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26 01:07:43瀏覽91313|回應2|推薦62 | |
嘉義之旅,倒數第二站來至新港奉天宮——新港鄉,舊稱「笨港」,因洪水導致笨港切分為南港(本地)與北港(今雲林北港),後再因洪水將舊街沖毀,遷建市街後才改稱「新港」。 ↓從公園旁停車場彎進中山路,夾道是宮廟標配的紅、黃燈籠,首先見到氣派的香客大樓。 ↓有了,路的盡頭就是新港奉天宮。而這邊就是有名的廟口美食街,網路上關於此處的食記非常之多。 ↓不過下午時分,大部分的攤子都處於休息狀態,因此今天還是以體驗奉天宮寺廟之美為主。 ↓咦?巷子裡有間新港救世主堂(天主堂),足見新港多元之文化樣貌。 ↓到達,很顯然沒有廟埕,廟門口就是丁字型馬路。 ↓屋脊、屋面的曲線彎又彎,脊頭皆有明顯「起翹」,為街屋式傳統閩南建築形式。「新港奉天宮開臺媽祖」的字樣看起來頗新,由右至左的書寫相當具古風。 ↓道教宮廟頂常見的福、祿、壽三星。通常「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富貴財子壽」、「福祿雙全」、「長命百歲」,都以這三仙代表之。 關於新港奉天宮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朝天啟年間,先民為了橫渡險惡的黑水溝(台灣海峽)來台開墾,於是恭請福建湄洲天后宮「湄洲伍媽」奉祀在船上保平安。當船隻來到笨港時,神明指示永駐此地,因是隨著船隻來到台灣,故又稱為「船仔媽」;也因護佑先民來到笨港開墾,是為「開臺媽祖」。數百年來,經歷了包括921及1022等多次地震天災,受損重修,融合了閩、粵建築藝術風格於一身,實為宗教建築藝術瑰寶,更可說是台灣寺廟修復的典範。 ↓大木結構,雕飾繁複,木刻精細,彩繪豐富。剪粘師父現場「一片一刀」、彩繪畫師「一筆一劃」,全部純手工施作,處處可見匠師的精藝巧思與意涵。 ↓進入正殿,奉祀的即是天上聖母媽祖「船仔媽」,正殿神龕內最大尊的神像稱為「鎮殿媽」,其它還有四街祖媽、二媽、三媽、伍媽及米舖媽等轎班會會媽神尊。後殿為觀音殿,奉祀觀音菩薩。 ↓信徒絡繹不絕乃必然。 ↑↓往後殿走,頗具瓊樓玉宇之感。山牆上的泥塑與彩繪,亦是一絕。 ↓剪黏交趾陶實在精美,這很顯然是枝幹蒼勁的白梅。 ↓深根入土的蝴蝶蘭。 ↓好可愛的小老虎。這面還有各色海族,觀之不盡。 ↓一樓最深處奉祀月老,有個許願池。 ↓新港奉天宮是全台灣少數將虎爺供奉於桌上的廟宇,也是全國金虎爺會的大本營。我漏拍了,用殿內Q版的虎爺示意。 ↓最有興趣的是這尊頭戴斗笠,臉戴黑色大眼鏡,金色大鼻子,身著毛皮背心,內穿深色衣褲,左腳捲起半隻褲管,小腿貼圓形膏藥,右腳著草鞋,肩挑紙傘,紙傘桿上掛著綁紅線的豬腳、韭菜、姻緣線等,腰繫錫壺,腰背插旱煙管,手執銅鑼,裝扮熱鬧吸睛的「報馬仔」。 原來報馬仔是神明出巡隊伍裡的通報者,也是個傳達者,走在遶境隊伍最前方,沿途敲鑼,一方面察看路況,一方面提醒沿途信眾繞境隊伍將至,請準備香案迎接神明。其特異的穿著及身上各樣吉祥掛飾並非為了譁眾取寵,而都是傳達神明教誨眾生的教育意涵。 書到用時方恨少啊!以前修「建築攝影」時,老師有教導如何領略寺廟之美,這下全還給老師了,以致捉襟見肘詞窮矣。那,只好先這樣囉。沒參加過每年農曆三月間,長達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出巡遶境行腳,直接來到祝壽大典的終點站奉天宮,也算解鎖一項旅行成就。 前面有提,奉天宮前綿延有小吃街,時間也來不及了,只能匆匆掠過。 ↓臭酸麵?招牌滿驚悚的,其實是吸飽黑醋的乾麵條,無疑相當開胃。搭配筒仔米糕和排骨湯,就是極受歡迎的在地套餐。 ↓捕獲白貓一隻。 ↓看人製作蚵嗲很有意思,我還真沒吃過哩! ↓好多黃金南瓜啊!看來南瓜也是新港的特色農產之一。 離開嘉義,車行北上。 ↓窗外油菜花田一景。接下來前往彰化社頭襪之鄉,之前已敘述過,關於嘉義的遊記,還有三篇。 . |
|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