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富汗少女”與絲路經濟帶潛在政治風險(轉載文章)
2015/04/06 20:54:22瀏覽462|回應0|推薦21

這是中國新浪網的一位專欄作家寫的文章.在文章中,點出了他的保守看法.事實上,當你去接觸中國的學者,對國家政策的推動,所提出的針貶時,你會發現,中國的政策推動,一直很"務實",絕非"一言堂".

當然,你也可以看到,海外的這些'脫中者',一方面,藉箝制媒體,進行思想控制;一方面,卻是'拾人牙唾',將自己化妝為'中國通',來騙一些智障的台灣人.

梅新育,男,漢族,1968年生於武漢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先後在《21世紀經濟報導》、《新理財》、《證券市場周刊》、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中國工業報》 、《上海商報》等媒體擔任專欄作家,為中國金融出版社承擔編審工作,兼任北京郵電大學文法經濟學院教授。

“阿富汗少女”與絲路經濟帶潛在政治風險     新浪專欄觀察家 梅新育 2015年03月31日

阿富汗少女”何許人也?生活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難民沙巴特·古拉(SharbatGula)是也;美國著名攝影家史蒂夫·麥凱瑞(SteveMcCurry)以她為主人公的作品《阿富汗少女》(又稱《綠眼睛姑娘》)堪稱30年來全世界最知名攝影作品之一。

自從登上1985年6月號《國家地理》雜誌封面後,這張1984年12月攝於巴基斯坦白沙瓦(Peshawar)附近納基爾巴格難民營的照片迅速在世界各地不脛而走,當時年僅12歲的沙巴特·古拉那雙碧綠大眼給無數讀者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以至於這幅攝影作品被稱作“阿富汗戰火中的蒙娜麗莎”。 2002年,麥凱瑞再赴阿富汗,找到30歲的古拉,以同樣的姿勢和角度重新為她拍下一組照片,作為《國家地理》當年4月號封面故事刊發,麥凱瑞尋找、確認其身份的過程也拍成了紀錄片,通過國家地理頻道向全世界播出,古拉的故事再度向世界廣而告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阿富汗少女》拍攝30年後的2014年,古拉卻因為假造戶籍身份再度登上多國媒體頭版,因為巴基斯坦國家數據註冊局終於有人注意到這張世人熟悉的面孔已經換了個名字沙巴特·比比,而且換成了1969年1月1日在白沙瓦出生的巴基斯坦公民身份,一起假造戶籍大案的蓋子由此揭開。經過監察部門調查,巴基斯坦國家數據註冊局註銷了沙巴特·比比及其兩個兒子的巴基斯坦公民身份,而且發現該局多名內部網絡操作人員和身居要職的官員違規將大批外國人錄入巴基斯坦人口數據登記系統,僅一名女官員蓄意提交錄入人口數據系統的就有200多人的假材料。截至2015年2月末,巴基斯坦監察部門已經查出數千起外國人登記到巴基斯坦顯赫家族的案件,涉及阿富汗人多達22349名;至於總共有多少阿富汗人通過諸如此類的造假手段騙取了巴基斯坦公民身份,目前尚不得而知。

這起案件的嚴重性在哪裡?在於此案表明巴基斯坦國家能力的根基已經十分虛弱,即使政府決策層努力想要維護秩序、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有所作為,在很大程度上恐怕也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須知戶籍和人口管理是一國行政管理的基礎,中國古人早就對此有了深刻的認識,將其視為國家政權主權的根本與象徵。當初劉邦初入秦都咸陽,諸將爭先恐後劫奪金帛財貨,蕭何則首先去接收收藏了包括戶籍、地理資料在內的秦朝丞相御史律令圖書,以此奠定了日後劉邦勝利的基礎,蕭何自己也被評為西漢開國第一功臣。歷朝歷代蕩滌群雄、平定天下,失敗方承認失敗投降的象徵性舉動就是“奉還版籍”,這裡的“版”就是國土“版圖”,“籍”就是人民戶籍稅收資料。在受中國文化影響強烈的日本、韓國、越南東亞儒家文化圈,這種做法得到普遍實行,明治維新時期,明治政府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奉還版籍,廢藩置縣”。

然而,我們從沙巴特·古拉身份造假案可以看到,在今天的巴基斯坦,由於種種原因,其戶籍和人口管理體係幾乎已經是千瘡百孔,數以萬計的外國人假造身份登記到了巴基斯坦人口數據系統,獲得了巴基斯坦公民身份證,而且其中大多數來自伊斯蘭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勢力肆虐橫行的阿富汗。在二三十年來飽受伊斯蘭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分裂主義“三股勢力”不斷上升困擾的巴基斯坦,儘管政府大力開展反恐鬥爭,打擊各色非法武裝,僅派往聯邦直轄部落區的國防軍在2007年就突破了10萬之眾,但倘若政府連本國人與外國人都難以分清,如何能夠有效地從中進一步識別“好人”和“壞人”並有效打擊後者?

巴基斯坦政府行動能力衰弱的跡象遠遠不止於此,巴基斯坦國內社會對非法武裝活動的本質遠遠沒有形成一致的清醒認識,由此嚴重掣肘政府和軍隊採取行動的能力;在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衝突·極端主義·抵制現代性》一書中,曾擔任巴基斯坦駐歐盟大使、駐華大使、外交秘書的作者里亞茲·穆罕默德·汗(RiazMohammad Khan)對此作過細緻的描述。

甚至在巴基斯坦軍隊內部,極端主義同情者也頗有人在。 2014年9月6日,恐怖分子混進卡拉奇海軍基地,企圖襲擊劫持“佐勒菲卡爾”號護衛艦,打算用該艦上的反艦導彈攻擊部署在印度洋西北部海域的美國海軍艦艇,一場混戰,10名恐怖分子和1名巴海軍軍官喪生,被擊斃的恐怖分子當中就有1名前巴海軍軍官。而且,極端主義滲透巴基斯坦軍隊內部的風險由來已久,甚至有的巴基斯坦英雄也未能倖免。原巴基斯坦空軍準將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阿拉姆(MuhammadMahmood Alam,MMAlam)堪稱巴基斯坦空軍史上頭號戰鬥英雄,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創造了世界空戰史上擊落敵機最快紀錄:1分鐘內擊落4架印度戰機,稍後又擊落第5架,此項紀錄至今無人能破,阿拉姆因此榮獲勇氣之星勳章(Sitara-e-Jurat),被奉為巴基斯坦國家英雄,他的名字被列在卡拉奇(Karachi)巴基斯坦空軍博物館名人堂名單最頂部,他創造紀錄的那一天(9月7日)成為巴基斯坦的空軍節,……然而,這位英雄後來變成了狂熱宗教極端分子而被趕出軍隊。

巴基斯坦“三股勢力”之猖獗,以至於中巴雙方出於安全考慮不得不推遲了習近平主席原計劃2014年9月中旬訪問巴基斯坦的安排。本來印巴兩國事事攀比,印度年年舉辦國慶閱兵,但巴基斯坦自從2008年以來就因為擔心遭遇塔利班襲擊而一直不舉辦國慶閱兵。今年才舉辦了7年來第一次國慶閱兵,而且為保證安全而不得不在全國多處中斷手機和無線上網設備信號。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帶一路”堪稱當前中國經濟最熱門主題之一,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國務院授權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更將這一輪熱潮推向了高峰。倘若實施得當,“一帶一路”完全有可能成為中國崛起的里程碑,但成功的前提是準確識別風險、有效規避和消除風​​險,而規避政治性風險是任何跨國經營活動都必須注意的重要問題,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尤其如此,巴基斯坦的嚴重內亂和安全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面臨的“三股勢力”政治暴力風險的縮影。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聲明,“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但正是這類風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開發潛力、可行開發方式和重點發展方向。

走出“韜光養晦”,走向“有所作為”,這是中國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國際社會的要求;但有所作為時務必時時把握適度原則,亦即要準確把握整體投入的總量和方向,避免濫用力量,防止重蹈歷史上眾多新興大國起飛夭折、雄心壯志化為泡影之覆轍。就總體而言,海上絲綢之路的分量和發展空間遠非陸地絲綢之路所能比擬,我們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必保,而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特別是覆蓋中亞和部分西亞國家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線實際上應該以攻為守。我國經濟精華集中於東部、中部,尤其是東南沿海;東南沿海遠離絲綢之路經濟帶,但直面海上絲綢之路,對他們而言,重點開發海上絲綢之路更為重要,更為現實。今天,在“一帶一路”熱潮中,我們心要熱,頭腦要冷,要明白國內外關於“一帶一路”的眾多討論未必完全切合實際,不少是相關地方政府或外國政府希望沾光,為此拼命擴大“一帶一路”範疇,以便把本地/本國包括進去,或是誇大本地/本國所處方向的經濟政治重要性。中國和中央政府不能扮演“人傻錢多”的角色,從事實務的經濟界人士更一定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不能貿然聽信忽悠而把真金白銀投入風險過高、預期回報過低的地方。只有這樣,“一帶一路”才能成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lian2021&aid=2204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