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殯葬禮儀的生死信仰
2009/03/13 00:08:39瀏覽1906|回應0|推薦0

殯葬禮儀的生死信仰

殯葬禮儀是將生死信仰的內涵做具體的表現

1.生死相續:生死相續是人類集體生命的無限延續,也是人類文明的文化傳承,由死亡的自然現象消融對死亡的恐懼,如四時之變化開展對於生命的領悟,尋求生命的體驗與精神的安頓。殯葬禮儀的操作,是生者為亡者所舉行生命安頓的禮儀,經由生命的繁衍以至生生不息。已過往的親人是自己的祖先,爾後自己亦將成為後世子孫的祖先,生命的真諦不在於生命的無限延長,而在於生命的無限創造,本於自然的運行法則,「重生」亦「重死」的生命觀,永續生命的律動與和諧。

2. 死而不絕:在生死相續」的觀念下發展「死而不絕」的信仰內涵,死而不絕是將生命的有形存在,昇華至精神上的無形存有。「慎終追遠」的宗廟祭祀文化是「死而不絕」的生命信仰實質表現,子曰:祭如在,所代表的是先人的有形軀體雖已不復存,在後代子孫的心目中仍具有生前地位、權勢及威望,以其精神的投射建立人倫的行為規範。儒家生命的追求是道德的實現,也因先人的仁德可為後世之典範,以成就生命不朽的價值

3. 以生制死:儒家重視道德的生命涵養與實踐,孔孟所云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以完成生命的道德實踐,輕忽死亡所帶來的威脅,超越死亡的生命觀。儒家思想並不是輕忽死亡或否定死亡,而是追求「重於泰山」生命責任的完成,提高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質,自然忽略死亡的課題。完成生命道德的實踐,是時時刻刻、如影隨形一般,終生不懈於自身的修養與道德的履行,死亡所留下的是「任重道遠,死而後已」的生命典範

4. 以死教生:「以死教生」是補充「以生制」的信仰內涵,儒家重視處理死亡的喪葬儀式,其目的是著重對生者的精神撫慰上,以轉換對於死亡所產生的失落,重新建立宗族人倫的生存秩序。儒家殯葬禮儀是社會深層結構的文化,用以維繫社會倫理的正常運作,在勇於面對死亡的儀式過程中,教導生者體悟生命的本質內涵,確立生命的自我意義與價值。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生命教育的最好時機,傳遞「以死教生」的生死信仰,在集體性的禮儀操作下能各安其位。

喪禮是妥善安排生命的死亡過程,個體的生命是為有限性的週期,集體的生命卻可綿延不絕,生命文化的積累形成生死信仰的精神領悟,在生死信仰的宇宙論與生命觀上做為開展,將個體有限的生命透過遞生繁衍,成就集體生命的無限延伸,超越生死的有限形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pl330&aid=27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