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06 07:27:12瀏覽9074|回應28|推薦8 | |
前言:仇恨發動機換成是馬英九陣營了。身為執政者天天搶版面,一方面訴諸對貪腐民進黨的恨,大搞「去李登輝」與「尋找陳水扁身影」,另一方面,也打出「憶苦思甜策略」,把兩岸的「和平紅利」成就當成「向人民要債」,猛打蔡英文當選就會兩岸風暴的「恐懼牌」。 ===【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 曾經,在台灣的民主過程中,投票是一個充滿希望,渴望改變的一件事,每一次投票,都讓人對未來有所期待。
這是一種樂觀與快樂的局面,卻慢慢因為仇恨與對立而改變了。
二○○四年這樣的仇恨與對立達到高峰,一個至今仍不明不白的「三一九槍擊案」讓仇恨與對立完全釋放,後來的北高市長選舉,什麼「奧步」的爭論,都是依循著仇恨而前進。
投票,在台灣已經變成了「含恨投票」,深深怨恨才是投票的主軸。
二○○八年,陳水扁與謝長廷為了保權位,把「恨」拉到另一個高峰,身為執政者天天搶版面,一方面訴諸對舊威權國民黨的恨,大搞「去中國化」與「去蔣鞭屍」,另一方面,打出「憶苦思甜策略」,把台灣民主化的成就當成「向人民要債」,猛打馬英九當選就會威權復辟的「恐懼牌」。
物換星移,如今,仇恨發動機換成是馬英九陣營了。
身為執政者天天搶版面,一方面訴諸對貪腐民進黨的恨,大搞「去李登輝」與「尋找陳水扁身影」,另一方面,也打出「憶苦思甜策略」,把兩岸的「和平紅利」成就當成「向人民要債」,猛打蔡英文當選就會兩岸風暴的「恐懼牌」。
會不會有效?未定之天。二○○四年,陳水扁發動「含恨投票」確實奏效了,如今,且看泛藍群眾是不是也買單。
危機只有一點,二○○八年,「含恨投票」調子拉太高,結果失控了,一個「莊國榮」就讓多數台灣人民深惡痛絕。
二○一二「含恨投票」給馬英九,把對民進黨的恨、對蔡英文的仇、對陳水扁的怒、對李登輝的怨‧‧‧一股腦催到最高點。
馬英九能不能因為「含恨投票」而最後勝出?別小看泛藍的恨意,大有可能。
只有一點要小心,別忘了「泛藍的莊國榮們」,可能也正在蠢蠢欲動了。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