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解緣
2011/11/20 09:12:04瀏覽4174|回應21|推薦226

                                  不   

「一陣和暖的春風送來了幾位快樂的人兒,當他們一進室內來,笑聲便充滿了整個屋子,可愛的朋友,他們是美金、讀空軍幼校的宋孝先及中原理工學院土四的宋科進,後面這位是剛認識的,是孝先的朋友。孝先嘛,這旗山中學的小學弟,一股革命軍人那種雄糾糾氣昂昂的氣魄,但還不失其天真。美金那永遠是笑嘻嘻的臉,跟她在一起,是難得不開心的。談了半天,我方知道他們此行是有目的的,原來是找我參加今晚旗山大專聯誼會主辦的舞會去的,如此專誠造訪邀約,也便答應下來了。……

以上是我讀大二放寒假在家時所寫的一個日記片段,距今快是四十年前的往事了。那幾位「快樂的人兒」,除了美金仍不時有聯絡外,宋孝先、宋科進此後在我的人生旅程中似乎就此「蒸發」了,一個是低了兩屆後來改讀軍校不常踫面的小學弟,一個是初識的朋友,萍水相逢般,需要多大的因緣,才能再續友誼緣啊?!

  2004105,接到家鄉網站站長柯老師轉來一封電子郵件:

嗨!大姊:

這是奇蹟還是緣份?我簡直不敢相信,剛剛我在網路上找一些67年我完成首次高速公路試降的資料,順便拜讀了您的大作「金色年代」,其中有一篇您記錄了旗山醫院舞會的那一夜。經您的敘述,call回了我四十年的回憶,那舞會栩栩如生的場景,一下子從腦海裏都浮現出來了。我就是那位雄糾糾氣昂昂很健談的宋孝先,您記憶中的我,一定是那個掛滿稚氣笑容、雄糾糾氣昂昂很健談的男孩,讀到這兒,您又要重新去塑造四十年後的我又是什麼個樣子?待會兒附上照片謎底就揭曉了。

您好嗎?老大姊,離開旗山四十多年,我真的滿懷念那一年代我們所留下的算是回憶吧。八、九年前還沒退伍時,我有幸派回空軍飛指部任指揮官(我們那個年代稱為飛校校長),人家作育英才是桃李滿天下,我常笑稱我一介武夫,可是桃李滿天飛。為了慰藉一位遊子的思鄉情結,旗山的同學為我召集同學會,記憶裏的故鄉卻遍尋不著,回來後我重新思考故鄉是什麼?拜讀了您的大作後,我找到答案了。

旗山改變太多了,我要找的是那些熟悉的人情世故啊!宋科進稀稀疏疏還有聯絡,只是多少年都不得一見,最懷念的美金,卻始終沒有音訊,甜甜的笑容,在風乾的記憶裏總是有她獨特的韻味,尤其是淡淡的三月天,當杜鵑花滿山遍野的開放在陽明山公園,每年在賞花的人潮裏,我多麼渴望能找到她那熟悉的身影。您可有她的訊息?她好嗎?

抱歉,第一次給您mail,拉拉雜雜談了這麼多瑣碎的事,怕不要惹您煩心才好。如您沒了這個雄糾糾氣昂昂很健談的記憶,那麼就把這封mail當做是一個讀者仰慕的來函,如蒙您還記得----say 個「hello」吧!(失聯四十多年後還能找得回來可真不容易啊!)

旗山中學的小學弟宋孝先

p.s.:我還記得您高中時每天騎自行車來上學的模樣。

p.s.s:我已於877月,從空軍副督察長退伍,轉換跑道到華航服務,做一些管理的工作。

宋將軍著飛行裝英姿

    網路世界真是太奇妙了!為了充實家鄉文化網站的內容,應站長之邀,放了些文章在網站上供網友溜覽。透過這個網頁,有不少識與不識的讀者給我寫信,我怎麼也不會想到,昔日那位「雄糾糾氣昂昂」的小學弟,後來成了飛官,且是兩位於民國67年試降高速公路戰備跑道成功的飛將軍之一,竟也是透過網路這個「科技怪獸」再連上線的。也真感謝發明這個「玩藝兒」的科學家們,讓唐朝詩人王勃的「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理想境界更為落實了。

    說宋將軍自那次舞會後,便從我的生活中「蒸發」了,的確如此。每個人各有其生命軌道,離開家鄉後在不同的領域發展,除非有特別的因緣,否則實在很難「接軌」。我是學文的,孝先則自詡為「一介武夫」,文武不同道,一點也不奇怪。但孝先這位「武夫」卻是「異類」,他具有「文武兼備」的才幹,這是我這回與他「重逢」後,後知後覺發現的。其實應該早就有跡可尋,只是我當年較魯鈍沒有發覺。低我們兩屆的孝先與我最要好的同班同學美金(May)較早認識,美金文筆很好,是當年很出鋒頭的「文藝青年」,我曾視她為未來的大文豪,只是後來美金專心教學,荒廢了筆耕,沒有走上寫作之路。孝先當年大概也是基於對文藝的愛好,與美金較有交往,不過美金轉至彰化教書後,他們也從此失去聯絡,倒是我與美金的友誼,從不曾受到距離的影響,即使勞燕分飛,各奔前程,也一直保有密切的連繫。

    與孝先的人生旅程重新「接軌」後,孝先寄幾首他的詩作讓我分享,我才發覺這位「武夫」驚人的寫作才華,他寫了幾首有關故鄉的詩,真是情文並茂,如:

.

「我駕著兩倍音速的彩筆,畫過藍天、掃過白雲、穿越夜空探訪星星的故鄉」(2005,故鄉你好)

「日落山城的黃昏,蕉風是否還是一樣撥弄著夕陽的餘暉?」(黃昏的故鄉)

實在太美太感人了,我強力「鼓動」他,這樣好的詩文絕不能藏私,不應孤芳自賞,趕快投到報刊讓廣大讀者分享,並傳授他一點投稿「秘笈」,果然一揮棒,就撃出漂亮全疊打,兩首詩分別刊在青年日報副刊及台灣時報副刊,真是替他高興啊! 

.

此外,美金、孝先與我三個人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連繫,利用伊眉兒談文論藝話家常,不亦樂乎,並相約要「一起創作、一起老」,永續不解緣。在我的激勵下,美金亦重拾健筆,作品也陸續「粉墨登場」(筆名春風,希望他們繼續揮出更好的成績,讓重續的這份緣更添意義。

(原載 200535 青年日報副刊)

【後記】

在我的激勵下,孝先及美金從此創作不斷,孝先且於2006年出版了《鷹撃長空》一書,正式晉身為將軍作家。

老友重逢後相見歡(左至右:六月、宋孝先、春風  攝於200412月)

 

 

 


(刊頭圖片取自網路)

 .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neliu6&aid=5855636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山鷹(寄三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人的機緣真是奇妙
2011/11/20 11:56

有些人和我們緣淺卻言深。

有些則相反。

有些是一面之緣即投契,

有些呢?

一世緣,

話漸少,

終至無話可說。

* 六月 *(juneliu6) 於 2011-11-22 16:51 回覆:

的確,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

投緣的人一見如故,

縱然數十年不見,再相逢依然親如家人。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