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1 15:34:31瀏覽2346|回應12|推薦61 | |
今年七月一日開始,中共施行一項法令叫“老人保護法”,其中有一項規定是“要常常回去看老人”(老人指的是父母)。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講究孝道的國家,孝順是受人敬重的美德。雖然24孝的故事有很多離譜且不合人性的情節,但還是廣受稱頌。 孝順是天性,必須發自內心才算數,如果要用法律來規範,強迫子女必須孝順,我想,收到的效果應該只是物質上的施捨而不是精神上的慰藉吧。 法令規定“要常常回去看老人”,到底多久一次叫常常呢? 回去一次要待多久才算數呢? 法律很難有明確的規範。回去之後如果態度不佳,隨便瞄一眼,把該給父母的東西隨便往桌上一扔,也算依法盡孝道了,看在父母的眼中又情何以堪!
自從頒布這項法令之後,甘肅省法院接受了第一例父母控告子女不孝的案子。 不管官司結果如何,當父母必須借助法律的力量來讓子女探視或盡孝,當父母提出告訴之時,整個親子關係已蕩然無存了。這時所能爭取的應該是一些物質或金錢上的不樂之捐吧。
英文字彙沒有“孝順”這個字,美國學校的教科書也沒有特別強調“孝道”,然而外國人的家庭非常注重親子關係和父母之間的互動非常親密頻繁。 無論住得多遠,週末假日總會盡量到父母親的住處與父母吃飯聊天陪他們做一些活動。 我有很多同事,她們的父母年事已高,單獨住在自己的房子。她們都利用中午一個鐘頭的午餐時間開車前往父母的家陪他們吃飯聊天,再趕回來上班。也常利用假期安排旅遊陪父母遊山玩水。 不要以為她們去父母家吃飯是要勞煩父母準備他們的午餐,錯了,她們都是自備午餐去父母家吃飯,有時也會多帶一些東西給父母親,但絕不勞煩父母替她們準備食物。 在電話上聽到她們和父母親說話的口氣非常關愛和細心,聽了很感動。那種親密的語氣和互動讓人格外動容。他們所受的教育並沒有強調孝道,法律也沒有規範,這些親情全發自內心。有些同事的父母生了重病,她們甚至請了半年的無薪假專心照顧父母。
當一個國家必須立法要人民盡孝道時,很明顯的,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在盡孝道。 這其中當然也有很多不得已的因素,包括工作地點遠離家鄉,或工時太長,太忙,獨生子女負擔太重等,不是無心而是無力。 當父母上了年紀,表示子女也老大不小了,都有自己的家庭和擔子了,權衡老小,如果無法兼顧,通常都會把自己的子女和家庭先照顧好,行有餘力再照顧父母。 隨著年齡老化,隨著社會的變遷,很多老人都孤孤單單的留在鄉下老家,子女則在都市成家立業,要他們常常回家探視是不可能的,記得寄錢回家就不錯了。
因應這個社會現象,加上現在又有法令強制要“探視父母”,因此有了一種新興行業,叫做“替您回家探視父母”。 只要付錢,就有人替您回家陪伴父母,或煮飯給他們吃,或做些家事(付多少錢做多少事!) 這類似台灣的孝女白琴(替孝子孝女在靈堂前哭得死去活來)。 業者也會盡責的將會面的經過向雇主做簡報,照像綠影或視頻之類的,讓子女們可以看見父母的身影,知道父母的近況。 很可笑,父母親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子女前來探視,但盼到的卻是一個花錢僱來的陌生人。 當您在一個地區經常看到什麼標語,就表示他們在這方面是需要教育的,在中國常看到:“不可隨地吐痰”,“不可踐踏草坪”等。 在美國就沒有看過“不可隨地吐痰”的標語,可見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美國也沒有規定父母養老是子女的責任,因為政府已提供很好的社會福利,保障老人的醫療和生活。子女對父母沒有撫養的壓力,探視父母純粹出於孝心,天性和親情。
親情這東西要用法律來規範是很傷感也很諷刺的。 “孝順”也能立法規範,中共真是無所不管呀! 依我看,如果子女們諸多藉口,就是不願來探視父母,那就看開吧,除非沒有他們的接濟活不下去;否則就當沒生過這個孩子! 愛情和親情都是強求不來的,就算老了也要學習自立自強。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