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弟子規 14
2007/05/15 22:17:56瀏覽312|回應0|推薦0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14)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有個孩子才三歲多,他到幼兒園去上課,也學了這句教誨。有一天她的父母還有外婆帶著她一起到公園去,孩子坐在一個高凳子上面,她的父親在那裡看報紙。突然外婆走過來,這個小女孩跳了起來,因為太高了,跳下去的時候,腳站不穩,就跌下去。她的爸爸還有外婆就趕快過來把她扶起來,他說:你怎麼跳起來?這個小女孩就說「長者立,幼勿坐,外婆來了,我要讓坐」,所以她馬上跳起來。她爸爸聽了以後,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小孩子很單純、很好教。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跟長輩講話的態度,應該注意到聲音要適中,假如太小聲,長輩反而聽不到,就增加長者的負擔。現在的孩子跟長輩講話,很多很大聲,甚至於是孩子一堆在旁邊遊玩,長者正在談話,聲音大得不得了。父母就說:小聲一點!孩子確實小聲了,維持多久?可能過沒多久:小聲一點!一下子又忘了,結果長輩就說:算了算了,別管了!一開始不管,到最後養成習慣就很難導正。

在公司裡面也很可能要上來報告,與人都有交談的機會,所以言語的訓練不容忽視。孔老夫子的教學,德行擺在第一位,第二位,言語的態度、言語的方式,都很重要。我們看看《弟子規》從頭到尾,教導講話的態度、講話的方法教了多少?都快要佔三分之一的分量。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當長者叫我們的時候,我們要趕快快步向前,不能長輩叫我們,我們還大搖大擺慢慢走,這樣就失禮,就趕快走向前去,「進必趨」,不能讓長輩在那裡等。離開的時候,你總不能說「爸爸,我走了」,一轉身就離開了,這樣也有點失禮。應該說「爸爸,我走了」,稍微看著父親,慢慢往後退幾步,再離開。所以這些細微之處,都是從內心的恭敬流露出來。


「問起對,視勿移」,長輩在跟我們交談的時候,我們的眼神不可以飄來飄去,應該專注看著對方,聽對方講。這個態度也一定要訓練,我們看到現在小孩很多心定不下來,你在跟他講話,講沒幾句,他的注意力都飄來飄去。當下你要很堅持,讓他看著你把話聽完,聽完以後你還要問他,剛剛爸爸講什麼?剛剛老師講什麼?講一遍給老師聽。這樣就會訓練他,一來要專注聽人家講,二來要有恭敬之心。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tyang&aid=96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