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嫦娥”入月轨 华夏共婵娟
2007/11/09 12:11:01瀏覽277|回應0|推薦2
香港11月8日电/“嫦娥一号”卫星昨天成功进入月球工作轨道,标志着中国绕月探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从37年前地球卫星上天,到现在月球卫星成功绕月,完成了巨大跨越,中国航天由此迈进“深空时代”。香港文汇报今日发表社论表示,自从“嫦娥一号”发射以来,包括香港在内的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嫦娥热”,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弘扬科学精神,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 

  与前苏联和美国相比,虽然中国进入“月球俱乐部”的时间晚了40多年,但中国的起点并不低。人类迄今探月首次成功率不到50%。“嫦娥一号”首飞,就达到“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的目标,飞控精准程度和完美过程令世界瞩目。“嫦娥一号”实现多项突破,包括首次探月就采用绕月探测方式,首次采用大角度机械扫描天线,首次使用紫外月球敏感器,首次设计出卫星奔月轨道,以及探测月壤厚度、绘制月球三维图像等。 

  社论说,大量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中国正在全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高新科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突破这一瓶颈,靠从先进国家引入高新科技并不可能,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嫦娥”工程标志着中国在天文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遥感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一次飞跃,也标志着在带动资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微机电技术、遥控科学等其他高新技术取得突破,充分体现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些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有助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美国国防部部长盖茨祝贺“嫦娥一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时,就表达了对中国工业与创新能力的赞誉。这绝不是说客气话,而是表明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了国际的认同。 

  “嫦娥”入月轨,华夏共婵娟。自从“嫦娥一号”发射以来,包括港人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掀起了一股“嫦娥热”。“嫦娥”工程强化了中华儿女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认知,极大地增强了国家认同感。“嫦娥”工程展示了中国在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令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中国的发展更有信心。“嫦娥”工程还在内地和香港青少年中,掀起了天文与航天的科普热潮,有助弘扬科学精神,激励青少年探索与创新
( 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xndlai&aid=13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