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殯葬倫理- II
2009/03/08 17:09:09瀏覽1339|回應0|推薦2

殯葬倫理 - II

家族倫理的生命關懷

殯葬禮儀是生者與亡者間在禮儀的操作中實踐倫理理念、倫理行為及倫理規範,肯定亡者的生命尊嚴,莊嚴面對死者遺體及其終極實體。臨終禮在尊重生命的立基上,不僅尊重亡者的死亡尊嚴,有其安身立命之感,免於恐懼、悲嘆、絕望等負面的精神狀態,親屬從旁陪伴及照顧,給予人間親情的溫暖與安慰,無有苦痛的善終,如孟子所言盡其道而死」的正命完成,而無所遺憾

殯葬禮儀在生命禮儀中具有宗族聚集及團結的強大力量,族人在喪禮中的服制,代表親疏遠近的關係與尊卑長幼之分殊,是人倫綱常的確立,也是對死者哀情的分野。喪服制度象徵悲傷情感的調節,服制輕重完全依照血緣關係的親疏做為劃分,個體的生命在服制中融入家族組織的結構中,深刻體驗到個體生命與群體生命之間的親密關係,珍視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以及族人間互動的情誼,喪服的表徵是關係的區隔,實質意義則是家族的整合與生命的融通

殯葬倫理為喪居、喪服及喪禮的最高指導原則,喪禮期間的容體飲食居處、穿著、言語、哭聲、饋奠、葬祭等的行為規範與限制,將倫理的道德精神落實到具體的禮儀操作上,把外在的規範轉化成內心的自覺,以達生死兩安的精神安頓

喪禮是生者在面對生命的有限性所產生的困頓及無力感重新開啟生命希望的儀式,儀式中結合倫理道德的內蘊,最終的目的是將生者從生命的幽谷中拔救出來喪葬儀式的進行,經由對死者遺體的處理過程,使生者逐漸接受死亡的事實,整體殯葬禮儀所講究的是事死如生、慎終追遠,在孝德的倫理基礎上開展有系統的儀式操作喪禮的主體是死者,生命的關懷是生者,儒家喪禮的設計,在安頓死者同時也在引領生者走出死亡的陰霾,重新開啟對人生的希望,具有生命關懷的積極意義

禮記認為所有的祭禮都包含有「報」的觀念,「報」就是報恩、報德、報功之類,即報答一切對個人、家族、社會有功之對象,「報」是禮產生之初與始,這就是「報本反始」之意。葬後祭祀禮儀,不僅是緬懷先德的精神交通,更重視親親之情的人倫大義,透過對祖先祭祀與祖德的弘揚,奠定生命不朽的歷史地位,並啟發後代子孫大孝揚親的行為,達到發揚人性光輝與創造生命價值的目的。孝德透過祭祀禮儀得以世代傳承,是禮教文化的發揚,天人合德的總體和諧之生命觀。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pl330&aid=272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