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9/11 12:07:45瀏覽890|回應14|推薦53 | |
〈畫中八仙歌〉 洋畫家陳君澄波、林君玉山、徐君清蓮、朱君芾亭、林君東令、李德和女史、張君秋禾、盧君雲友等皆南畫家,總是嘉義出身,足見當時全島美術斯為盛也。 南鵲曰: 詩題〈畫中八仙歌〉,很讓人想起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兩詩題目的相似,點出了日據時代,漢詩寫作的文化意義。在如此歷史脈絡裡,漢文不僅是中性的書寫工具,更是彰顯本族文化以對異族的武器。詩人選擇以漢文寫漢詩,將日據人、事含納於漢族文化之下,無論是否具備顯明深沉的反抗意識,仍舊可以視作被殖民者確立文化主體、柔性抵制殖民統治的策略。 漢文漢詩、援引母族文化這一寫作策略,未必沒有缺點。就我來看,這首詩最大的弊病,是漢、日有形無形抗衡中失卻了台灣其時其地的在地指涉。「凌煙應許寫功臣」云云,讓人讀來差點要忘記當時台灣的繪畫發展早非唐時景況。「八仙」之中,唯陳澄波「名標帝展」、李秋禾「海國錦鱗」,能在套語之外清楚標誌出其人所處時地。 第七回台展過後十餘年,陳澄波不幸亡於二二八事變。又過了很久很久,我任教學校的校門旁增添了一座雕像,以魯迅樣貌為本,雕塑者蒲添生是陳澄波的女婿。我經過校門,看著魯迅銅鑄的眼耳口鼻,於是常要生出許多聯想,關於文學、關於藝術、關於台灣。 ---民國一百年九月十一日於府城 ****************************************** ******************************************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