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毫釐千里之間 兩岸用語的同與異
2007/12/05 10:01:06瀏覽512|回應0|推薦3
台灣與中國大陸使用相同的語言文字,許多詞語的意義與用法卻不盡相同,有些讓人望文生義、一看就懂,有些失之毫釐就差之千里,不但有看有聽沒有懂,甚至可能「雞同鴨講」、造成誤會。

 「經濟增長」是最常見可望文生義的例子。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起飛,三不五時就看得到有關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消息,台灣的慣用語「成長」漸漸遭攻陷,許多媒體或企業已接受並開始使用來自中國大陸的說法:經濟增長。

 其他例如「數碼相機」指的是「數位相機」;「互聯網」就是「網際網路」;「渠道」是「管道」;「惱火」就是某人生氣了。

 有些詞語就沒那麼容易弄懂,例如中國大陸所指的「集裝箱」在台灣稱為「貨櫃」;「計算機」講的是「電腦」;「獻血」其實是「捐血」;「貓膩」是說「有問題或陰謀的情況」;「高校」就是「大學」。

 實際上隨著兩岸多年來頻繁且深入的交流,很多用法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水平」的用法來自中國大陸,也許是讀音更為輕脆好聽,許多台灣民眾已揚棄原本的「水準」而改用「水平」;一些中國大陸人士則認同台灣的「電腦」比中國大陸的「計算機」更能詮釋電腦的特性,開始改口稱計算機為電腦。

 除了一般生活用語,兩岸各自不同的國名譯名有時最是讓人傷腦筋。「奈及利亞」到了中國大陸變成「尼日利亞」,「賴比瑞亞」譯為「利比裡亞」;「薩伊」叫做「札伊爾」;「千里達托貝哥」稱「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但也有些中國大陸的國名譯名被台灣接受並廣泛轉用,「澳大利亞」(澳洲)是最典型的例子。

 語言與文字具有生命力,溝通時即使不能每個字都瞭解,有時上下文貫通也能掌握全局,但有些「長得一樣」的中文用語意義卻是南轅北轍,一名台商有次聽到中國大陸的朋友做生意收到偽鈔感到「窩心」而大惑不解,以為對方有仁人濟世的胸懷,卻不知中國大陸所說的「窩心」是說「心中苦悶」,完全不是台灣人想得那回事。

 另有一些用語在兩岸特殊的政治互動中,不同政治理念的人,解釋就各自不同,其中「中國」究竟是「大陸」?還是「大陸」是「中國」?就時有爭議。

 二零零二年,淡江大學教授林中斌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發言人,有次在記者會回答媒體時因為用了「中國」這個詞而惹火了中共官媒新華社的記者,對方譏諷「大陸委員會」應更名為「中國委員會」。

 新華社記者來勢洶洶,林中斌卻一點兒也不惱火,不卑不亢對他做了「思想工作」(說服),化解了一場可能的風波,直到現在仍是兩岸記者眼中很「牛」(厲害、能幹)的發言人。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xndlai&aid=142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