務的歷練。 他提到,台灣政府設有「台灣獎學金」,接受全球各地的國際學生來台研習,台灣許多有前瞻性的大學院校也努力推動讓學生有機會到海外留學、遊學,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有更多參與國際事務的機會,讓世界看到台灣教育更多的成長和進步。 如果台灣年輕朋友有機會到不同的國家,認識不同的文化,看不同的人,甚至體驗當地的工作和生活,不但能豐富見識,也能開闊胸襟;鄭瑞城希望台灣這一代的年輕朋友有不同的成長經驗,嶄新的世界觀,充實並開拓多元的學習生活。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