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24 10:49:48瀏覽300|回應0|推薦1 | |
据中国国家媒体本周报道说,中国第三个载人飞行器,神舟7号将于9月25日到9月30日之间的某一天从中国西北部的基地酒泉升空。此次任务将再次使中国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并向中国人展示国家的技术实力,这将在奥运会后继续保持国家在人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外媒普遍认为:“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日,此次太空任务将成为连接两个爱国事件的桥梁。” 中国视太空行走为跻身美国和俄罗斯所属顶级太空强国之列的证明。 然而中国“神七”飞天,几家欢乐几家愁。美日对于中国的空间技术用于军事表达了担忧,而中国政府强调说其目的是“和平利用宇宙以及提升经济和科技实力”。 可是去年中国发射的一枚导弹摧毁了她的在轨气象卫星,向美国发出了一个有力的信号,即美国军方所依赖的许多卫星现在有可能遭受中国反制。美国认为自己的太空实力“对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中国的迎头赶上,使美国必然加速自己新的航空计划。日本政府更是矛盾重重,邻国的迅速崛起势必主导亚洲的主导地位,中国在航空领域加快军事步伐,对台湾问题将是更有力的战略威慑。 不过,它在这场太空竞赛中国际上真正关注力度最明显最热心的国家,笔者认为除了美俄日欧外,当数南亚印巴两国人民了。“神七”飞天扬国威,印巴忧喜两重天。 一. 忧在新德里 1. 中国的太空计划在新德里尤其反响强烈,中国的战略跃进把新德里无形中置于同样的竞技场,印度为此大为焦虑。印度正加速推进登月计划。当中国于2003年首次把人送上太空,印度便计划2015年可能实现该目标。甚至印度宇航局计划2020年把人送上月球,接着是探测火星、邻近的小行星和太阳———甚至比中国还雄心勃勃。可是“神七”的发射,使印度越来越担心中国的潜在能力远远高于印象中的实力。印度有心和中国再决雌雄,却不能解读中国真正的军事大国的众多飞天规划; 2. 计划毕竟是计划,印度担心中国的军事实力大幅领先会继续矮化它在美俄战略利益上的自身形象。印度近来亲美制华,联俄反巴,靠的是它在外界宣传的那样科技进步,军事强硬。可中国所展现的实力,将使美俄不得不重视中国在亚洲的主导权和国际上的发言权。印度计划于2014年发射载人航天器,在2020年实现宇航员登月,大约耗资32.6亿美元。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指出,最近印度军费平均年增长18%,到2013年,将从275亿美元增加到640亿美元,超过英国军费,主要为与中国抗衡,目的是向美俄证明自己的实力,不甘心在维护地区霸权上继续落败给邻国; 3. 经济决定政治。印度虽然在亚洲和中国均取得长足的进步,综合实力仍然远不及中国,这样印度摆脱不了中国在南亚大陆的影响力。GDP一直落后的印度,顾虑多多。经济绑动军事,印度担心太空竞争最终会单人走钢丝而得不偿失; 4. 巴基斯坦与印度结怨数十年,印度忧虑中巴将来有紧密的军事合作计划。过去苏印联手与中巴持续抗衡,于今中俄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迅速接近,印度只好考虑走亲美路线。但美国的注意力是在全球推行所谓普世价值观,精力甚是有限。并且美国因反恐不可能舍弃传统伙伴巴基斯坦,印度担心再向美国猛打“中国牌”和“中巴合作牌”,未必会连连得分,甚至连连失分; 5. 中印虽然目前保持友好关系,但两国因领土和战争等原因并没有完全冰释前嫌,至少印度是这样认为的。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大飞跃,使中国更有能力维持国家统一。强大的中国,使之无法牵制,面对现实,印度是无法说服自己的。 二.喜在伊斯兰堡 1.国际上没有比巴基斯坦国更渴望中国繁荣富强。巴基斯坦新总统9月21日坦言:“中国的强大能给我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无论是科技,还是军事。”中巴友谊历经种种考验,可以说“不离不弃,生死相随”。这样概括两国的感情并不夸张,巴方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独立建国以来没有做任何伤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巴国是世界最早发表声明坚定支持的国家,包括过去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巴国代表也是提案首倡者和发言挺华第一人! 2.巴基斯坦期待中国的强大并非完全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的。笔者持此观点完全是理性和客观的,巴方在中国处于历史上历经众多坎坷阶段时,均无私援助和道义支持,这种感情决不是以国家利益所能衡量的; 3.巴基斯坦认为中国是全球最讲信义最懂谦和的国家,理解中国走大国复兴之路,对全球只有和平,没有动荡。巴认为除非中国的主权尊严受到挑战,中国才会奋起反击。中国的军事崛起,对世界和平和安全会做出积极贡献; 4.巴基斯坦本国人民对中国没有成见没有异议,当印度总与中国军事角力时,总能激起巴国高涨的拥华激情。巴基斯坦媒体更是把“神七”问天,称之“太空漫步”,于是此语甚为流行。巴基斯坦人民将乐于与中国人民共同分享“神七”飞天的喜悦和自豪。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整个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酒泉。只是国与国之间,有人欢喜有人愁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