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21 17:42:25瀏覽746|回應2|推薦26 | |
推動敘利亞和平的中國智慧與作為 谷寧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牛津大學伊斯蘭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中東問題、反恐問題研究。) 2016年12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成員一致通過了有關敘利亞問題的第2328號決議,對阿勒頗戰後的人道救援、疏散及其監督做了原則規定。應當說,這份決議得來不易,為之後各方合作展開相應行動提供了基本依歸和良好氛圍。作為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則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前數月,安理會始終未能就該問題達成一致,英、美等國甚至指責中國與俄羅斯一道投否決票。但熟悉阿勒頗戰事進程的人都知道,西方提高人道救援調門,正是在俄、敘獲得戰場優勢之後;而每次在安理會倉促表決,都“巧合地”趕上反政府武裝戰場告急,需要人員、物資補充之時。易言之,其目的不是為了停戰救人,而是為了再戰求勝。中國在安理會採取的立場是為避免各方分歧加重,盡力阻止戰亂循環。 這次決議的通過同樣困難重重。美、俄多次協商並實施的停火,屢屢失敗;敘政府軍與反對派達成的疏散計劃,還未實施即被撕毀;而今的決議草案由法國起草,一開始就在安理會面臨懷疑和抵制。中國斡旋,以人道救援為基準線,拉近立場,推促達成共識。同時,決議重申了對敘利亞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承諾,這也正是中國始終堅持的原則立場。 五年來,敘利亞戰亂、紛爭、禍不止;到處是殘垣、斷壁、亂離人。誰將為這一切負責,歷史自有公論。如今的決議,或許能成為阿勒頗人道救援的“一大步”,但也僅是實現敘利亞和平的“一小步”。未來,如何妥善處理各方的政治分歧,推進敘人主導的政治過渡進程,有效打擊敘境內多個恐怖組織等一系列問題仍亟待解決。和平之路,道阻且長。如何看,怎麼走?中國智慧當為藉鑑: 一. 矛盾重重猶要把準方向,綜合施策。阿勒頗一役雖是內戰進程的重要拐點,但勝方贏得慘痛,敗方輸的不甘,很有可能衝突再起。環顧四周,“伊斯蘭國”仍盤踞拉卡,庫爾德人已建立勢力範圍,土耳其更竭力謀求緩衝區,再加上複雜難解的多國地緣博弈……重重矛盾中,更要堅持政治解決的主脈絡,有序推進停火止暴、政治談判、人道援助與合力反恐的四進程,才可統籌兼顧,步步為營。 二. 止戰促和從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戰役結束改變了力量平衡,衝突各方的短暫喘息既可能提供和談窗口,也可能成為血戰到底的準備時間。此時,更要凝聚和平共識,做強和平力量,籌謀妥協路徑,達成利益平衡。各方要有順應時勢的眼界,照顧彼此關切的胸懷,做出有利於敘人民政治決斷的魄力,不可寄望以暴制暴,導致暴力升級,帶來更大失望。 三. 持久和平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敘利亞亂局既因國內改革失速、失效,人民不滿;又因美西方推波助瀾,地區大國角逐博弈。一場戰鬥當然難以解決其中任何一個問題。未來,國際社會應對敘利亞的和平進程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多幫忙、少添亂”;敘利亞政府更應該痛定思痛,依人民所望,推動政治、經濟和社會重建,兼治戰亂之標、發展之本,才是長久穩定基礎。 當然,中國在這一漫長進程中,也會始終發揮積極、負責任的大國作用,不斷造福於中敘兩國人民。君不見,疏散平民離開戰亂之城,奔赴希望之地的大巴車,正是中國製造。 Syrians to BBC (propaganda) reporter :"You are not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Syria"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