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6 07:31:18瀏覽2401|回應12|推薦8 | |
《野武士周報Beta---No51》封面故事 前言:台灣人民怕了,怕又一個因為對手的錯誤而上台的執政黨,讓台灣過去的諸多惡夢又要重演。過去的扁珍亂政與舊民進黨之許許多多陰影,不需要金溥聰與國民黨宣傳,依然存在許多人民記憶中,隨時就又會跳了出來。 ===== 治安敗壞,要求執政黨需「負起責任」,有錯嗎?
選前之夜面對著「連勝文被槍擊」,蔡英文出面發言「國民黨要負責」,引發輿論抨擊,大選過後,讓民進黨內許多公職仍然困惑。
這樣的困惑,正說明了民進黨的真正困局,就是還沒有建立起「準執政黨」的心理狀態,也因此並未正式去思考改革,鋪陳重新執政相關準備。
蔡英文那句話的有錯嗎?沒有!問題是在關鍵時刻,蔡英文與民進黨並沒有能力「說得更對」。
蔡英文與民進黨需知,版圖擴張,走出「扁珍陰霾」後,「準執政黨」的要求與壓力,已讓蔡英文與民進黨被曝露在顯微鏡下,被要求、被放大,被挑剔!
五都的票數雖成長,蔡英文與民進黨不要又耽於「有夢最美,希望又相隨」!更需在最短時間內,做好如果再執政的相關準備。人民並沒時間,更沒耐心,去等蔡英文與民進黨第三度重演「新手上路」!
蔡英文需立刻就面對這幾個問題:
她所帶領的民進黨,是什麼樣的民進黨?
這個黨,能夠在反省後去理解:若人民願意將更多政治權力讓渡給它的理由是什麼?
對於台灣的國家發展戰略,民進黨能提出什麼樣的方向、主軸、規畫、承諾?
「別人的失敗,就是我最大的快樂!」這話是霹靂布袋戲中「黑白郎君」的口頭禪,但任何政治領袖或政黨,都不該只想站在別人失敗的肩膀上輕易獲得成功,如此,和江湖人物、黑道大哥有什麼兩樣?
更重要的是,台灣已經歷過兩次「站在別人的失敗上而獲勝」,從陳水扁的惡整,到對馬英九「沒感覺」,台灣人民還願意再忍受一次嗎?還是將要最嚴厲的眼光挑惕著!
人民,絕對會對蔡英文與民進黨更嚴厲!
這就是台灣變化軌跡的進步。曾長時期失去理想性,靠派系和黑金結盟苟全性命的舊國民黨,在永不歇止的權鬥中,讓陳水扁和民進黨因國民黨的失敗獲致成功,開始了「新手上路」的險途。
稱為險途,因陳水扁和民進黨八年的實驗,證明了缺乏執政的能耐和本事;同時也暴露了他們對權力的誘惑和強腐蝕性缺乏警覺。
「教訓」成了選民抉擇的理由,終於讓民進黨在二○○八年得到「崩盤」代價。
別小看台灣人民的智慧。台灣人民不再寬容,馬英九不也正在嘗苦果?將來,也會用更嚴厲的眼光檢視蔡英文。
台灣人民怕了,怕又一個因為對手的錯誤而上台的執政黨,讓台灣過去的諸多惡夢又要重演。
未來兩年,只要蔡英文與民進黨稍有脫軌,還未脫離「扁珍亂政」夢靨的選民,對蔡英文與民進黨反撲之激烈,絕對可以預期。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蔡英文對台灣的整體戰略思考是什麼了?
蔡英文的第一道課題,是必需提出新的定義與許諾:民進黨是什麼?
這幾年,民進黨內有一個說法在流傳:「成也阿扁,敗也阿扁」。真是如此嗎?
一個政黨竟會被陳水扁和吳淑珍兩三下就搞得土崩瓦解,並不是陳水扁和吳淑珍真有什麼神通?而是這個黨內一堆人除了權力之外,再也沒有了其他。
政黨之所以會沒落,是它失去了思想上的力量,當沒有了思想,它就注定了祇剩下例行化的權力,連帶地,它連最起碼的道德性也告失去。最後,被極端主義所綁架,失去了原本感動人之「黨魂」。
曾經,面對著威權的舊國民黨,從黨外崛起的民進黨,是個充滿號召力與感動力的力量。那個曾經讓人感動的「民進黨」,到哪兒去了呢?
曾經是反抗威權的自由鬥士,在第一次執政後,演變出「權力俘虜」的「效忠文化」,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正是因民進黨所謂的高層和天王們,野心勃勃的角頭型人物,已經變成是把困境當作藉以取得內部領導權的黃金機會,永遠都是暗鬥和明爭。
下一層次的政客,有些等待著別的關愛的眼神;有的則搞著裡應外合,結合特定政媒不斷放話的招術。除了短程的權力考量外,他們有更宏觀的本質與策略思維嗎?沒有!
回顧二○○○八年三月二十二日敗選之後,民進黨內又在幹些什麼?多的仍是「逼宮」記、黨主席之爭、卡位戰、公媽與後輩之爭‧‧‧整個泛綠勢力仍像是像個沒頭蒼蠅只有追逐權力之不知所措,這不是失去了思考力與能力又是什麼?
「扁珍亂政」時代惡整中,早年那些仍具有相當領導性的知識分子菁英已告失去,民進黨早已淪為一個單純的權力例行化的群體,並養成了一種積習,那就是任何問題都祇是從權力角度著眼,泛權力思維的它,對知識力量從來就沒有足夠的尊重,也從來不重視宏觀問題的思維,對的,它不能堅持;錯的,它耽於硬扯扭曲。
一個政治勢力沒有了腦袋,剩下的就祇有殘餘的權力軀體了。它背負著過度臃腫的權力軀體,連形式上具有號召力的結構重組也當然因此而變得不可能。一堆人熙熙攘攘,似乎都在找理由的話講來繞去,當然也都成了浪費。
這就讓民進黨陷入了自我詛咒的魔咒當中。
這個魔咒就是「省籍」,二○○八年之後,好幾次的場合中,前立委李文忠一直在說:「省籍和族群,並不是馬英九與國民黨的魔咒,省籍和族群就是困死民進黨的魔咒。」
那是過去缺乏統治信心的陳水扁和民進黨,急著想要緊抓一群基本群眾鞏固統治,以基本教義派靠攏的方式,加速了台灣困入「版塊」魔咒的隧道中,民主機制與法治規則變了調,從原本充滿開創性的活力,慢慢定型化,進而僵化,終於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權力分配無聊過程,蘊釀出匪夷所思的貪腐新風暴。
更何況民進黨定義的「台灣人」超過七成人口,省籍成了民進黨的魔咒,他們原想綁架省籍,最後反被極端省籍主義者所綁架。
這樣的「魔咒」要突破,並不是靠「搞智庫」與「辦研討會」就可以說服人民的。
更何況,蔡英文還得面對著「昨日之蔡英文與今日之蔡英文」自我矛盾的壓力。
蔡英文在一九九九年的《經濟日報》訪問中曾說:「為了協助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工作,我差點被政大趕出來。」那是蔡英文回首她花了十幾年時間,她始終是在幕後協助國民黨政府,坐在當年入會主談代表陳瑞隆(時任國貿局長,後來擔任過經濟部長)身邊,當入會的推手與顧問。
過去的蔡英文,是一個「自由化」、「國際化」的信仰者,是一個「棄意識形態重實質經貿」的理性者,如今她所帶領的民進黨,卻被質疑是「逢中必反」、「逢馬必反」了呢?
馬政府打出的「鎖國」質問,仍是民進黨獲得更大信任的「罩門」。
當時,民進黨馬上就陷入了窮於解釋「絕非鎖國」的尷尬!
民進黨與蔡英文忙著解釋過去的「開放」,這就是進到馬英九主導的議題了;而這些「過去的開放」,正如同蔡英文過去的言行,將會突顯出「自相矛盾」,最後將讓社會更進一步看清楚,蔡英文與民進黨的理念並不一致,就是「為了選舉不問是非」之「原形」將無所遁形!
這些,當時都還只是蔡英文「個人」的勝敗,更重要的是,如果沒辦法超越,蔡英文和民進黨依然會輸掉了未來挑戰馬英九與國民黨的「戰略高度」。
ECFA已簽了,真的如此「光明似錦」或「毀天滅地」嗎?
都沒有,說穿了,就是一紙「合作意向書」的初步協議而已,真正要執行時,還是有太多、太多的細節和搓商;真正會造成衝擊,是落實時的每一個計畫、每一個政策!
以馬英九執政兩年以來的「成果」,馬政府的「執行力」與「管理力」,「有口皆悲」,往往是「說法多於作法」,常常是「變化多於計畫」,身為負責任的在野黨,真正找到具體問題,為「受害者」發聲,天經地義!
如今,為了一紙「合作意向書」的初步協議,蔡英文已經自陷「逢馬必反」、「逢中必反」的「意識形態者」與「自我矛盾者」,將來,再為「受害者」發聲,都將面臨是「為反對而反對」的質問,社會說服力已經被透支了!
沒錯,問題是在「分配的正義」!
關鍵卻在於蔡英文與民進黨若要「邁向再執政之路」,不能只講問題,如何讓分配更正義、如何對過去的反對去自圓其說,不但要有答案,還要有人才可以去落實!
更關鍵的問題正在此,中興以人才為本,蔡英文與民進黨要走出「魔咒」,需思考的是「新人才」如何招攬、如何培養、如何浮出檯面以取代目前的「權力動物」們?
重點,就在於即將爆發的「第四代接班」。
二○○八年,剛剛在混亂中,被黨內群雄推出來當黨主席的蔡英文,曾經在第一次面見黨中央幹部時,脫口而出:「你們都好年輕啊,四年後,或八年後,要是民進黨能重新執政,你們都將是再執政的骨幹。」
當時,蔡英文勉勵並訓誡民進黨的這些「未來骨幹」,要求他們需要加強各方摩練,蔡英文當時是如此說的:陳水扁時代太快拿到政權,民進黨卻還沒因此長大,「來不及長大的民進黨,終將是個災難。人民看得更清楚!」
問題是,還有多少時間讓民進黨沉穩地「長大」?
民進黨內三十五到四十八歲的青壯輩已「很不耐煩」,私底下已喊出了「世代交替才能政權輪替」,希望民進黨能早日擺脫「美麗島世代」、陳水扁、謝長廷為首之「律師世代」以及快速腐化之馬永成、羅文嘉之「機要世代」。
這批付出青春在民進黨崛起過程,卻在陳水扁執政依然在基層服務,吃不香也喝不辣的青壯輩,眼看即將邁入中年,有歲月不饒人的急迫感。他們選擇簇擁蔡英文當他們的新領袖,目的是要讓新的第四代重新定義民進黨。
後浪推前浪,「老世代」能甘願嗎?
即將面臨的立委與總統大選,所有人都想要「搶門票」,蔡英文與民進黨能找出一個公正、公平的提名競逐機制嗎?
如果不能,在二○○七年,被政媒操弄的「十一寇」血腥清算仍會重演!
如果不能,蘇貞昌與謝長廷殺到「刀刀見骨」風暴仍會再襲擊!
如果不能,提名之後的類似楊秋興與陳菊「姐弟決裂」還有續集!
蔡英文能在二○一一年初,為民進黨找到一個既然讓既得利益的「前世代」服氣,又能讓「渴望接班」的「第四代」安心的內部規則嗎?
這對蔡英文與民進黨很重要,一個更民主的內部管道,才能擺脫已經習於「權力計算」的舊世代,也才能擺脫被特定政媒左右的困局,更能讓新世代有發展機會。
能換血,才能換腦袋,才能透過新血的代謝,產生新的民進黨論述。
這些,都比寫一大本「夢想桃花源」式的「十年政綱」更重要,也比寫寫報告,演演講更艱辛、更多阻礙!
蔡英文與民進黨當然也可以「挑簡單的做」,還可以繼續以打天下為當前唯一目標,但過去的扁珍亂政與舊民進黨之許許多多陰影,不需要金溥聰與國民黨宣傳,依然存在許多人民記憶中,隨時就又會跳了出來。
這些疑慮,以及該怎麼解決?「準執政黨」的思考格局,才該是蔡英文與民進黨的第一要務了,比繼續小勝之「贏」,更需要憚思竭慮了!
=======
◎本文已以費若本筆名發表於12/16出刊之《新新聞》更多之蔡英文的課題與挑戰之分析,請看1241期《新新聞》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