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起步走─ 0-3歲嬰幼兒閱讀活動種子人員培訓(上)
2009/12/01 01:04:44瀏覽5513|回應2|推薦30

     【暖身串場的法寶 ~ 兒謠暖身活動帶領技巧

學習目標

1. 示範不同類型的兒歌、手指謠

2. 簡單的律動教跳

3. 掌握動作與聲音、節奏的唸唱、比劃技巧

4. 改編創作兒謠的內容與動作

一、兒歌手指謠的特色:好唸、好記、好玩。以唸唱、動作的比劃參與主題內容的改編創作,吸引孩子的注意。

唸唱兒謠的功能:孩子的學習需要注意力的啟發,會對有興趣的事物,投入較多注意力。我們將兒歌手指謠定位於暖身串場的功能,先帶暖身活動讓較少餐與團體活動的幼兒靜下心來,再開始講故事,讓故事媽媽與孩子的互動比較容易成功。

      其具備好唸、好記、好玩的特性,是營造遊戲閱讀環境的暖身活動,容易吸引孩子的參與、模仿與集中注意力。唸唱與動作姿勢的比劃,奠定孩子閱讀的聽、說表達能力,並促進動作性的強度。

示範:《一二三四 健康操》

                               

寶寶動動手指謠清單;

  • 中國傳統兒歌(傳統兒歌是一種口傳文學)

名稱內容
大姆哥

大姆哥、二姆弟、三中娘、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

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小老鼠

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

叫媽媽,媽媽不來,叫爸爸,爸爸不來,嘰哩咕嚕滾下來。

黑貓白貓

廟外頭一隻白白貓,廟裡頭一隻黑黑貓。

黑黑貓背白白貓,白白貓背黑黑貓。

大魚來

大魚不來小魚來,小魚不來螃蟹來;

螃蟹來了小魚來,小魚來了大魚來。

  • 現代親子遊戲動動兒歌(多已加入動作與聲音的遊戲情境)

名稱內容
毛毛蟲毛毛蟲,鑽進洞,轉一轉,挖一挖,拉一拉,拔蘿蔔。
毛毛蟲握手

大蘋果裡有大毛毛蟲,小蘋果裡有小毛毛蟲。

握握手,作朋友,你來我家吃蘋果,我來你家吃蘋果。

炒蘿蔔

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包餃子、包餃子,捏捏捏;

滾雞蛋、滾雞蛋,嘰哩咕嚕滾到肚子裡。

小小地

小小地,種小花,灑灑水,開小花,長高了---〝bo〞!

中中地,種中花,灑灑水,開中花,長高了---〝bo〞!

大大地,種大花,灑灑水,開大花,長高了---〝bo〞!

啄木鳥

啄木鳥,敲一敲,往下敲、往上敲,看見蟲蟲趕快咬。

一隻、二隻、三隻、四隻、五隻,通通都吃掉。

化裝舞會戴眼鏡、戴耳環、夾髮夾、戴項鍊,再捏一個大鬼臉。
坐車車

安全帶,扣起來,坐車車,去爬山,向左彎,向右彎,

緊急煞車 ─ 向前彎。

公車

公車的輪子,轉呀轉、轉呀轉,車上的喇叭,叭叭叭、叭叭叭;

車上的零錢,ㄎㄨㄤ  ㄎㄨㄤ  ㄎㄨㄤ、ㄎㄨㄤ  ㄎㄨㄤ  ㄎㄨㄤ;

車上的娃娃,哇哇哇,哇哇哇;車上的媽媽,噓噓噓,噓噓噓;

車上的司機,嗶嗶嗶、嗶嗶嗶,到站了.......,請下車。

丫頭上樓

小丫頭,爬上樓,請問你家有幾樓?

一樓、二樓、三樓、四樓,怎麼爬都只有四樓。

打開傘一二三,打開傘,走一走,看一看,雨停了──收傘!

變化玩的人數,加入動作聲音的引導(擬聲詞、壯聲詞、動物的叫聲):《毛毛蟲》、《毛毛蟲握手》、《打開傘》。

     孩子的學習範圍從認識自身開始→ 認識朋友→ 認識團體,所以讓孩子進行感官的探索,也是認識自我的方法。

    孩子的語言發展較不流暢,從簡單的「車車」(一歲時)→ 「我要坐車」(三歲),可以講完整的句子,暖身活動最主要的是語言上的表達,所以帶活動時也要由簡單到複雜,改編時需考慮孩子年齡與成熟度。

   比較《毛毛蟲》與《毛毛蟲握手》,《毛毛蟲握手》最後一段加入猜拳,猜拳有輸有贏,其實是一種規則性遊戲,幼稚園中班以上的孩子,比較能接受輸贏輪流的概念。遊戲性質兒歌,二個人玩較自己玩有更多趣味性,孩子的成長需要挑戰性,面對年紀較大的兒童,可以設計提升遊戲困難度。

變化動作大小與唸唱速度的快慢:《小小地》、《啄木鳥》、《大魚來》

  (小小地)由一根手指頭 →( 中中地)食、中指一起 → (大大地)整隻手,還可以加快(或減緩)唸唱速度和改變聲音大、中、小等。兒歌傳達幼兒認知概念,越小的幼兒學習越依賴五官學習,如視覺、聽覺等,必須透過實際參與,具體的來認識,透過此首兒歌的比較方式,可以認識小、中、大的概念,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成熟度設計,太小的孩子不適合困難的遊戲,免得玩不起來的挫折感,反而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

  《啄木鳥》可以改變樹的大(整個人)或小(手臂),從一個人到二個人玩,可以變化人數和改變部份或全體的肢體動作。

   《大魚來》二個人玩時可以在互相的身體上遊來游去,可以變化動作的大小,本首傳統兒歌還隱含著生物鏈的概念。

變化內容主題人物的角色:《化妝舞會》、《小老鼠》、《小丫頭》。    

    《化妝舞會》可以讓孩子自行選擇如何打扮,甚至男、女也有不同的打扮方式。也可以先打扮好了,在讓孩子猜兒謠中的角色人物,如聖誕老公公「戴紅帽、掛白鬍子、穿紅衣、穿靴子,背大布袋,再捏一個大鬼臉」,改編時要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結合。

    傳統兒謠注重聽與唸,但我們可以加入動作設計,像《小老鼠》可以爬上夥伴身上搔癢及改變原本的「爸爸」、「媽媽」角色,加入爺爺、奶奶等,增加幼兒對家族成員的認識。

    其中遊戲性質較高的是《小丫頭》與《打開傘》,安排活動時可先由一個人玩的兒謠,玩開後再接可以團體玩的兒謠。

二、兒歌手指謠的帶領技巧

1. 〈開胃菜〉:兒謠時間的長短,要能視活動流程的安排、聽故事者的反應,即時結束或延長。

    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專注力也有高潮與低潮,如果把孩子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手指謠帶動上,進行正式活動時,可能孩子就沒有興致了!

2. 〈簡單的開始〉:唸唱兒謠的聲音與動作節奏的表達要清楚、流暢、有變化,避免單一乏味的唸唱。

   如果只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教唱,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可以串一些小故事讓兒歌更生動,開始的動作要進行分解示範,切記要慢慢來,不能太急、太快。唸唱兒謠前,預先進行動作、節奏的分解示範,可以增加孩子的理解力和參與感。

   帶領的同時需加入動作的示範和語言的提示,帶領人要一直提醒孩子下一個動作,對兒謠越熟悉的小朋友,參與度越高,圖書館每個月可以只安排二首兒謠,每個禮拜加入不同不同變化輪替即可。

3. 〈貼近生活經驗〉:改編創作時,要保持原兒謠的節奏與趣味性(尊重原兒謠的創作精神),變化的內容要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孩子比較容易領會,進而產生趣味性。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candy&aid=3543916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1 10:03 【udn】 我還找到這個!信誼 張開 大嘴 呱呱比價

 回應文章

candy
書單
2009/12/28 13:05

請問是否有書單呢?

謝謝

小魚媽媽(jscandy) 於 2009-12-30 05:03 回覆:

                                                        說故事書單

書名作者/繪者出版社
好吃的食物DK上誼
小波的歡樂農場音樂書Eric Hill上誼
牛來了中國傳統兒歌/張振松信誼
打開傘李紫蓉/崔麗君信誼
小貓頭鷹馬丁‧韋德爾上誼
抱抱傑茲阿波羅上誼
猜猜我有多愛你麥克布雷尼/安妮塔婕朗上誼
晚安猩猩佩琪‧芮士曼上誼
親愛的動物園羅德坎貝爾上誼
小金魚逃走了五味太郎上誼
誰吃掉了/藏在那兒呢?五味太郎上誼
好餓的毛毛蟲艾瑞卡爾上誼
從頭動到腳艾瑞卡爾上誼
張開大嘴呱呱呱肯思‧福克納那/喬納森‧藍柏上誼
母雞蘿絲去散步佩特‧哈群斯上誼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比爾馬丁/艾瑞卡爾上誼
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五味太郎上誼
老鼠偷吃我的糖鄭明進信誼

風的心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精采喔
2009/12/02 08:15
感恩您的分享
小魚媽媽(jscandy) 於 2009-12-02 19:07 回覆:
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