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弟子規10
2007/04/17 23:00:03瀏覽256|回應0|推薦1

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規10)

「藥先嘗」,因為古代是湯藥,故先嘗一嘗,怕父母燙著了。假如母親吃的是西藥,你要端一杯溫水,不要太熱,自己可以稍微摸一下,適當了再拿給母親。

當我們在照顧父母的時候,內心會很充實。要珍惜可以替父母付出的機會,因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父母過世了,這個禮儀是守孝三年。有朋友就說:父母走了,為什麼要哭三年?因為他們時時刻刻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所以一想到父母就悲從中來。這是很自然的流露。所以「居處變,酒肉絕」。因為內心悲痛,所以根本就不想要吃肉,吃很好的食物,也不想去玩樂,只想默默的感念親恩。因為現在內心沒有這樣的境界,就必須從外在慢慢內化,為什麼古代說讀書可以變化氣質?因為書本教我們常有恭敬、孝敬之心,當我們把這些行為常常在做,自然而然就會內化。

諸位,當我們內心有恭敬、有清淨心的時候,當長者立,我們坐在那裡也會覺得怎麼樣?就覺得不自在,因為跟自性相違背,你自然而然就會站起來。

「喪盡禮,祭盡誠」。在祭祀的時候要非常的誠懇,《朱子治家格言》有提到「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當一個人時時會感念,假如沒有父母,沒有祖宗,就沒有我,他時時能夠飲水思源,人心就非常厚道。孔老夫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當我們在祭祀父母、祖宗的時候,也要盡心盡力,也做好榜樣給孩子看。

最後,『事死者,如事生』。縱使我們的祖宗,甚至我們的父母,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我們念念要感念父母給我們的教誨,絕對不能夠忘失,這樣才能讓父母在天之靈也能夠安心。

為親負米:

孔夫子有個學生叫子路,子路很孝順,常常走到百里之外把米背回來讓他的父母吃。後來子路做了大官,每天菜飯非常豐富,子路反而吃不下。

人家就問他:「這麼好的山珍海味,你為什麼吃不下?」子路對大家說:「這些飯菜比不上我幫父母背了一百里之外的白米香,而且我的父母現在也沒有機會來吃這樣豐盛的菜餚了。」子路能時時想著父母,替父母分憂。他覺得只要能奉養父母,過這種生活也非常踏實、非常歡喜。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tyang&aid=90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