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19 10:00:10瀏覽83824|回應3|推薦53 | |
這是睽違兩年後本單位首次員工聚餐,地點選在新北永和,離捷運頂溪站約10分鐘腳程的【馮記上海小館】。 ↓頂溪站2號出口往中正橋頭方向走,半路看到”NE NE炸雞”的招牌,不知在興奮什麼。 ↓到了,隱身於文化路90巷裡。別看根本住宅改裝,名氣卻非常響亮,各大媒體和美食節目都來報導過,是許多達官政要、明星藝人的最愛。 ↓一樓門面有一半是廚房,看得見內部操作。 生意極好,要訂位。 ↓我們安排在二樓的包廂。 店名叫「上海小館」,即是以上海本幫菜聞名——所謂本幫,起源於上海本地家常菜,本幫菜狹義即指上海菜,以家常、平民化為特色,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烹飪上善於用糟,以濃油赤醬、鹹淡適中、醇厚鮮美著稱。我們常聽說中國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等等,其實數到十大菜系才包括上海菜,乃吸取了杭州菜、寧波菜、徽州菜、淮揚菜、蘇錫菜等「江浙菜系」的做法,又借鑑西菜、西點,挖掘其他幫別菜餚之長,逐漸形成兼容並蓄且不失開拓創新的海派風格菜餚。 ↓上菜!率先是「腐乳肉」,看似滷到非常軟爛,用剪刀可輕易分配。 ↓果然具上海菜以紅燒、生煸見長,濃油赤醬的典型特徵。外型其實跟江浙的東坡肉差別不大,但確實是用南乳、紅糟烹調的。 ↓用「荷葉夾」包著吃,搭青江菜,又類似原型源起於福州「虎咬豬」的台菜了。 ↓同事自釀的「飲料」。 ↓「黃魚蟹肉腐皮卷」。 ↓後面人光顧著喝。 ↓豆皮油炸至酥脆,內餡有魚鮮、也有蔬菜的口感。 ↓「蘿蔔牛腩筋」,牛腩倒比蹄筋難咬,蹄筋也太入口即化了。 ↓味道真是一言難盡啊!有牛味,但帶點羶,非常特殊,水份中又透著一點白蘿蔔的微苦後味,外面應該不常吃到。 ↓「醬爆沙公年糕」,可能不是季節,沙公似乎不怎麼肥。上海人就是愛吃蟹,逢秋季會以大閘蟹、毛蟹來炒年糕,算是傳統滬菜。 ↓十個人分這一盤,真不太夠。寧波年糕Q彈,吸收醬汁之後極具風味。 ↓這道什麼菜名我忘了,炒三鮮之類,腰子、花枝和彩椒……等食材很容易辨識。 ↓「椒鹽大蝦油飯」,看那撒了蒜酥的椒鹽蝦,好想嚐一口喔! ↓但是帶蝦味、香糯混乾香肉絲的油飯我還是能吃的。 ↓「姚柱絲瓜燴魚丸」,熱氣蒸騰。 ↓自製魚丸超乎想像的軟嫩,軟至無彈性,而且鮮魚味超濃,我還吃到魚刺,真還沒吃過這樣的魚丸。 ↓「清蒸東星斑」,簡單的清蒸加上蔥段就能嚐到鮮甜的魚肉。 ↓魚肉非常新鮮,無可挑剔。 ↓哇!這改良自上海小吃「油墩子」的「蘿蔔絲餅」個頭也真大!吃一個簡直立馬飽了。 ↓千層酥皮,一拿就猛掉,芝麻香和餅香互不相讓。 ↓蘿蔔絲以胡椒調味,配上肉末蝦米,相當夠味。 ↓很顯然用來解葷腥的素菜「四色扒蔬燴」,清湯勾芡。 ↓擺盤配色實在漂亮。 ↓「砂鍋土雞湯」,看湯色,多麼鮮濃啊!肯定煲了許久,雞油的精華都逼至湯中。 ↓雞肉都燉到幾乎一碰就散了。 ↓噢!這湯頭,還有五花肉一起熬煮,簡直帶點黏度。太補了,這樣費工夫的湯品,是今天這桌我最愛的一道,而且超大鍋,喝個過癮。 ↓上水果,蓮霧和芭樂紅配綠。 ↓像愛心,也可以說像屁股XD ↓「芒果奶酪」,也是店家自製,奶酪綿嫩,芒果醬汁酸甜突出。 ↓沒吃完的,打包,尤其是蘿蔔絲餅。 ↓離開時偷拍別桌的菜,那道「豆酥鱈魚」最吸引人。 今天這桌應該是8800+10%服務費的合菜,價格就算除以人頭還是算高價。但如今要吃到這樣的上海本幫菜,已經算是鳳毛麟角了,所以即便開在巷子裡還是高朋滿座、遠近馳名。但我是覺得,純正的本幫菜可能更重油重甜,無論如何都有針對台灣人的口味稍作調整無疑。 馮記上海小館在去年四月份曾宣布營業到五月底,因為老闆馮兆霖自覺年事已高,累了,引發老饕們一陣譁然,紛紛敲碗希望不要停業,還驚動了媒體,可見人氣之高。然隨即有餐飲集團接手,馮先生退居顧問,原班員工留任。後來似乎真有停業一陣子,目前原址繼續營業中,如有誤,還請朋友指正。 總之非常適合親友相聚請客,會很有面子的內行菜,如果有人再請客我一定飛奔而去,絕不缺席。XD 馮記上海小館(臉書)
※飲酒請勿開車
. |
|
( 休閒生活|美食 ) |